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一生仗义执言,为我党、我军的事业敢于坚持真理,不怕打击。
抗日战争开始后,黄克诚敏锐地发现,为迁就国民党而在八路军中取消政委制会造成严重恶果,于是就向中央建议恢复政委制度。他随后被派到徐海东领导的三四四旅任政委,指挥了正太路以北和晋东南对日寇的一系列作战。在永年战斗中,他被日军包围,因瓦斯中毒一度昏迷,被抢救脱险后率部冲出。此后,他又带领三四四旅挺进淮北、苏北,发展成为兵力达七万人的新四军第三师。抗战胜利后,黄克诚建议:不管苏军同意不同意,都要进军东北,随后又率三师主力三万多人北进。部队到达冀热辽后,他又力主避免决战而先开创新根据地。此后,他任西满军区司令员,又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长、第二兵团政委。
辽沈战役结束后,毛泽东鉴于黄克诚能提出独到见解,任命他主持接管天津。1949年秋,他回到故乡湖南担任省委书记。1952年,他又奉调回军队,任总后勤部部长、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8年,任总参谋长,负责军委日常工作。
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对此,黄克诚表示不平。有人提醒他,只要揭发并划清界限便可解脱。他回答:“落井下石也得有石头,可我一块石头也没有。我决不做诬陷别人,解脱自己的事!”随后,他被批斗和撤职降级,经过一段闲居后改任山西省副省长。
“文革”期间,黄克诚又被关押审查,并被拉去为彭德怀陪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0年前庐山会议的冤案得以平反,黄克诚又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此时,他年近80,双目失明,仍大力拨乱反正,并严肃告诫纪检干部要敢于在太岁头上动土,敢于从老虎口中拔牙。后因身体日衰,他主动向中央请退。1986年,黄克诚去世,其一生坚持真理的精神令人永怀。
◎故事感悟
“太岁头上动土”又如何,“虎口拔牙”又怎样?只要是为了真理,黄大将军宁愿牺牲自我,也要为了捍卫真理而奋斗到底!
◎史海撷英
黄克诚的简朴生活
1949年1月,黄克诚担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进天津时,黄克诚曾当众宣布了他的“章法”:我黄克诚进天津时穿着这身衣服,有一日出天津还是穿着这身衣服,保证原封不动。他说到做到。黄克诚不仅在天津穿着俭朴,进了北京,也照样衣着朴素,从不追求个人享受。他平时穿的衣服是穿到实在不能再穿了,才舍得换掉的。黄克诚在担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期间,大力提倡勤俭办事,勤俭建军,并严格掌握着行政和军费开支,不该花的钱他一分都不许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黄克诚重新担任了党和军队的领导职务。有关部门见他住的房子太破旧了,夏天漏雨,冬天透风,就动员他搬迁或翻修,但都被他拒绝了。他说:“我们国家还很穷,群众住房更困难,许多家庭是几代同堂住一间房子。我现在住的房子比起他们来不知要好上多少倍。”然而,由于他所住的房子实在是太破旧了,一次,腐烂的顶板竟然掉下来一块,这块顶板正好落在他的床边。万幸的是,他没有被伤着。在这种情况下,他才同意翻修屋顶。但是,当他听说翻修屋顶需要花费上万元钱时,他又改主意了,坚决不同意翻修:“哪里坏了就修哪里,不要全部翻修,能节省一点是一点。”
为了黄克诚将军洗澡用水方便,有关部门决定给他家接通热力管道。他们办好了预算拨款手续,画好了线路图,准备开始施工,但黄克诚却坚决不让施工。因为他听说接热力管道需要花费3万元。他说,不接这个热力管道我照样可以洗澡,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呢?结果,直到他1986年逝世,住的还是那所旧房子,热力管道也始终没有接。
薛存诚正直为真理
◎真理胜过任何一切,超越任何物事!——格言
薛存诚(?—814),字资明,河东(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人。薛存诚父薛胜,能文,曾作《拔河赋》,因有文采,风行一时。薛存诚受家庭的熏陶,自幼好学,长于诗赋。他于贞元年间(785—804)中进士,初任节度使府幕僚,后入朝为监察御史,兼管馆驿。不久转调殿中侍御史,后又迁度支员外郎、御史中丞。
唐代元和年间,恪守宪律公推第一人的就是御史中丞薛存诚。宪宗常言:“持宪无以易存诚。”每当御史中丞缺人时,宪宗首先提到的人选就是薛存诚,并指名由他补任。
薛存诚进士及第后,即踏入宦海,到了元和元年(806年)已经升到御史中丞。薛存诚秉性谦和,处事待物总是十分宽容。“于人无所不容”,但当官处理事情涉及原则时,却毫不妥协退让,与平时判若两人。
