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清:清介自守
9426600000006

第6章 第 一 篇清廉为政(4)

在诗歌方面,著名的有《江雪》、《渔翁》等。柳宗元还善写寓言,如《三戒》《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黔之驴》、《罴说》、《蝜蝂传》等。

◎文苑拾萃

晨诣超师读禅经

(唐)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指尘眠。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可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淡然离言说,语说心自足。

为官清廉的贾敦颐兄弟

◎为官者应将百姓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格言

贾敦实(生卒年不详),曹州冤句县(今山东省菏泽)人,曾先后任饶阳县令、洛州长史,太子右庶子、怀州刺史等职。他一生为政清廉,关爱百姓,官声、政绩可与其兄敦颐相媲美。

唐朝初年,贾敦颐与他的弟弟贾敦实都是有名的清官。

贞观年间,贾敦颐任沧州刺史。每当他进京朝见皇帝时,都要带上全部家产上路,然后让仆人套一辆破车,驾着几匹羸弱的瘦马。路上有时马缰绳断了,他就用麻绳绑上接一下,一副穷困潦倒的样子。仆人经常在旁边窃窃私语:“刺史大人也太寒酸了,连一副新的马缰绳也舍不得买,我们当仆人的都觉得没面子。”一路上看见他们的人,都不知道这是刺史一级的大官。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贾敦颐任瀛州(州治在今河北省河间县)刺史。在瀛州地区,滹沱河和滱水流经境内,由于隋唐之际战争频繁,河道年久失修,每年一到夏秋季节,便经常泛滥成灾。贾敦颐上任后,便上表皇帝,请求修筑堤坝,最终使大量被淹没的农田变为沃土,两条河水既能够行船,又可以灌溉农田,极大地便利了当地的交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从此以后,瀛州界内再没有发生水患,成了历史上有名的鱼米之乡和风景优美的地区,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福利。

唐高宗永徽年间,贾敦颐迁任洛州(州治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刺史。洛阳是唐代的东都,又是中国有名的古都,名门望族土豪劣绅很多,自古号称难治之地。贾敦颐任洛州刺史以后,敢于和欺压良民的土豪劣绅、流氓地痞作斗争,断案公正,揭发隐蔽的坏人坏事,社会秩序很好,百姓敬若神明。

唐代实行均田制,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玄宗开元七年(719年)和二十五年(737年),三次颁布均田令,规定男丁给田一顷,寡妻妾30亩。道士30亩,女冠20亩,僧尼也一样。官户受田40亩,工商业者50亩,狭乡不给。所受之田二分为永业,八分为口分。永业田终身不还,可传子孙。受田者年老或死去时,口分田交还政府。贵族官僚受永业田,多者百顷,少者40亩。但是,当时的豪富之家往往籍外占田。

贾敦颐任洛州刺史后,经过丈量稽查田地,查出豪富多占田地3000多顷。他将这些土地全部没收,然后分给少地无地的贫民耕种,百姓拍手称快。

自唐高宗以后,均田制便处于土崩瓦解的状况之下,而官僚富豪兼并土地也有不可阻遏之势。贾敦颐在洛州追还民田,虽然不能阻挡当时兼并土地势态的发展,但他力挽狂澜,为民谋利的精神是可贵的,而且在他管辖地区的一定时期内,延缓了唐朝土地兼并的势头,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贾敦颐的弟弟贾敦实,贞观年间曾任饶阳县令,政令教化清静无为,百姓都很怀念他。唐朝规定,“大功以上不复连官”,即同宗父子兄弟等亲属不能同时在相邻地区做官。当时贾敦颐为瀛州刺史,颇有政声,而贾敦实为饶阳县令,又政绩卓著。所以朝廷特别破例,不把他们调开,让他们兄弟“连官”,作为对他们的褒奖和优遇。

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贾敦实升任洛州长史,很有德政。当时,洛阳县令杨德干用杖刑打死官吏,想以此树立个人的威名,贾敦实劝告他说:“施政就在于抚育百姓,如果伤人过多,虽然有能干的名声,也不值得珍惜。”杨德干用刑酷烈之心因而渐渐平息。咸亨四年(673年),贾敦实升任太子右庶子。

当初,贾敦颐任洛州刺史时,百姓给他在大街上立碑歌功颂德;贾敦实在洛州离任时,百姓在敦颐石碑的旁边又为敦实立碑颂德,当时人称为“棠棣碑”(《诗经·小雅》有常(棠)棣篇,内容是宴请兄弟的诗,后遂以“棠棣”一词作兄弟的代称)。

