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战之殇
某天,我看到一篇评论引用了纽波特①的诗歌片段,书页间仿佛顿时弥漫着悠悠花香,闪耀着水晶的光芒。纽波特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抒情诗人。他的诗作总是那么具有美感,富有价值,韵律又是那么优美,但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他曾创作过一首关于小溪的抒情诗,那是我读过最为甜蜜与纯美的诗化语言了,朗朗上口,富于旋律,如长笛吹奏出袅娜的声音,回旋百转,绕梁三日。此外,他也熟练不同类型的音乐,创作的乐章激荡心灵,让人血管喷张,就像吹奏嘹亮的号角。在我看来,真正优秀的抒情诗能传递一股“电流”,让你为之一颤,眼中不经意间含着泪水。《德雷克的鼓》②正是这样的诗歌。那句“船长可安躺于下面”的叠句可谓是神来之笔。纽波特与吉卜林③这两位诗人在当今诗坛可谓翘楚,他们的诗作在音调方面做得真是完美无缺,每一个音节都有属于其存在的价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创作者能以文字精确地表达心中所想,这就是完美艺术的一种证明。我阅读这些诗歌时,正坐在火车上,真希望手中有一卷纽波特的诗歌。当人处于快乐的时候,阅读这些优秀诗歌的确让人雀跃起来。
后来,我读到了《克里夫顿的小教堂》④这首内容沉重的诗歌,这首诗是诗人献给儿子的,让他记住父亲对母校的看法与寄望,希望他将来也能作这样的思考。读着读着,我看到了这一句——
当你将他击倒,敬畏
那个无所畏惧的敌人。
我放下手中的书,陷入了沉思。活于世上,谁都不想让自己变得软弱,也不想被视为多愁善感。但不知为何,这一诗句让我觳觫。难道人们真的应该这样想吗?倘若真的如此,难道人们就不应该从相反的角度去想吗?——
当他将你击倒,敬畏
那个无所畏惧的敌人。
难道在诗人心中,让自己取得胜利不是这种志得意满思想的核心与本质吗?要是我们确信自己能够杀死敌人,那么尊重一下敌人似乎也问题不大。但为什么这句诗还是给人心灵以震撼呢?难道我们真的要接受战争本身是高尚的事情这种想法吗?难道我们真的认为好战是人类与生俱来不可分割的天性吗?在我看来,这一切都取决于战争背后的动机。我刚才引用的诗句,理所当然地将敌人视为具有武士风度、富于尊严且勇气的士兵,抑或是一位高尚、柔情的骑士。若是战争能纠正极为严重的错误,或是将人民从暴君残忍专制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最终能带来长久的和平,这样的战争才是值得骄傲的。但是,诗句中所说的那场争斗又是出于什么动机呢?可能是别人的一些冒犯,自身强烈的控制欲,某种僭越,或是感觉尊严受到了伤害,难道这些都预示着一种错误的行为,那么的让人难以忍受?难道我们真的要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与那些同样富于勇气与尊严的人进行决斗,让对方所有的希望与力量化为泡影,最终只能躺在战场上,一动不动吗?难道我们该将此视为一种荣耀吗?难道我们应该在安静的沉思中自我陶醉,铭记敌人是在自己脚下血尽而亡?难道我们要鼓噪我们的后代也去这样做?
