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式控制力
9196000000024

第24章 中国式“控人”的法则有哪些(3)

范雎一向处事谨慎,虽然得到秦昭王的特许,仍不愿轻易开口,于是开始试探口风。他说:“大王之计有所失也。”秦昭王对此指责之语,并未一听即怒,立即领悟到这是范雎进言的前兆,应抓住时机,进一步争取,才能使范雎彻底打消顾虑。于是秦昭王第五次跪下,说:“寡人愿闻失计!”言辞更加恳切,态度更加恭敬。这一次范雎也认识到时机已成熟,再端架子实为不妥。因此答应辅佐秦昭王,帮他统一六国。

事实证明,秦昭王虚心纳贤的措施是对了,范雎的确为秦国的强大,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如蔡泽所说:“要制诸侯,利施之川,以实宜阳,决羊肠之险,塞太行之道……使天下皆畏秦。秦之欲的矣,君之功数矣。”

秦昭王诚心求贤的这一招可真绝了。以帝王之尊,每日接受达官显贵朝拜的人,居然屈膝五跪,以求范雎的进言,常人可能办不到,但这正是秦昭王政治见识的明显体现。江山社稷与帝王颜面,孰重孰轻,稍微清醒一点的君王即会明断。

他有此举动,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他了解并理解人才的心思。范雎为天下奇才,自然恃才清高,鄙视尘世,那么何不让他清高一次,给他一个台阶,让他走下圣坛,心甘情愿地为自己效力。这样,既满足了他本人建立功名的意愿,也为自己虚心纳贤树立了口碑,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江山社稷得以安稳,宏图大业得以实现,到时青史留名自然不在话下。所以,秦昭王五次下跪,恳切求教,使范雎觉得他有诚意,且心有大志,可以辅佐,自是全心全力地为他出谋划策。

面对历史沉淀下来的中国人清高、好面子之心,要想让下属交心,尽心效力,领导就要放下官架子,亮出诚心;对下属待之以诚,示之以信,这样下属才会做出积极反响,对领导倾心相随。因为,中国人最讲究诚,讲究知恩图报。“受人滴水之恩,当思涌泉相报。”领导者若能以真诚待我,那我又怎能对他耍手腕呢?孔子说:“以怨报怨,以德报德。”对方怎么待我,我就要如何待他。孟子说:“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若是领导示我以信任,我又怎能辜负他的信任呢?中国人讲究“以怨报怨,以德报德”,“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领导只有待部下以诚,才能做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让下属倾心以从!

对于现代的企业管理者来说,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大批适用的人才对自己尽心效力,心甘情愿地去执行自己的意图及决定。想求得得力贤才,可采用中国式管理中的以诚克刚的管理经验,表明自己的足够诚意,并以实际行动打动部下,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自己周围,使人才如鱼得水,尽情地发挥所长为企业所用。

择人任势,优势互补

中国历代管理者都心知肚明地知道,中国式管理手段最终都体现在“控制”二字上。只有全面掌握全局,游刃有余地驾驭群雄,方能说得上是有效管理;若失去控制,就谈不上什么管理了。对于如何控制下属,中国式管理讲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择人任势,优势互补”的权变之术,综观古今,无论是封建帝王还是现代企业的成功管理者,都深谙此理。

《孙子兵法·势篇》中讲道:“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善于指挥打仗的将帅,他的主导思想应该放在依靠、运用、把握和创造有利于自己取胜的形势上,而不是去苛求手下将吏,因此他就能从全局态势的变化出发,选择适于担当重任的人才,从而造就一个把圆木从高山上滚下那样的不可抵挡的势来,使自己取得决定全局胜利的主动权。这是孙子兵法对领导艺术所作的一个高度精辟的概括和论述。深入体味孙子“择人任势”的思想,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劣,态势的发展趋势及自身优劣,权其利弊得失,确定最佳的用人方式,领略其中蕴涵的丰富而深刻的道理,对于今天的领导者和企业家而言十分重要。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刘邦择将,三人而已,这就是领导的奥妙。

