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如今世界上退休的最新定义,已经从“人们逐渐退下来、垮下去并死去的最后阶段”,变成了“人们交替工作和休闲、享受家庭时刻、旅行,以及在工作场所内外尝试新角色”。但是,还有很多人从未想过有一天离开工作岗位后应该做什么—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情绪低落、智力退化、健康状况下降甚至寿命缩短。专家表示,为了避免这种状况,你不应该总想着退休是一次漫无边际的长假,而应该把它当成人生和事业上的一次转变。不妨花点时间思考一下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是你酷爱的东西?很多人没有答案,因为他们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和激情。我们可以回忆孩童时代或者大学时代最感到高兴的时刻。
你的目的是什么?无须动太多脑筋你就能列出一大串你喜欢参加的活动,但是这些远远不够。假设你喜欢打球,如果把退休时间都用来打球,每天和朋友们打三场,你很快就会厌倦。不过如果你到中小学当义务或兼职教练,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你会感觉生活很有目标。又比如,你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社区做一些义工服务,也许没有物质上的报酬,但会收获很多精神层面的东西。
当你做着既有意义又让你有满足感的事情时,你就会觉得很充实。如果退休后重新开始的一份工作让你有了生活的目标,你就不会觉得迷茫,也不会无所事事、郁郁而终,而是觉得退休后的生活更加灿烂美妙了。
体验另一种人生,获得另一种满足甚至是成就感,这也是“退而不休”的最重要目的。
找准定位,量力而行
当然,退而不休,也要量力而为。到了退休年龄后,是否还要去谋求一份新的事业,主要看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其他状况。如果身体比较健康,又有一技之长,或是有一份特别的兴趣爱好想要发展为自己的小事业,那么,退休不休,适当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反而能让老人的身体更健康。反之,如果不顾自身身体和实际的状况,硬要赶这趟“世界新潮流”,弄垮了身体,迷失了方向,就得不偿失了。
在退休后新开始的事业进行过程中,也要时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经济等方面的变化。一旦出现不好的信号,就要先把事情停下来,不要勉强为之。
如果你决定了选择“退而不休”,又该如何对自己进行“二次开发”以赚取更多的养老资本,或者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呢?
以下我们通过几个案例,给准退休族和已经退休的老年朋友们一些参考和借鉴。看看怎样在自己的健康状况可以承受的基础上,让自己的退休生活成为自己事业上的“第二春”。
技术型老人:继续发挥余热。家住北京的穆太太,退休前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工作,主要搞环境保护。她参加过北京市东郊、北郊的环境评价和国家课题。几年前刚退休,但是不服输的穆太太是个闲不下来的人。
“当时我想着,反正也没人要我带孩子,与其在家闲待着,还不如继续发挥余热呢!既对社会作点贡献,也可以增加自己的退休收入。我退休后,还拿了两三个国家大项目,经费中的10%是奖励给我的,所以每年也能有几万元的收入。有了这些钱,我和老伴都挺高兴的。我们去了欧洲8个国家旅游,还去了新马泰、俄罗斯。因为有额外挣得的收入,所以我俩没动国家给的养老工资。老伴比我早退一年,他拿过科学家终身成就奖,也是退下来不闲着,参加了海淀数字化的项目,挣得比我还多。这部分钱,我们主要买些保健品,一部分还能留下来做储蓄、买国债。另外我们喜欢看书,每年书报费都要上千元。”谈起退休后的工作和生活,穆太太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事实上,中老年人求职虽然受到年龄、身体等条件的限制,但他们丰富的经验无疑是一块金字招牌。只要有一技之长,通常就比较容易找到工作,比如原单位返聘或加入其他公司。因为银发族丰富的阅历和技能水平是企业最为看重的,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广泛的人际关系,只要身体健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协调能力,就能够胜任相关公司的工作。另外,他们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使其养成了踏实、诚信的良好品德,这也是不少企业需要的。此外,中老年人才还能指导年轻人,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很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战斗型”老人:下海当老板。除了利用技术上的优势,退休后获得第二份收入,一些精力充沛,有一定技术、人脉等资源的退休人士,还下了海,自己做老板,知识转化为经济收入。创业之路,年轻人可以走,老年人也可以走。
