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夏礼从小父母双亡,是个小流浪汉,十来岁时跑到澳门寄居在亲戚家里,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成了个中国通,同时,这个从小在流氓堆里磨炼出来的恶棍,也是一只精明过人的老狐狸。
听说常胜军将被撤销,巴夏礼马上感觉到这不是什么好事。
大英帝国是当时世界上野心最大的国家,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它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怎么从中国的土地上瓜分利益,抢占殖民地,这些年虽然步步紧逼,也着实捞了不少油水,却因为中国的政治层和文化圈凝聚得过于紧密,英国人并不能真正把手伸进中国内部。
现在靠着中国的内战,英国人好不容易才抓住机会组织起这么一支部队,把手伸进了中国军队的内部。可现在英国政府提出撤销常胜军,这么一来,英国人再想把手伸进中国军队内部就非常困难了。
于是巴夏礼立刻给李鸿章发来公函,提出解散常胜军的事必须要经过他和在北京的英国驻华公使卜鲁斯查核办理,不能只由李鸿章和戈登两个人说了算。
与此同时另一条更奸诈的狐狸——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也跳了出来。
赫德这个人了不得,其实说穿了他就是英国派到中国来的一个间谍。此人口甜舌滑,心思细密,可是从面相上看却十分厚道。从二十八岁当上海关总税务司开始,四十年间,这个英国佬儿游走中国,上至皇亲国戚、八旗权贵,下到州府官员、海关方面,没有一处是这个赫德插不上手的。对于中国人求他办的事,赫德屡出损招,弄得大清朝廷一次次赔了夫人又折兵,可此人的一条舌头实在厉害,以至于所有人在吃了他的大亏以后,全都抱怨不出一句话来。
在裁撤常胜军这件事上赫德也看出问题来了。他不像巴夏礼那样有力量直接影响英国政府,可他却有能力影响大清朝廷。于是赫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上蹿下跳,向大清权贵、王公大臣到处游说,说眼下江苏一省太平军虽然已被肃清,可是太平天国的都城还未被攻克,各地还有大量太平军和捻军,以后还有更多硬仗要打,常胜军精锐无比,功劳又大,万万不能轻易裁撤……
3.忽悠戈总,折腾巴夏礼
这时候就是俗话说的“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李鸿章和英国人谁的反应快谁就占上风。
李鸿章立刻活动起来,首先上奏朝廷请求给戈登封一个大大的官爵,先把他哄得开心。同时李鸿章派出自己的心腹——已经接任了苏松太道的丁日昌立刻赶到昆山找戈登面谈。
在李鸿章的亲信中,丁日昌跟洋人打交道最在行。他接了令立刻飞马赶来和戈登会面。可是见了戈登的面却只字不提裁撤常胜军的话,只说自己听说常胜军里的洋人要走,所以特来观看洋人操练,学点东西。在营里到处转了一遍,大赞常胜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夸奖戈登能干,两人聊来聊去,丁日昌似乎无意间提起了苏州杀降的事,而且胳膊肘往外拐,帮着戈登数落李鸿章,说他办事鲁莽,手段太狠,不但搞得淮军声名狼藉,还坏了戈登的名声。
一提此事,戈登心里很不爽,但他和李鸿章已经恢复了友谊,这一章就算揭过去了,不想多谈。可是丁日昌已经把话挑开了头,当然得顺着茬口往下捋,随即又问起听说常胜军里的所有英国人都要回国,到底为了什么。
戈登当然不想说这是因为他和伯郎两人的私怨,伯郎在背后整他,只好说因为中国兵太粗野了,到处抢劫,无故杀人,英国是文明国家,无法接受这些毫无理性的行为,所以不打算保留这支野蛮的军队了。
听了这话,丁日昌心里暗骂这帮英国人真不是玩意儿,脸上却不动声色,接着戈登的话碴儿说常胜军的纪律确实不好,而且这支部队是洋人指挥的,所以地方上对洋人的误会特别大,老百姓也最不能理解,本来以为这些误会只是中国方面的,想不到英国政府对戈登的误会也这么深。
几句话说得戈登满脸愁云。
见自己的话有了效果,丁日昌又提起了当年的常胜军队长白齐文的下场,说这个美国人就是因为势单力孤,没人给他撑腰,结果弄得身败名裂。将来常胜军里就剩了你一个英国人,弄到最后,只怕下场比白齐文还惨。
一番话说得戈登心里冰凉,当时就要提裁撤常胜军的话,可是忽然想到一事,又皱起眉头。丁日昌看了出来,忙问还有什么为难的事。
戈登心里确有为难之事。
要遣散部队需要一笔遣散费,可这笔钱数目不小,一时哪里凑得出来?