许多人都鄙视汉高祖刘邦,觉得他不过是个乡下无赖,趁乱世投机取巧才得到了天下。但无论如何,刘邦既然能在群雄并起之时,最终夺得天下,成为汉朝的开国之君,定然有他的过人之处的。刘邦善于把手下人才的各自优势加以互补,择人任势,深通权变之术,为他驾驭下属、成就帝王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2200多年前,秦末刘邦、项羽起伏的演义,可谓典范。当初,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项羽将五诸侯灭秦,而封王侯,政由己出,号为“霸王”,最后却上演了千古绝唱“霸王别姬”。霸王至死不明:“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尚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羽因战起家,异常骁勇,却不善战。刘邦上马不能征战,下马不能抚民,却最终取天下,皆因其有独门法宝。个中原由刘邦最为清楚:“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能用之,皆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项羽所能驾驭的,也就是一己的勇猛,不善于充分调动广泛的资源为我所用。刘邦清醒,知道自己之所短,他人之所长,故能善于充分调动所有资源为己所用,于是建立千秋帝业。此正是善战者“择人任势”之所为,也是刘邦高人一筹、老到之所在。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在众多学科成就中,发展得最为丰富、最为成熟、最为灿烂的,择人任势之学是其中之一。而且,有关这些择人任势之学,在形成过程中,各种精辟见解、独特做法、典型例证之多都是同伐师、兴邦、治国等联系在一起的。一代王朝中兴史,一部正确人才运用史。国家兴与贤才举是结合发生的,战事胜负,朝代更迭,国家中兴,择人任势在这里起着重要作用。如周文王渭水河畔用吕尚兴了周,汉刘邦脱衣以衣韩信兴了汉,唐太宗以魏征为明镜兴了唐,朱元璋建礼贤馆待刘基等人兴了明等。这里,丰富的择人任势的矿藏,是很值得我们做深层开发的。

对现代企业管理的领导者用人来说,不光要考虑其才能,更要注意人员的编组和配合,形成优势互补。比如,一个部门有三个经理,他们平级而无主从,此时,最好的安排是:一个富有决断力,一个具有协调的本事,另一个擅长行政事务,在这种人力资源状况下可组成一个有头脑、善协调、有生气的领导集体。如果三个都擅长决断,意见相左时,势必各行其是,谁也不听谁的;如果三个都具有行政能力,遇事就难有人出来拍板,而陷于琐碎事物中;如果三个人都只有协调能力,既无人决策,也没人做实际工作,也干不成事情。

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杜拉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讲了一段很有哲理色彩的话,他说:“倘若所用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所谓‘样样都是’,必然一无是处。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也往往越明显。有高峰必有深谷。谁也不可能是十全十能。”杜拉克还如此断言:“一位经营者如何仅能见人之短,而不能见人之才,刻意挑其短而非着眼于展其才,则这样的经营者本身就是一位弱者。”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人无完人,也无全能,关键在于怎样合理搭配,善加任用。善战者,择人任势,善治生者,择人任时。所以,在一个人才结构中,各人才因子之间最好有一种相互补充的作用,包括才能互补、知识互补、性格互补、年龄互补、综合互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研究、攻关项目是需要体现多边互补原则的,这里既有知识互补,又需要能力、年龄等方面的互补。这样的人才结构,在科学上常需“通才”领导,使各个人才因子各得其位,各展其能,从而和谐地组织在一个“大型乐队”之中。

事实也反复证明了人才结构中的这种互补律,在管理实践中可以产生十分巨大的互补效应。如唐太宗时,名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两人同心计谋,为形成盛唐贞观之治局面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后世传为美谈。后人因此以“房谋杜断”喻指同心协力,配合默契,同掌朝政,谋划国家大事。

三国时期的曹操也是一个“择人任势,优势互补”的控人高手。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统兵攻曹,曹操派张辽、乐进、李典三人固守合肥抵抗。当时曹守军仅7000人,而吴军有10万之众,但张辽等依据曹操“若孙权至,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护城,勿得与战”的方略,取得了反围城的胜利,这其中的秘诀就是在于曹操善于用人。

