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追随本心:回荡世纪的剑桥哲思
9113600000026

第26章 心的顿悟(10)

德国小说家弗莱特格①曾说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我记得这也是一个讲述心不在焉状态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貌似不食人间烟火、喜欢沉思的教授。有次,教授到一个朋友家拜访。不幸的是,为准备晚餐而即将被宰杀的家禽发出了哀鸣,这不幸让他听到,这完全倒了他的胃口,不愿动桌上的任何食物。细心友善的女主人在他离开的时候,坚持用纸包裹一些鸡肉让他拿回家,以防他路上感到饥饿。而一只忠诚的狗在厅室里看到了这位教授的口袋。它的那颗自以为聪明的大脑就觉得,此人就是小偷。于是,小狗就悄悄地跟上,咬着他的口袋不放。每当小狗咬一次,教授就脱一次帽。而小狗还是继续咬着不放,教授只好说:“亲爱的,谢谢你。我向你鞠躬了!”事实上,这位教授的姐姐之前曾立下这样的规矩。他俩小时候外出散步的时候,遇到一些他本应致礼的人时,姐姐都会给他一个信号,扯一下他的外套,提醒他脱下帽子。

我年轻时曾见过一位著名人物心不在焉的情形,这也是一个相当让人费解的事。当时我走在前往白厅的路上,时任首相格拉斯通从唐宁街走出来,出现在特拉法格广场。我在身后慢慢跟着。他似乎全然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他衣着寒碜,只穿着一件老旧的长袍,帽子也没有打理过。我还注意到,他的裤子太长了,每走一步,裤脚都会被鞋子踩在地上,衣料的布线也脱落出来。在走路的时候,他一只手紧紧放在一边,突然地张开手指,然后又紧紧合住。那时正处于政治纷争的时候,我猜想所谓的纷争是地方是否自治这个议题引起的吧。看到别人对他的问候,真的很有趣,甚至让人捧腹。有些人在他经过的时候,站立不动,脱帽,放在手里。

①指古斯塔夫·弗莱特格(Gustav Freytag,1816—1895),德国戏剧家、小说家。

维多利亚广场上两位穿着时髦的女性转身盯着他,其中一个女人还对他伸着拳头,但他依然往前走,完全无视这一切。只是当他见到他人极为有礼的致敬,才偶尔脱帽回敬。我还从没见过谁对周围的环境如此的心不在焉。总之,这是让人印象极为深刻的一幕。

我想,18世纪最富争议的有趣人物,当属诗人柯勒律治①了。柯勒律治晚年居住在海格特墓地附近一位医生的房子里。他曾以晦涩的语言对一群崇拜自己的听众发表长篇大论。在卡莱尔②所著的《杰出人物传记》里,对“仪式”这一过程有着饶有趣味的叙述。这是卡莱尔所写的最妙趣横生与幽默的段落了。卡莱尔对那些自认为传达神谕的人既充满了兴趣,却又非常的鄙视。他说自己听着柯勒律治整整谈论了两个小时,仍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查尔斯·兰姆则以更幽默的笔触阐述了相类似的故事。他曾在汉普特斯希斯遇到了柯勒律治,后者将他带到一个小峡谷,抓住他外衣的纽扣,以极为认真的态度阐述一些抽象的概念。兰姆记得自己在别处还有一些事情要办,但却想逃离的办法。最后,他拿出一把小刀,割下连接外套的那颗纽扣,让柯勒律治继续拿着纽扣,自己悄悄溜走。兰姆几个小时后回来了,听到柯勒律治的声音依然在山谷的树林间回荡不绝。兰姆立即回到原先所站的位置,柯勒律治仍旧在讲话,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曾经离开过,手中仍然紧紧地抓住那颗割断的纽扣。

①指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英国诗人、评论家,一生贫穷潦倒,在鸦片成瘾的阴影下度过。

②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1795—1881),苏格兰散文家、历史学家。

也许,这种心不在焉是柯勒律治先天遗传下来的吧。我记得,他的父亲与祖父都是牧师,都曾因在礼拜仪式过程中走进法衣室后忘记走出来而闻名,他们似乎没有察觉接下来还有其他事情要做。他们脱下外袍,然后返回自己的住处,让教堂里的一群听众苦苦等待。

