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谋略就学李鸿章(晚清名臣·励志经典版)
9363900000027

第27章 办几件实事(2)

以前的煤矿都是土法开矿,采出来的都是成色差的碎煤,不但产量低,还把矿床破坏了。现在开平煤矿应该雇请洋人技师,学着用西法开矿。

另外对唐廷枢来说,开矿的重点并不在开采,而在于销售。现在洋煤大量涌进中国,每吨售价四两五钱,开平煤矿出的煤要想开出来有人买就得低于这个价,可开采的费用不能省,只好在运输上打主意。唐廷枢想修一条铁路,从矿厂直通胥各庄,再从胥各庄到芦台镇挖一条七十里的运河,这样运价大减,就有赚头了。

听了这话,李鸿章皱起眉头。

挖运河好办,修铁路可不容易。一来朝廷未必照准;二来这么一条小铁路运作起来怕也要花不少钱……

这些细账唐廷枢早就算好了。这条铁路只有二十多里,如果配上火车头,光是买火车头的钱就赚不回来。可是洋人在发明火车头以前先发明了铁轨和车厢,当时就是用马拉车,现在开平矿刚搞起来,用马拉火车也未尝不可。车厢架在铁轨上,两匹马就能拉动好几节,既简单又便宜——就是慢点儿。不过煤矿刚开起来,产的煤也不多,应该能凑合。

修铁路、开运河,估计需要四十万两银子,开矿要购买机器大概也得四十万两。这八十万两银子可以分成八千股,一百两一股让商人认购,以后如果再开煤井,就增加二十万股,仍照以前的方案招商。

对这些建议,李鸿章立刻表示同意。唐廷枢又提出矿区所产的煤、铁最终要由商人销售,所以还是按买卖上的常规来办,官家不必过多插手。以前招商局里有很多官派的委员、文案、书差之类名额,在矿务局里能不能取消这些职位,省些开支。李鸿章全都答应了。

见李鸿章如此爽快,唐廷枢沉吟片刻,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眼下一吨煤的税银是六钱七分二厘,开平煤矿要和洋煤竞争,除了节省开支降低成本,能不能在税银上减少一点儿?

减税就是商人与官府争利,在中国,几千年来只有官家占商人的便宜,哪听说过商人占官府便宜的?要是换了别的官,听了这话只怕要拍桌子骂人。

当然,李鸿章并没骂人,犹豫了一下,答应给朝廷上个折子,请求把国产煤的税收从六钱七减到一钱。

有李鸿章这个直隶总督撑腰,再加上减税的优惠,开平矿务局很快办了起来。第一年煤矿上只开采出一千六百多吨煤,但随着矿山规模的扩大以及运用西方先进技术,煤炭产量成倍增长,直至每年采煤二十多万吨。

随着这些质优价廉的国产煤运进天津,在这座工业重镇里,洋煤进口迅速从原先的每年一万七千多吨锐减到几千吨、几百吨,直至被彻底挤出天津市场。

3.外斗洋人,内斗皇上

同治十二年(1873),一个几乎没听说过的小国秘鲁派使团来华,希望能和大清国商订通商条约。

听说这帮小子跑来签约,李鸿章又气又恨。

这个秘鲁小国太缺德了。他们刚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不过五十年时间,因为国内劳动力匮乏,就从中国拐骗大量华工。这些华工一上船,立刻就失去人身自由变成了奴隶。由于拐卖华工的事多在澳门一带发生,大清朝廷之前并没注意,直到头一年有两百多华工在澳门被人拐骗,船到日本横滨时被扣,李鸿章得到消息后派人去日本谈判,把这些华工接了回来,这才知道有这么件事。

就是这么一个国家,居然还有脸跑来跟中国签通商条约!可立刻把他们赶走又不妥,因为此时已经有十多万华工被拐骗到了秘鲁,如果直接驳回签约要求,怕这十几万同胞在当地更受迫害。

对此李鸿章认为,秘鲁要想签订通商条约,就必须先把保护华工权益的章程签好。在李鸿章的严厉交涉下,秘鲁使臣葛尔西耶只得答应。

其后,大清国和秘鲁签订了《中秘查办华工专条》和《中秘友好通商条约》。李鸿章提议派容闳去秘鲁查办华工遭遇。容闳去秘鲁后,看到的场面骇人听闻。

在这个遥远的小国,华工的待遇完全如同奴隶、牛马一般,被农场主打死的、投进火炉烧死的、不堪虐待而自杀的每天都有。而此时还有更多华工被设在澳门的“猪仔馆”所骗,一船一船被运到秘鲁。