①亨利·约翰·纽波特(Henry John Newbolt,1862—1938),英国诗人。
②亨利·约翰·纽波特所创作的一首诗歌。
③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
④亨利·约翰·纽波特所创作的一首诗歌。
在我看来,这真的是一个悖论。一方面,我们如此珍视生命无可估量的价值,觉得杀人必须偿命,正义必须得到伸张。对此,我们觉得是不容争辩的。而另一方面,我们觉得,要是在不同的情形下——比如外敌侵略或是挑衅,我们又会觉得将同类置于死地是一件光荣与英雄的事情。
诗人很容易去赞美自己的故事,正如丁尼生在《莫德》一诗所持的观点,认为原先深陷商业物质主义的国家,可以通过痛击敌人这一过程来提升民族精神。但在我看来,战争终究是一场野蛮、可怖的“集会”,罔顾基督教义与文明的积累,恣意妄为。在我们这个越发理智与温和的社会里,战争是难以掩饰其血淋淋与残忍的罪恶本质。我以为,美化战争的行为会让深藏于多数人心中凶恶的“猛兽”脱缰了,任其肆虐。宽恕战争就好比为奴隶制度辩护,理由是这么残忍的做法可能让卑贱的奴隶培养高尚的容忍精神,又或者学校纵容欺负学生的做法所持的理由,称这样做可以让受欺负的学生从中学会坚忍与克制的品质。
我觉得,我们应该将战争视为极为可怕行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不参与。若是一个国家被贪欲与狂热冲昏了头脑,去侵略一片和平的土地,那么被侵略的一方有权利使用武力来驱赶侵略者。但是想想拿破仑式的战争吧!若是谋杀者理应接受死刑的惩罚,或是遗臭万年的话,那么拿破仑必然双手沾满淋淋鲜血,站在愤怒的上帝面前。拿破仑将自己国家最优秀的青年的生命视如草芥,让他们早早地钻进了坟墓。但他不仅没有受到冷眼与唾骂,甚至还获得当代国民与后世无尽的赞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了让他的家族登上帝皇的宝座?为了让法国重回欧洲之巅?拿破仑式的战争根本没有一丝要去帮助任何人或是让任何人获益的念头,他只是想着去追求自身的荣耀,让世界在自己脚下颤抖。诚然,世界人民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平、具有活力与安全的环境。无论对体力劳动者或道德高尚者而言,都是如此。让每个人都能获得机会,保护弱者,限制那些自私的残忍者,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倘若交战双方在约定俗成的战争原则下发生大规模的战争,那么,杀戮就会变成一件英勇的事情!一方面,人类努力与疾病及自然灾难作斗争,觉得生命是极为宝贵的,认同生命是一种极为珍贵的传承;另一方面,人类却让优秀年轻人血洒战场,抹去一个民族的“春天”。战争让侵略者与抵抗者都两败俱伤。还有,在生产军备武器的过程中,不知浪费了人类多少宝贵的精力。战争让世界的劳动力锐减。战争并非让人类获得自律的唯一方式。与自然搏斗,顺从世界的力量,地球万物的新陈代谢,都能让人类变得强壮,生生不息。
在波尔战争那段让人悲伤的日子里,我与一位寡妇进行过交谈。她的两个儿子都为国捐躯了。他们都是两个极有前途的年轻人——身体健壮,为人善良,待人公允,富有尊严。其中一个儿子在战争中身负重伤而死,另一个则在战地医院死于肠胃炎。这位母亲一副淡然的表情,流露出一股隐忍的顺从感。一想到这两位年轻人原本应该过着长寿与富有价值的生活,成为健康孩子的友善父亲,但却以这样的方式长埋于大地,让我不寒而栗。
以前,人们对男子间决斗的行为表示赞同。若是某人的尊严受到了侮辱,除了以决斗为自己正名,别无他法。受辱者被杀死的概率与侮辱者是同等的。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决斗”这种行为真的很傻。但谁能赞同,在我们废除了这种陋习之后,人类的勇气就因此消减半分呢?
以后,我们很有可能会对之前那个将战争视为可行的时代觉得不可思议,难以理解。我们会扪心自问,人类怎么能将释放内心残暴的野性视为一件高尚的事情呢?这真是难以置信。我们会看到,上帝所赐予的礼物应该是生命、健康、快乐的劳作与欢乐的和睦。人类竟然为了虚幻的名声与贪念而让他人血溅大地,这不仅是不可想象的,更是难以容忍的。
我的意思不是说,人类应怯于富有意义与英勇的事业而冒险。我绝没有对那些探险家、飞行家、登山者或是海员有任何不满之处,他们愿意掌控自己的人生,这是一种极为高尚的精神。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因为懦弱或恐惧而畏手畏脚。若是某人愿意,他可以为取得一些成就而去冒险。但是,将掠夺他人的性命视为荣耀的念头,在我看来是极度野蛮残忍的想法。更为卑劣的是,这样做背后的动机一般都与财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设想一下,两个强大的国家同处在一个海岛里,都面临着人口过度膨胀所带来的压力,又没有多余的土地资源可供利用。双方在争论中都觉得相互移民是行不通的。让人困惑的是,按照我们现在对战争的理解,试想,要是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将身残者、弱者统统处死,那么人们会觉得这是一个极度残忍且必然会激起反抗的决定。但是,两国人民都觉得,只有通过战争来解决这个问题,牺牲优秀的年轻人,而老弱病残者则毫无损伤。这是一种让人迷惑不解的思维方式,我自己难以理清头绪。