一位朋友曾对我说,当他还是小孩的时候,有一位很友善的读者也是一位时常心不在焉的人,经常过来与他父亲共度周末。朋友的父亲是一位乡绅,习惯在教堂里朗读教义。但一天早上因为感冒而没有去教堂。他让那位读者朋友替他到教堂朗读,朋友很高兴地答应了。读到晨祷诗篇结尾处,这位“陌生者”不顾众人的目光,径直走上讲台,让教堂里所有人都很震惊。但是,当场的牧师还是显得很镇静,他身体前倾,以很谦和的态度对这位渴盼者说:“我们想过了,还是先讲《圣诗》吧。”他的语气似乎表明这样做已经背离了日常的仪式流程,算是一种破例。这位朋友一点也没有不安,礼貌地鞠了一躬,然后说:“随便你怎样做,都可以。”然后,他泰然自若地返回到自己原先的座位。也只有这样心不在焉的状态能带来极为冷静的心态,使他感受不到丝毫的尴尬,也消除了任何荒诞错误所带来的痛苦。

尽管如此,心不在焉仍是一种非常具有魅力的,至少也伴随着某种潜在的魅力因素。这种状态是很难去锻炼或是故意沉湎的。心不在焉之人应在早年就努力地将自己拉回正常的轨道。人并非一定要去做重要的事,或是需要及时去完成某些事情。很多事情都不一定需要心不在焉的人去做。心不在焉的状态时常会让人在度过人生的时候,有点迷糊,怀着良好的心态,思考着无伤大雅的有趣思想,这些可能都没什么影响,也没有抱着激浊扬清的理念。事实上,心不在焉之人的主要价值,在于让周围的人能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貌似一成不变的日常生活,逃离僵硬与古板的规则,激起让人发笑的爱意。心不在焉之所以显得美好,是因为这种专注散发着如此浓重的孩童气息,展露出如此纯真的性情,而且当事人还从未发现自己是这般诚实与无私。

我就喜欢

有一句古老谚语是这样的:“倘若某事值得做,就应该做好。”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但是这句谚语却常被引用为“若某事值得去做,就不应该做得很差”。对此,我真心不敢苟同。倘若使用这一意义的话,这会变成某些严厉、让人厌恶的老人手中一根短棍,总是找机会去干涉或是责备别人,让他们显得愚蠢。因为,他们通常不敢对成年人这样做,于是就将目标瞄准年轻人,而后者又无力进行有效的反击。多年前,我们家有一位让人颇感沉闷的朋友,此人属于那种阴沉的病弱者,乍看还以为刚从森林里走出来的。我以前经常想,他最喜欢扼杀我们的乐趣了,他就是古书中所描述的那种“快乐杀手”。我还记得,有一次他发现我独自一人在弹钢琴,觉得我弹得很烂。他听了一下子说,要是一个人不能弹得比这更好的话,最好还是不要去练钢琴了。当时,我很想回答说,要想弹得更好,就只有不断练习啊。但当时我只是默默合上钢琴,迅速逃离。当时,我不知道他的出发点是恶意的。我猜想,可能他觉得有必要在道德层面上数落我一番。事实上,某天我自己也收获了一个教训,就是最好不要沉浸于别人的批评。一个小女孩给我看她写过的几首诗歌。我给予了适当的表扬,然后指出一处不合语法规则的地方,最好换成另一个词。她从我手中拿来诗歌,看了一下,满不在乎地说:“我认为不需要修改。”当时她妈妈也在场,就说:“要是你知道哪些地方错误了,最好还是改正过来。”“不!”这位年轻的“女诗人”说。“毕竟,这是我自己的诗歌。”

诚然,谁都不应该对任何事情习惯这种马虎业余的做事态度。人活于世,至少要有两三样擅长的技能。而在享受休闲的时候,人就没有理由不自娱自乐一下,即便某事做的真的差劲,也没关系。拥有一个或多个爱好,这是好事。

就自己而言,漫不经心地弹一下钢琴,挥舞一下笔墨,这让我更有热情,淡忘许多功名的思想。但对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我从来都不抱任何幻想。现在我已年过半百,仍觉得自己毫无长进。但我始终觉得,要是这样做能让我觉得快乐的话,为什么不继续做呢?人不可能总是拿起笔去写作,或是埋头去阅读。学会快乐地浪费一些时间,即便别人无法感受这种快乐,这是很重要的。当人年事渐高,就会发现保持自娱自乐的心态是多么的重要。那时,人再也不可能轻易地爬上树,或是去玩一些跳跃的游戏。但是,人始终可以拥有快乐的心态,不需要每时每刻都保持着理智的态度。爱玩的性格显示出对生活健康的态度与有益的热情。若是可能的话,应该鞭策自己在早年就培养这样的习惯。我认识一位年老的女士,她对生活始终保持着高涨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她有一个被称为“装订所”的房间,她喜欢在那里装订书卷。那些装订的书卷都做得很差,一旦打开她的“杰作”,就肯定会弄烂书的背面。要是真正翻阅这些装订的书时,一些对折的纸页就会掉下来。书的内容排序也几乎是乱来的,而且书的背面也没有多余的版面来印刷题目。她完全意识到自己制造的荒唐结果,却从中感受了极大的乐趣。这样做让她获得了很多快乐,并声称这样的爱好是她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

