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钱与民俗
9465500000005

第5章 厌胜钱(2)

将这些钱文吉语看做重要的文化信息,从中可以窥知当时社会意识的主流形态。当时民间对于理想生活境况的向往,由此得到生动的体现。而这些资料对于当时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指定“富贵”的情形,也提供了具体的说明。

“五男二女”是较多见的钱文,或作“五男二女,三公九卿”。有学者指出“传世古钱中有不少是用来解除‘无后’之灾的厌胜钱”。并举出“北魏的‘永安五男’钱”。至于“五男二女”钱,论者指出:“传说周武王有五男二女,从此五男二女即被古人视为最理想的生育模式。古代没有认为控制性别比率的医学手段,要实现五男二女的理想,非借助巫术不可。佩带五男二女钱就是当时形形色色的求子巫术中的一种。”①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育子》说:“凡孕妇入月为初一日,父母家以银盆或或彩画盆,盛粟秆一束。上以锦绣或生色帕复盖之,上插花朵及通草帖罗五男二女花花样。”可见对于“五男二女”这样的生育理想,民间有普遍认同的心理倾向。

①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252页。

另外还有一些钱文,与前面所列举的内容多有不同,例如:“物我同春”,“福在眼前”,“人生一乐”,“乐无事宜酒食”等,都体现出一种比较自然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在分析当时的社会意识和民俗倾向时参考。

4.形式各异的厌胜钱及其民俗学价值

厌胜钱,是千百年来的民俗文化凝铸而成。其中包含的民俗学价值,是极可珍视的。厌胜钱有诸多特殊形式,依用途而言,以下几种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民俗的特征:

秘戏钱

钱上铸有简略的男女交合示意图。其钱文大多为“风花雪月”,“花月宜人”,“明皇御影”等。有人认为,“可能是旧时长者授于新婚子媳作为传授房事以求子孙绵延之用”。①

①余榴梁等:《中国花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5页。

秘戏画面在汉代画像砖中已经出现。而后来能够绘制在非常便于随身携带的厌胜钱上,应当说体现了这一社会文化的存在在普及性传播过程中发生的一项重大变化。

这种秘戏钱有一件实物为金质,被判定为“明代宫廷长辈赠送晚辈用以传授房事之物”②。有的学者认为,这种“铸有男女秘戏的图像”的秘戏钱,“其主要用途是压服邪祟,祈求多子。中国古代很早就有通过描画性器和交合以感应多育的法术,暗佩秘戏钱就是这种古老的生殖巫术的孑遗。”③

②余继明:《中国花钱图鉴》,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版,第303页。

③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252页。

行旅钱

有学者说,厌胜钱中,“铸有‘一帆风顺’、‘一路福星’等吉语及帆船等图形的,称行旅钱。”④其实,这类钱还有“一路福星”钱,“出行大吉”钱,“出门大吉”钱,“出门见喜”钱,“出入通泰”钱,“水陆平安”钱,以及“顺风大吉满载而归”钱等。

④余榴梁等:《中国花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5页。

“舟楫梅盐”钱,很可能也可以归入同类。也有可能是水路旅程中的游戏形式“摊钱”所用之钱。“梅盐”,即梅子和盐,调味品。或可借喻调剂旅途生活的娱乐方式。钱文读作“舟楫梅盐”或者“舟楫盐梅”,都是可以的。

“水陆平安”钱背面有刀、叉、星象及坎卦图形。《周易·坎》有“行有尚”的解释,又说,“水有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