张辽“武力过人”;李典“有雄气”,善于与人协同作战,“不与诸将争功”;而乐进虽然“容貌矮小”,但有胆略,他与张辽、李典“统御师旅,抚众则合,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火”。曹操根据他们各自的长处委以重任,对谁应战,谁应守城进行合理地安排,因而在兵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曹军守将不仅能够使合肥固若金汤,而且取得了反围城的重大胜利。

这一历史事例所体现的核心思想就是择人任势,优势互补,知人善任,适时委任。一个人往往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才干,最适合于某项特定的工作,扬其所长,用其所能,可成人才;抑其所长,用其所短,则成庸才。一个领导者倘若埋没了一个人最有价值的长处,反而使用其短处,就是对人才的摧残与毁灭,同时也是对企业的摧残和毁灭,是最大的不仁、不道。由此可见,善于识才用才者,他本身就是一个人才大略者;反之,他就是一个无才无略者。

在领导者的实际用人中,不能量才使用、择人任势者除其品德素质因素之外,则常常因为在人才的效益思维上存在盲点。由于人的才能越大,特长越突出,其显露的缺点也往往越多、越明显,领导者常常对引人注目的缺点看得多、听得多,乃至将其缺点与优势的各数相加减,用他的缺点去相抵优点,结果得出人才价值的负值。殊不知,一个人的最大的长处正数量上可能只有一个,但其产生的价值效益却大得无可估量。

从自古至今的管理实践来看,正应了管理学家杜拉克的那句名言:“人的长处,才是一种真正的机会。”大凡高明的领导者无不深明此意:要以人的长处的运用为机会,善于识察人的长处,择人任势,优势互补,就能不失时机地赢得事业的成功。这也正是今天各个领域的领导者需要学习汲取的用人、管人之道。

研究古今中外管理大师卓越之所在,便于领会孙子“择人任势”的要义。每个人所受教育、经历、心路历程各不相同,因而就会形成不同的风格。择人任势,是一种独特的感觉,一种内在的评价,而不是一种理论,更不是一套体系。如果硬要建立体系,就本末倒置了。孙子智慧的力量正在凸显,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择人任势。择人任势,不靠思辨去阐释,而只能在实践中去体悟,只能够靠实践去丰富。

将能君不御

“将能君不御”是领导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牵涉到高层领导权力的使用,信任下属和充分授权的问题。它有两层意思:第一,“将能”是前提;第二,“君不御”是结果。领兵打仗,将领的能力生死攸关;将领有能力,统帅不放心,干涉具体指挥也是战斗失败的重要原因。

《孙子·谋攻》指出,有五种情况可以预见到胜利。“将能君不御”就是其中的一种。将帅若是有足够的能力,国君就不应该管得严严的。就是说,对有能力的将帅,不要管得过多,过死。这里就牵涉到领导体制中的权力和责任的关系问题。他还指出:“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就是说,作为最高领导的国君,在作战中,切不可对将帅随意干预,瞎指挥,否则必然会造成混乱而导致失败。早在二千多年前,孙子就意识到将帅指挥的自主权的重要性,这是极不简单的。

《孙子·九变》还说:“将受命于君”,但要精通“九变”,懂得灵活权变,因而,“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其意是说,大将既然受命于君,就必须对君主全面负责;但为了真正负责,他有灵活处置的权力。在局部问题上,不能完全以君主之命是从。这就是后来兵家所说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大将在外作战,情况瞬息万变,必须授予将帅以相应的自主权。在这个问题上,孙子甚至主张:“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无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以上这些,都说明孙子很重视将帅应有的权力。这是因为,在战争中,将帅承担着重大的责任,权力和责任必须对等。这是战争给予古人的教训,对于现代的企业管理者有着直接的借鉴价值。

历史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确实是非常中肯的。将能而君不御,意味着对下属的信任,是放权于他的一种表现,也是特别行之有效、收拢人心的一种控人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