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谋略就学李鸿章(晚清名臣·励志经典版)
9363900000025

第25章 由大帅到重臣(3)

这个怪人名叫容闳,是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七岁跟父亲去了澳门,就读于马礼逊纪念学校,当时这所学校里只有六个中国孩子。鸦片战争后学校迁到香港,六年后校长勃朗准备返回美国,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勃朗决定带上几个中国孩子一起去美国。有三个孩子报了名,跟着勃朗远渡重洋到了美国,其中一个孩子后来病死在美国,另一个转到英国去了,只有容闳留了下来,考入耶鲁大学完成了学业。

咸丰五年(1855)容闳回国,在广州的美国公使馆工作过一段时间,然后又在香港高等审判厅、上海海关等处任职,后又到上海宝顺洋行经营丝茶生意。但容闳的志向并不在做生意上。

五年后,容闳悄悄来到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向干王洪仁玕提出组织新式军队、设立武备学校和海军学校,并希望建立一个新式的有效能的政府、颁定教育制度等,但此时的太平天国刚经过一场严重内讧,实力大损,已经逐渐走向没落,在一片混乱中,容闳感觉到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最终悄然离去。

太平天国不能实现他的抱负,容闳只得寄希望于大清朝廷。同治二年(1863),他受曾国藩委托到国外采购机器,由此和曾国藩拉上了关系。这次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容闳一直跟在身边担任翻译,做事颇为得力,得到曾国藩的赏识,于是容闳把自己藏在心里十多年的想法对曾国藩说了出来。

原来容闳在美国求学时,就已经感到今天的中国异常闭塞,异常保守,这么一个大国竟好像已被弃于世界文明发展之外,如此下去,中国一定会在封闭和愚昧中被逐步瓦解,最终沦为列强的殖民地。要想中国不亡,就应该培养一批能放眼看世界的新人。

可是中国的情况却比想象中还要糟。那些一心只读圣贤书,想靠科举出人头地的人虽然年轻,心却已经糟朽,想把他们培养成眼光远大、心胸开阔、能接受外来事物的新人实在太难,所以容闳发一奇想,不如从中国选取一批十二三岁的少年送出国去,在国外多住些年,使这些孩子从小就接受西方的教育,接触西方的新思想,直至他们长大成人,进大学深造,学成之后回到国内,必将使中国的风气思潮为之一变。

为了这个计划,容闳在太平天国和大清朝廷之间游走多年,却始终碰不到一个可以做这件事的开明之人。直到认识了丁日昌和曾国藩,又眼看着李鸿章首创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渐成规模,容闳觉得曾、李、丁这些人似乎就是他苦苦寻找的开明人士,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对曾国藩和盘托出。

听了容闳的话,曾国藩一开始愕然不能信,以为这个广东佬儿疯了,可回头再想,渐渐又觉得这是一条奇思,乃至一连五六日细细琢磨,终于眼前一亮,击节赞叹,觉得实在是件大好事——但这也是一件大难事。

把孩子送到外国去学知识,一去十多年,直至学成归来。在当时的中国,这样的主意天下间有几个人能接受?只怕自己一个奏折递上去,朝廷方面马上一顿臭骂驳回来,这件大好事就此夭折了。

一个人的力量不够,要是加上一个李鸿章,肯定会好些。

听曾国藩和容闳说完此事,李鸿章略一沉吟,立刻拍案叫好。见李鸿章同意,曾国藩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李鸿章却问容闳要把这些孩子送去哪一国?那边又如何安排?

这些问题容闳早就想好了。

可以将这些孩子送到美国,这是有例可循的。同治七年(1868),朝廷和美国人签订的《中美续增条约》第七款写明:“中国人欲入美国大小官学学习各等文艺,须照相待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待。”所以这些中国孩子送到美国,美国方面一定会妥善照顾。按照容闳的计划,每年送出三十人,先定四年,共送出洋一百二十人,如果效果好可以再办。这些孩子最好是十二三岁年纪,一方面,他们的生活已能自理;另一方面,这个年纪的孩子接受东西最快。

这些孩子到美国入学,直至读完大学堂,前前后后要十五年时间,在美国的吃住加上读书费用,十五年间每个孩子大约要花银子四万两。

容闳说一句,李鸿章叫一声好,到他说完,立刻表示完全赞同,愿意跟曾国藩一起联名上折促成此事。

见这两位权势熏天的总督大人都支持自己,容闳的精神头也上来了。李鸿章当机立断,让容闳马上出去招收学童,同时在上海办个预备学堂,让孩子们有地方安顿,经费可以先从海关上出。

几个月后,容闳从广东回来,带来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限招三十名留美学童,没有招齐!