唐律规定,唐朝官吏没有政绩,自己不得随意立碑,虽有政绩,也不得随意遣人立碑,《唐律疏议·职制》“长吏辄立碑”条规定:“诸在官长吏,实无政绩,辄立碑者,徒一年。若遣人妄称己善,申请于上者,杖一百;有赃重者,坐赃论。受遣者,各减一等。”当时百姓给敦颐、敦实在洛州大街上并列立碑,说明他们的政绩是当之无愧的。兄弟二人因清廉爱民,百姓在洛阳闹市并列立碑,在唐朝也仅此二人。

◎故事感悟

贾氏兄弟始终能够代表群众的利益,一心为百姓谋利益,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因此赢得了百姓的广泛好评。贾氏兄弟的为官作风与中国优良的清廉美德如出一辙,值得后人景仰。

姚崇清正廉洁

◎俭为百幸之根,奢为万祸之源。——谚语

姚崇(650—721年),原名姚元崇,后名姚元之。因避唐玄宗的“开元”年号之讳,改名为姚崇,字元之。祖籍江苏吴兴,因先辈世代在陕州为官,遂定居陕州硖石(今属陕县硖石乡)。是武则天、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三朝的宰相,也是中国封建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不久,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狩猎时,密召姚崇。姚崇原是武则天时期的国相,为人廉洁正直而有谋略,后因反对太平公主干预朝政,被逐出长安。

玄宗向姚崇咨询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君臣二人谈得十分投机,玄宗兴奋地叫起来:“卿确有经天纬地之才,应为相!”但姚崇听后,既不立刻表态,又不拜谢,玄宗感到十分奇怪,便追问原因。姚崇跪奏说:“臣有十件事禀告陛下,陛下如不能采纳做到,臣不敢接受这宰相的重任。”

姚崇一口气说了十条建议:“第一,朝廷从前严刑峻法,今后陛下应仁恕宽容;第二,朝廷从前用兵吐蕃,劳民伤财,今后千万不要贪图边功,主动挑起纠纷;第三,从前宠臣国戚触犯刑律,免予追究,今后陛下应公正执法,先从自己身边亲近的人做起;第四,从前武后临朝,重要决策都由宦官传达,希望陛下今后禁绝宦官干预朝政;第五,从前公卿大官常设特贡,讨好皇上,希望陛下明令禁止一切额外的租赋徭役;第六,从前皇亲国戚交相弄权,希望陛下不要册封皇亲国戚任宰相或相当于宰相一级的职务;第七,前朝肆意猜忌贤臣大臣,损害君臣关系;第八,希望陛下宽宏,能从谏如流;第九,武后曾耗巨资修建佛寺,希望陛下明令禁止营造佛寺、道观;第十,杜绝外戚干政。”

唐玄宗当时一心想励精图治,闻听此言拍案叫绝,姚崇于是第三次任唐朝宰相。这十条建议,后来实际上成了“开元之治”的施政纲领。

姚崇接手政权,从整顿吏治入手,任用贤能,淘汰顽劣不肖者。任命后不再频繁调动,使各级官员责任明确,吏治渐渐步入正轨。而姚崇自己向来律己甚严,处理案件从不积压,决断如流,更不徇私情。他把行贿的亲生儿子以律论处,赢得了民心。

开元四年(716年),天下闹蝗灾,官吏百姓只是求神拜佛,不敢捕捉,坐视蝗虫危害庄稼。姚崇请派御史,分赴各地灭蝗,并指出:小虫怕人,人力可胜天。只要每天夜间坚持用火烧蝗,田边挖坑,边烧边埋,蝗灾定能清除。但有些官吏迷信思想严重,拒不灭蝗。姚崇就严厉抨击迷信,组织人力灭蝗并最终战胜天灾,百姓免受了一场自然浩劫。

姚崇曾写过五篇短文,分别为《执称诫》、《弹琴诫》、《执镜诫》、《辞金诫》和《冰壶诫》。他在其《执称诫》中,提出“为政以公,毫厘不差”,为官应“存信去诈,以公灭私”;在《弹琴诫》中,主张“移风易俗”,“治国之首,大急小缓”;在《执镜诫》中,告诫官吏要“如镜之明,断可以平;如镜之洁,断可以决”;在《辞金诫》中,要求官吏“以不贪为宝”,“以廉慎为师”,“凡所从政,当须正己”;在《冰壶诫》中,表示“与其浊富,宁比清贫”。他言行一致,而且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在开元前期,姚崇虽然官居相位,却在朝堂附近一直没有自己的宅第,全家人都住在一个很偏远的地方。他每天上朝理政之后,常常不能回家,而只身借宿在一个名叫同极寺的寺院里。

有一次,他患了疟疾,又怕耽误了公务,就让家人到同极寺侍候他。一旦感到病情好转,仍然坚持上朝议政,或者批阅属下送来的公文。上常令源乾曜于心不忍,特地奏请皇帝让姚崇搬进中书省所属的四方馆居住,皇帝当即予以批准。但姚崇却认为四方馆太豪华,又存有公文,不便居住,于是,坚决予以谢绝。皇帝感慨万千,当着许多人的面对他说:“设四方馆,为官吏也。使卿居之,为社稷也。恨不可使卿居禁中耳,此何足辞!”姚崇为官数十载,家徒四壁,并无余财。