布尔战争①期间发生的很多事情,同样让人难以理解。在战争打响的前夜,敌对双方在各自的壕沟里友好相待,谈笑风生,唱着歌,无邪地开着玩笑,甚至在对方的枪口前送来点心。但是,双方都准备着在第二天尽可能地多杀一些敌人。
在这个问题上,难道我们不是深陷某种怪异邪恶的怪圈吗?很多人都试图创造性地去解决这些问题,试着去求同存异,去普及教育,开化心智,鼓励劳作、秩序与和平。但在我们心灵的背面却深藏着一种顽固的决心:要是战争爆发了,我们将最大限度地摧毁敌人的房子或是掠夺财物。我们面对着这样一个可怕的事实:一场战争将人类的精华都抹去了,所卷走的不是无能、软弱或残疾之人,而是那些充满活力、乐观与强壮的年轻人。
事实上,我们还没有活在理智之中,而是仍深受本能的控制。当本能袭来之时,身体就会飘飘然,站不住脚跟。但让人甚感悲痛的是,诸如诗人、牧师或是预言者这些冠以富有远见称号的人也会被战争激发的愤怒、兴奋以及沉醉感所迷惑。在谈到战争的时候,他们似乎觉得这种行为本身具有某种神性与高尚的特点,而没有觉得这其实是我们内在兽性蠢蠢欲动所发出的喧嚣之声。这种兽性是一种打倒对方、撕扯或是肢解敌人的本能,让人在看到敌人鲜血直流,四肢残损,自己制造最大的破坏时,不仅没有半点愧疚之心,反而还在那里津津有味目视这一切,甚为享受。
①布尔战争(The Boer War) 是指英国人与南非布尔人建立的共和国之间的战争。历史上共有两次布尔战争,第一次是在1880—1881年,第二次在1899—1902年。
心不在焉怎么了
心不在焉本身并不具有魅力。但在我所认识的人当中,心不在焉之人几乎都是富有魅力的。一般来说,心不在焉与坦诚这种美好的性情为伍,夹杂着某种幻想的成分。心不在焉会给当事人及别人带来诸多不便,但这种性情之所以还能继续存活,是因为当事人一般都察觉不到心不在焉带来的苦恼或是健忘所带来的荒唐。要是某人对自己时常心不在焉感到苦恼,那就会马上意识到,必须克服心不在焉这种习惯。心不在焉体现心灵上某种程度的童心未泯,还意味着敏锐的心智能力,耽于自己的思绪之中,不能自拔。诚然,心不在焉要是与恼怒与愚蠢的举止结合在一起,这将是最糟糕的性情。
在我认识的最为心不在焉的人当中,最为熟知的当属一位稍有名气的教士。我小时候常到他家去玩。他年轻的时候就曾有诗名。在我的记忆中,他就是一位说话很有分量的牧师了。但他也不仅局限于此。他在布道演说的时候很随性,总是讲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似乎对极为枯燥事物也能产生兴趣。他的布道演说让人陶醉不已,整个过程下来就好像阅读一本书,时常会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出奇的优美与有趣。有时,听众会觉得极为震撼,似乎之前没有听过类似熟悉的话语。我还记得他曾以极富情感的话语讲述基督的诞生。“因为小旅馆再也没有空间了。”我至今也不知道这种效果是如何传递出来的。他在演说的时候,脸上挂着忧郁而狡黠的笑容。那些无法进入会场的人,深知自己错失了什么。
我的这位老朋友留着浓密的头发,似乎从来都没有梳理过。一双深邃的眼睛,沙哑的嗓子,说话时声音仿佛从远方传来一样。他的衣着总显得很寒碜,但却给人某种高远庄严的感觉。对我们这群小孩来说,他曾让我们恐惧又让我们开心,他似乎从来都不理会我们。若是遇到我们,他也会轻手抚摸我们的头说:“小屁孩儿,我知道你们是谁。但我不知你们叫什么名字!”而小孩子无法做到的一点,就是在公众场合说出自己的教名与姓氏。我不认为他是一位很称职的牧师,因为他很少会见所属教区的信众。但人们还是怀着尊敬与怜悯之情去对待他。他的一位朋友曾告诉我说,当他与妻子坐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完全沉浸自己的思绪里,然后找一些莫名其妙的词汇来阐述自己所处的状态。当他走进来的时候,卷起一只手的衣袖卷,给人一种他似乎作出了什么重大发现的感觉。他看着自己身上外衣的毛线,才发觉原来这件衣服真的很小。于是,他想要是能够以这件衣服为材料,应该可以做一件漂亮的夏日短上衣。他眼神中闪烁着睿智的神色,深情说出了这个建议。在他的家庭里,他的这种很有爱却又有些无助的性格获得了赞许,家人都会细心地照顾他,希望世人能更好地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