得知此情,李鸿章立刻逼着秘鲁使臣写下字据:查华民在本国佣工者,本国志在实力保护,不容稍受委屈情事,俟贵国选派钦差大臣前往本国商办一切,本国定必实力会商华工事宜,以期为华工尽除一切弊端,使其皆得安居,身家资财无不护全,以符条约及专条所定章程,并昭信守。

几年后,大清朝廷又分别和古巴、巴西签订了《会订古巴华工条款》《和好通商条约》,对在古巴、巴西的华工权益进行了维护。

就在大清国内忧外患、举步维艰的时候,同治皇帝不顾内乱初平、外敌环伺、海防空虚、国内灾害频繁、民不聊生的惨状,不管国库空虚无银可拨的现实,在慈禧和内务府官员的挑唆下悄悄下令开工修复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烧毁的“万园之园”——圆明园。

这个消息一出,朝廷震惊!不但恭亲王奕?e844立刻出来反对,连一向稀里糊涂混吃混喝的七爷醇亲王都跳了起来,上上下下一致反对,御史言官们更是冒死上奏,恳请皇上赶紧收回成命,把这祸国殃民、损阴丧德的事儿放一放,先办正经事。

要说同治皇帝不愧是慈禧太后的亲骨肉,办起事来绝对一根筋,谁的话也不听,咬着牙非要修园子不可。眼看大臣们一致反对,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话挑明了,公开宣布重修圆明园。

得知这个消息,真不知正在直隶任上到处救灾、同时苦苦筹款整固海防,计划修筑炮台、购买战舰、开工厂、添机器却硬是凑不出钱来的李鸿章心里是何感想。

可是李鸿章没有像别人那样大吵大闹。虽然他也满肚子牢骚,却没说出来。

李鸿章跟别人不一样。他不是皇亲国戚满八旗,也不是专管参人的御史言官,他是个一心想办实事的总督,而且在朝里既无朋党又无根基。

在晚清重臣里李鸿章是个另类。他的官也大,权也重,慈禧宠信,恭亲王抬爱,可这个靠军功起家的汉臣,虽然手下的将领、幕僚在各地任督抚、布政、提督、总兵的极多,在朝堂之中却几乎从未建立过属于自己的政治派系。

李鸿章无党无派,一方面,因为他一直在直隶总督任上闷头办洋务,没工夫钻营政治;另一方面,李鸿章也有自己的打算,不涉足朝廷党争,也不成为朝中任何一派的眼中钉,宁可置身事外,这样才能在直隶总督的位子上坐稳,踏踏实实地办几件事情。

所以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李鸿章不是跟着众人一起上奏,而是选择了另外的办法。这一招叫“旁敲侧击”。

同治十三年(1874)七月初三,李鸿章上了一道折子,说有个名叫李光昭的广东商人用旗昌洋行的火轮船把三船木材运到天津,共值银五万四千二百五十两。当时讲好船到即收货付款,如果延误,要按天加收船价。结果李光昭取货晚了三十三天,欠了一千六百五十两银子的船价,洋人急了,告到衙门,李光昭对衙门解释说,是洋人送来的木头与谈妥的规格不符,所以不能付款。

从表面看,李鸿章上奏的是件芝麻绿豆的小事,跟皇帝修圆明园毫不相干。其实这里头大有联系。

李光昭买木头就是送给内务府拿来修圆明园的。而这些原本值价五万四千二百五十两的木头,到了内务府居然报账三十万两!

好大一个贪污案让李鸿章揭开盖儿了……

就在李鸿章上奏不久,他在四川刚交下的好朋友——那位四川总督吴棠也上奏告发李光昭和内务府勾结从外洋低价购进木材,用数倍的高价卖给内务府,拿来修建圆明园。

这么一来不得了,从奸商骗钱发展到内务府贪污,矛头直指圆明园工程,李光昭这只老鼠顿时搅坏了整整一锅汤,内务府的八旗官员人人自危,朝廷的面子上也挂不住,只好先把圆明园工程停了下来,下旨命李鸿章严审李光昭。

这一审不要紧,内务府大臣诚明、署内务府堂郎中贵实、内务府候补笔帖式成麟一个个被牵扯出来,又查出李光昭拿着重修圆明园当幌子,在外打着“奉旨采办”的旗号招摇撞骗,连洋人都让他骗了,闹得皇家威信扫地,大清国颜面无存。

