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弘面折昭王
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主张合纵抗秦,他的门客公孙弘对孟尝君说:“您不妨派人到西方观察一下秦王。如果秦王是个具有帝王之资的君主,您恐怕连作属臣都不可能,哪里顾得上得上跟秦国作对呢?如果秦王是个不肖的君主,那时您再合纵跟秦作对也不算晚。”孟尝君说:“好,那就请您去一趟。”公孙弘便带着10辆车前往秦国去看动静。
秦昭王听说此事,想用言辞羞辱公孙弘。公孙弘拜见昭王,昭王问:“薛这个地方有多大?”公孙弘回答说:“方圆百里。”昭王笑道:“我的国家土地纵横数千里,还不敢与人为敌。如今孟尝君就这么点地盘,居然想同我对抗,这能行吗?”公孙弘说:“孟尝君喜欢贤人,而您却不喜欢贤人。”昭王问:“孟尝君喜欢贤人,怎么讲?”
公孙弘说:“能坚持正义,在天子面前不屈服,不讨好诸侯,得志时不愧于为人主,不得志时不甘为人臣,像这样的士,孟尝君那里有3位。善于治国,可以做管仲、商鞅的老师,其主张如果被听从施行,就能使君主成就王霸之业,像这样的士,孟尝君那里有5位。充任使者,遭到对方拥有万辆兵车君主的侮辱,像我这样敢于用自己的鲜血溅洒对方的衣服的,孟尝君那里有10个。”
秦国国君昭王笑着道歉说:“您何必如此呢?我对孟尝君是很友好的,并准备以贵客之礼接待他,希望您一定要向他说明我的心意。”公孙弘答应着回国了。
庄辛与襄王论幸臣
楚襄王宠幸佞臣,骄奢淫逸,不顾国政。庄辛对楚襄王说:“君王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辇后头跟着鄢陵君和寿陵君,一味无节制地放荡,奢侈浪费,不考虑国家的政事,郢都肯定处在危险之中了。”襄王说:“先生是老糊涂了呢,还是胡说八道,想做楚国的妖孽呢?”庄辛说:“我确实看到了必然出现的后果,决不敢做国家的妖孽。大王如果一直宠幸这4个人而不改变,楚国必定要灭亡。请允许我躲避到赵国,在那里拭目以待吧!”
庄辛离楚赴赵才5个月,秦军果然攻占了鄢、郢、巫、上蔡、陈等地,襄王流亡到了城阳。于是楚襄王用专车从赵国召回了庄辛。
庄辛回到楚国后,襄王对他说:“我不能采纳先生的建议,如今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应当怎么办呢?”庄辛回答说:“我听俗话说:‘看到了野兔再回头叫猎狗,还不算晚;丢失了羊再修补羊圈,还不算迟。’从前商汤和周武王靠着方圆百里的土地兴盛起来,夏桀和商纣拥有天下却遭到灭亡。现在楚国虽然比以前略小,但是截长补短,还有纵横几千里的土地,岂止百里呢?
“大王难道没看见蜻蜓吗?它长着6条腿,4只翅膀,它飞下来捕蚊、虻而食,仰头接甘露而饮,自认为没有祸患,和人家没有争端。它没有料到那五尺高的儿童正调好糖稀粘在蛛网上,要加害自己于四仞的高空,使自己成为地上蝼蛄蚂蚁的食物。
“蜻蜓的事还是小事情,黄雀也是这样。它飞下来啄食米粒,飞上去栖息于茂树。它振动翅膀飞来飞去,自认为没有祸患,和人家没有争端。它没有料到那公子王孙,左手把着弹弓,右手拿着弹丸,正要加害自己于十仞的高空,以自己的脖颈作为弹弓的目标。顷刻之间,那黄雀就将落在公子手中。以致它白天还在茂树间游息,晚上就被放上酸碱佐料烹调了。
“黄雀的事情还是小事情,天鹅也是这样。它在江河上浮游,在大沼泽栖息,上食鱼虾,下食菱荇,振动羽翼,高高地飞翔,自认为没有祸患,与人家没有争端。它没有料到那射猎的人,正在修理他的弓箭,要射杀它,让它带着利箭,从清风中坠落下来。以致它白天还游乐于江河之上,晚上就被猎人煮着吃了。
“天鹅的事还是小事情,蔡圣侯的事也是这样。他南游高丘,北登巫山,喝茹溪的水,吃湘江的鱼,整天游玩,不把国家的事情放在心上。他没有料到那楚将子发正从宣王处接受了命令,要用红绳将他捆缚去见宣王。
“蔡圣侯的事还是小事情,君王的事也是这样。您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车后面跟随着鄢陵君与寿陵君,吃着封地中出产的粮食,拉着府库中取出的黄金,和他们一起射猎于云梦泽中,却不把天下国家的事情放在心上。您没有料到那穰侯从秦王那里接到命令,秦军即将开进平靖关之内,而把您赶到平靖关之外去。”
襄王听了,神色惊惧,身体颤抖。于是授给庄辛爵位,封他为阳陵君,委以重用,赐给他淮北的土地作为赏赐。
