王禹偁出身清寒,家庭世代务农。从小发愤求学,五岁便能够写诗。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得中进士后,最初担任成武县主簿。他对仕途充满抱负,曾在《吾志》诗中表白:“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端拱元年(公元988年),他被召见入京,担任右拾遗、直史馆。他旋即进谏,以《端拱箴》来批评皇宫的奢侈生活。后来历任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为人刚直,敢直言进谏,誓言要“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曾三次被贬职:于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一贬商州,于至道元年,二贬滁州,于咸平元年(公元998年),三贬黄州。故有“王黄州”之称。
王禹偁在这个世间只匆匆生活了48年就离开了,但是他所留下的故事却并不少。据《邵氏闻见录》记载:王元之,济州人,年七八岁,已能文。毕文简为郡从事,闻其家以磨面为生,因令作磨诗,元之不思,即对曰:“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若人轻著力,便是转身时。”王禹偁七八岁的时候,就能写诗文了。有一次,济州从事毕文简听说这么小的王禹偁就会作诗,就想考考他,便说:“听人讲,你天资聪颖,不知真假,既然你家是以磨面为生,那就以磨面为题作首诗吧!”小元之不假思索,就随口吟出:“但存心里正,何愁眼下迟。得人轻借力,便是转身时。”文简十分惊诧,就把他留于子弟间讲学。一日太守席上出诗句:“鹦鹉能言争似凤。”坐客皆未有对,文简写之屏间,元之书其下:“蜘蛛虽巧不如蚕。”文简叹息曰:“经纶之才也。”遂加以衣冠,呼为小友。从此,王元之又得到太守的赏识,更加发愤读书,学业大进。《能改斋漫录》记载:王元之被贬齐安郡,那里民物荒凉,一般也没什么事情,更没什么好玩好看的可供消遣。营妓有不佳者,他作诗说,“忆昔西都看牡丹,稍无颜色便心阑,而今寂寞山城里,鼓子花开也喜欢”满腹调侃之意。
王禹偁在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中了进士,起初做成武县主簿,次年即以大理评事的官衔做苏州长洲县的知县,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入朝做右拾遗,五年内从地方进入中央,升迁速度不可谓不快,他让宋太宗赞赏为“真才子”。也正是在这一段任职京官的期间,但只在三年之后,他就因为徐铉辩诬被贬到外地,做商州团练副使。在长洲县任知县时,写下了这样一首词: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
全词以清丽的笔触、沉郁而高旷的格调,即事即目,寓情于景,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物景色,并通过描绘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理想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
同样的遭遇发生在四年后,至道元年(公元995年),王禹偁复入朝,拜翰林学士,不久便“坐谤讪罢”,外任滁州(今安徽滁州,就是欧阳修做《醉翁亭记》的地方),未几改扬州。宋真宗即位将他重新召回朝廷,修撰《太宗实录》,他却由于秉笔直书,犯了忌讳,再度被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岗),这是他第三次被贬,也是最后一次。
56.位极人臣功济世,芬芳天下歌桃李(寇准《蝶恋花》)
——将相功名俱逝去的宰相
《蝶恋花》
寇准
四十年来身富贵。游处烟霞,步履如平地。
紫府丹台仙籍里,皆知独擅无双美。
将相兼荣谁敢比。彩凤徊翔,重浴荀池水。
位极人臣功济世,芬芳天下歌桃李。
寇准(公元961~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据《宋史》记载:“父相,晋开运中,应辟为魏王府记室参军。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寇准的父亲是五代后晋时的进士,曾在一个贵族府第做秘书一类的小官。不过,寇准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因此家境贫寒。少年时的寇准,聪明好学,才华出众,豪放不羁。尤其对《春秋》三传,烂熟于心,理解得很透彻。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他十九岁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大理评事,一年后又被派往归州巴东任知县。
