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教:兴学崇教
9441000000024

第24章 教育大家(5)

◎史海撷英

张栻生平

张栻为南宋“中兴”贤相张浚之长子。以父荫补右承郎,先后知严州(今属浙江)。

张栻曾在袁州(今属江西)、静江(今属广西)、江陵(今属湖北)诸州府充侍讲,后进直宝文阁。绍兴三十一年(1167年)于碧泉书院从胡宏受业,胡得之甚喜,为湖湘学派主要传人。张栻曾创建善化(今长沙)城南书院,主持岳麓书院,并先后在宁乡道山、衡山南轩、湘潭碧泉等书院聚徒讲学,声名极一时之盛。其弟子胡大时、彭龟年、吴猎、游九功、游九言皆为湖湘学派之巨子。张栻政治上誓不与秦桧为伍,力主抗金;学术上虽承二程,但有别于程朱而又异于陆学。朱熹称其“学之所就,足以名于一世”,并述他受其深刻影响说:“余窃自悼其不敏,若穷人之无归。闻张钦夫(即张栻)得衡山胡氏学,则往而从问焉。钦夫告予以闻,余亦未之省也,退而沉思,殆忘寝食。”《宋元学案》作者黄宗象称理学中“湖湘学最盛”。教育方面,张栻写有大量学记,提出办学的主张,他说,“岂特使子群居佚谈,但为决科利禄计乎?岂特使子习为言语文辞之工而已乎?盖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反对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他主张以儒家的政治伦理去教育和培养修齐治平的人才。在教育方法上他亦提出“为之则有其序,教之则有方。故先使之从事于小学,习乎六艺之节,讲乎为弟子之礼,而躬乎洒扫应对进退之事,周旋乎俎豆羽仑之间,优游于弦歌诵读之际”。他认为学习必须循序渐进,“使学者知夫儒学之真,求之有道,进之有序,以免于异端之归”,他反对在学习上好高骛远。在学与思的问题上,他主张“学思并进”,在其主教岳麓书院期间,以此躬行实践,影响甚著。张栻与朱熹、吕祖谦齐名,史称“东南三贤”,卒谥宣公。张栻著有《南轩易说》、《孟子说》、《论语解》、《南轩文集》等。

◎文苑拾萃

岳麓书院学规

中国书院一般都有学规。所谓学规,是书院制定的用以规范生徒学习、生活行为的规矩章法。

岳麓书院的学规最早源于朱熹的《书院教条》,到清代乾隆年间,欧阳正焕任书院院长时,提出“整、齐、严、肃”四字并撰诗,刻在碑上嵌于书院讲堂右壁,流传至今。这四个大字刚劲有力,令后人景仰不已。

岳麓书院学规:时常省问父母;朔望恭谒圣贤;气习各矫偏处;举止整齐严肃;服食宜从俭素;外事毫不可干;行坐必依齿序;痛戒讦短毁长;损友必须拒绝;不可闲谈废时;日讲经书三起;日看纲目数页;通晓时务物理;参读古文诗赋;读书必须过笔;会课按时蚤完;夜读仍戒晏起;疑误定要力争。

应天府书院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其昭昭。——《孟子》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唐宰相履冰之后。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范仲淹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年(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范仲淹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范仲淹有《范文正公集》传世,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唐哀宗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官学遭受破坏、庠序失教,中原地区开始出现一批私人创办的书院,应天府书院由此而生。

书院历史最早追溯到五代的后晋,杨悫在归德军将军赵直扶助下聚众讲学,后来他的学生戚同文继续办学。应天府书院的前身就是当时归德军的南都学舍赵直为其筑室聚徒的地方。

北宋立国初期,急需人才,实行开科取士,睢阳学舍的生徒参加科举考试,登第者达五六十人之多。文人、士子慕戚同文之名不远千里而至宋州求学者络绎不绝,出现了“远近学者皆归之”的盛况,睢阳学舍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术文化交流与教育中心。但戚同文病逝后,学校一度关闭。

宋真宗时,追念宋太祖应天顺时开创宋朝,1005年将其发迹之处宋州(今商丘)改名应天府。1008年,当地人曹诚“请以金三百万建学于先生(杨悫)之庐”,在其旧址建筑院舍150间,藏书1500卷,并愿以学舍入官,并请令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主院,以曹诚为助教。经由应天府知府上报朝廷,受到宋真宗赞赏,翌年将该书院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