留美学童去美国学习,所有吃穿用度一切都由国家负担,而且因为是第一次,也不需要特别的考试,只要你肯报名,而国家还有名额,就让你出国留学。要是在今天,估计消息一出当天就会有三十万人抢着报名,可在大清国却硬是连三十个孩子都招不到。

在当时的中国,科举是人生在世第一光荣的事,在家务农也算是老实本分,如果经商,别人就要笑话了。至于穿洋装,学洋文,上洋学堂,那就要被视为背叛祖宗、辱没门楣,断不可行!更有传说孩子们到了洋人的地方会入邪教,会被人掏出心来弄个不知什么妖邪畜生的心换上,或者活生生剥了皮再贴上狗皮,拉到外面去展览赚钱……总之,任何想应承此事的人都会被人阻拦,不但他们自己不敢把孩子送出洋,就算他们答应,族人们也要出来干涉。结果这个招生办得艰难无比。

内地不行,就到一向有出洋传统的广东、福建去招,容闳还专门回到老家广东香山县去动员相熟的人家,结果还是招不到人。

没办法,只好硬把招生的事摊派给了地方官,让他们去想办法。很多时候这些父母官们都要放下架子,到孩子家里去挨家挨户地劝说。就是这样,仍然招不齐三十个人。

你见过这样的国家吗?

这个国家如此巨大,随便一个省的疆域和人口就顶得上欧洲的一个国家。可它又是这么的小!你看看,这个国家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竟然在流传着完全相同的谣言。

大清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怪胎。

在它之前,中国人从不曾如此封闭愚昧;在它之后,也再没有这样过。只有这大清两百多年,闭关锁国,整得像一潭死水,文化、艺术、军事、科技样样都倒退,老百姓也越活越糊涂……结果一个曾经称雄亚洲的强国,让外国人打了个落花流水!

可在那个时候,大清国的朝廷和百姓们,还一点儿也没醒悟过来。

到最后容闳实在没办法,只好向李鸿章请示,能不能到香港的学堂里去招些学生补足人数。

听容闳说完,李鸿章仰天长叹。

想不到偌大中国连一个开明的人都没有。当年李鸿章组建淮军,眨眼工夫就招了几千兵,一开始连军饷都不发,这帮人也提着脑袋跟他干。可现在送人出去留洋,好吃好喝又长本事,却连三十个孩子都找不到。

没办法,既然内地招不到人,只好去香港招生吧,反正香港的孩子也是中国人……

这三十个孩子最终还是招齐了。于是李鸿章和曾国藩联衔奏请选派学童赴美国留学。在奏折中曾、李二人提出,此举远比在京师或上海开设同文馆收效大得多,十五年后,这些孩子学成归来,都是三十岁上下,年富力强,正可以报效国家。

说实话,上这道折子的时候李鸿章和曾国藩心里都没底,不知朝廷能不能答应这个“荒唐”的提议。幸好此时朝中掌权的是有“鬼子六”之称的恭亲王,这位王爷的脑子比其他人好使,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几轮争吵与较量,恭亲王终于力排众议,说服了垂帘听政的两宫太后,一力促成了此事。

眼看朝廷有了决议,李鸿章趁热打铁保举刑部候补主事陈兰彬(此前这个陈兰彬一直在管理上海的广方言馆,做得很出色,被李鸿章视为开明务实的洋务好手。后来才知道这人够戗)和江苏候补同知容闳为携带学童正副委员,负责管理这批留学生。

这年六月,陈兰彬和容闳带着三十个孩子登上轮船,横跨大洋,驶向万里之外的美洲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