寇准仕途平坦,官运亨通,22岁升任成安知县,后接连升任盐铁判官、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等直学士等官。当然,并不是所有人升官都要阿谀逢迎,依附权贵,寇准的青云直上靠的是自己的刚正与智谋,用宋太宗的话就是“临事明敏”。端拱二年(公元989年)七月,寇准担任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负责管理朝廷官员的考察。太宗皇帝也很信任他,在处理重大事情时,会经常征询寇准的意见。一次,寇准在殿上向太宗奏事,因直言激烈,惹得太宗起身退朝。寇准却赶上前去,一把扯住太宗的衣襟,请他息怒坐下,听他把话讲完。事后,太宗回想寇准的言行,十分赞赏他,高兴地说:“朕得寇准,犹如文皇得魏徵也!”当然,也不无自比唐太宗的气度。
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宋军大败于高阳关,辽人大掠而还。咸平六年,辽军再度袭扰高阳关,宋军副都部署王继忠被俘降辽。接连的两次边境大败,极大地震惊了北宋朝廷。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六月,辽军又要大举入侵,边境告急。强敌压境,一时间朝廷也束手无策。宋真宗有心让寇准担任宰相一职,可又担心他性情刚烈,既难以驾驭,又不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恰好毕士安向宋真宗推荐寇准。他就问时任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毕士安说:“依卿之见,谁可任宰相?”毕说:“寇准兼资忠义,善断大事,我不如他。”真宗表达了自己的担心,说:“听说寇准好刚使气?”毕士安说:“寇准立志为国,秉道嫉邪,因此才不被庸俗之辈所喜爱。如今国家多事,正是用人之际,像寇准这样的人才是不可多得的。”八月,二人同拜宰相。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九月,辽耶律隆绪和他的母亲萧太后发兵20万,从幽州出发,声势浩大,向南推进。辽军攻定州不下,被宋兵阻击,便把兵锋转向东南。当辽兵南下,势如破竹之时。“急书一夕五至”,面对气势汹汹的敌人,朝廷官员大多惊惶无措,竟然慌了神。时任参知政事的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枢密院事陈尧叟,提议迁都成都,只想着暂避敌锋,无心抗敌。宋真宗心里更是没底,惶惶不可终日。寇准知道后却一言不发。他早就与毕士安商议要奏请真宗御驾亲征,振军威,拒强敌,可他知道还不到时候。
不久,辽兵劫掠威虏、顺安、北平,侵犯保州(治所在今河北保定市)。情况危急的情况下,寇准和毕士安站了出来,坚决主张抵抗。真宗大惊而问及寇准,寇准却说:“陛下欲了此事,五日便可知晓。”真宗便将原属枢密院职权的军旅大事交于寇准和毕士安二人处置,并当面叮嘱说:“卿当详细闻知边奏,共参利害,勿以事干枢密而有所隐也。”关于迁都的奏议,真宗也有些主意未定,便问寇准当如何对待。朝堂之上,寇准当着二人的面,斥责说:“谁为陛下出此主意,论罪当斩。现在,朝廷将相协和,国力昌盛,若陛下亲征抗敌,契丹必败。如今只要坚守城池,以逸待劳,挫其锐气,必定胜券在握,为何要置祖宗江山社稷于不顾,而远走楚、蜀之地。如果帝都南迁,则人心不稳,天威溃散,贼兵乘势攻入,则天下难保。”最后,寇准的意见占了上风。寇准还把王钦若调到天雄军前线去防辽兵,避免节外生枝。真宗这才下定主意,全力御敌。他一面指派杨延昭、杨嗣等将领坚守关隘,密切关注辽兵动向;一面筹措兵员粮饷,准备御驾亲征。
到了十月,辽兵沿葫芦河向东侵犯,宋军守将奋力抵抗,多次杀退辽兵,辽军的攻势开始受阻。十一月,辽国兵犯贝(治所在今河北省清和县)、魏(今河北省大名一带)等地,直扑澶州城下。如果澶州失守,黄河以北的大片领土将陷入敌手,都城汴京也将暴露在辽兵的威胁之下。已经没有了退路,只有坚决抗敌才是唯一的办法。宋真宗在寇准的督促下终于亲征。亲征路上,真宗皇帝仍是信心不足,几番动摇。当辽兵行至韦城(今河南省滑县东南)之时,真宗召寇准询问。寇准说:“群臣怯懦,不懂兵势,如乡野村妇般无知。百姓日夜盼望陛下荡平环宇,击退敌军,此谓民心。且敌兵已近,若稍有退意,辽人数万铁骑将乘势掩杀,金陵亦不可保!”当时,殿前都指挥使、太尉高琼就在近前。寇准悄悄问他:“太尉深受皇恩,今日朝廷有难,当怎样报国?”高琼说道:“吾乃一武夫,愿以死报国。”寇准便高声说:“陛下不以臣为是,请问太尉。”高琼早就期盼皇帝能坚定抗敌之志,便说:“宰相所言不虚。如今辽军锋芒受挫,我军士气正旺,如若南迁,军卒父母妻儿都在京师,必然不肯弃之而去。愿陛下御驾澶州,臣等必效死疆场,契丹必破!”武将王应昌也说:“陛下奉天命安邦御敌,兵锋所指,战无不克,若停留不进,恐敌势猖狂。”文臣武将,一心抗敌,也使得宋真宗北进的信心更为坚定。
