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钱与民俗
9465500000006

第6章 民间艺术形式中的钱形图案

1.古代画像中的钱形图案

汉代画像中的装饰图案,有以钱币作为画面内容的形式。

例如,河南郑州出土西汉画像砖钱纹图案,有研究者称作“五铢钱乳钉纹”。虽然钱文只有“五”字,却仿像相当逼真,方孔有郭。所谓“乳钉”环绕四围,每边7个,共24个。钱纹规整精致,画面简洁清雅,有较强的装饰性。

河南郑州出土的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画像砖所见钱纹图案,方孔的边缘不清晰,钱文亦模糊,“铢”字右边较明显,“五”字的位置似乎外有方框,也可能原作并非“五”字。四围也有乳钉,每边5个,共16个。钱形轮廓不规整,推想或许工匠刻画模版时未能精心,也可能砖坯泥质过软。钱形图案向四角各射出一短线,可能是为了在方形与圆形之间填补画面。

河南许昌出土汉画像砖钱纹图案,则画面十分简单,图形也不尽合乎比例,似乎只保留某种象征意义了。四川彭山第901号汉代崖墓所出钱纹画像砖,钱纹也相当简略,所表现的没有文字的钱币,汉墓也确曾出土,或称为“无文钱”,或称为“无字钱”。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制作者以钱背作为仿拟对象的可能。

云南大理大展屯汉墓出土的钱纹画像砖,也采用了同样的简笔技法,只是穿的四面都有象征文字的纹样,所表现的,大约是钱文“大泉五十”的王莽钱。

2.古器的钱文

长沙阿弥岭西汉墓出土的硬陶罐,器身有钱形印纹,以简略的勾画象征钱文的形式也大略相同。陶器印纹出现钱纹,这是值得珍视的一例。曾经出土于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的“釉陶钱纹罐”,体现出前者进一步演进的形式。浙江安吉天子岗三国时期墓葬出土的印有钱纹的青瓷器,也可以看做同例。

西汉时代的铜器遗存中,有见于金石学著录的所谓“良金一朱铜器”、“良金四朱铜器”,均采用以钱纹为中心,两侧以云纹相烘托的构图形式。

汉代铜镜也有以钱纹作为装饰形式者。被判定为后汉器的所谓“传形五铢钟镜”,铭文为“五铢五”三字,画面为五铢钱两枚相交。又有所谓“货泉范镜”,以货泉钱二枚作为装饰。我们在一面四神博局镜上,也可以看到两枚“大泉五十”钱纹。有铜鼓研究者在讨论铜鼓纹饰时,引录了所谓“‘富贵宜昌’五铢钱纹铜镜”,画面中为铭文,两侧为鱼、鹭,上下分布四枚钱纹。(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编:《中国古代铜鼓》,文物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156页)其图案形式与铭文为“延熹元年造作工”的铜洗以及铭文为“富贵昌宜侯王”的铜洗完全雷同。令人疑心“铜镜”之说或不确。

汉代铜器纹饰采用钱纹的,以铜洗数量最多。汉代钱纹铜洗,典型的形式以鱼、鹭作为装饰画面的主体,配以钱纹。《小校经阁金文》著录的一件“汉器”,称“大吉昌金钱中洗”,铭文为“大吉昌金钱中”,可知金钱在这里绝不仅仅是单纯只为充实和美化画面的无主题无意义的图案,而是有特定的文化涵义和具体的象征作用的。有的铜洗纹饰已经以金钱为主,省略了鱼、鹭形象。如所谓“长乐洗”就是如此,其形式虽略显单调,金钱的地位却得以提升,可知在器主与制作者的观念中,“长乐”的实质保证正在于此。有的画面中,五铢钱纹竟然多至六枚。

被定名为“新宜子孙熨斗”的一件汉代铜器,饰有四枚“货泉”钱纹,四条鱼在其间穿游,构图显得较为活泼。

3.“锦钱”与“绮钱”

丝织品的花样使用连钱图案,可能曾经是十分普遍的情形。

唐人韩琮《信平县野中得落星石移置县斋》诗记述有关保存一件陨石的故事,其中写道:“的的堕芊苍,茫茫不记年。几逢疑虎将,应逐犯牛仙。择地依兰畹,题诗间锦钱。何时成五色,却上女娲天。”其中“题诗间锦钱”一句,可能是说题诗于连钱锦上。皮日休的《病后春思》诗也说到这种织物:“连钱锦暗麝氛氲,荆思多才咏鄂君。孔雀钿寒窥沼见,石榴红重堕阶闻。牢愁有度应如月,春梦无心祗似云。应笑病来惭满愿,花笺好作断肠文。”

