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西值得收藏
看准行情再收藏
这些年,收藏品市场里的行情,也像现在的爱情快餐一样,说来就来,说散就散。一个收藏新品种刚一露面,就有人喜欢上了,怎么看怎么顺眼,越想越与它心心相印,越想越激动,于是,资金跟进,舆论跟进,人员跟进,炒!炒着炒着,行情说来就来了。但是没多久,就产生了审美疲劳,或者说达到了相见欢两相悦的目的后,该分手了,撤!于是,好好的行情说散就散了。
所以说,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看准行情了再收藏,是真正能让你的钱升值的前提。
不说别的,首先,只有你先懂了行情了,你才能在收藏的时候,鉴定好你所收藏的物品的价值所在,才能够有眼光,有了眼光,才能根据行情买一些真正能够升值的收藏品。因为,在一定程度上,艺术品投资收藏的行情和股市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如果短期内股市急剧下跌,造成部分投资者被套牢,致使投资资金周转出现问题,那么收藏品市场成交量就会出现萎缩。而且由于抛盘的人多于接盘的人,收藏品的行情肯定要下跌。但是,如果是熊市,那么部分资金就会从资本市场转而流人书画、玉石等投资收藏领域。所以,真正懂行情的人,会根据股市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来选择是否做收藏,选择做什么样的收藏。
就以古玩收藏行业来说,收藏行业与别的行业有很大的不同,如果用在其他行业的投资思维来做收藏品的投资,必败无疑。有收藏的朋友都知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古玩业达到了空前的炽热和繁荣,全国各地的古玩摊群大市场和规模恢弘的古玩城,一家接着一家,特别是近几年,电视、报纸大力宣扬报道,加入收藏行列的人以几何型速度增长。
由于货源供不应求,现在全国古玩业都面临着古董资源枯竭的问题,如今,想在市场上捡漏,或花小钱买精品的概率已经很低。正确了解现实,摒弃捡漏心理,把握各项古玩的市场行情,成为每一个收藏爱好者必学的一课,也是步入收藏领域的必备条件。而且,本来古玩和其他商品就不一样,并不是成本加利润这么简单的买卖关系,它是属于特殊的商品,狭义上讲是没有市场行情的。古玩以少见、偶见完美的东西为贵,但是贵也是有幅度的,这就是古玩商人在经营中约定俗成的价格,久而久之就成了市场行情,这样,从广义上讲古玩也是有行情的。所以,只有深入这个市场,了解很多专业的知识之后,才会真的了解到这个市场的行情,不然,你永远都会像个门外汉一样徘徊在外。
另一方面,收藏品行业不同其他行业,它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与鉴赏能力。如果连基本的行情都不懂,连基本的鉴赏能力都还没有培养起来,就只有被忽悠的份儿。很多初涉收藏投资领域的投资者,往往怀着强烈的好奇与浓厚的热情,见到几千年华夏文明所遗留下来的各种艺术珍宝,不知从何下手,往往不分种类,一见到自己喜爱的东西总想收人囊中,而且总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让收藏见规模、见效益,往往在短时间内购人满屋子的不具艺术品投资收藏价值的东西,甚至购人大量的赝品。曾经,就有一个人,因为喜爱瓷器,花一大笔钱买人一大批带有“景德镇艺术陶瓷名人名作证书”的瓷器,殊不知只是购入一堆利用假证书将低档次陶瓷冒充高档销售的“大路货”,根本不具收藏投资价值。这就是完全不懂行的结果。
如果真的懂行,就能够知道,大概在哪些地方能够真的淘到好货;真的懂行,才能知道收藏哪一类型的藏品,才能够有升值的空间。
“了解行情,可以使你少花冤枉钱”已是古玩界公认的一条准则,不了解行情的人,才会贪图便宜,要知道,在收藏行业,一般你喜滋滋地贪图到的便宜,都是一场骗局而已。如今,一些小贩子获得一件古董往往不轻易出手,往往是很多人出价后,才要出让。所以,当一件拍卖行或市场上卖至10万元的古董,一些小贩子却要5000元卖给您,您想有可能吗?时下,一些有收藏价值的高档工艺品,如翡翠、和田玉等,由于原材料本身就十分昂贵,一公斤特级和田玉仔料现在要价100万元,你想花几百元或千把块就想买一块和田仔料根本就不可能,它们百分百是其他玉种;再如现在1公斤象牙的毛料就要6000多元,不可能花1万元买到2公斤以上的象牙制品。所谓的“杀头生意有人做,亏本生意没人做”就是这个道理。