这种具有厌胜功能的“行旅钱”为旅人出行时携带在身,在某种意义上有护身符的作用。

上梁钱

中国古代建筑极重视厌胜。建筑施工之中,上梁,是极重要的工序。清人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一四写道:“营建室宇,尤重上梁。温子升《阊阖门上梁文》曰:‘良辰是简,穆卜无违。’是古人亦甚重乎此矣。咸宁刘氏新成一屋,居之者辄患 衉血之疾。有相宅者曰:‘梁上得无有异乎?’梯而视之,则有一赤虫,蠕蠕动,长可数寸,而细仅如发,黏著于木,竟不可去。乃易其梁,而 衉血者皆愈。后知木工于上梁之日,偶伤其手,血濡缕入木中,遂成此异,初非有意为厌术也。”焦循《忆书》中则记录了一个故事,说到“时从伯父素与木工殷姓交好,是时待之益恭,丰其膳饮,防其厌也”,然而却受到巫术损害,成为一件木工“有意为厌术”的实例:“伯屋成后,七年而伯物故,又六年遂拆毁,灰尚白,钉尚剡利。拆至中危,得一瓶,瓶内一针一雍正钱。计之恰十三年。”这是以钱为厌胜的典型例证。所谓“计之恰十三年”,可能是说“雍正”的“雍”字的笔画数恰与屋舍毁坏的年代相合。而民间上梁通常使用厌胜钱,则是取正面辟邪求吉的作用。

《张太岳集》卷一八《杂著》说道:“皇城北苑中有广寒殿,瓦甓已坏,榱桷犹存,相传以为辽萧后梳妆楼。成祖定鼎燕京,命勿毁,以垂鉴戒。词人题咏甚多。至万历七年五月四日,忽宇倾圮。其梁上有金钱百二十文,盖镇物也。上以四文赐余,其文曰‘至元通宝’。按至元乃元世祖纪年,则殿创于元世祖时,非辽时物矣。”据记载,“前些时候在北京景山北麓寿皇殿,发现正脊中间安置一锡宝盒,内有面、背分别为汉、满文‘天下太平’的鎏金银钱二十四枚,则是清代之上梁钱。”①《大钱图录》收录面文为“光绪通宝”,背有八卦图案的大钱,并有说明:“每遇修葺,各宫殿上梁时安置宝合,合中皆贮此钱。”传世有咸丰年间用于福州圣庙正殿上梁的布币上梁钱和刀币上梁钱。前者面文和背文分别为:

咸丰元年十二月初四日巳时

圣庙正殿上梁

后者面文和背文分别为:

咸丰辛亥福州重建

圣庙正殿上梁用

这是确凿无疑的上梁钱的实物,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①余榴梁等:《中国花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8页。

镇水钱

有一种钱面为周处斩蛟或钱王射潮图形的厌胜钱,背面或为吉语祝辞,或为八卦图形。其性质,有人认为“建造堤防等所用”,可以称为“镇水钱”。①

①余榴梁等:《中国花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8页。

“海晏河清”钱,背面为水波纹,或许也可以归为同类。

清人俞樾《茶香室四钞》卷二七有“佩正德钱”条,其中写道:“国朝焦循《忆言》云:泰州宫紫县太史言,十年前后以重价购求正德钱,一二文可值一金,云正德为游龙,佩之渡江河,无波涛之危。近遂有伪为求售者,甚或钱背铸一龙,前此未闻。此康熙年事也。余幼时尚见有以正德钱佩于腰者,近则无之矣。按正德游龙,俗传尚有此说,其钱可镇风涛,余亦尝闻之故老也。”对于正德钱“佩之渡江河,无波涛之危”的迷信,也体现了民间关于某种“钱”可以起镇水之“厌胜”作用的观念。

生肖钱

据说“唐宋以来历朝有铸”。形式各有不同,有的一钱为一种生肖,12枚为一套。也有几种生肖合铸一钱者,也有的十二生肖并铸为一钱。后者往往为大钱。有的“生肖钱”背面有“长命富贵”、“天下太平”等吉语文字。背面为本命星官者,或称“本命钱”或“命钱”。这种钱往往有张天师驱鬼、龟鹤齐寿、加官进禄、降龙伏虎等图案。一种生肖铸于一钱者,很可能是这种“本命钱”。其作用或许与民间“本命年”迷信有关。

有的学者称此为“生肖品厌胜钱”,又指出“俗称十二支钱或十二属钱”,并区分为八卦生肖钱、吉语生肖钱、星官生肖钱等①。然而我们对于几种生肖合铸一钱以及十二生肖合铸一钱的情形,还不能有明确的解释,或以为“有不少属于道教祈禳用钱”②。我们注意到,十二生肖合铸一钱者,绝大多数为圆穿,这种形式很可能是为了便于将此钱作为简易的式盘或罗盘使用,因此这种钱确实以称做“十二支钱”更为适宜。

①卢振海主编:《中国古代压胜钱谱》,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335页。

②余榴梁等:《中国花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