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狼吞虎咽地阅读一位诗人作品的做法,肯定会遭人诟病的。诚然,阅读诗歌的正确方法,通常就是怀着悠闲的心境慢慢咂,如品茗一样观其色、品其味,在脑海中一遍遍地回味,用心去汲取,这样方能品悟诗中词句的味道。
而若是对一个诗人已然很熟悉,那么偶尔快速阅读也是很有趣味的,让读者对诗人有一种全新的感知,就好像坐在飞驰的电动车上,走马观花地看着周围的景色,而之前只能徒步去领略。一天,我乘着电动车观看从小就很熟悉的乡村景色。回想当年,我曾与乳母坐在速度缓慢、造工简朴的篷车上,慢悠悠地经过这里。此刻的飞驰似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记忆中,我们慢慢地走着,经过一些藤蔓花样,但看不见整个风景的全貌。坐在电车上,我看到景物间原先很多我所不知道的未知的联系,让我感觉亲近。之前,我一直觉得那是一片广袤与神秘的地方。两次漫步后,我发现这个地方原来遍布矮小的灌木丛与一环环的树带,分隔着条条道路。以前,我认为分隔的两个森林,最后竟然合二为一,沿着林地同一条狭小环带向前延伸。
①约翰·济慈(John Keats,1795—1821) 是英国杰出的诗人,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员。代表作有《夜莺颂》《希腊古翁颂》《秋颂》,与拜伦、雪莱齐名。
因此,快速地将一位诗人的作品一字不落地看完,就会觉得抒情诗与赞歌乍看不同,实际上只是同一株植物生长出的旁系而已。同时,读者也不禁会想到,诗人上承下启之间的联系,以及天才济慈的家族系谱。之前,我从未察觉到在《亥伯龙神》里,济慈竟有几分弥尔顿的影子。我惊讶地发现,济慈对于后世两位与他风格迥异的诗人——丁尼生与威廉·莫里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许,其中存在着某些神秘与距离吧,但却因彼此间的某种联合感与个性而让他们都大有收获。
无论怎样,济慈身上厚重的神秘感一如往常。这位在中产阶级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天才男孩,周围都是远逊于他的同龄人,市郊让人压抑的气氛在他日后的信件中时常被展露出来。到底他是如何一飞冲天的呢?难道他遥想着远古的梦境,神游于妙不可及的境域之中?更让人惊叹的,是他竟能将这些梦境表达出来。这位男孩作诗运字时,娴熟自若,心情愉悦,没有腹稿或是训练的痕迹,看似不需思索、不需苦吟,不需多虑,就能一笔挥就。读者不禁怀疑,难道真的不存在人类精神某种前世的秘密?济慈的想象绝非一概气势如贯的,《恩底弥恩》一诗就显示了他想象力的某种程度的贫乏,但是济慈巧匠的技术与本能的艺术感,依然让人叹为观止。
我阅读的这本小诗集,只不过从诗人恢宏作品中收集一些碎片或残屑罢了,其中包括他在书信中随手而为的打油诗、让人恐惧的戏作《奥索》,乃至纯粹让人震惊的《小丑》。这些作品无一不将荒诞的臆想与庸俗的幽默混杂起来,让人颇感心痛。我觉得,这些内容不应该被重版。因为缺乏辨别力的读者会混淆起来,认为这些内容也同样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我时常在想,要是济慈得知自己写的这些琐碎、私密的内容与他的诗歌混在一起出版,必定会在恐惧与羞耻中打滚,无从挣脱。就个人而言,我乐见这些内容的存在,因为这彰显了济慈某种自我批判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内容的出版让我们可在一定程度窥探他心灵的全景:他的热情、欢乐与放任不羁。
但是,济慈的一生又是在悲剧中度过的。显然,济慈因为照顾自己的残疾兄弟而染上了疾病。当时,谁也不知道他兄弟所患的病具有如此之强的传染性,长时间的旅途造成他身体疲乏,济慈又无视饮食与健康的法则,这些都加重了病情。接下来,济慈狂热爱上了一个平凡的女人,两人才华悬殊。坦诚地说,此女是一个轻佻之人。罗马喧嚣广场附近的高楼是他人生最后的一站,他感到深深的绝望,每天与死神进行殊死的搏斗,内心难以抑制的想象与狂热的爱相互抵触,深深折磨着他。最后,他淡然地挥挥手,勇敢地走向了永恒的未知。