真宗车辇过河,登上澶州城北城门楼。城下宋兵见城上御盖麾旗,知道皇帝亲征,亲临一线,士气大振,欢呼之声,声震数十里,辽军骇然。至此,真宗稍安,将军务大权悉数委任寇准。在两军对垒时,寇准与翰林学士杨忆饮酒下棋,胸有成竹谈笑自如。真宗皇帝知道后,说:“宰相坦然无忧,吾心安矣!”几日之后,辽兵进攻北城,遭遇痛击,被斩杀大半。特别是真宗亲临北城时,辽军先锋萧挞览在澶州城下被宋将张环用精锐的床子弩射杀,契丹军心动摇。契丹萧太后和大丞相耶律隆运看大势已定,恐难再有进展,便转而向北宋“议和”。契丹的议和条件是要宋“归还”后周世宗北伐时夺取的“关南之地”。宋朝廷的条件是,只要辽国退兵,每年可以给辽一些银、绢,但是领土不能割让。谈判在两军对峙中进行,战场的胜利和优势必然可以加重谈判的砝码。最后,基本按照宋的方案达成了协议。十二月,宋辽双方订立和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在这次战争中,结果虽然是缔结城下之盟,不过,宋军同样给辽军以有力反击,使辽认识到未来一段时间内宋难欺,不可灭。从此以后,契丹就没再发动大规模的军事侵扰。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干戈平息,贸易往来频繁,人民生活安定。寇准因有功于朝廷,受到真宗的敬重。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寇准又加官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已是位极人臣,荣耀至极。正如开篇的这首词所说:
四十年来身富贵。游处烟霞,步履如平地。
紫府丹台仙籍里,皆知独擅无双美。
将相兼荣谁敢比。彩凤徊翔,重浴荀池水。
位极人臣功济世,芬芳天下歌桃李。
寇准一生,入相封爵,功勋济世,可谓风光之极,志得意满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不过,福兮,祸之所伏。破敌立功的寇准,最终被真宗罢相贬黜,放逐到雷州当司户参军,第二年就去世了。明代戴嘉猷曾题写“万古忠魂依海角,当年枯竹到雷阳”的诗句,算是为一代名相黯然谢幕的陈词。司马光说,“近世寇莱公(寇准封莱国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则更多的是警醒和总结。
57.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晁补之《迷神引》)
——自悔儒冠、误入仕途晁补之
《迷神引》
晁补之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究,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晁补之(公元1053~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宋史·晁补之传》云:晁补之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悫之曾孙也。父端友,工于诗。”从这几句简短的记载里,可知晁补之生长在士宦之家、书香门第。他从小就受到家庭良好的文化熏陶,加上他聪敏强记,幼能属文,日诵千言,故早负盛名。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进士,授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元祐间调京,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后派任扬州通判,又召回秘书省等职。绍圣初,出知齐州,后来因修《神宗实录》失实罪名,连贬应天府、亳州、信州等地。宋徽宗立,召拜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崇宁追贬元佑旧臣,出知河中府,徙湖、密等州,后退闲故里,啸傲田园。晚年起知泗州,死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