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妆点三国:倾城多为英雄误
9809500000020

第20章 天挺秀,悲春风 (3)

“此地名巴丘?想当年我为伯符镇守豫章,也驻扎在巴丘,没想到两地相隔千里,却异地而同名。”

周瑜不禁有些感叹。

当年周瑜留镇之巴丘,为庐陵郡巴丘县,故城在今江西峡江县北,而此时周瑜到达的巴丘则是荆州长沙郡的巴陵,也就是如今湖南岳阳。

周瑜死后,鲁肃接任率万人驻守巴丘,在洞庭湖操练水军,筑巴丘城,建阅军楼,这便是如今岳阳楼的前身。

此次周瑜的出战是为了实现当年他与伯符相约的伟大梦想——征蜀而夺天下。

自赤壁之战后,吴主孙权便安于南面称孤的现状,一再亲近刘备,先是送出枭姬出嫁和亲,而后又差点将通往巴蜀的要塞南郡借出,幸而周瑜及时劝阻,才没有让刘备如愿。

不过,对于周瑜希望软禁刘备于江东的计划,孙权没有依计而行,而是放虎归山。原本他以为周瑜会对此大为光火,没想到公瑾依旧是一副淡然处之的神情。

然而,让他又喜又惊的是,周瑜展开地图,在他面前铺开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规划。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内里懦弱无主,周瑜请命与奋威将军孙瑜合兵取蜀,一旦得蜀而并张鲁,便留孙瑜固守其地,与马超结援,而周瑜则转向袭取襄阳,以图曹操。大计若成,则天下尽在掌握。

孙权被周瑜的一番豪言壮语说得激动不已,刚刚登位时,他也曾雄心万丈,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战事的频仍,天下在他眼里变得越来越遥远。曾几何时,他竟然想着,只求偏安于江东,便心满意足了。如今,周瑜的计划又让他燃起了雄雄斗志,若果能如愿,君临天下便指日可待。

不过,喜悦之中,他又泛起一丝忧虑,蜀地素有天子之气,若公瑾夺蜀成功,他还会回来吗?或许就是为了解除自己的这种担忧,所以周瑜提出成功之后由同宗孙瑜镇守巴蜀。然而,一旦他心生反意,又岂是一个孙瑜所能掌控?

孙权的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天人交战:一个声音说,公瑾绝不会有不臣之心,江东河山之中,孙贲的豫章,孙辅的庐陵,孙瑜的丹阳,都曾是他夺来的领地,但他却悉数让出,他征战多年,辟土开疆,如今却只有半个南郡;另一个声音却说,公瑾乃万世之英,岂能久居人下,你不是讨逆将军,你如何能让他死心塌地?巴蜀之地,有天子之气,这天子之气究竟指的是谁?

不过,天下的诱惑最终还是占了上风,孙权思虑许久,答应了周瑜的作战计划。

周瑜出征了,浩浩荡荡,士气如虹。

如果周瑜如愿夺下巴蜀,孙权或许会最终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然而,上苍却没能回答他的问题。

就在巴丘,周瑜染上了时疫,江陵的箭伤也随即复发,一时之间,病魔来势汹汹,医者束手无策。

孙瑜痛心不已,他曾经如何的欢欣鼓舞,能与公瑾并肩作战,成就创世伟业,如今却只能看着他的生命一点一滴如沙漏般缓缓流逝。

巴丘,又是巴丘。

曾经自己从千里之外的巴丘得到了伯符病故的消息,如今上天也要在同名之地收回自己的性命吗?或许这便是兄弟二人命中注定的缘。

那一刻,他希望能再弹奏一次《长河吟》,他希望能再见一下自己的所爱的人,幼子循、胤和那牙牙学语的小女儿。

风萧萧,水茫茫,暮云苍黄雁声寒。

斜阳外,浪涛涛,滚滚东流辞意健。

奔入海,何艰辛,长风乱石阻归程。

纵南行,挥手去,直捣沧海会有时。

问人生,叹华年,时不我与华叶衰。

举杯醉,对月吟,愁肠千结寒声碎。

长河水,奔腾急,壮志难酬空悲切。

知音少,洒泪还,断弦残曲与谁听?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当孙权日日远望着波涛滚滚的长江,无数次地追问,周瑜究竟会不会回来时,他没有等来周瑜的归音,却等来一个惊天的噩耗。

这一次,他真正发自内心地流下了眼泪:“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

一切都结束了,他内心对公瑾的纠结,他一统天下的伟业。

那一年,周瑜年仅三十六岁。

那一天,东吴扬起铺天盖地的白幡,孙权素服举哀,众事费度,倾力而为。

那一天,官民尽呼:“都督归来!”哀声如歌。

那一天,鲁肃、甘宁、程普、黄盖无数守将,听到哀讯,前来举丧,刘备则派来了曾经于周瑜手下任事的凤雏庞统。

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那次是你不经意的离开,成为我这许久不变的悲哀,于是淡漠了繁华无法再开怀,于是我守着寂寞不能归来。

周瑜的墓前,小乔日夜守在旁边,任风吹雨打,看时光荏苒,直到十四年后,她流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眼泪,燃尽了自己的最后一缕思念。

行云流水音犹在,从此曲误无周郎。

歌曲误,醉中自有周郎顾

一盏灯,昏黄。

一盘棋,残局。

一张琴,弦断。

当东吴上下身披白孝高呼“都督归来”之时,一女子独自抚琴,黯然神伤。她不是风华绝代的小乔,只是一个微末的歌伎,然而,她坚信自己比小乔更懂得周郎,懂得他的琴音,懂得他的雄心,懂得他的得意,更懂得他的失意,虽然在他的心中并无她的丝毫痕迹。

