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2011,你为什么不幸福?
9439400000016

第16章 空气已不再清新

2011年12月4日,一场大雾突袭京城,北京的能见度骤降至500米,这显然让人们的生活和正常出行大受影响。英国路透社的报道给出了这样的形容: “首都北京的上空被一团黑压压的气体覆盖,一些汽车司机甚至不得不在白天打开车灯,这使得这座城市充满了‘毛骨悚然’的气氛。

面对如此糟糕的天气,甚至有网友在微博上写道:“如此的大雾天气,让人感到2012年的世界末日真的即将来临。”

糟糕的天气下,交通自然无法继续畅通。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因为大雾不得不取消了四百四十多个航班,让许多旅客不得不滞留在机场。京哈高速、京沪高速、京平高速、京津高速也同时封闭,无数人的出行计划因此被打乱,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各交通枢纽附近的宾馆,大概只有这样的大雾,才能让它们的入住率空前高涨。

在浓雾的笼罩下,污染物留在大气中飘散不去。持续关注北京空气污染的美国大使馆对此继续进行了报告,根据这份报告,12月5日的PM2.5浓度高达每立方米522微克,和美国的空气质量标准AQI相比,已经突破其上限。

显然,这是一次因天气和污染双重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空气污染事件。然而,北京市环保局却得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结论,当天晚上北京市环保局坚称空气仅仅属于“轻度污染”,直到第二天才补充称,千万曾短暂录得污染指数超过400,为五级重度污染。

此言一出,抨击四起,网友在微博上发问道:“为何早不公布,难道等北京人都毒死了才说吗?”

显然,这样的言语当中,蕴含了对相关部门的颇多不满情绪。一方面,它来自于对环境污染无比愤懑却又无处发泄的现实状况;另一方面,它来自于对相关部门的不信任态度。

北京市统计局在12月17日发布了一份统计报告,在这份报告中称:截止12月17日,北京在2011年里收获了274个“蓝天”, 提前14天完成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年初确定的75%任务目标。官方称,今年北京的一级天数达到了72天,比去年增加22天,增长44%;比举办奥运会的2008年全年还多11天,创历史最好水平。

就在这份报告发布的第三天,12月19日的《经济观察报》则为我们展示了一副PM2.5浓度值的全球分布图,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华北、华东、华中三大趋于PM2.5指数全部高于50接近80,远远超过了世界卫生给出的最小安全值——每立方米10微克。其中,北京的情况甚至要比撒哈拉沙漠糟很多。

显然,政府部门似乎并不希望将真实的情况知会给民众,比起大雾,政府相关部门这样的态度更让人迷茫——既搞不清如此粉饰的目的何在,也搞不清政府究竟还在多少事件上有所隐瞒。

无论政府隐瞒了多少,中国空气质量下降这一事实,在2011年里都无比真切地发生着。

世界卫生组织在12月发布了一份《世界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在这份包括了全世界1100个城市在内的排名中,第一方阵的50个城市几乎被加拿大和美国包揽;而32个中国城市全部排在最末一个方阵,其中排名最靠前的是海口,第814名,最差的是西宁,排在第1053位。

稍稍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的空气质量倒并非一片乌烟瘴气。为数不多的净土大多位于大兴安岭林区及周边一些东北边境小城市,那里的空气质量奇佳;更令人欣慰的是,满洲里、海拉尔、伊春、黑河这些城市并没有住房限购令,房价一般也不超过3000元……

只是,难道我们都要到黑龙江生活,或是像购买矿泉水一样,买几桶新鲜空气储存在家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