书院得到官方承认,成为宋代较早的一所官学化书院。时人称:“州郡置学始于此”,天下学校“视此而兴”。1043年,宋仁宗下旨将应天府书院改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之一。后该书院经应天知府、文学家晏殊等人加以扩展。范仲淹曾受教于此,及后曾在书院任教,盛极一时,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合称中国四大书院。

应天府书院的办学模式令当地书院风气大盛。李觏先在南城创办了盱江书院,求学人数曾达一千多人;杜子野在宜黄兴办鹿冈书院;曾巩在临川办起了兴鲁书院,并亲自制定校规并任教,还聘请欧阳修、王安石等名人教授生徒。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侵,应天府书院毁于战乱。同时也因南宋偏安,就读于书院的文人、士子纷纷南迁,中国书院教育中心向南移。在南宋理学大盛日时,应天府书院已不如白鹿洞书院,未能扮演文化传承的角色。

明朝嘉靖十年(1531年),御史蔡瑷在商丘城西北隅以社学改建,而沿用旧名,重建书院。但万历七年(1579年),宰相张居正下令拆毁天下书院,应天书院遂废。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知府陈锡格又重修应天府书院。但为时不久,书院又废。

范仲淹掌管应天府书院时,总结先师戚同文的教学方法,为书院制定出一系列学规,要求“为学次序”和“读书次序”,严格要求院生学习。《上执政书》提出“固国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事”6件大事。其中,“重名器”就是慎科举、敦教育,初步形成了宋初河南书院教育的基本宗旨。

学院的基本课程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和《春秋》,强调“夫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劝学之要,莫尚宗经”。学生会按照不同专长而入读各项分科,课程主张学以致用,提倡实地考察,即所谓“明体达用”。范仲淹说:“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在于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在“经济之才”的总要求下,还要培养专业人才。他亦把“德”说成是人性所固有的,他主张选拔人才要德才兼备,且首先注意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讲学,但大多是提纲挈领的,并不作逐字逐句的解释串讲,只给学生提示,再由学生提出疑难,作针对性讨论。应天府书院要求教师作表率,每当给诸生命题作赋,范仲淹会先作一篇,掌握试题难度和着笔重点,使诸生迅速提高写作水平。由于范仲淹在道德学问上堪为表率,学风甚浓。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担任宋廷参知政事的范仲淹提出“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改革主张,取胡瑗苏湖教法改革当时教育系统,其时应天府书院已升格为南京国子监,先行实施改革,一改当时崇尚辞赋的浮浅学风,重经义、重时务、重实际。

范仲淹执教应天府书院时,经常教导学生要“从德”,而不能仅以科举仕进作为求学的最终目的。在他提出的“为学之序”中,学、问、思、辨四者也是最后落实到“行”上。后人立有《宋范文正公讲院碑记》,建藏书楼,回顾范仲淹的讲学生涯。

◎故事感悟

在范仲淹主讲该书院的过程中,率先明确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匡扶“道统”的书院(学校)教育宗旨,并以此确立了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由此推动了宋初学术、书院(学校)的学风向经世致用方面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正是由应天府书院开始的。

◎史海撷英

范仲淹应试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秋和八年(1015年)春,范仲淹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在崇政殿参加御试时,他第一次看见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后来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二月的汴京(今开封市),春花满目,进士们坐跨骏马,在鼓乐声中游街:“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他吟着这样的诗句,想到自己已经27岁,比起旁边的滕宗谅等人,年纪显得大了许多。

不久,范仲淹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广德军位置在今安徽广德县一带,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从九品)。接着,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辖境位置在今安徽亳州一带,节度推官是幕职官,从八品)。他把母亲接来赡养,并正式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从此开始了近40年的政治生涯。

◎文苑拾萃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石鼓书院

◎君子以振民育德。——周易

石鼓书院坐落在湖南湘水之滨石鼓山下。石鼓山在古代就是游览圣地,名人典故很多。

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有“唐代八大诗人之一”美誉的衡州刺史吕温,任期间对石鼓山合江亭进行扩建装修;衡阳秀才在(在唐朝,秀才为最高荣誉,相当于现在的“院士”)李宽中在合江亭旁建房,取名为“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在此悉心读书,为石鼓书院之雏形。刺史吕温曾访之,并作《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日记其事。

978年,宋太宗赵匡义赐“石鼓书院”匾额和学田;宋至道三年(997年),衡州郡人李士真在石鼓书院内开堂讲学、广招弟子,使石鼓书院成为正式的书院。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曾担任集贤殿校理之职的刘沆,在衡州任知府。这时,他将石鼓书院的故事上报给皇帝,宋仁宗阅后,便赐额“石鼓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