努力做好某事的念头,这完全符合人类的自然天性。我觉得,所有的孩子都应从小去学一门手艺。要是学校能提供这样的教育,那就真的很棒,但是这似乎组织起来并不容易,特别是当我们制定了一些并不完善的规则。我们认为所有男孩都应该参与体育运动,不管他们是否乐意。我觉得,无论男孩是否有体育天赋,都应该积极去参与体育活动。他们必须多加锻炼,在空旷的地方呼吸新鲜的空气。但诸如板球这类运动,除了极少数擅长击打的男孩子外,对其他人而言几乎是一种浪费时间的游戏。在我看来,那些认为擅长木工手艺的学生不应该继续钻研,而在明知自己无法打好板球仍要继续坚持下去的想法,这是十分荒唐的。

在很多方面,我们都可算是一个既有趣又古板的国家。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参与体育运动并不是浪费时间,无论他们玩的多烂;阅读也不会浪费时间,不论阅读多么劣质或没有营养的书。某天,我与一位年老的绅士坐在一起。当谈到周六是否该开放博物馆这个问题时,我的这位老朋友高兴地说,他认为不应该开放。“坦率地说,”他接着说,“我觉得参观博物馆对人们没有益处。实际上,这只是浪费时间。要是没有这些博物馆的话,人们会变得更好。周六开放博物馆只会扰人心神。”“但有人却觉得,”我说,“这不是一个在周六是开不开放的问题,而是应立即关闭所有博物馆的问题。”“不,”他说,“我想,那些抱有信仰的学生应该要到博物馆看看。但是,其他人则没有这个必要。那里堆放的只是一些极为肤浅的‘垃圾’。”此时,我沉默不予回应。因为,与一个在心中坚持个人如此“戒律”的人争吵是毫无意义的。

我对人生的看法与这位朋友完全不同。我发觉自己很难说多么厌恶一些东西。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工作要做,并且应该乐在其中。但我觉得,很多人都成了工作狂,几乎没有休闲的时间。而要想改变这点的困难之处,在于我们对工作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观念。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若是某人专注于明确的工作,那他就是有所作为的。我本人也算是一个忙碌之人,时常要参加很多会议。有时,我满怀痛苦之心地回想,不知有多少美好的时光消耗在诸如委员会讨论之上,纠结于一些冗长且不重要的细节问题。这一切的存在,只是因为这是大多数人所能理解的一种工作方式。这种错误的观念造成的结果是,对很多人而言,在没有真正生活之前,人生就溜走了一大半。我们对身边这个美妙的世界知之甚少。自然美好的一面,人与人之间展现的真诚的相见,这些都无法吸引我们的兴趣。举个例子吧。在剑桥大学时常能听到一些大学生说没有时间去散步之类的话语,我对此感到震惊。这些学生只是走着,谈论着,吃着饭,玩着游戏,一天的时间都被填充得满满的。对他们来说,悠闲地散步似乎根本就没东西可看,无聊得很。

所以,我想回到最初的主题。我们应更自由合理地安排休闲时间。我们都有一个沉闷的信念,就是要不断地前进,多多赚钱,获得别人赞许的眼光,受人尊敬,觉得这就是成为每个人的责任。我不敢肯定这些追求就绝对是错误的。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并乐在其中。之后,他们也应该去享受一些纯真的快乐,受人所爱。一般而言,一个细心周到与受人尊敬的人知道如何获取并保持生活的乐趣,而且以从容的心态去享受生活的乐趣。

因此,在我看来,那句“若某事值得去做,就不应该做得很差”的谚语似是一句沉闷且自私的格言,代表着英国国民性情中最坏的一面:缺乏创造力、无法常抱轻松的心态,无法与人友善的交往。总而言之,这是一句充满商业味道的格言。通常来说,格言本身都是众人的智慧与个人的睿智凝固而成的。但那句格言里,似乎只是众人的愚蠢与个人的犬儒拼凑组装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