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
9859900000013

第13章 收复晋西北七城战役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3)

为了扩大战果,痛击入侵之敌,贺龙又指挥120师主力在日寇撤退的道路上连连设伏。20日,保德与三岔堡之敌会合后,于21日向神池撤退,行至田家洼,遭到717团的伏击,该敌被歼一部后,窜入义井镇。这时,五寨之敌也逃入义井镇。贺龙机敏地判断,敌将继续东撤。于是,令358旅进至义井以东凤凰山设伏。

果然不出所料,3月22日夜,猬集于义井的日寇3个大队,开始向神池方向仓皇撤退,行至凤凰山附近,进入358旅的伏击圈。358旅乘敌不备,以突然动作向敌行进纵队猛冲,歼敌300余人,击毁汽车数辆。日寇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打得晕头转向,不敢恋战,连夜逃往神池。358旅一鼓作气,跟踪追至神池城下,准备协同359旅攻城。23日,城中的日寇惧歼,于当日下午弃城逃往朔县。这样,神池县城也回到了八路军手中。

收复神池之后,晋西北根据地内仅剩宁武一座孤城尚被日寇盘踞。宁武县城位于三关之中,地处同蒲路北段,南控静乐、娄烦,北连朔县、大同,是阳方口以南的一个重要车站,日寇进犯山西以来曾多次出兵争夺,均未得手。此次日寇夺占后,即以重兵防守,修筑工事,以作长久占领之计。企图以宁武县作为控制同蒲路北段及阳方口公路的桥头堡。

极富军事斗争经验的贺龙一眼就识破了日寇的伎俩。贺龙一针见血地指出:鬼子集结兵力,退守于宁武,企图依据宁武的险要地形,在我晋西北门口安下一座桥头堡。我们一定要砸烂鬼子的如意算盘,干净、彻底地把鬼子赶出晋西北!

根据宁武敌军的守备情况,贺龙决定继续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法,完全切断宁武与外界的联系,造成关门打狗之势,迫使宁武之敌不战自乱,不攻而走,造成八路军在运动中歼敌的良好战机,一举收复宁武县城。具体部署是:358旅716团和359旅718团2营负责围困宁武县城;358旅715团进至宁武以北、同蒲路西侧的斗沟地区;359旅717团、719团进到同蒲路东侧的南庄子、前石湖、张孙沟地区,切断宁武与阳方口之间的联系。

这样,宁武之敌就落入120师四面包围之中。在120师围城部队连续的袭扰打击下,处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宁武之敌,只好用黑豆充饥,杀战马解渴,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连连告急求救。见此状,驻大同的敌酋只好放弃原来的打算,令其弃城突围。

为了接应宁武守军突围,31日,阳方口之敌出动步骑兵600余名,在飞机掩护下,前往宁武增援。援敌来势汹汹,大有一举突破八路军围城部署之势。然而当其行至石湖河、麻峪一带时,遭到359旅的迎头痛击,伤亡惨重,只得放弃救援企图,窜入石湖河镇进行顽抗。与此同时,宁武被围之敌见有援兵增援,像盼到了救星,千田联队长亲自率领500余名日寇杀出宁武城,向359旅侧后攻击,企图前后夹击,一举打通突围道路。358旅715团主动出击,协同359旅夹击出城之敌,激战终日,歼敌300余人,敌千田联队长也身负重伤。

同日,原平之敌也出动千余人马,前来增援。按预定部署,早已等候在神山、上阳武地区的718团奋起阻击,援敌尽管使出浑身解数,也未能前进半步。与此同时,八路军雁北支队不断袭击平鲁、吴家窑、清水河和井坪镇等地,使朔县之敌不敢轻举妄动。至此,敌我双方在宁武为中心的南北两面同时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听着方圆几十里隆隆不绝的炮声和炒豆般的枪声,贺龙禁不住开心大笑起来:“来得好哇!看来后宫这小子还真舍得下本钱呢!不过,这笔赌注可有点儿下得迟了!”

经过1天的激烈战斗,尽管日寇的南北两路援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始终未能和宁武守敌会合,黄昏时分,两路日寇见救援无望,只好拖着几百具尸体,狼狈地逃回原驻地,千田联队长也带着残兵败卒逃回宁武城内。

战斗刚刚结束,贺龙判断:由于敌寇大规模的增援计划未能得逞,宁武之敌必然孤注一掷,狗急跳墙,冒险突围。于是,下令各部队要紧缩包围圈,严加警戒,随时准备歼灭突围之敌。

正如贺龙所料,4月1日晚,宁武之敌再也忍受不住饥渴之苦,连夜冒死突围,以多路纵队沿同蒲铁路向北逃窜。贺龙立即命令部队奋起直追。358旅、359旅分别在石咀子、石湖河附近各自追歼逃敌一部。最后所剩残敌在阳方口之敌接应下逃回朔县。这样,宁武县城也收复了。

6 贺龙被人告状

八路军120师各部队,在贺龙的出色指挥下,38天收复7城和大片国土,肃清了晋西北根据地内部的敌人,扩大了八路军、共产党的政治影响,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稳定了晋西北战局。

然而,就在八路军收复晋西北7城后,阎锡山却令他的部下强行占领这些失地,并下令不准八路军在晋西北筹粮筹款。这样,在晋西北根据地就出现了国共两党力量对抗的局面。而中央1937年的“十二月会议”的“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精神,对120师中一些人却起了影响,他们幻想用迁就的办法来维护统一战线,对阎锡山进行让步。

此时,贺龙坚决不从,他说:“什么一切服从、一切经过统一战线,这明明是捆自己的手脚,不让八路军筹粮筹款,这不是饿死、困死自己么?”关于这个问题,贺龙于1962年回忆称:

关于统一战线的问题临汾会议有争议,而且是大争议。第二次会议,少奇同志也参加了。这时提出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问题,我说:咱们要把手捆起来,要缴枪了,你说我们还搞什么呢?没有主动权了嘛!说“不要挖人家的墙脚”,不要“搞政权”,不要“搞军队”,“军队不要发展党员”,那就是一系列的东西了。你看神池、宁武、偏关,一直连管涔山上、岚县、岢岚这一片我们建立的政权都交给人家,把我们县长撤走,人家的县长派进来。

120师不发展,晋西北不发展新军,去发展旧军,一系列的投降主义就来了,两次会议都有争论;第一次是洛川会议以后,第二次就是传达国际路线嘛!就是王明的那一套。搞这些东西,没有得到中央同意的,中央没有批准,糊里糊涂地把政权交了,糊里糊涂地扩大了旧军……

我们打宁武,缴了两门炮,这是阎锡山丢的,我们从敌人手里夺回来,又发给人家,阎锡山脸皮也厚,他派人把这两门炮拉走了。在太原他发给18集团军两门炮,我们打宁武缴的两门还送给他,你看这是什么搞法……回到岚县就反我,政治部是中心,司令部我是光杆,我住的房子很冷,不会烧炉子,把焦炭整个放到炉子里烧不着。我干什么?我搞修械所。

由于贺龙在统一战线的问题上与别人有不同认识,有几个人便给中央领导写了信,告了贺龙一状,并提出应把贺龙调中央党校学习。

毛泽东就这事同关向应谈了话,批评了信上对贺龙的错误看法。毛泽东说:“2方面军谁是旗帜?是贺龙。贺龙同志有三条嘛,一、对敌斗争坚决;二、对党忠诚;三、联系群众。”事情就这样过去了,1942年延安整风时把这事提了出来,一些人还为此做了检讨。

贺龙率120师收复7城后,在晋西北就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局面:在群众团体和社会团体的力量方面,120师占优势;在军事方面,120师是骨干和模范;在政权方面阎锡山占优势;在军事政权结合上,阎锡山占优势。

7 盘点

此次战役,第120师共毙伤日军1500余人,缴枪200余支、汽车14辆、骡马100余匹,收复宁武、神池、五寨、岢岚、保德、河曲、偏关等7座县城,挫败了日军的大规模围攻,巩固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对保卫陕甘宁边区有重要意义。

120师在此次战役中伤亡数目是:358旅580人,359旅897人,宋支队47人,警6团39人,总计此战役全师伤亡1563人。717团政治委员等6名营以上干部英勇捐躯……

晋西北军民历时38天的反敌5路围攻斗争,以八路军120师驱敌出晋西北根据地,收复7城,大获全胜而告结束。这次战役是在日寇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节节溃退的情况下,八路军120师独立进行的。

这一仗打得干净利落,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削弱了日寇的锐气。这一仗不仅收复了7座县城和大片国土,肃清了晋西北内部的敌人,而且人民群众也真正看清了谁是真抗日,谁是假抗日,从而,使共产党、八路军在晋西北人民群众中的威信空前提高,晋西北根据地也从此更加巩固。

所以这次战役是对进一步贯彻党关于抗日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有决定意义的一个战役。这次作战的胜利也再次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全体军民团结一致,共同对敌,充分发挥我人民战争的威力,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能够战胜它的。

战后,毛泽东代表党中央于4月10日致电贺龙等领导同志表示祝贺。电报指出;“努力奋战,击破敌人整个进攻,取得伟大胜利,中央诸同志闻之极为兴奋……望巩固内部团结,加紧整理训练,争取新的胜利,配合友军巩固根据地,坚持华北抗战,在抗战中完成自己的战略任务。”战役胜利的经验主要有:

1.在战役指导上,坚决贯彻了毛主席关于“主要是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战略方针,以及“集中主要兵力打破敌人一路”的作战原则。保证了战役中能正确运用兵力和实施正确的组织指挥。同时,在战役部署上,正确选择战役方向。从当时敌情看,北面三路敌人是主攻,南面汾离公路之敌为辅助进攻,因此,我将战役方向选择在岢岚、五寨方向。因为岢岚、五寨之敌已深入我内地、远离后方,补给困难,战线延长,兵力分散多孤军突击,侧翼暴露,利于我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地形有利,群众条件好,便于我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岢岚、五寨方向既是敌之弱点,又是它的要害,对我也是威胁最大的一路。我把战役方向选在这里,既抓住了它的弱点,又击中了要害,可收突破一点打开全局之效。

2.在战术上,集中兵力,形成拳头,抓住有利战机,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战役过程中,我以一部兵力围困敌占城镇和据点,迫敌撤退,或诱敌增援。我始终掌握两个旅的主力于机动位置,在游击队的配合下,先后在岢岚、五寨之间,五寨、神池之间;宁武、阳方口之间采用围城打援、袭击战、伏击战等战术,大量歼灭敌人。同时,我以一部兵力在外线分散活动,钳制了大量敌人,紧密配合我内线主力部队的作战,保障了战役顺利发展。

3.坚持我军独立自主的原则。在反“围攻”战役期间,晋西北虽有国民党的4个军,但它们避战观望,望风溃逃。我120师,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独立自主地进行作战,在寒冬季节里,连继作战40多天,付出了伤亡1500余人的重大代价,发扬了我军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英勇顽强、前仆后继、连续作战的优良的战斗作风,赢得了战役的重大胜利,同时也扩大了我军的声誉。

4.战斗中,在晋西北党的领导下,各地动员委员会、牺盟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前,参加各种战勤工作,为我军传递情报,封锁消息,配合作战,在物质上给我军有力的支援,精神上也给予极大的鼓舞,为我军取得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