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中:不偏谓中
9459400000002

第2章 导言

关于“中”,历代学者有过很多解释。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中者,天下之正道。”朱熹曰:“中者,无过不及之名。”陆九渊曰:“中之为德,言其无适而不宜。”王守仁曰:“中只是天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中者,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可见“中”的含义,是与偏颇和两端相对而言的。从方法上说,“中”是适度、适中、正确,无过之无不及而恰到好处;从行为上说,“中”是合情、合理,无所偏倚而恰如其分;从道德上说,“中”是中正、公正而合乎天理人情的正道。所以,“中”可谓是一种基本方法或基本原则。而作为哲学范畴,“中”主要是指人的主观认识和行为与事物的客观实际相符合,从而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故含有合乎客观规律的“真理”之意。

中华民族的祖先很早就产生了“中”的观念,并以之作为行为上的准则并加以运用。据《论语》所载,尧、舜、禹等上古帝王都把“允执其中”作为传位的授命辞,这是从治国方法上提出“中”道;后来的商汤以及周代的文王、武王、周公都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中”的道统。

持中处世,不是不讲原则立场,它的核心是“不偏”。“无过之亦无不及”、“恰到好处”,这才是为人处世最根本的原则,也是体现大智慧的最佳状态。“中”,就是要求人们在事物的两个极端之间选取或者把握一个“中”道,并可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加以实践。

中庸做人,若为修身养性,则必思无妄、行无邪、走正道,这是为人修身的中正之道。人生之初,其喜、怒、哀、惧、爱、恶、欲、忧、智、思等情感还没有形成,如同宇宙之初,混混沌沌、如同一体,待其生长,然后又有了性之不同,所以也才有了愚痴、顽劣、小人、中人、君子、贤人、圣人之分。很多人都自以为正确,而不认知自己的缺失;只有那些遵循中庸之道的人,才会从正反两个角度审视自我,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

做人的中庸内涵非常丰富,比如人要适度工作,不能好逸恶劳,也不能劳累过度,必须有劳有逸;人都喜欢山珍美味,但食多伤脾胃,只要吃饱了就行,这就是中医所谓不食则饥、过饱则伤;人都喜好美色,但沉迷就会伤精损身,而完全禁戒也会让身体不适,所以君子好色而不滥、行之而有度;人都会有所畏惧,也会无所畏惧,但畏惧也应有度,更不能因畏惧止步不前;人都会有忧伤为难之事,但忧伤过度也会伤身,最好的办法就是时有远虑、有备无患;有人喜欢思考,多思伤身,必有其度;有人很自卑,有人很自负,自卑与自负都有害于人,最合适的状态则是自信。凡此种种,可推及所有事物,凡修身、求学、处世、立事、齐家、治国、平天下,坚守中庸之道就会有所成,丢弃中庸之道必然难以成功。所以,为人为友为政都离不开中庸哲学。做任何事都必须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否则什么事都走极端,就会事与愿违。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淳朴的人性是天下之大本,和谐原则是天下之大道,离开中和之道,便会人心浇漓、天下大乱。践行中庸之道就是要使人的行为符合人的本性、符合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互爱互信、互尊互谅、人得其所、事得其宜,则天下太平。孔子“和而不同”的原则最能体现中和之道的精神,应该成为我们普遍遵守的做人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