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青铜器,中国古代的玉、石、木雕刻和漆器艺术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北京和苏州的玉雕,青田和寿山的石雕,东阳和潮州的木雕都有很多个世纪的传统,在明清时期达到极高的水平。在苏州、徽州和东阳等地留存下来的古代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鬼斧神工、精美绝伦的石雕、木雕和彩绘装饰。这些作品表现了我们民族的审美观,代表中国文明在建筑和视觉艺术方面的辉煌成就。
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十分发达,尤其是雕刻所用质材的多样性是欧洲雕刻艺术所不可比的。希腊雕塑的精品多为大理石材质,也有不少青铜雕塑,中世纪也盛行象牙和金银雕刻。中国古典雕刻,按材质分为玉雕、石雕、牙雕、木雕、竹雕,规格则大小各异。就雕塑形象的准确和生动而言,中国的雕塑发展不及欧洲。欧洲的雕塑从古代希腊就走上一条追求形象逼真的自然主义道路;中世纪在象征主义影响下,欧洲的雕塑曾一度变得呆板,但自文艺复兴起又走上更加追求形体真实的道路,并把人体雕塑牢牢地建立在人体解剖学的知识基础上;大型的雕塑中,对场景的刻画和再现是借助科学透视法来重建的。
中国的人体雕塑直到清代都显得古朴,未能达到古代希腊的那种形象逼真的水平。在浮雕和圆雕的场景上,虽构图丰满,层次重叠,雕刻精细,并有极强的装饰性美感,但在很大程度上未能超越欧洲文艺复兴前的国际哥特式那种发展阶段。中国的雕刻受到绘画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画家未能够发展出科学透视法,这标志着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没有掌握精确表现现象世界物体的空间关系、形态和光影特征的技巧。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在平面媒介上能够指导艺术家精确再现光影世界的空间关系和形态特征的其他方法。
中国古代的竹木雕塑也达到极高艺术造诣。明清竹雕在近年来的古玩市场上备受关注。据统计,1994年到2004年,竹雕类拍品即达700件,总成交额约3000万元。2000年,一件明末清初的竹雕作品“竹林七贤”在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以42万元的价格成交,另一款清康熙年间竹雕“留青山水人物图笔筒”因有张希黄款,也在“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卖出159万元的成交价。
竹刻是中华文明的一种特有的雕刻艺术,宋代的竹雕已初露头角,到明清达于极盛,当时的士大夫以画竹、刻竹和写竹为风,促使竹雕与雕塑、书画相结合。清代南京和嘉定的竹雕形成雕琢两派。金陵派竹雕古朴雅致,嘉定派竹雕善在方寸之间刻人物、山水、楼阁、亭台。朱松邻、濮仲谦等竹雕大师兼具文人画家素养,长于书法和印章篆刻,竹雕的构图和雕刻艺术造诣很高。
微雕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精细的一门艺术,为世界所罕见。明清时期,微雕艺术更高度发达。黄岩翻簧竹刻的创始人陈尧臣精于微雕,在台州颇有名气。据说有一次,黄岩县知事孙熹邀陈尧臣到县署,将自己的头发拔下一根,问陈尧臣能否破开,陈用墨笔勾好极细线条后,居然成功地用刻刀将这根头发从中均匀破开。
木雕和竹雕的艺术境界
早在唐宋时浙江东阳的木雕已技艺出众,明朝时东阳的木雕工艺从刻佛像,发展到包括亭台、楼阁、普通住宅的门窗等建筑的外观和内饰的各个装饰木构。保存至今的明朝永乐年间修建的卢宅肃雍堂建筑群共有厅堂9幢、12座牌坊和2200余楹。这些建筑中的瓦檐、斗拱、木壁、门窗大多以彩绘、浮雕、圆雕、全雕和半雕处理。许多雕刻内容取材于故事和传说,这些雕刻有中国画的构图,又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建筑的装饰典雅、细腻,充满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江南的园林一起代表了中国建筑文化的精粹。
乾隆年间,400多名东阳匠师进京装修宫殿,故宫中至今仍可看到东阳木雕的杰作。1949年后,东阳木雕更出口大量工艺品。东阳木雕以樟木为主要材料,这些木雕制品以传统的散点透视或鸟瞰式透视构图,以浮雕技法为主,画面层次分明,布满纹饰,受到广泛欢迎。
浙江黄杨木雕具有象牙般的效果。黄杨木雕多为圆雕,以传统神话人物如观音、罗汉、八仙等为内容。浙江福州和泉州等地的龙眼木雕在明清也工艺成熟,其人物雕刻神形兼备,衣纹飘动有致;建筑的装饰构图和花纹雕刻的透视及布局立体感很强,雕镂玲珑剔透。
潮州的木雕以木刻和贴金箔相结合,被称之为“金漆木雕”。家具器物雕饰多用樟木,建筑装饰雕刻通常采用杉木。潮州木雕色彩鲜艳,有三种成品形式。“黑漆装金”是最常见的,做法是先在雕刻物上涂上黑色漆料,然后铺上金箔;另一种是用青绿、紫红或粉黄色彩漆,然后用金色油漆烘托,称为“五彩装金”。还有在雕刻后不涂油漆,保持本色,称为“本色素雕”。
