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以下简称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他名为《我们的新世界》一书中说:“世界要退休了,我们的钱够吗?”
这句话可以用在每个人身上:“要退休了,你的钱够吗?”
明天,如果我们即将退休,我们可以依赖谁、依赖什么来维持体面而自由的养老生活?
养老,你不得不知的几个数字
4/10—老龄人口比例
自2001年起,我国正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未来20年,老龄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将超过3%。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形象地说,如今每10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而40年后,每10人中,老年人的数量可能会达到4个。
对社会统筹养老保险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作为社会主要生产力的劳动者肩负着时下社会的养老重任,而当现在的劳动者步入老年时,他们的下一代未必有足够的生产力去支撑更为庞大的养老支出。可以说,养老危机关系到每个人。
100万元—长寿隐忧
过去,人们总是对寿命的短暂感到担忧与恐惧,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忧虑正逐步发生着变化。
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正不断延长。从20世纪50年代的平均40岁到目前的73岁;未来20年,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将接近80岁;到2050年更有希望达到85岁。“长命百岁”的愿望已经不是一种
奢求。
当然,活得越久养老生活的花费自然越高,即使消费能力比不上工作的时候,但花钱的时间却越拉越长。以60岁退休计算,如果活到80岁,那么就需要度过20年的退休生活。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海城镇居民人均月均消费支出已达2 634元,当地白领的月均消费水平更高。我们暂且按照3 000元的水平估算,那么,在不考虑通胀加剧、物价水平提高、预期寿命延长等因素的情况下,保持每月3 000元的花销20~25年,至少需要72万~90万元。
如果退休年龄提前,或是寿命延长超过80岁,或是物价上涨,这笔费用还将进一步增加,自然会“轻松超越100万元”。
20万元—老年医疗开支
除了日常的生活开支外,医疗费用是老年生活难免的支出。
我国卫生部的资料显示,我国城市老龄人口中,有2/3的人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其中更有一半以上的人还不同程度患有超过2~3种慢性疾病及伴随的并发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老年人常见疾病因为治疗时间长、频率高给患者造成不小的经济压力。
全国各级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从1995年的每次39.9元上升至2010年的每次166.8元,平均每年上涨10%。全国各级综合医院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也在快速增长,1995年时为每次1 667.8元,2010年达到了每次6 193.9元,三级医院的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更达到了每次10 442.4元。
如今,病人的烦恼不再是“久病无良医”,而成了“久病没钱治”。由于未来社会医疗保险承担比例并不确定,加上许多进口药物、诊疗仪器不在医保范围内,潜在的这笔医疗费用还要靠自己储备。根据目前医疗费用保守估计,一个人退休后的医疗开支至少需要20
万元。
4%—长期通胀率
在1990~2011年这21年间,我国通胀率最高点出现在1994年,达到了24.1%,而在1997年金融风暴及2003年“非典”危机时最低。在2007~2010年近4年间,我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度增幅分别为4.8%、5.9%、–0.7%、3.3%。进入2011年以来,我国CPI再次“发力”,2011年1~5月分别达到4.9%、4.9%、5.4%、5.3%、5.5%。预计2011年全年CPI很可能超过5%。
当然,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趋于平稳的发展走势来看,高通胀并非未来常态,但适度通胀肯定是存在的。以1997~2010年间的平均通胀率为基础,未来年均通胀率估计在3%~4%左右。
不过,即便再低的通胀率也都会造成未来“钱不值钱”的情况。换言之,现在可以花100元买到的东西,在二三十年后可能就要花上3~4倍的价格。
这使得通胀成了养老储备不得不应对的难题。因为现在存再多的钱,将来都可能不值钱,到底该怎么办呢?
10%—投资收益
这时,我们想到了投资,保值、增值是每个投资者的期望。
不过,人们在投资过程中,往往不容易坚持到底,可这一想法并不可取。以上证A股为例,1990~2010年的20年间,上证指数从127.61点上升到2 808.08点。可见,即使市场短期波动剧烈,但长期向上的走势还是值得期待的。
为养老积累所做的投资不能急于求成,也无须要求太高,心平气和一些往往收效更佳。如果我们分开投资,选择股市、基金、债券等多种渠道,并随着行情变化及时调整配置比例,坚持5年以上,年均10%的收益率并不难实现。根据投资的“七二法则”,大约7年资产就能翻倍,15年就能翻两番了。
54%—养老金替代率
社保养老金是一份退休福利,这里的54%是指我国之前确定的养老金替代率的目标。养老金替代率即退休后收入与工作时收入的比值。由此可见,大多数人退休后的收入比不过在职时。为了保持同样的生活水平、医疗条件等,就需要个人另行储备了。
此外,由于现在的在职员工正处于人口高峰期,负担着已退休人员的社保养老金,而一旦这一庞大的队伍面临退休,后辈的压力将是难以想象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使子女不得不独自承担更多长辈的养老责任,到时候这一社保养老金替代率能否实现还真是个未
知数。
2.5%—商业养老险预定利率
我们曾简单计算过,无论保险公司的介绍多么诱人,商业养老保险的回报率一般都不会高于2.5%,因为这是我国长期人身保险规定的预定利率上限。所谓的“每月缴费1 000元,投入15年后总回报就能达到60万元”,只不过是掩盖了时间价值后呈现的华丽外表。
商业养老险只能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以养老资金缺口为出发点,倒着推算一下需要的保额、年缴保费等。
“活得太久”,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来到人间的时候,我不带一分钱,我希望将来回去的时候,也能刚好把自己今生所有的钱用完,这是最妙的。”一位年长的朋友曾经这样表达自己对于金钱和人生关系的看法。
如果真的能做到如此精准,当然是非常潇洒的一件事。可是总是有人在年老的时候缺钱花,或者在百年之后仍然留有众多资产。其中,在年迈的时候缺钱花,或者说因为“活得太久”而面临经济上的风险,是最让人头痛的。
两千多年前,秦始皇派出徐福及上千童男童女远赴蓬莱仙岛,只为求得长生不老之药。如果他活在现代,就不需要如此费尽心思了,因为到了21世纪,人们要活到百岁,已不是偶然。相较于20世纪,人们已经普遍不需要再对抗“太快死亡”的风险,而要担心“活得太久”怎么办。因为人们现在的预期寿命一再提高,将来活到90岁甚至百岁以上都很平常,如此下来,就要问一句,如果钱准备得不够,以后生活要怎么过?