姚崇去世前,社会上盛行厚葬之风,他对此极为反感,特留下遗嘱:死后不准崇佛敬道,不准为他厚葬。还说:“死者是常,古来不免,所造经像,何所施为?”“吾身亡后,可殓以常服,四时之衣,备一副而已。他再三叮嘱他的子孙,一定要按照他的嘱咐去做。还告诫子孙:“汝等身没之后,亦教子孙依吾此法。”

唐玄宗得知姚崇去世的消息十分悲痛,下令为他撰写碑文,并赞誉道:“位为帝之四辅,才为国之六翮;言为代之轨物,行为人之师表。”

◎故事感悟

姚崇身居高位却婉拒了应有的待遇,秉持着廉洁的原则,用其实际行动演绎了一位贤臣廉洁奉公的高尚形象。身体不适之时,婉拒皇上圣恩,以国家为重,伏案办公。姚崇这种心系国家、一心为民、清介自守、兢兢业业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史海撷英

唐代的官学系统

唐朝时期,继承和发展了隋朝时期的学校教育制度,在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科学水平比较发达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了学校教育制度,从而在中国和世界学校教育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代的中央政府直接设立了“六学”、“二馆”等学校。其中,“六学”属于直系,下面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隶属国子监,最高领导者为国子祭酒。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属大学性质,书学、算学、律学属专科性质。

“二馆”指的是崇文馆和弘文馆,属于旁系。其中,弘文馆归门下省直辖;崇文馆归东宫直辖。皇族子孙另外再设立皇族小学。

另外,唐代还设置了许多地方性的学校,各府有府学,各州有州学,各县有县学,县内又有市学和镇学。所有的府、州、县、市的学校都统属直系,由地方教育长官长史管理。这样规模的学校网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文苑拾萃

唐十八陵

唐十八陵指的唐朝19位皇帝位于渭河平原的18座陵墓。唐朝从高祖李渊算起,至唐哀帝李祝,共历经21位皇帝。除唐末的昭宗李晔葬于河南偃师的和陵、哀帝李祝葬于山东菏泽的温陵外,又因武则天与高宗合葬,故而共有18座陵墓分布在渭河以北。

按照营造方法来分,唐十八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积土为冢,仿照秦汉时期的陵墓所建,如唐高祖李渊的献陵、唐敬宗李湛的庄陵、唐武宗李炎的端陵以及唐僖宗李儇的靖陵。其中,献陵积土为“山陵”,是由于唐初国势财力尚不强盛所致;而晚唐的庄陵、端陵和靖陵等,则是因为国势衰微财力不支的缘故。

另一种是依山为陵,开始于唐太宗的昭陵,完善于唐高宗的乾陵,此后便形成制度。在唐十八陵中,共有14座陵墓是依山而建的。这种墓制以石砌筑,异常坚固,要比积土为冢的陵墓更为坚固。

然而,目前由于开山采石,依山为陵的帝王陵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在这14座陵墓当中,除了乾陵和昭陵等个别陵墓主峰看起来还算完整外,其余都无一幸免地遭到了破坏。

清淡如水的斋食

◎大臣法,小臣廉。——明·黄绾

刘秉忠(1216—1274年),金国瑞州(今辽宁省绥中县前卫镇)人,原名侃,敕赐名秉忠,法名子聪,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元朝忽必烈可汗宰相。谥文正,赠太傅、常山王。

刘秉忠,元朝政体的总设计者。在某种程度上讲,元朝的国号、年号、官制、国策,都是他一手策划并说服忽必烈采纳实施的;元朝的官吏选拔制度、俸禄制度、朝廷礼仪等,也都是他奉忽必烈之命,亲自主持制定的;元代的上都和元大都(今日北京城的前身),也都是他具体勘察、选址、设计并参与督建而成的。几百年来,刘秉忠被公认为是元朝历史上继名相耶律楚材之后的又一位策划重臣。

刘秉忠为官期间,一直认为:天子以天下为家,兆民为子,国不足,取于民,民不足,取于国,相需如鱼水。因此,刘秉忠在给元世祖忽必烈出谋划策之前,没有一项不首先想到百姓的利益。

邢州地处蒙汉交错杂居的要塞部位,也是蒙古控制漠南汉地的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然而这里的领主因辖治无方,横征暴敛,导致一万五千多户居民不堪重负,纷纷逃亡。当忽必烈受封于邢州之时,当地百姓仅剩下500多家。为此,刘秉忠给忽必烈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择良吏而治理,并推荐了张耕、刘肃为邢州安抚正、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