有人说,60岁就是第二次40岁。在告别了房子贷款、孩子的学费等沉重的负担之后,拥有养老保险保障足以让不少退休族有胆量释放压抑已久的激情,尝试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因此,最有创业激情的往往不是大学毕业生,而是部分刚退休的职场精英。
国外研究表明,37~70岁是一个人出成果的时期。老年人拥有年轻人没有的丰富的工作经验、人脉关系和广阔的市场、客户资源。如果老人有人脉、有网络、有较强的创业热情,那么在退休之后尝试一下当老板的滋味也不错。可以说,老年人创业有先天的优势,比年轻人更容易成功。
退一步讲,老年人创业即便失败了,还有一份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本养老金,不像年轻人没工作就没饭吃。
另一方面,老年人创业,不会抢年轻人的饭碗,相反,如果老人开一家公司,势必要招收年轻人来工作,等于还能为年轻人提供就业岗位。
兴趣型老人:赚钱公益两得益。钱女士今年61岁,原来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法语讲师。2003年5月,退休后她组织小区和公园里的伙伴们成立了一个“俏老太合唱团”。合唱团在北京“五月的鲜花”歌唱比赛中获得了不错的名次,她还创造了一套独特的针对老年人的发声培训法。于是找她的人越来越多了,后来别人建议她收点费用,开始一人一月5元钱,后来是10元、20元,这样她一个月竟有五六百元的收入。后来她把一部分钱用于请专家来给大家上课。另外,她还和团友们一起去关心和帮助残疾儿童和患白血病的孩子。
钱女士这样的情况在社会上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大部分老人退休后主要是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特别是社区里的一些公益活动。
而在国外,老年人更是将慈善和公益活动作为自己退休后人生的主要目标,而且还搞得有模有样,甚至成为一个大项目、大组织。比如,美国海军陆战队退休人士创办了全美最高效的食品救济分发项目;自行车越野退休教练致力于解决美国低收入成年人肥胖问题;有着30年经验的资深商业广告人创办专为社区大学募款的服务中心。更多的退休专业人士则创办了各种针对中小企业、社区慈善机构的创业孵化器,或成为机构的顾问。多数老年人创立的商业顾问公司每小时顾问费为100~500美元,而这些资深人士开设的顾问机构则往往对社区服务机构免费开放。
避开“第二春”的绊脚石
虽然大部分老人有再就业、参与社会服务、从事家务劳动的意愿,但是,老年人开创事业第二春的道路上也有很多不利因素,需要家人、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其实,退休老人的创业之路颇为艰难,家人的反对、舆论的压力、政策的缺失,都是他们创业路上的“绊脚石”。
对于老年人再返职场,社会和企业给予的支持还不多。特别是因为60岁以上老人到企业或机构上班,没有纳入工伤等基本保险范围,一旦出事,赔偿问题很容易产生纠纷,也没有地方可以给予恰当的补偿。这是个较大的难题,还需要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司法部门、老年维权部门等通力协作。比如尽快出台与《劳动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配套的措施,尽快建立和完善在老年人自愿及量力情况下“再就业”的权利保障问题。在老有所乐、老有所求的情况下,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老年人在参加企业返聘或招聘时,也要事先关注这方面的风险,可以通过要求企业主为老年工作者购买团体意外险等方式,作好充分的保障准备。
当然,退而不休,是为了让退休生活过得更美妙,而不是增加自己老年生活的压力和负担,这一点要认清。
别忘了储备“健康基金”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爱默生100多年前的这句名言时下是越来越流行了,千金难买的健康人人都不想失去。
对于退休后的老年朋友来说,健康投资也是生活理财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手段。
健康身体最重要
老年人的健康,可以说抵千金。如果身体不好,日常支出就会增加很多,等于是对老年人财富的侵蚀,如果万一生了大病,对退休金的破坏力就更大了。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父母一旦生病,小辈可就“头痛”了。工作自然不能耽误,请假照顾生病的父母,年轻的子女不仅仅可能被扣工资和奖金,稍有疏忽还很可能“饭碗不保”。工作结束就要忙着照顾父母,没人可以帮忙,压力自然可想而知。奔波于单位、医院、家,这种三点一线的生活滋味可不好受。
而且,疾病不仅仅会给子女带来心理上的负担,还会给其造成经济上的压力。由于老年人退休后收入降低,如果没有足够的医疗储备,小辈势必需要为父母看病花钱。这对于面临结婚、买房、育儿的年轻人来说并不轻松,特别在“4–2–1”家庭模式下,小辈承担的责任就更重了。因此,父母健康的身体才是小辈最大的幸福。
为此,老年朋友一定不要吝啬在身体健康和心情舒适上“下血本”做投资。如果把健康本身看做一种投资的话,那么回报就是减少未来疾病的损失,包括健康本身的损失、经济的损失,还有潜在的给事业、生活带来的损失。
保持健康心情,合理安排膳食结构