以国为重,不徇私情
宋弘是东汉初年的一位名臣,曾经把自己的好友桓谭推荐给汉光武帝刘秀。桓谭不仅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问家,还十分精通音乐,弹得一手好琴。正巧刘秀也很喜欢欣赏音乐,常常把桓谭叫到宫中弹奏琴曲,直到很晚。
宋弘听说后,很担心皇帝因沉溺音乐而荒废公事,想谏阻这件事,于是派人去请桓谭。桓谭来了,他也不给让座,严肃地说:“我在皇上面前保荐你,是想让你用正道来辅佐朝廷,不是让你用靡靡之音引导皇帝去寻乐。以后是由你自己改过呢,还是由我来弹劾你呢?”桓谭听了感到很惭愧,连忙顿首谢罪。
几天后,刘秀举行盛大的宴会,又命桓谭弹琴奏乐,宋弘也在场。桓谭想起宋弘的告诫,不免有些局促不安,不禁回头瞅宋弘。刘秀感到非常奇怪,便问其中的缘故。宋弘离开座位,摘掉帽子,向刘秀谢罪说:“我向陛下推荐桓谭,是希望他用正道辅助您,不想他却老在宫廷中演奏靡靡之音,长此下去,会使陛下沉溺于音乐,荒废了国事。这实在是我的罪过。我为此责备过桓谭。”
从此以后,刘秀把主要的精力用来处理国家政务,再也不把时间消磨在欣赏桓谭的弹琴上了。
义正词严术
【心理战术】
当自己站在正义的一方时,就要以严厉的语言和气势来压倒对方和慑服对方,首先取得心理上的胜利。
道理正确而言词严肃,叫义正辞严。当人们坚持真理维护正义时,就要以凛然的正气表明自己坚定的立场和崇高的气节,以此慑服对方,从气势上压倒对手。
【经典案例】
王孙满义斥楚王
楚国自周平王东迁之后,很快发展起来,欲与周室争夺天下。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兴师讨伐陆浑(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戎族之后,渡过雒水,在周朝的边界阅兵示威。这一下可吓坏了周定王,忙派大臣王孙满前往楚军,一方面慰劳楚王,另一方面观察其用意何在。楚王见到王孙满便问:“寡人闻大禹铸有九鼎,三代相传,以为世宝,今在雒阳。不知鼎形大小与其轻重如何?”周鼎是王权的象征,楚王居然问起周鼎如何,实质就是要夺取周天子的权力。
王孙满敏锐地识破了对方欲取代周室的企图,便义正辞严地答道:“周室继承统治,在德不在鼎。过去大禹有德行,远方的部落把铜献给九州牧长,铸成九鼎献给大禹。后来夏桀无道,宝鼎归了商朝;后来商纣暴虐,宝鼎才迁到了周天子的手里。”他还斩钉截铁地说:“国家政治清明,鼎虽小也不可迁;国家政治昏乱,鼎虽大而一定会转移。过去周成王定鼎时占卜说,周代可以传30代,历700年,这是天的意志!现在周王的权力虽然衰落了一些,但天命没有改变,别人无权过问鼎的轻重与大小!”
庄王听了王孙满的一番话,想想中原各诸侯对周室的态度,就连霸主晋文公也还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因此自己要取代周室,实在自不量力。于是,便带领军队离开了雒邑。
周子谏齐王勿爱粟
公元前261年,秦攻打赵国的长平,齐、燕派兵援救。秦人谋划说:“齐、燕救赵,它们的关系如果亲密,我们就要退兵;如果关系不亲密,我们就毫不犹豫地发动进攻。”
当时赵国军粮短缺,向齐国借粮,齐国不答应。周子对齐王说:“不如答应赵国,以便使秦军撤退;不答应,秦军就不会撤退,那就正中秦国的下怀,齐、燕之援自然也就落了空。再说赵国对于燕、齐,实际是一道屏障,就像是齿与唇的关系,失掉唇,齿就会感到寒冷。今天如果灭了赵,明天就该轮到齐、燕了。再说救赵的事,非常紧急,应当像捧着漏酒的瓮和拿水浇烧干了的锅一样。须知,援救赵国,合乎崇高的道义;击退秦兵,有赫赫的名声。主持正义而援救将亡的赵国,发挥威势而击退强秦的军队,不致力于这些大目标,而吝惜粮食,这样谋划就错了。”
楚王赦免解扬
楚国发兵包围了宋国的睢阳,宋向晋国告急求救。晋国知道楚国不会把军队长期驻扎在外,不久必然自行撤去;同时又不想为援救宋国而兴师动众,使自己的士兵劳而无功。但又考虑,如不出兵援救宋国,可能会在诸侯中失去威信,有损于晋国霸主的形象。于是就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计策:派遣大夫解扬去宋国传达晋君的命令,假说救宋的晋军已经开拔,即将来到,告诉宋人一定要坚守城池。