若是过分关注于诗歌的思想及诗句所蕴涵的美感,就很容易陷入忧郁无望的反抗之中,为命运如此无情鞭笞菁华正茂的人生而倍感忧伤。若是人们任着性子去指摘这些悲剧,这必然是对人生意义某种毫无信念的误解。倘若我们相信永恒,相信人生阅历与个人需求存在着某种正比例的关系,就会为死亡的尖锐而浑身觳觫。也许,我们能与约翰逊博士感同身受了,即人躺着死,这是让人觉得可悲的。但我们必须去相信,在生命狂野、哀伤的前奏曲中,隐含着让人倍感振奋的秘密。读者必须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即济慈殉难时是幸福欢欣的。当炽热燃烧的火焰在角落逐渐黯淡,他的心灵获得了只有死亡才能赐予的快感。
但这涉及信念与希望的领域了。让我们扪心自问,到底应如何看待济慈或诸如济慈这样的人带给这个世界的遗产呢。世人赐予一位享年甚短的诗人如此崇高的声望与无尽的感激,到底意味着什么?济慈的诗歌仍在不断被重印,生平轶事被人一写再写,甚至连信件中最为琐屑的内容都被如获家珍地加以翻印,很多至为平凡的记录也被彻底地搜寻了一番,以便让世人从过去遗忘的记忆中将他拉回来。若是今日公爵、政治家、军事家乃至廷臣们等名流,能预测到他们所取得的成就、进展乃至语录都将被世人遗忘,扔进不起眼的角落,而世人仍急切地想要挖掘那位困顿于马房、深受疾病困扰的诗人最无聊的八卦时,不知他们会作何感想呢?
这不同寻常的事实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世人想要如此温柔急切地抓住诗歌作者的记忆?而当他们恰似晚上冉冉升起的星星之时,却没人多看一眼。在这位诗人想获得世人羡慕与尊重的时候,却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呢?在想象与表达艺术的领域里,必然存在着某种让世人觉得可亲可爱的特质。人类精神最为关注的,无疑是为在世俗颠沛的人生中倍感疲乏的自我找寻一个庇护所。即使自私的物质主义者矮化对美感汲汲的追求,或是在情感与感怀间敷衍了事,然后讪笑而过,也无所谓。因为,世人最终还是站在情感这边,选择与拓展我们心灵视野与感觉的人站在一起。赞美诗有言:“让我转过身吧,唯恐窥见自己虚荣的影子。”但一位如圣·奥古斯丁①一般的诗人,在对光线之美发表了一番精致的寓言之后,“卸下无尽的伪装,缓缓打我身边经过。”在寓言结尾时,我们只能祈祷自己只是纯粹出于诱惑才这样做。虽然,人无法在形式与颜色的观感中逗留片刻,但当人们越深入地体会诸如阿西尼城的圣·弗朗西斯这类的道德家,就会越感觉他们并不像严苛的暴君那样自以为掌握了真理,而散发出一股具有力量的美感。一旦为世人所感知,就再也不会失去对美的爱。
我觉得这就是济慈让人怀想的秘密所在。灵魂必须穿越看似绚烂且富有魅力的阶段,直到爱上真实与纯美。最后,人们可以如华兹华斯②谈论职责时所说的:
严厉的立法者!你的脸上
流露着上帝般最为仁慈的笑容;
世上最公正之物,
难以媲美你脸上的微笑。
①指(St. Augustine,公元354—430年),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②指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英国湖畔派诗人的代表,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孤独的刈麦女》等。
怜悯的尺度
男女之间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他们对怜悯所需要的程度以及利用这些情感的方式。对一些人来说,在面临损伤、灾难、失意或是疾病的时候,别人给予的怜悯支撑着他们,让他们获得心灵的宽慰,使疼痛的伤口得以痊愈。也有一些不是特别勇敢或是意志坚定的人,但在这些情形下却不需要或是渴求他人的怜悯。后者在面临灾难之时,本能的反应就是尽可能迅速地将其忘怀。他们抑制悔恨与悲伤的方法,不是去直面,而是选择让自己分心,不沉湎其中,将自己拉回正常的生活轨道。就个人而言,当我身陷烦恼之时,最让人宽心的陪伴并非来自那些在言语或行为上流露出怜悯之情的人。想到自己的烦恼给别人心灵造成的压力,这只会让我心中更感悲伤。有些时候,心灵正以其自身的方式自愈,而一些怜悯的话语反而会给我们造成伤害。此时,那些安静之人才能产生最为持续的影响。若是别人要求给予实用的帮助,他们会立即提供;若是没有这样的要求,他们会很有技巧地忽视他人处于忧烦的现实,举止一如往常,自然从容。因为,对他人最好的鼓舞,就是努力地展现出正常的举止,给他一种他的痛苦并没有给别人带来额外负担的感觉。当然,有时在悲伤、烦忧或是苦楚之时,坦诚地说出心中所想的话,这也是对他人心灵的一种巨大慰藉。但是,我们要看准时机,审时度势,而不能给原本正缓慢愈合的伤口上撒上一把盐。