呵呵,丁日昌这次来,就是要告诉戈登这件事的。
常胜军的遣散费已经凑出来了。
李鸿章早已给上海海关道应宝时下了令,遣散常胜军的费用无论如何要立刻凑出来。
此时的上海已经是李鸿章的天下,以前吴煦、杨坊的亲信能用的用了,该赶的赶了,要害部门则全部换上了李鸿章自己的人。
一度署理苏松太道的刘郇膏离任,换上了丁日昌,那个有大烟瘾的湖南人黄芳也下了台,换上来的却是应宝时。
从李鸿章进大上海到现在,也就两年的工夫,应宝时已经成了李巡抚的铁杆儿亲信。
应宝时是个典型的文案官吏。刚到上海时江苏巡抚薛焕用他,他就踏踏实实地跟着薛焕;后来吴煦用他,他又认认真真地给吴煦办事;现在吴煦倒了,他又老老实实地给李鸿章办起事来。对每个用他的人应宝时都同样忠诚,而凡是用了他的人都觉得有他在,办起事来就顺手得多。这个人胆子不算大,可办事极有效率,接了李鸿章的命令,既没有一声询问也没有半句叫苦,立刻四处筹措款项,很快就把这笔钱交到了李鸿章手上。
可以说应宝时是近、现代上海籍文员的开山鼻祖,在江浙、上海一带,他这样的为人处世之道及公务之风至今遗存。
此时戈登也自己撞了上来,跟着丁日昌跑到李鸿章这里来看银子了。
眼见万事俱备,李鸿章一句话,立刻补给常胜军月饷六万元,遣散费十二万二千八百元,全军只留炮队兵勇六百人,洋枪队三百人,分别交给罗荣光、李恒嵩统领,其他人一律遣散。
没过几天,朝廷的圣谕也到了,特旨封给戈登一个“提督”的荣誉职衔,颁发表功旗帜,还如约专门定做了一个模仿欧洲制式的“金宝星式样”大勋章送给他。
这一下,戈登既拿了钱又得了名,志得意满,高高兴兴地在文件上签了字,答应解散他的常胜军。
这边,丁日昌拿着裁撤命令的副本赶回上海,让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夏礼在文书上最后签字。
要说巴夏礼这个人果然是精明过人。对于裁撤常胜军这件事他看得很透,现在眼看这支部队要完蛋,赶紧给英国政府递上密信晓以利害,请求无论如何要保留常胜军。同时又在丁日昌面前耍无赖,硬说自己“没有收到”裁撤常胜军的文书。丁日昌拿出手里的副本给他看,巴夏礼又瞪着两眼死不承认。
这件事要是被巴夏礼拖上个把月只怕就有变数了。可这个英国佬儿缩在领事馆里,丁日昌又不能把他怎么样,回到官署想了一上午,忽然一拍脑门儿,有主意了!
巴夏礼是英国领事,身娇肉贵,谁也不敢碰他一手指头,所以来硬的肯定不好使。
可巴夏礼也是一个大活人,他得吃饭吧?
行,不签字,你就别想吃饭!
当天,丁日昌调了一队官兵包围了英国驻上海领事馆。巴夏礼又惊又怒,立刻出来质问,丁日昌嘿嘿一乐:“听说领事馆丢失了密件,这可是大事,所以我派兵来帮你的忙,在找回密件之前不准任何人出入领事馆的大门,免得把密件夹带出去,给英国的利益造成损失。”
巴夏礼被丁日昌气得直蹦高:“我要见你们的巡抚大人!”
“见李巡抚?没问题,眼下巡抚正在前线指挥作战,大概两个月后回上海,回来后马上和你见面。”
丁日昌撂下一句废话,也不听巴夏礼的叫骂,头也不回地走了。
之后的几天,英国领事馆里一个人都出不了门。存的那点粮食、蔬菜眨眼工夫已经被吃了个精光,巴夏礼屡次出来吵闹,可门口只剩了几个大头兵,一个当官的都找不到,丁日昌更是踪影全无。
最后,领事馆里断顿儿了。
眼瞅着要饿死,巴夏礼无计可施,只好自己走到门口对当兵的说:“请告诉你们的道台大人,密件已经找到了。”
当天下午,丁日昌眼瞅着巴夏礼在文件的正、副本上签了字,这才撤掉围馆的士兵,同时派人飞马将文件送往前线。
第二天,随着李鸿章一声命令,清军带着十几车银子前来接管常胜军。在淮军的监督下,常胜军最后一次列队,交出自己的武器装备,脱了军装、号坎,依次领了遣散费,不声不响地离开了昆山。
至此,常胜军洋枪队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