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4:
小五是近几年认识的一位朋友的儿子,我认识他妈妈的时候,他正在锦州读大学,之前孩子的情况不太了解,只是那时他妈妈正发愁儿子迷恋网吧,甚至有那么一次,给儿子打了一整天电话也没有接通,最后求了朋友开车,半夜从大连赶到学校,从一家网吧把孩子找了出来。
那时她就跟我说本来孩子高中时的成绩就很普通,儿子也根本不喜欢文化课,但因为自己一辈子都没有上过大学,不管如何也得让儿子念大学。
他妈妈以为等儿子上了大学懂事了就好了,哪知道上了大学仍然一样不喜欢学习,最后竟然上网成瘾。他本来两年前就该毕业,因为挂课,直到最近才拿到毕业证,这两年当中不断地往返学校补考。
小五这孩子身材高大挺拔,长得一表人才,从来也不惹是生非,在家里还经常帮朋友做饭收拾家务。除了学习成绩不好之外,从其他方面看小五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孩子,只是已经25岁了,才刚拿到大学毕业证,也没有任何工作的经历,只得待在家里。
现在朋友想到这些都会感叹:当初真不应该逼迫孩子读大学,实际上如果让孩子利用这些年的时候学个一技之长,说不定孩子也能自食其力了,不必靠父母养活,世上真是没有后悔的药。我也只能是跟朋友说天无绝人之路,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生存的方法。
改变“苦学”观念
许多学生接受的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教育,所以,学习常常和痛苦画上了等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建立起对学习的热情。
假如家长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的理念来引导学生,给学生留下“学习”等同于“快乐”的印象,帮助学生从学习中寻找和发现快乐,挖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则更有利于成绩的提升。
培养子女学习意志
要想使子女将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坚忍不拔的意志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当子女学习时,家长要帮助子女确定一个既有必须难度,又是其力所能及的具体的目标。家长应提供必需的适当的奖励条件,鼓励、督促子女为实际这个目标去努力。失败不灰心,成功不骄傲。要从小培养子女具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精神。
今年来一些新兴的疗法对厌学症和考试焦虑症也有不错的效果。
如何应对媒体和网络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终将由家庭这个小环境步入社会大环境,逐渐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
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分青红皂白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中的电视等媒体也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
儿童(尤其是幼儿)一开始难以具有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亲切的或可怕的事物敏感性强,而这种敏感性正是培养理性辨别能力的良好基础,作为家长应利用这一特点帮助孩子在这种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
假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
比如,当今电视录像几乎步入城市居民中的每个家庭,孩子们几乎天天与它们打交道,可以说是不出自家门,便知天下事。从中可以接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这里有政坛风云、科技进步、凡人俗事的各种内容,从中可以学习许多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家内外小事。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凶杀暴力、荒诞下流的镜头映入孩子的眼睑。家长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指导,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同时还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儿童心灵,预防儿童犯错误,以至于违法违纪。
家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助于安定小家庭和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能有健全的机体;细胞有病,就会导致机体发病。“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做好优化儿童心灵的工作对安定社会、安定国家功在千秋。
总之,作为家长要充分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情绪应用:激将法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排一场话剧时,女主角因故不能参加演出,出于无奈,他只好让他的大姐担任这个角色。可他的大姐从未演过主角,自己也缺乏信心,因此排演时演得很糟,这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非常不满,他很生气地说:“这个戏是全戏的关键,假如女主角仍然演得这样差劲,整个戏就不能再往下排了!”这时全场寂然,屈辱的大姐久久没有说话,突然她抬起头来坚定地说:“排练!”一扫过去的自卑、羞涩、拘谨,演得非常自信、真实。斯坦尼期拉夫斯基高兴地说:“从今天以后,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大艺术家。”
美国的笛福森,45岁以前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银行小职员。周围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毫无创造才能的庸人,连他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但是,在他45岁生日那天,他读报时受到报上登载故事的刺激,遂立下大志,决心成为大企业家。从此,他前后判若两人,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顽强毅力,破除无所作为的思想,潜心研究企业管理,终于成为一个颇有名望的大企业家。
事情非常明显,假如不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发火使他的大姐受到刺激,积聚在大姐身上的表演潜力便不可能迸发出来。同样,假如不是报上刊载的故事的刺激,笛福森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大企业家。在这里,刺激起了不寻常的作用。人们常常埋怨社会埋没人才,实际上,因为缺乏信心和勇气、自卑、懒惰、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自我埋没的现象也是相当普遍的。假如我们能多给自己一点刺激,多一点信心、勇气、干劲,多一分胆略和毅力,就有可能使自己身上处于休眠状态的潜能发挥出来,创造出连自己也吃惊的成功来。
情绪应用:逆反心理
罚点球是足球赛最扣人心弦的时刻,许多运动员告诫自己不要放高射炮,结果反而射高。马拉多纳等球星认为,罚点球前,先确定要射某个角度,而后毫不犹豫地拔脚就射,这种办法一般很有效。
有位家长见儿子总不用功,就说:“这首唐诗你不会背吧。”接着自己朗诵一遍,那学生好胜心顿起,下工夫背了2首,果然以后逐渐喜欢学习了。
上述例子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奥妙无穷,你对某人说不要做某事,并采取禁止措施,他反而非要试试不可。例如,你告诉同宿舍同学不准开你的某个抽屉,那么你不在时反而有人想打开看看里面有什么秘密。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原始本能。许多恋爱男女并不像一些言情小说写得那么如胶似漆,但假如家长一反对,反而造成一种“逆反”心理,只能起反作用。这种情况在各种体育比赛中都屡见不鲜。一名著名选手曾说:“高尔夫比赛不是靠手,而是靠嘴巴。”
在影响情绪的一些谈话中,最有效的手段是表面上装得很亲切,而提出一些所谓“忠告”,也就是想办法让对方意识到比赛的禁止事项。譬如,在高尔夫赛场上故意温和地向打球的对手说:“要是打出去的球半路上向右边飞的话,会落进池塘”或“这个球离洞这么近,千万不要打歪啊”。听了这些好话,打出去的球不可思议地不是向右飞,就是打歪了,真是“忠言逆耳”。
有经验的教练在比赛前,从不啰啰唆唆地嘱咐这个运动员这样,警告那个运动员不要那样,因为那么做只会适得其反。
强调注意事项时,对方反而紧张,无法发挥正常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