不懂行情,就只可能用1万元买到几十块钱的赝品;而不可能用几十块钱买到价值上万的宝。
正如上所说,只有懂了市场行情,在收藏时,才能够买得“物超所值”;才能够卖得“物有所值”。在收藏圈中,“捡漏”绝对是一个令人神往的词,即花小钱买到价值高的东西。但是人们也往往因存在这种投机心理,最终导致“打眼”买入假货。曾经媒体不是有大量报道,说某某收藏爱好者深入边远农村淘宝,在一农户家中突然眼睛一亮发现了一件“宝贝”,“持宝不知宝”的老农总是说,这是祖辈上留下的,不知是啥东西,你要是想要随便给个价拿走吧。当你留下二百五取走“宝贝”还在偷笑“捡漏”时,老农也在偷着乐:这东西放市场卖不了钱,一搁家里的牛棚,人家还抢着要,又一个“二百五”。这就是对不懂行的伪收藏者的最好的嘲笑。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老专家们在走访了全国各大古玩市场后得出结论:现在真正的老东西已很少了,绝大部分古玩市场的地摊上都是赝品假货,收藏者一定要睁大眼睛。可是,如果不懂行,眼睛睁再大也没用,还是会被众多的赝品迷花了眼,一样会用高价买一堆不值钱的东西。
说了这么多,无非多是重复一个道理:如果你真的想要进入收藏行业,先了解清楚行情!了解行情,也就是了解市场。了解市场行情的渠道有四:一是注重收集最新的拍卖行宣传册及拍场资讯。二是勤看古玩投资图书、杂志,特别是标有参考价的图录。三是和一些专业古玩商人交朋友,了解他们手上货的进货价或想出手的价。四是了解一些高档有收藏价值工艺品的最新行情,如翡翠、宝玉石、犀角等。不要想着空手套白狼,这些高贵的收藏品是瞧不起对它们一无所知的人的,毕竟,如今收藏的正道已是收藏者凭魄力、眼力、财力用行情买货,靠时间最终成功的时代。
收藏,突出特色,突出连续
越是有特色的作品,价值越高;连续性越好的收藏,集体价值越高。
如果你想要收藏,请记住这两句话。在收藏的时候,不妨收藏一下有特色的物品,而不要一门追求热门的收藏物;此外,一旦你开始收藏了,就坚持下去,半途而废的收藏,与没有收藏没有两样。曾经有陶艺师说过,越是特色鲜明的陶艺作品,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就越高。例如,戚培才在创作的时候,不用画笔,全用手指,他是我国第一个用手指进行创作的陶瓷艺术大师。再如尹干,他绘制的瓷器,看起来有一种版画和刻瓷的风格,十分独特。还有舒惠娟,她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独创出一种亚光粉彩瓷器,色彩比一般粉彩瓷器柔和而且亮丽,颜料配方严格保密。像这类稀少的物品,其收藏价值都比较高,有特色的东西,其价值往往比没有特色的物品的价值要高出数倍、数十倍,甚至数百倍。
与很多热衷于抽藏古董、玉器、名家字画等高价值的收藏品的人不同,有些资本不多的收藏爱好者,另辟蹊径,专门收藏有特色的物品。这类物品平常被人关注得少,因而购买时并不贵,而且,获取也相对容易。但是,一旦能够长年累月地积累下来的,最终,就会集体升值。
比如说旅游门票。相信我们都有旅游的经历,可是,我们谁有收藏旅游门票的意识呢?很多人在旅游后,都将门票当做废纸遗弃,但是,偏偏有人收藏起门票来,几十年下来,收集的各种门票让人眼花缭乱。同时,随着时间的沉淀,这些门票身价倍增!从当初的一张废纸,变成如今的高价值藏票。尤其是过去的旅游门票,在当时,仅仅只被作为进入旅游景点的凭证,而现在已经初步进入了收藏领域。藏家可以收藏成套系、主题、品相较好的门票。当然早期票、文革票、甚至异形票就更好了,像这类特色收藏品,多价值不菲。此外,还可以收藏一些记录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票券更新的门票就比较有意义,比如以前的塑料手绘门票、磁卡门票,还有镶币券,附送了一枚纪念币。如今,还出现了多媒体磁卡门票,附送了一张景点介绍的光碟。见证技术变革的同时也记录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这种见证历史的功能值,是无价的。