上天究竟是妒忌,还是公平?妒忌?因为他得到了世人梦寐以求的东西,潇洒风姿,卓越才能,如花美眷,一世英名。既有英雄气,又有儿女情,果真“当是神仙来紫府,双禀赋,人间相见犹相妒”?公平?上天说,你得到了一些东西,必将失去另一些东西,命运如此,既然你的“运”让你得到了如此之多,我只能拿走你的“命”了。说透了,依旧是天妒英才。

当一曲《广陵散》清音弹断,她凝神无语,正是“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想当年,未谋君面,先闻其名,二十四岁为将,年少英雄名震江东,时称“周郎”。身披甲胄,便是位英武非凡的三军统帅;脱下战袍,便是个翩翩浊世佳公子。

吴府夜宴,她终于如愿以偿,得见君面,虽然只是一个侧影,却了了平生的夙愿,也生了一世的牵念。酒酣微醺之时,吴主笑言:“乔公二女虽流离,但能够得你我二人为婿,恐怕也得偿所愿了。”公瑾笑而不答,微微一瞥触及角落操琴的她,眼光中的温柔让人心颤,一时的心慌竟使得弦下的《寒鸦戏水》无故平添几分颤音。听到此处,他眉头微皱,回顾侧目,那一顾,只为琴音,却让她心生波澜。

歌曲误,醉中自有周郎顾。她或许不知,世人在记录公瑾雅事之时,她无意中也成就了史册的注脚,虽然了无痕迹,《吴书?周瑜传》中记载:“虽三爵之后,其有缺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自此后,她苦练琴艺,钻研音律,正是手在弦上,意属听者。数次歌宴,纤纤玉手弄管弦,弹得众人称绝、吴主看赏,听得周郎颔首、沉浸余音,然而,却不见他回首。此后,心懒散,意阑珊,丢了曲谱,误了管弦,只怪“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空负了一番相思,点点柔情。

再次抚琴,心思散乱,琴声疏离,只听得周郎频频回顾,果然,赏音人之前,不欲见长,偏欲见短。是啊,见长则人审其音,见短则人见其意,真真是“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此后的日子,她为他活着,用眼、用耳、用心捕捉着有关他的种种,不管是流言,是揣测,还是私语,她甘心做着他的耳目,即便他从不知晓。

他也常在吴主府上操琴一曲,以助雅兴,旁人听其音,拍手称叹,她听其意,费尽思量。果然,骄傲如他,也有着种种失意,从《将军令》的豪情激昂到《高山流水》的知音难觅,她听懂了他的琴声,也品出了他的心曲。

自从主公孙伯符英年早逝,周郎便失去了他的挚友、他的知音。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伯符用生命最后的言语告知了周瑜:他是他一生的知己。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兄弟之情,足以让周郎肝脑涂地,鞠躬尽瘁。然而,他渐渐发现,此时非彼时,此主非彼主。

坐镇江东的孙仲谋,依旧谨记兄长的嘱托,外事不决问周瑜,因此,在公瑾的力主之下,他决计连刘抗曹。那时的周郎依旧是东吴的半壁江山,然而,王臣之间的罅隙却暗暗滋生。多了战火,少了琴音,她原本应该清闲,没想到却心累如斯。太平时日的歌舞升平是她一展琴艺之际,却是他意兴阑珊之时;战火四起的逐鹿沙场是她避之不及的地方,却是他建功立业的天地。

赤壁之战,周郎名闻天下,赢了战争,更成就了英名,也引来了猜忌与毁誉。当年长倨傲的东吴老将程普向旁人慨叹“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之时,她为他欢喜;当瞥到吴主听闻此言微微触动的眉尖,她为他担忧。蒋干对公瑾“雅量高致”的赞誉,吴老夫人对孙权“以兄奉之”的嘱咐,让她心安,又让她慌乱,心安的是美言赞誉总是好,慌乱的是盛名之下必有所累。

听得大耳贼刘备曾在宴会叙别与主公私语:“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果真是绵里藏针,弦外有音。想必是对功高镇主的担忧,吴主也着实听入耳、记于心。

果然,公瑾染病,吴主未曾慰问抚恤,火烧赤壁的功勋似乎再被刻意忽略;而只打下个荆州三郡的吴下阿蒙得病,却被迎置内殿,悬赏求医,照料起居。一冷一热,看得她心凉。吴主的猜疑藏于内心,却也会露出些蛛丝马迹,心细如发的她看得清楚,聪慧绝顶的周郎自然了然于心。

病榻之上的他有着壮志未酬的遗憾,更有着前路无知己的悲凉,伤口痛,心更痛,当一切想通看透,却发现已经力不从心。罢,罢,罢,生如夏花,有绚烂的绽放,自有凋落的一天,只是没想到英雄一世,繁花满枝之时竟一夜飘零,开得满目缤纷,落得惊心动魄。

那一天,一颗灿烂夺目的流星,匆匆划过了三国乱世的夜空;那一天,后悔莫及的孙仲谋痛哭流涕;那一天,苦心算计的刘玄德暗暗窃喜;那一天,东吴上下悲恸无比;那一天,惨淡的琴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

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

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

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于风华正茂时辞世,究竟是幸,还是不幸,比起他人,三十六岁的人生或许短暂了些,但在辉煌与英名的点缀下,异常绚丽。

当孙权于东吴称帝,由衷地说了一句:“孤非周公瑾,不帝矣。”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于辉煌中壮烈地死去,她在卑微中寂寞地活着,一个伫立于史册的高山,一个泯然于历史的尘埃,只有那一顾将两人系于无形。

苏东坡曾有一阕《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后世,成为千古绝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周郎的戏被后人唱得精彩,女儿的情早被雨打风吹去,世人记住的只有风华绝代的小乔,而她心中只有回首一顾的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