解扬衔命上路,不料中途为楚人抓获。楚王威胁解扬,要他对宋人说晋国根本不能救宋,以此来断绝宋国等待救兵坚守不降的希望。解扬表面上答应了楚王的要求。于是楚王让解扬登上楼车,向城内的宋人喊话,等宋人听到了的喊声后,解扬却喊道:“我是晋国大臣解扬,我国大军正行进在途中,令我先来报信,不幸为楚所俘并以死相威胁,让我出面劝诱你们。我假意应承,为的是借此机会传达我君的旨意,你们要坚守城池,直到援军开到,切勿为谣言所动。”
楚王得知后怒不可遏,指责解扬失信,命令手下的人把解扬推出去斩首。解扬面无惧色,理直气壮地对答道:“作为晋臣的我如果取信于你楚王,必然要失信于晋君,二者必居其一。假使楚国有一位大臣,公然背叛自己的主子,取悦于他人,你说这是守信用,还是不守信用呢?好了!再没什么可说的了,我愿意立刻就死。”楚王听后怒气全消,感慨地说:“解扬真是个忠臣烈士啊!”于是赦免了他,并把他放回晋国。
孟子驳陈贾
有次孟子去齐国,正赶上齐王决定派军队征讨燕国。孟子力陈不可,齐王不听,结果燕国军民奋起抵抗,齐王骑虎难下,后悔不迭。有个叫陈贾的臣子却不以为然。他说:“连圣人周公都有缺点过失,大王又何必这么内疚!”齐王就不吭声了。第二天孟子去见齐王,正赶上陈贾在鼓吹那种文过饰非论调。两人自然就辩论起来。
陈贾故意问孟子:“周公是何等人?”孟子说:“古代的大圣人呗!”陈贾又说:“传说周灭殷后,周公委派管叔去监视殷的后代,管叔却勾结殷的残余势力起来反叛周朝,后来周公好不容易才平息了叛乱,杀了管叔,这事想必您听说过吧?”孟子回答:“听说过。”
陈贾接着说:“周公事先知不知道管叔有反心呢?如果知道却纵容,岂不是不仁?如果不知道,就是不智,糊涂。这样,不仁、不智,总有一样周公要占上。既然这样,所谓的圣人岂不也有过失!”陈贾为什么要纠缠这个问题呢?无非是想说明,既然圣人也犯错误,对齐国伐燕的事也就可以不加追究了。
孟子义正辞严地说:“历史上,周公在派管叔去之前是否知晓他有野心,我不清楚。不过从情理而言,周公是弟、管叔是兄,在他们的问题上,罪过应先追究管叔;作为弟弟,周公做事有不得已处,岂不情有可原!这样,周公既不是所谓‘不智’,也不是所谓‘不仁’,那种批评难以成立。”孟子继续说,“古代的君子,有了过失就改正,而且是在大家监督下改正;现在的有些人则相反,明明有过失,不但不及时纠正,还要文过饰非,强词夺理,岂不可笑!”
陈贾听后,面红耳赤。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要用五百里的地方换取安陵。安陵君没有同意,为此,秦王非常不高兴,于是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想用五百里的地方换取安陵,安陵君不听我的,这是为什么?秦国打败了韩国,灭了魏国,而安陵君能以五十里的地方存在下来,是因为我觉得他讲义气罢了。现在我用多于10倍的土地来交换小小的安陵,他不接受,这不是轻视寡人吗?”
唐雎回答秦王说:“不是这样的,安陵君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了安陵这块地方,所以必须守卫它,即使给他千里的土地也不敢换,何况是五百里呢?”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道:“你听说天子发怒的情况吗?”唐雎说:“下臣没听说过。”秦王说:“天子一旦发怒,就会伏尸百万,血流成河。”唐雎反问道:“大王听说过老百姓发怒的情况吗?”秦王傲慢地说:“老百姓发怒,只不过是把帽子扔在地上,光着两只脚,用头撞地罢了。”
唐雎说:“您所说的只不过是平庸的人发怒,不是真正勇士发怒。专诸刺王僚时彗星袭月;聂政刺韩傀时,白虹贯日;要离刺王子庆忌时,有苍鹰撞在大殿上。这3个人心中的怒还没有发作,上天就降下了凶兆,加上我就将是4个人了。如果勇士发怒,伏尸不过二人,血流不过五步,可是天下人都要披麻戴孝。”
唐雎说着就拔剑而起,秦王吓得面无血色,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何必如此,寡人现在明白了。韩国和魏国都被秦国消灭了,而安陵能以五十里地存在,都是因为用了像先生这样智勇双全的人啊!”
秦王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提与安陵君交换土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