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经历过一次生死关的定义王赵平,却明白自己兄长的深情厚谊,点点头应承道:“惇哥,我会小心的,也会看着义儿,你自己也要小心。”
两人快速的下了点将台,赵平上马之后,忍不住回头向台上遥望:父皇、兄长、母妃、妻子,还有无数亲人、朋友和故旧都在伸长了脖子看着出征的将士。
看着爱妻耶律可玲抬手擦着眼睛,赵平心中也涌起了一丝不忍:她最亲的人现在全都上了战场,难怪可玲会担心、会害怕,但赵平还是狠下心肠,头也不回的纵马远行!
战争不仅仅是战场上的胜负,还包括了各种因素的较量,比的是敌对国家的综合实力。就以此次大宋出兵来说,不仅耶律氏的起事是遵从了宋朝的安排,以后至少有三次大的起义也都是倾天网在暗中运作,事先就把大金搅了个翻天覆地。
准备出兵之时,无数物资集中于靠近金宋边境上的各个州府之中,堆积如山的粮草足够百万大军使用五年以上。各种军械、营帐之类的军用物资,由几乎看不到头的车辆满载着,无数的船队不断的在向边境上运送。
为了保证此次北伐的胜利,天子赵惇下旨,一口气征调了超过五百万的青壮年加入厢军,负责后勤。
这下看出了养马法和保甲法巨大作用,当年强制推行之后,十七年来,民间蓄养大型牲畜成风,百姓平时也参加军事训练。在朝廷抽调了如此多的青壮年之后,由于有大型牲畜的帮助,剩下的人仍然足以维持正常的粮食与物资生产,持续供应前线。
用天子赵惇的话来说,战争比拚的是国力,大宋现在的本钱远比大金要厚,就看你大金还拚不拚的起。
这点确实不假,大宋境内的总人口本来就超过大金,国家收入主要不再靠赋税,而是海外贸易,民间和国家的财富之多无法想像。再加上之前大金境内的天灾人祸,大金和大宋之间已经有天壤之别。
更主要的是,大宋臣民有着明确的目标:“还我家园”!把此次大战当成了清算血债的好机会。,为了报仇雪恨,他们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全力配合宋金之间的决战。
大宋北伐的主要将领都有一个特点:不是从一开始就参加了西征,就是灭夏时立过军功,都有很不错的战场经验。
这点上,大宋又比大金有了巨大的优势。大金这些年除了北部的鞑靼诸部总也不安定,不断的爆发战事,其它时候还算平定,军队和将领参加战争的机会大大减少,没太多的实际经验。更要命的是,大金军方最主要的成员——女真贵人耽于玩乐、贪享富贵,早已不是当年骁勇善战的女真铁骑。看看大金北方被鞑靼诸部折腾成这样就知道了,女真人能够带兵作战,还能应对如此大战的将领已然不多。
按事先议定好的方略,北伐大军共计五十八万,分三路过淮河进攻大金。
其中,东路军有十四万,从楚州出发,渡黄河进入山东,在谭稹、詹度义军的接应下,进取济南府,然后会攻大名府。主帅为孟忠世,他是原楚州驻军京北路军主将,西征时已经是都胜禁军主将。孟忠世的副帅为南天候(字天机),原临安武校学子。与他们配合的谋士团首席军师为燕天乐(字景原),原枢密院五品都虞侯。军法官为东路军军法制使诸葛诚(字伯生),重兴二年武举第四十七名进士。
西路军拥兵十二万,从原西部的利州东路出发,进攻京兆府,然后与义军呼应,攻掠河东南路。主帅为王信开,原张俊部下王德之子,八字军王彦之孙。副帅为尉节(字虎业),原都虎禁军副将军。谋士团首席军师为杨析(字文重),原枢密院谋士。东路军军法制使常艺林(字传心),为军法官。
阵容最强大的是主攻的中路军,兵力近三十万,从安丰军堡出发,攻克颖州后,直逼开封府,也就是原大宋的都城汴京。
中路军简直快成了西征军元帅行营的翻板,成员也大部分是西征军将领和幕僚,现在的主帅是岳雷,副帅换成原任都兴禁军左上指挥使的张义第三子张北进;军师任欣德(字修文)留任;军法官——军法制使不再由任欣德兼任,而是魏节亮(字长生)。原西征军主帅岳云年事已高,天子赵惇让其留在京师临安,可他自己坚持跟了上来,担任幕僚。
现在还留在原西夏夏州的禁军,任务和在高丽的宋军一样,就是不断的骚扰大金,让它无法全力应对宋军北伐。
第一阶段预定战略完成之后,三路大军再一同北上,进攻幽云腹地,最后会攻中都大兴府。
当然,这些出征的军队和将领大都到达了各自的位置上,在临安领金印、兵符和令箭的,只是部分主将。要等到举行完出征仪式,再来到各自的出发地点,那大金还不早就做好了准备,天子赵惇才不会办这种傻事儿。
出征令一下,各路的军队都已经动了起来,中原大地上波澜壮阔,“讨还血债、复我河山!”响彻了淮河南岸,无数英勇豪杰将要为了自己的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大宋重兴十五年十一月,寒风已至,大金河北西路大名府吴村早已被大雪覆盖。
已经七十八岁的何雨虽然头发已经全白,但精神却还很是不错,他按往常习惯,早早的起身来到虞允文大人的墓地,依例打扫着墓前的积雪。
前段时间听到消息,说是大宋已经起兵北伐,而且是连战皆捷,如今已经攻下旧都汴京,前锋于半月前渡过了黄河,直指幽云重地。
想到这里,何雨的心中十分快意,不由的放下了手中的扫把,走到墓着默默的祝祷:“虞大人,您知道了吗?您的外孙——大宋天子赵惇已经亲自领兵北伐,报仇雪恨的时候到了。请您一定要保佑他们,早日平定中原、复我河山。”
此时,远处吴村那边突然传来了吵嚷之声,未等何雨搞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几匹快马已经冲近了大墓。
眼看快到墓前,为首的一名青年骑士猛然一拉缰绳,止住了飞奔的马匹,从马背上一跃而下,来到何雨的面前急急的拱手询问:“老人家,请问您是何雨何大人吧?”