除了门票,还有人专门搜集一些票证。比如说,长航的退休老人余超伦是票证收藏爱好者,他收藏有上千枚粮棉油类票证。余先生粮票收集簿的第一页,就是8枚1955年发行的重庆粮票。这套被称为“开门票”的粮票,在当时不值什么钱,但是,如今在票证市场上单卖价格达500元/枚,8枚一套的价格为3000元。余先生所收集到的粮票都是后来从票证交易市场上买来的,他估计是当时管理发票的单位没发完才遗留下来的,“要是发到市民手中,是不可能有剩余的。”因为发票证的时代,是物资比较缺乏的年代。而如今,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这类票证就很少见了。如果能够收藏这些票证,不仅可以回忆起当初的艰苦生活,让后人见证当时的历史,还能够让它们升值。多好!
在收藏时,突出特色,能够让你的收藏增值较快;除此之外,你的收藏品的连续性,也能够让你的收藏品夺人眼目。当然,如果能够既有特色,有具备连续性,那就完美了。有一位老人,就倾其一生一直在收藏别人没有收藏的东西,这位老人就是曹锦荣。
曹锦荣的收藏与别人不同,他从不收藏一些别人都一哄而上的热门的收藏品,而是专门收藏一些别人看不上眼的物品,从中获得自己独特的乐趣。他收藏有从晚清到1978年间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毕业文凭,每一张都代表着时代的变迁,记录了历史的进程,是近代中国教育史的一个缩影。这些文凭一共有三四十张,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最早的文凭是光绪二十七年的“监照”,“监照”是由封建时代最高学府“国子监”颁发的,颁发的对象是“太学生”,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监照既是毕业证明,又是身份证明,这应该是毕业文凭的前身。他还收藏了我国最早的大学“圣约翰大学”的毕业文凭,该大学由美国教会创办于1880年,可见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由外国教会创办的;另外,创办时间最早的私立大学“大同大学”的文凭他也有一份;民国期间,黄炎培、蔡元培主张“实业救国”,推行“实业教育”,他收藏的颁发于民国十年的丰润乙种工商学校文凭见证了这段历史;其后蒋介石在平定了军阀混战后推行“三民主义教育”,要求在文凭上加印国父孙中山像,他也有颁发于民国十八年的复旦大学毕业文凭,该文凭上部是孙中山的标准像,引人瞩目的是四角还印制了复旦大学校徽,上有复旦大学校训及创办时间;他收藏的解放后第一张文凭是1949年7月杭州佑圣观小学颁发的,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宣布成立,但杭州已于5月3日解放,故说此文凭是新中国第一批文凭也不为过……如果拿到市场上来看,他收藏的这些文凭,由于跨度大、连续性好,其价值绝对很高,但是,曹锦荣觉得,自己收藏的这些毕业文凭能印证历史的进程,其史料价值远远超过收藏价值。
可以说,曹锦荣是一个真正的收藏大家。在他的概念里,收藏的前提是要懂得珍惜,而不仅仅只是盯着收藏背后的利润。随着光阴的流逝,过去的片纸只字,如糖纸、火花、邮票、烟标、毕业证书、书、报刊、酒标、粮票、牙膏香皂的包装盒等,都会成为历史的标签。曹锦荣很小的时候吃完糖会留下糖纸,会从火柴盒上剥下封面纸、从地上捡起香烟壳。因此,在他家里,收藏有20世纪50年代上海产的白脱太妃糖成套糖纸、科举时代用于作弊的一件写满蝇头小字的“坎肩”、新中国成立前“美丽牌”香烟的广告招贴、第二届全国运动会16枚全套的火花……这些具有特色的收藏品,任何一件的价值都会很高,但是,曹锦荣从中收获到的,是一种历史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