对怜悯之情所需的差别在身染疾病之时表现得最为强烈。有些人热衷于过分对病情的了解,希望知道疾病每个症状的细节,甚至沉湎于病痛带来的不适感觉。我觉得,他们没有必要时刻去压制内心的这种倾向。因为若是这些人沉默不语,就很容易独自在忧伤中过分渲染自身所遭受的苦楚。另一方面,有些病人则希望,当他们感觉不适的时候,别人能告诉他气色很好这样的鼓励话语。这些话语起到暗示的作用,能够重新恢复他们抵抗疾病的希望与能量。
当然,有时在面临丧亲之痛的时候,无论男女都会面临一个危险,那就是要面对失去亲人所带来的绝望与孤寂感。这种悲伤激发出的爱意,就如流水潺潺地涌向心灵的荒漠地带,使之重新恢复生气,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承受丧亲之痛那段悲伤苦楚的日子里,清晨醒来,天色灰蒙,突然间就要面临这个世界可怖的孤独与沉默,要是没有他人言语或行动上展现出怜悯之情,是很难熬过去的。但是,这些怜悯之情也只能当作是一剂药,而不能成为一种依赖。因为,活于世上,人必须独自肩负一些重担。这些负担是不能让他人顶替的,而要自己勇敢地担当。事已至此,只能节哀顺变。朋友的责任并非去消弭这些悲伤,而是要让饱受痛苦的人明白一点,人生的意义并非就此终结,还有很多的东西值得我们继续活下去,还有很多责任与追求支撑着我们,未来的人生充满着希望与欢乐,这些都是当下悲伤的情感所不能抹杀的。
诚然,对痛苦的承受者或是那些知道如何去帮助他的朋友而言,不好把握的一点,就是如何界定这种沉湎悲伤的情绪开始质变为病态了。要求那些刚经历重大灾难或是忍受悲伤苦楚之人抛开过往,重新回复到正常的生活,继续承担之前责任的做法,就像在尚未愈合的心灵伤口上撒一把盐。正如坚持让尚未康复的双脚飞快跑步。我时常想起安德鲁·巴顿爵士所写的一首古老歌谣:
让血流一会儿吧,我只想躺一下,
然后,我就会站起来,重新战斗。
即便是最好的朋友,所能做的也只是给予他一些积极的暗示,并鼓励他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朋友必须知道从何时起就不该继续给予这些鼓励了。在一些微妙的关节点上,本能是最好的指引。睿智的医生或是富有洞察力的朋友一定要察觉到,这种自然的悲伤何时质变为病态的沉湎。
我认为,在这方面,男人要比女人更聪明一些,更清楚什么时候应该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去了。也许,这是因为男人的怜悯心是很有限的吧。女人的心更为感性,会本能地去关注那些让人悲伤或苦楚的事情。男人一般会对此很不以为然,远离任何让他感到破碎或是痛苦的事情。要是他人需要实际的帮助,他们也会慷慨地给予,但是他们却没有如女人那种感性本能。痛苦的画面通常给男人一种无助的不幸感,所以他们希望摆脱打乱他平静生活氛围,不想受此感染。很多男人在工作的时候,都怀着某种程度的幽默心情。存在于悲伤影子下的幽默,显得那般丑恶与犬儒。但是女人们:
以直觉编织花环,
以苦痛的事儿作镶嵌。
但女人的心却时常惦记着悲伤,时时泛起恻隐之心,心软的无可救药,所以她们竟然找不到一丝让自己欢乐的理由。事实上,无论男女都需要别人的怜悯,让自己坚强起来。存在的分歧,就是我们何时该停止悲伤,站起来重新战斗。
基督科学蕴涵的一个伟大真理,就是不要蛮横地将悲伤与苦楚视为不真实的现象。这些现象真正所彰显的高尚真理,就是胜利、希望与欢乐永远存在。人的心智必须以自身的武器来抵抗痛苦,将所有心智能量都调动起来。即便在脆弱与失败的时候,很多人都比想象中能够承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