南朝梁庾肩吾《咏花雪》诗写道:“瑞雪坠尧年,因风入绮钱。”所谓“绮钱”,一般解释为以钱形为图案主体的窗户雕饰,然而更可能是指帘帷上锦绮的钱形图案。谢緿《直中书省》诗:“玲珑结绮钱,深沉映朱网。”李善注引《东宫旧事》:“窗有四面,绫绮连钱。”又如梁元帝《后临荆州》诗:“高栏来蕙气,疏帘度晚光。绮钱临仄宇,阿阁绕长廊。”梁元帝《和刘尚书侍讲五明集》诗:“日宫佳气满,月殿善风清。绮钱敞西观,缇幔卷南荣。”以及《乐府诗集》卷四四《清商曲辞一·子夜歌四十二首》之四十二:“朝日照绮钱,光风动纨素。”都说到“绮钱”。又如:“登台临宝镜,开窗对绮钱。”(房篆:《金石乐》)“雕云度绮钱。香风入珠网。”(王融:《奉和月下诗》)“奇树舒春苑,流芳入绮钱。”(张正见:《芳树》)隋人江总《芳树》诗有“暂欲寄根对沧海,大愿移华侧绮钱”句,同样值得我们注意。

特别是其中“开窗对绮钱”句,可以说明“绮钱”不大可能是窗户雕饰,而是用作帘帷的连钱纹织物。

唐人许敬宗的《奉和秋日即目应制》诗所谓“玉露交珠网,金风度绮钱”,也可能是将这种织品作为吟诵对象。

4.以“钱”为主题的剪纸艺术

民间剪纸作品主要用以美化居室装饰,以贴窗即利用采光途径扩张其艺术影响力的形式最为常见。通常称为“窗花”。

窗花图案千奇百异,往往有活泼的生活气息。以“钱”为装饰主题,反映了民间重视物质生活,追求富足的心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婴儿为主题的图案设计中,注重“钱”的形像效果的突出,表现出对于人生前景的富贵期待。在表现父子、母子亲密关系的图像中,两代人身体的主体部分都以钱为装饰,似乎有意表现富裕生活的时代接续。在古代社会中,这应当是民间普遍的理想。

5.“刘海戏金蟾”

记载清宫“内府旧藏名迹”“书画关于释典道教者”的《秘殿珠林》卷二《贮·乾清宫》,著录“无名氏画”“宋人画《刘海戏蟾图》一轴”,列为“道氏图轴上等”。关于画面质量规格等级,写道:“上等元一。素绢本著色。画高三尺三寸四分,广一尺九寸四分。”看来,“刘海戏金蟾”在宋代已经成为画师笔下的生动形象,并有名作传世。

陈元龙撰的《格致镜原》卷五《日用器物类二·火》引录田汝成《熙朝乐事》中说到宋代元宵节灯会盛况:“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前后张灯五夜。相传宋时止三夜,钱王纳土献钱,买添两夜。先是腊后春前,寿安坊而下至众安桥,谓之灯市。出售各色华灯。其像生人物,则有老子美人、钟馗捉鬼、月明度妓、刘海戏金蟾之属。花草,则有栀子、葡萄、杨梅、柿橘之属。禽虫,则有鹿鹤、鱼虾、走马之属。其奇巧,则琉璃球、云母屏、水晶帘、万眼罗、玻璃瓶之属。而豪家富室则有料丝鱼

、彩珠明角、镂画羊皮、流苏宝带,品目岁殊,难以枚举。好事者或为藏头诗句,任人商揣,谓之猜灯。或祭赛神庙,则有社火鳌山、台阁戏剧、滚灯烟火,无论通衢委巷,星布珠悬,皎如白日,喧阗彻旦。”其中关于“各色华灯”“其像生人物”有“刘海戏金蟾之属”的情形,也告知我们这一故事当时已经在社会普遍传播,并且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画面形象。

《五代诗话》卷九引《坚瓠集》:“《碣石剩谈》载《刘海蟾歌》云:‘余缘太岁生燕地,忆昔三光分秀气。丱贯圆明霜雪心,十六早襍甲科第。纡朱怀紫金章贵,个个罗衣轻挂体。如今位极掌丝纶,忽忆从前春一寐。昨宵家宴至五更,儿女夫人并侍婢。被吾佯醉拨杯盘,击碎珊瑚真玉器。儿女嫌,夫人恶,忘却从前衣食乐。来朝朝退怒犹存,些儿小过无推托。因此事,方顿悟,前有轮回谁救度。辞官纳印弃荣华,慷慨身心求出路。’按海蟾,姓刘名嚞。渤海人,十六登甲科,仕燕,五十至相位。朝退,有二异人坐道傍,延入谈修真之术。二人默然,相索金钱一文,鸡卵十枚,掷于案,以鸡卵累金钱上。嚞傍睨曰:‘危哉!’二人曰:‘君身尤危,何啻此卵!’嚞遂悟,纳印入终南山,学道为仙。其歌意甚明白。今画蓬头跣足,嘻笑睨人,手持三足蟾弄之,曰此《刘海戏蟾图》也。直以刘海为名,举世无有知其名者。录之以资博识。”原注:“嚞,与哲同。”这里解释了“刘海戏金蟾”故事的真正由来。其主题是宣传道家隐逸思想,而钱成为引导人们顿悟,逃避世尘,“修真”“学道为仙”的重要启示。

后来民间传播甚为广泛的“刘海戏金蟾”画面,刘海手中舞动的,往往是一串金钱。故事原本以“金钱”喻“危”的主旨,可能已经渐渐转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