在养老规划的各堂课中,我们可能会多次提到这一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对退休财务规划影响的确非常大。
“活得太久”,实际上就是一种长寿风险。什么是长寿风险?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NBER)在2006年8月,在针对老龄化提出的金融创新报告中简明扼要地下了定义:长寿风险就是活得太久,但储蓄太少、退休太早以及钱花得太快。
在国外已经有对于长寿风险的概念的讨论,大家都在想办法为不再工作的老年人争取多一点的收入。像德国就已经通过了老年收入法案(Old Age Income Act),以减免税收,鼓励自愿增加退休基金,并且限定投资在能支付年金,且年金发放只能变多的基金或保单上。
看看我国的情况,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准,我国大陆总人口为13.4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3.26%,比2000年11月底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2%上升了3个百分点。这预示着我国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2009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达73.05岁,而在营养和医疗水平较好的大中城市,平均预期寿命更高。比如,上海人2007年的平均预期寿命就已经达到了81.08岁,其中男性78.87岁,女性83.29岁。在上海,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100岁以上的“老寿星”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周围。换言之,如果是一名50岁退休的上海普通女职工,她将要度过至少三四十年的漫长退休岁月!
社保养老,只够温饱
“养老啊,我们不是都有社保么,退休以后每个月可以从政府那里领取一定的退休金啊。”现年47岁的蒋先生是上海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员工,在他眼里,最先能想到的养老工具就是社会基本保障的养老保险。
的确,作为人们最熟悉的“养老第一支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在各个国家都普遍存在。其通常的做法是:人们工作的时候,在政府法律强制执行下,每个月由企业和个人缴纳一定比例的社保养老金;等到职工退休后,就可以领取一定的退休金,作为维持老年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在中国,大部分城镇职工从开始工作就会被纳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内,从每个月的工资中扣除一部分“基本养老保险金”,且可以税前列支。
然而,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目前世界各国养老金普遍出现了“累积速度赶不上支出速度”的尴尬局面,政府的养老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在我国,由于社保制度建立的时间比较短,到2004年个人账户空账已达7 400亿元,且以每年1 000多亿元的速度增加。更为突出的是,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困难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情况严重,大量职工提前退休,将负担转嫁给了养老保险体系。因此我国社保“运行缺口”始终存在,并导致养老金替代率比较低。不同收入层次的人,养老金替代率在30%~60%不等,收入越高,被社会统筹掉的部分越多,替代率越低。
换而言之,职工即便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其保障的也只是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求。对于在发达城市习惯了较高生活质量的居民而言,社保所能提供的保障水平不能满足他们晚年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因此,人们依靠社保金养老只能“糊口”,很难享受到高品质的老年生活。
TIPS: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替代率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个人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后的退休金/退休前的工资。它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养老金替代率越高,越能保证老年生活的品质;养老金替代率越低,退休后的生活水准越差。
以国际经验来说,如果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大于70%,即可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如果达到60%~70%,即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如果低于50%,则生活水平较退休前会有大幅下降。
1999年之前,中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总体维持在75%以上,但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到目前已下降至50%以下,已经低于之前确定的我国养老金替代率保持在54%左右的目标。
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公务人员及事业单位职工属于养老金高替代率人群,个人养老金替代率大于80%;而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则下降至50%以下,属于低替代率人群。
另一方面,目前收入越高的人,未来的养老金替代率越低。据专家估算,目前的收入水平超过社会平均工资3倍的人,未来的社会养老金替代率可能会下降到35%,甚至可能低于30%。
养儿防老?靠不住!
在中国,孩子历来是父母最大的希望和期盼。
在农村,身为农民的父母,脸朝黄土背朝天,再苦再累也不能亏待了孩子,总是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够出人头地,等自己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可以赡养自己。殊不知,总是有孩子不能遂父母的心愿,别说赡养老人,长大了可能还需要父母养着才能生存。所以,从目前的社会形势来看,由于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养儿防老”可以说是风险最大的养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