要是给健康投资做个具体的投资组合的话,其中最主要的要素就是个人行为选择,其次是食物投资和健身投资,还有为心情而进行的投资。
所谓个人行为选择,简单地说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基本的养生之道。
健康心情的投资同样不可或缺,比如进行一些社交活动,出门旅游度假,抑或是和朋友煲个电话粥都是令心情愉悦的方法。心情舒畅,身体也会更健康。
食物投资主要是说要合理安排饮食结构,要有营养和多元化。特别是老年人,平常饮食容易拘泥于多年以来养成的饮食结构习惯。这是不可取的,最好能摄取多种营养成分。同时千万不要陷入只吃“贵”的食物(如燕鲍鱼翅)的误区,更不要依赖“药补”。
坚持健身很重要
至于健身,我们都知道它对健康的重要性。一方面,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调节和兴奋大脑神经中枢,增强和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运动还可以增加饮食,提高睡眠质量。同时,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但健身最好能长期坚持,老人不要在时间上吝啬,成年人应尽量每天保持30分钟或以上的适度锻炼。轻松散步、做做操活动筋骨都算,不是一定要通过剧烈运动来达到目的。
如果觉得在家中和小区里进行“免费锻炼”对自己没有约束作用,无法达到长期、定时锻炼的目的,退休后的中老年人也可以像年轻人一样,选择到健身会所去进行定期锻炼。这样不仅可以强健身体,还可以结交朋友,排遣寂寞。
当然,退休一族还应该适当考虑一下会所的年费、教练费等问题,将这些费用纳入年度预算不可缺少。如今健身会所的年费差异巨大,从最基本的几百元到上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都有。如果你还想请一个私人教练,那费用可就更加昂贵了。
一般大中城市的健身普卡,费用是两三千元一年。对于退休族而言,不用急于一次性购买5年甚至更久的会员卡。一是经济上可能会造成短期压力,二是并不能确定你是否真的适应这样的锻炼环境。毕竟,比起公园、绿地等户外环境,健身房一个最大的缺点在于空气不够新鲜,对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的中老年人未必合适。不妨在锻炼几个月后再考虑是否延期。
此外,健身会所会在“店庆”、“新年”或是其他节目主题的时候推出优惠活动,年费上也是有些折扣的。如果想要办理长期会员卡,不妨趁这些时候再续缴年费,说不定还可以得到抽奖的机会。
由于中老年人一般会选择在跑步器上慢走、踩踩脚踏车或参加集体健身课等较为“温和”的运动,大部分无氧器械并不会用到,所以私教课倒也不是非常必要了。一节60分钟的私教课往往需要花费100~500元,这样的经济压力也是普通退休一族难以承担的。
定期体检要留预算
一年或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可以让老人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因为有些疾病的初发阶段是没有明显征兆的,特别像肿瘤之类的疾病,更是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才好。体检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及早地发现某些疾病或其早期信号,然后及早地采取干预措施从而及时治疗或防病于未然。
以上海某体检机构的报价,最普通的健康体检套餐男士280元,女士330元,检查项目包括内外科、肝功能、血脂、肾功能、心电图等16项。最豪华的体验套餐男士需4 990元,女士需5 810元,共有近40个项目,包括肿瘤检查、一滴血、脑血流动检测以及心理测评。比起基础套餐,部分同样名称的项目检查起来也更加丰富、更加仔细。例如,基础套餐中的肝功能检查只有一项指标,即检查有无肝脏损害;而在豪华套餐中,则包含11项指标,用以检查有无肝功能异常。
不过,退休人士需要每年花上5 000元,做一个全身体检吗?其实,可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工作时的体检结果及退休后的经济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如果在退休前一年已经做了一个类似上述的豪华体检,退休后的一年只需做常规检查即可;如果感觉体质日益下降,那不妨做个较为详细的检查,如有疾病可以及时治疗,健康无恙的话就当花钱买个放心。
体检者还可以选择价位适中的套餐,一年1 000~2 000元的体检费也可以涵盖丰富的体检内容。如果考虑到体检中各种透视对身体会有影响,一年一检的频率过高的话,还可以选择隔年体检,或是三年一大检、一年一小检等组合。
退休一族的健康成本可不少,可能比起工作的时候需要承担更多。考虑到退休后收入水平降低,养老金储备有限,各类花销还要来个“计划经济”。这里附上一个简单的健康基金预算表,准退休族们不妨参考一下,一同为将来的健康生活进行安排。
表10–2? 年度健康基金预算表
健康投资预计支出项目年平均花费
(元)备注
健身会所年费2 000 ~3 000查看网上优惠情况,尽量获取折扣
私教课每节150元,暂缓考虑
先买一年,锻炼几个月后再考虑是否延期
体检1 500一年详细检查,一年基础检查,留意上一年不达标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