这么一来李光昭当然是活不了了。可这个诈骗案直指内务府,直逼圆明园,扫了皇帝的面子,如果再修园子实在太难看,同治皇帝再混浊闷愣也顶不住了,只好把修园子的事撂在了一旁。

不过事情还没完。

李光昭一案了结后,同治皇帝憋了一肚子气,恼羞成怒,居然在七月二十九日下旨,以“招对其间言语颇多失仪”这么个莫名其妙的罪名把反对修园子态度最激烈的恭亲王奕?e844革去亲王,降为郡王。

这一下闹得实在不像话,连同治的亲娘慈禧太后都坐不住了,就在同治下旨的第三天,她和慈安太后一起命令同治收回上谕,就当这位爱新觉罗少爷什么也没说过。

后来同治皇帝得梅毒早早死了,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不多,其中主要就是“不听人劝,一根筋要重修圆明园,修不成又恼羞成怒,拿自己的亲叔叔出气”这件事。

对这个皇帝我们不必多谈了,让他一边儿待着去吧。

不管怎么说,圆明园工程总算停工了。这时却忽然传来一个消息,新安装在大沽炮台的两门六十八磅大炮在试射时炸了膛,当场炸死五人,重伤十三人。而这两门炮是由金陵机器局制造的。

金陵机器局是马格里的厂子。

此时的马格里已经成了大半个中国人。这些年他一方面一直和他的中国太太待在江南,戴着正三品的珊瑚顶子,穿着长袍马褂,吃着细点小菜,听着昆曲弹词,同时帮着中国人购置机器,生产军火,尽职尽责。

可另一方面,马格里身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他的脾气越来越大,动不动就辱骂工人,甚至抬手就打、随便解雇。他和机器局的中国总办刘佐禹也处不来,两个人争吵不休,弄得势同水火。李鸿章为了维护马格里,调走了刘佐禹,可是马格里又和新来的总办段寿虎闹得很僵。

早先马格里以中国百姓仇视洋人、担心自己人身安全为借口,从机器局账上支钱雇了几个私人保镖,李鸿章对此给予了默许,可是随着马格里摆的谱儿越来越大,保镖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到后来竟扩充成一支有三十人的私人卫队,佩发刀枪,每次出门前呼后拥、威风凛凛,弄得市民百姓无不侧目。李鸿章觉得过分了,专门传话让他解散这帮人,马格里居然提出不用厂里的钱,自己私人出钱留着这些人装点门面。

可这根本不是钱不钱的问题……

实际上此时的金陵机器局不管从设备、管理还是产品性能上,都已经远远落后于上海的江南制造局。这一次竟然发生了大炮炸膛的严重事故,李鸿章非常生气,立刻命令马格里赶到天津解释,马格里却足足拖了小半年才到天津,而且死不承认这是大炮本身的质量问题,硬说炸膛的责任在操炮的官兵,于是自己亲自去大沽炮台试射,结果大炮又炸了膛。

后来查明,大炮屡屡炸膛是因为马格里批准使用了劣质的铸炮铁。于是李鸿章依中国的规矩让马格里上奏自劾,请朝廷治罪,但马格里一口拒绝,坚称在此事上自己毫无责任。

从把造出的第一发炮弹送给李鸿章,到建立炸弹三局的第一局,帮中国人购买和组装第一批机器,建起苏州洋炮局,马格里所做的这一切李鸿章忘不了,所有中国人也忘不了。可感激归感激,却并不等于中国人从此要看马格里的脸子。

应该说李鸿章是个认朋友的人,可在洋人面前,李鸿章一辈子从没做过一次多余的妥协。现在面对自己所交的第一个洋朋友,李鸿章左思右想,最终还是下定决心,下令撤销马格里的一切职务,把这个首创中国军火工业的功臣赶出了金陵机器局。

4.外患纷至,彻底糊涂了

同治十三年(1874)三月,日本忽然出兵三千侵入台湾。

原来早在同治十一年(1872)十一月,有一艘琉球国的船因遇飓风漂到台湾,被岛上的高山族人杀死五十四人,其余二十多人被清军护送回琉球。第二年三月又有四个日本渔民漂到台湾被岛人所杀。日本方面就以这两次事件为借口,准备出兵侵略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