久留长安、郁郁不得志的司空、平章事于顺为求出任节度使,指使自己的儿子通过中介入贿赂“颇招权利”的枢密使梁守谦。元和八年(813年),事情败露后,朝廷指派御史中丞薛存诚、刑部侍郎王播、大理卿武少仪组成三司使追查。审查中他们发现此案牵连了一个法号鉴虚的僧人,此人自贞元以来即通过财帛交结权幸,接受方镇赂遗,招权弄事,厚自奉养,赃秽恶名远播内外。但由于他倚靠势焰熏天的宦官,背景大,根子深,所以虽然为非作歹,官吏也不敢将他绳之以法。此时因涉嫌于顺、杜黄裳行贿事下狱。
薛存诚借机彻底追查鉴虚行贿受贿的罪证。最后查得他受赃贿数目竟高达数十万,依律必须处以死刑。闻听此讯的权幸贵要都争先恐后地轮番到宪宗面前为他求情保驾。宪宗碍不过众人情面,下诏命薛存诚释放鉴虚,但薛存诚却抗违诏命,表示绝对不释放鉴虚。宪宗正是欣赏他敢于执正不回,二驳诏敕,方奖擢他出任中丞。所以他是深知存诚秉性的。
宪宗知道,虽然自己是至高无上的皇帝,明目张胆地让薛存诚屈法放人,也是办不到的;于是第二天,又令中使到御史台,传宣圣旨:“朕要此僧面诘之,非赦之也。”打着皇帝要亲自审讯的旗号,想以此骗存诚放人。但薛存诚早已窥悉此一套把戏的真实意思,当即草拟了一篇奏章让传宣圣旨的中使带给宪宗。他开宗明义地说:“鉴虚罪款已具。”实际是向宪宗点明既然案犯已经招供,证据确凿,根本无需烦劳皇上亲讯。颇有点戳破托词的味道。但作为臣子不能公然折辱圣上,因此在奏章中他又退了一步,指出即便此举有必要,他可以将人送到内廷,但希望圣上“非赦之”的保证不要成为空话。在附奏中薛存诚义无反顾地写道:“陛下若召而赦之,请先杀臣,然后可取。不然臣期不奉诏。”
宪宗亦是一代明君,臣子宁可冒犯圣上也要坚持守法的坚决态度令他怦然心动,一点也不为自己的托词被戳穿而恼怒,反而对薛存诚的做法大加叹赏。当年三月,鉴虚被杖决处死,所有财产均被没收。
◎故事感悟
一位平日恂恂的谦谦君子为了坚持真理,竟有如此胆识气魄,真是令人击节叹赏。薛存诚这种坚持真理不畏强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史海撷英
唐宪宗削藩
宪宗最主要的功绩是改变了对藩镇的姑息政策。元和元年(806年),宪宗刚刚即位,西川节度使刘辟就进行叛乱。宪宗派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等率军前往讨伐。刘辟屡战屡败,最后彻底溃败被俘,被送到长安斩首。
元和九年(814年)九月,彰义(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匿丧不报,自掌兵权。朝廷遣使吊祭,他拒而不纳,继又举兵叛乱,威胁东都。第二年正月,宪宗决定对淮西用兵。淮西节度使驻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地处中原,战略地位重要。自李希烈以来,一直保持半独立状态,宪宗对其用兵,正是改变这种状态的决心表现。
对淮西用兵,震动很大。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感到威胁,就采用声言助官军讨吴元济,实际上支持吴元济的两面派手法,企图巩固自己的地位。他首先派人暗中潜入河阴漕院(今河南荥阳北),杀伤10多人,烧钱帛30多万缗匹,谷3万余斛,把江、淮一带集中在这里的租赋都烧毁了。接着,又派人到京师暗杀了力主对淮西用兵的宰相武元衡。不久,又派人潜入东都,打算在洛阳焚烧宫阙,杀掠市民,后因事泄未能得逞。
李师道的恐怖手段,虽然也曾使一些人动摇,但宪宗始终坚持用兵。元和十二年(817年)七月,宪宗命自愿亲赴前线的裴度以宰相兼彰义节度使。裴度立即奔赴淮西,与随邓节度使李愬等,大举进攻吴元济。九月,李愬军首先攻破蔡州,大败淮西军。吴元济没有料到李愬军快速异常,毫无防备地束手就擒。持续三年的淮西叛乱宣告结束了。
吴元济败死,李师道恐惧,初欲献地归顺朝廷,并以长子入侍为质,后又举兵叛唐。元和十三年(818年)七月,宪宗调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诸镇前往讨伐。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李师道内部矛盾激化,其都知兵马使刘悟杀李师道,淄、青、江州地复为唐有。
元和十四年(819年)七月,宣武节度使韩弘入朝,并两次贡献大量绢帛、金银、马匹,要求留在京师。宪宗以韩弘守司徒,兼中书令,另以吏部尚书张弘靖充宣武节度使。魏博节度使田弘正讨伐李师道有功,宪宗以其兼侍中。他为了向宪宗表示忠心,使其兄弟子侄皆到朝廷做官。
以上情况,都说明宪宗在削弱藩镇势力,加强朝廷集权方面是有显著成绩的。
◎文苑拾萃
御制段太尉碑
(唐)薛存诚
葬仪从俭礼,刊石荷尧君。
露迹垂繁字,天哀洒丽文。
诏深荣嗣子,海变记孤坟。
宝思皆涵象,皇心永念勋。
雅词黄绢妙,渥泽紫泥分。
青史应同久,芳名万古闻。
太学创置石经
(唐)薛存诚
圣唐复古制,德义功无替。
奥旨悦诗书,遗文分篆隶。
银钩互交映,石壁靡尘翳。
永与乾坤期,不逐日月逝。
儒林道益广,学者心弥锐。
从此理化成,恩光遍遐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