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艺术简史
9397700000016

第16章 元代 (5)

更有意思的是,圆明园还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长春园的北端,原建有一组欧式宫苑园林,其中有座“西洋楼”,由国外传教士郎世宁、王致诚、蒋友仁等设计,园区建筑以大量石材为主料,采用文艺复兴后期的巴洛克风格。主景区中建有各式水池和喷泉,在湖中还置有威尼斯城模型,于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景区道路铺饰、树木修剪、石器雕刻、铜像铸造等都颇具西方特色;但楼顶却盖有独具中国特色的琉璃瓦,墙上镶有琉璃砖,同时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叠石与砖雕工艺。这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仅有的一处兼具东西方风格的园林建筑群。

同时,圆明园中还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等大量稀世文物,乾隆钦定的《四库全书》与康熙《古今图书集成》皆藏于此。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曾在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莱上尉的信中谈道,“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可惜,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数日之间,“世界园林的典范”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壁残垣,供后人追思。

毁于英法联军铁蹄之下的清漪园,于1888年由慈禧太后组织复建,改名颐和园,其名为“颐养太和”之义。颐和园主要以昆明湖和万寿山为基址,占地 2.97 平方公里,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园中有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000余间古建筑,面积 70000多平方米,古树名木1600余株。全园大体分为两个区域:北区以万寿山为主体,以山巅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庞大的主体建筑群,华丽大气,巍峨壮观。南区以昆明湖为主体,碧波荡漾的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由美丽的十七孔白石拱桥和东岸相连。湖西部有一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优美的桥,因仿自西湖的“苏堤”,故被称做“西堤”。沿湖北岸东西逶迤的“长廊”将所有建筑连接贯通,游廊全长728米,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此外,廊上的每根梁上都有彩绘,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共计14000余幅图画。

颐和园巧妙地借西部玉泉山作为它的大背景,形成山环水抱之势,既具中国皇家园林的磅礴华贵之气,又不失自然之趣,把人工营造与自然风光和谐地融合于一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

坛庙和陵墓

坛庙 封建时代里,统治者皆自号天子,是天的儿子,因而特别重视“敬天法祖”的郊祀之礼。此风在明清时期尤盛,兴建起了社稷坛、太庙、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一系列规格严整、营造宏大的坛庙建筑。位于北京外城南部永定门内大街东的天坛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占地约2.8平方公里,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今天的规模为明嘉靖九年(1530年)扩建而成。

天坛为明清两朝天子祭天与祈祷丰年之所,建有二重垣墙,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其整体建筑群按用途可分为四组:祭天的圜丘与祈祷丰收的祈年殿为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南北相对,由长约400米、宽约30米、高出地面3.6米的丹陛桥相连,寓意由地下进入天庭需要迈过一段遥远而漫长的距离;斋宫坐西朝东,为皇帝祭祀前斋戒沐浴之所;神乐位于圜丘坛西天门外西北,为祭祀用的牺牲与表演人员的处所。

祈年殿呈圆形,直径32米,全高45米,三重檐攒尖顶,覆青、黄、绿三色琉璃。此殿为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来支撑起这座三层连体的殿檐。中间4根龙井柱象征四季流转;另12根金柱与12根外柱附会十二个月与十二时辰。可惜,该殿于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被雷击起火焚毁。据称,因为殿的大柱是由沉香木所制,火灾发生时,数里之外都可以闻到沉香木燃烧所散发的清香。翌年,皇室组织相关人员按原来的样式重建。

圜丘位于天坛的最南端,因祭天须露祭,台上不能建屋,故是一座以青石砌成的平敞圆形石台。因九是数字之冠,表示至高至大,故石台用石皆使用9及其倍数的数量。台高三层,上层坛面直径9丈,中层15丈,下层21丈。三层坛面的直径总和为45丈,除应合9的倍数外,还暗含“九五之尊”的寓意。坛面铺石在上层中心定一圆石,为天心石,于其外围砌石板9块,第2圈砌18块,以下每圈递增9块,共砌9圈,“九九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

陵墓 明清陵墓基本沿袭两宋建制,依山为主体,由神道、牌坊、碑亭等组成。宋代以后,皇室陵墓已不再求高求大,转而对风水布局极为讲究。十三陵,明朝十三位皇帝的安息地,坐落于北京昌平天寿山一个三面环山、向南开口的小盆地内。据说,明成祖朱棣曾为择址建陵耗费了不少的功夫。最先是口外的屠家营,但因皇氏姓朱,与“猪”谐音,猪家要进了屠家定要被宰杀活剐,未获同意。另一处选在昌平西的羊山脚下,羊和猪本可相安无事地和谐共处,但不巧的是,山后有个村子叫“狼儿峪”,狼出没之处猪、羊堪危,也未被采用。再一处是京西的“燕家台”,“燕家”又与“晏驾”是谐音,不祥,又被否。京西的潭拓寺景色虽好,但地处山间深处地方狭窄,难有后世子孙发展之余地,亦未能入选。直至永乐七年,才在昌平县黄土山下选中这块山环水绕的陵地,并改名为“天寿山”。

十三座陵墓皆依山面水,是一个整体性强、布局主从分明的大型陵墓群。其规模宏伟壮丽,景色苍秀,气势雄阔,是国内现存最集中、最完整的陵园建筑群。诸陵共用一长约1200米的统一神道,主陵为明成祖的长陵,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位于天寿山主峰前,其规模最大,恢弘壮丽的气势反映出永乐年间明王朝的强盛。其他各陵以长陵为中心向两侧分布,严格依据辈分高低原则,绝不僭越。定陵为神宗朱翊钧及其两位皇后的合葬陵,其地宫是十三陵中唯一发掘的地宫,这是20世纪50年代时发掘发现的,定陵地宫以石拱为主要结构形式,其石拱结构坚实,无一塌陷,四周排水设备良好,积水甚少。

清代皇帝自顺治起,历代皇陵都安置于唐山遵化县马兰峪清东陵,直至雍正帝发现永宁山下风水很好,因此决定把自己的陵墓建在清西陵。乾隆为东陵与西陵皆香火永续,其后的皇帝按照“昭穆次序、隔代埋葬”的原则分葬于清东陵和清西陵。清代帝陵的布局与形式相较于明代略有不同:不再实行帝后合葬制,而改为在帝陵旁边为后妃另建陵墓;各陵不再使用公共神道,而是各建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