看着这名身着北方服饰,长相不似汉人的青年人,何雨心中甚是疑惑:自金宋战争爆发以来,吴村所在的山口外已经被金兵封锁,外面的人已经不能来为虞允文大人扫墓。但看对方焦急的样子,他还是回答:“正是老夫,公子是?”
“在下耶律义,故辽耶律氏子弟,但现已归顺大宋,是大宋的子民。”年轻人立刻自我介绍,怕何雨不信任自己还说明了一下,然后将一个信物交给何雨验看,着急的说道:“何大人,请您告诉我们忠义郡王虞允文大人遗骨的准确位置,请出他老人家的遗骨之后,快些跟我等离开。”
“出什么事了?为何要移动大人的遗骨?”何雨正在仔细看着手中的信物,刚刚确认是倾天网的,听到耶律义这样说,顿时一惊,立刻追问。
“该死的迪古乃,他赢不了陛下,为了破坏大宋军民的士气,便要毁了忠义郡王的墓地。”耶律义愤慨的说道。
之前何雨与这位大金皇帝接触的也不算少,但还是实在无法理解这个迪古乃是怎么想的,简直是有疯病:“他怎么敢这样做?不怕激怒大宋军民,反而弄巧成拙?!而且,兀术一直对忠义郡王很是尊重,他这么做,不怕自己的祖父在地下骂他不孝吗?”
“迪古乃本来就是个疯子,不可理喻。我等就在附近与金军周旋,得到了倾天网的指令才赶过来的,请大人还是快些指点一下地方,金军很快就会过来。”
“请跟我来。”
耶律义吩咐两人跟自己一起走,其他人在外面守卫,准备等到接上何雨家人的同伴一起离开。
何雨领着耶律义他们绕过了前面的墓堆,来到与大山相连的地方,指着一处背阴坡上的大石板:“把它搬开。”
耶律义他们依言把大石板移开,下面是一个黑洞洞的洞口,何雨看他们惊讶的扭回头看向自己,叹了口气:“虽然金人一直对忠义郡王表现的很敬重,但我还是不敢完全相信他们。所以,留了这么一个洞口,准备随时把大人的遗骨转移。耶律义,跟我进去把大人的遗骨取出来。”
等何雨和耶律义小心地捧着一个半人高的瓷坛子来到洞前的时候,何雨的家人也已经接了过来,但此时,吴村方向传来了人喊马嘶的声音。
耶律义脸色一变,小心的放下大瓷坛,一名守在松柏树林外的下属已经跑回来报信:“二当家的,金军已经来了,正在吴村里搜索,只怕是在找何大人。”
“我们马上离开,从山后走。”耶律义立刻做了决定,然后看了看面前何雨四位亲人,又转向何雨:“何大人,你们一家和我的几名部下带上虞大人的遗骨先行一步,我们留下,拖住这些金军一些时间,好让你们走远。”
何雨摇摇头,拒绝了耶律义的好意:“不了,你们走,我留下。”
“不行,倾天网要求我们把您一家都接走的,我们必须做到。”耶律义愣怔了一下,立刻劝说道:“您不走,金兵不会放过您的。”
“我老了,已经跑不动,会拖累你们的。”何雨还是摇摇头,他看着面前的空墓:“不瞒你们说,这墓的旁边还有好几个人的骨头,是我已经过世的舅子和老伴他们的。当初我把他们葬在这附近,既是为了陪虞大人,也是为了有这么一天的时候,能把虞大人的遗骨替换下来。可如果我不在了,金人不会相信的,他们立刻追踪的话,你们也走不掉。”
“可是……”
“不要劝了,快走吧。再不走,你们也走不掉了。”何雨不再和耶律义他们说下去,而是提起扫把,慢慢的向前面走了过去:“我去取骨头,你们快些离开。”
耶律义和同伴们一脸敬意的看着老人离去,咬了咬牙,带上虞大人的遗骨和何雨的家人快速向后山跑去。
大宋重兴十六年一月,正在已经被攻克原大宋汴京,现开封府驻留的大宋天子赵惇心中一直很是不安。早在去年十一月,他就得到倾天网的禀告,说是迪古乃准备毁掉自己外祖父——忠义郡王虞允文虞允文的墓地,以打击大宋军民的士气。
当时倾天网就派出了正在大名府附近活动的耶律义前去吴村,好保护何雨一家和外祖父的遗骨。
只是,金人这段时间不断的发动反攻,而且封锁的比较严密,时至今日耶律义都没有准确的消息。反倒是金人在得意的宣扬,他们已经毁了虞允文的墓地,何雨一家也不幸被害,迪古乃还把虞允文的遗骨拿去喂了狗!
天子赵惇已经下旨,要西夏、高丽的宋军和水师立刻出击,配合北伐的宋军全面发起了攻击,被激怒的宋军将士在前线和金军打成了一团。
这天一早,天子赵惇刚刚召见了天子行辕的数名幕僚,准备商讨下一步的进攻计划,外面便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