徽州的木雕、石雕和砖雕艺术水平也很高。由于歙县、黟县、婺源县一带有大量的明清时代的建筑,因此我们可以在当地的民居、祠堂、庙宇、园林建筑的装饰木构件,以及古式家具、屏风、笔筒和果盘等日常用品上看到徽派雕刻的艺术特征。徽州的雕刻源于宋,明清达于极盛。明代雕刻多为浅浮雕,借助线条造型,立体感不强,但仍富于装饰性。清代多采用圆雕和深浮雕,刻法细腻繁复,镂空层可达十余层。雕刻的树木山水、楼榭亭台、人物走兽,花鸟虫鱼,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画面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徽州盛产木材,建筑多为砖木石结构,因此木雕应用很广泛,宅院内的窗楹、栏杆、屏风、桌、椅、床和文房用具,凡使用木材的地方都可以看到雕刻装饰。其题材内容有人物故事、山水、花鸟以及吉祥图案。明初,徽派木雕已具规模,早期以浅浮雕手法为主,风格拙朴粗犷,后来的浮雕趋于精细,并使用多层透雕。
徽州的砖雕可能源于汉代画像砖传统。早期的砖雕多为浅浮雕,到清代逐渐趋于细腻繁复,有的砖雕可以透雕数十个层次。精工细作的砖雕多以人物为主要的题材,内容采自神话传说、戏曲故事和民间习俗等。雕砖广泛用于古代建筑的门楼、窗楣、墙和屏风等多处。石雕主要用于民宅和寺庙的门墙、廊柱和牌坊等。受雕刻材料的限制,多采用浅层透雕和平面雕刻,刀法不及木雕与砖雕那样细腻繁琐。其内容多为动植物形象,山水画面和人物故事较少见。
陶瓷、漆器、织绣印染工艺
瓷器 明清时期的瓷器烧制技术进一步成熟,造型、纹饰及釉彩等方面都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因而瓷器的使用也渐渐普及开来,上至皇室祭祀与享用,文人书画用具,甚至普通民众的日常用品中都可觅得瓷器的踪影,瓷器在此时深入到民间生活的各个角落。
明清之际的地方窑址遍布全国,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浙江龙泉、福建德化、广东佛山等的窑址均已形成相当大的规模。其中江西景德镇在此时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瓷中心了,产品不单单行销全国,并且还获得外国友人的青睐,远销国外,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有关中国被欧洲人称做China缘由,有一说法就与景德镇有关。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在宋真宗景德年间改名景德镇。此后该地瓷器外销朝鲜、日本、越南,其后又至欧洲,皆以产地昌南作为商品名称。昌南两音,口口相传,写成法文便是chine,写成英文便是china。出于对中国瓷器的喜爱与珍视,欧洲人遂将中国称做瓷器,二者皆用china指代,可见其名声响遍全球。
釉下青花在元代已经出现,不过色彩较为单调。进入明清时期,青瓷烧制技巧不断提高,以写实为主的各式图案大大提升了器物的审美价值,尤其是宣德年间的青花瓷犹为精致,更是精品中的精品,有“青花贵宣德”之说。
随着制瓷技艺的不断精进,明代中期以后开始出现釉下青花与釉上诸彩相结合新工艺。因器物烧制成后,形成釉下青花与釉上诸彩争奇斗艳之态势,故称做“斗彩”。这种彩瓷技艺大致成熟于明成化年间,故而谈及斗彩,必对成化斗彩交口相赞,有“彩瓷推成化”之说。成化斗彩设色丰富,独无黑彩,已故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先生,曾撰文描述成化斗彩的特征:“鲜红艳如血,杏黄闪微红。水绿、叶子绿、山子绿等皆透明。差(姹)紫色浓而无光。”
斗彩形制小巧,罐、瓶、碗、盒、盘、碟、杯皆为小型器物。此外在图案布局方面,成化斗彩没有画凤凰的,画纯山水的也没有,而是大量使用团花作为装饰,这也成为成化斗彩的重要特点之一。
清康熙朝中晚期时,开始出现珐琅彩瓷器,这是将西洋金属胎画珐琅的珐琅彩料,移植到瓷胎上的一个创举。珐琅彩瓷是一种在瓷质的胎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再经烘烧而成的新釉上彩瓷。由于珐琅工艺由国外传入,彩料多来自欧洲,直至雍正年间开始尝试着本国自造部分彩料。珐琅彩是用硅、铅丹、砷、氧化锑、硼等原料调制而成的彩料,其突出特点是:发色稳定,绘画时用何色,烧出后颜色也不变;施彩较薄,看起来有凹凸感,摸起来却是光滑平顺。
康雍乾三代珐琅彩瓷制作十分考究,先在景德镇官窑中选出最好的原料烧制成素胎送至宫廷,余下的工艺则全部在宫廷内务府造办处进行。“清三代”的珐琅彩瓷多为小件器,均由宫廷画师彩绘,极费工时,兼之其成本极高,故而产量稀少。就是在这样一系列的精工细作程序的严格控制下,珐琅彩瓷形成了其独有的特点: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艳丽,画工精致。此外,珐琅彩瓷制成后全部由皇家垄断享用,概不外传,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