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
9859900000018

第18章 冀南反“扫荡”战役平原上的新“八卦阵”(2)

“这和伯承他们的想法是一致的。前一段,他们有个电报来,建议将几支主力部队划分几个机动集团,结合军分区地方力量,分区域活动。我认为可行。”

彭德怀点点头:“那就电告他们,同意按方案实施。”

“好。”

“还有一点要提醒他们,一定要和鹿钟麟把话说明白,在这个时候,要警告他别弄出什么鹬蚌相争的事。这个鹿钟麟,也不知是吃错了什么药!在西安,我和程潜讲过这个话:他放第一枪,我可以让他;放第二枪,我还可以忍一忍;但他敢放第三枪的话,我绝不会饶过他!”

彭德怀须眉皆张,确实有了一种恼意。

5 国民党军战区司令官耍赖

1938年8月,蒋介石任命鹿钟麟为河北省政府主席。对他的上任,八路军采取了一种欢迎和合作的态度。为他的安全考虑,八路军曾派人专程护送。过山西长治时,彭德怀还和他进行了两天的会谈,议定冀南和冀的行政专区、分区人选暂照八路军任命的不变。

然而,鹿钟麟一进冀南南宫,便毁弃前约,要撤销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将八路军开辟的冀南20余县作为他的属地,由他与八路军平分秋色。与此同时,他大力收编地方武装,其国民党军残部和地方土匪武装纷集于麾下,借势向八路军挑衅。

鹿钟麟的急剧变化,出乎刘伯承的意料。刘伯承还记得,他上任经过山西长治,在彭德怀与他会谈后,刘伯承也和他进行了会谈,就他进入南宫的一些具体事宜和他进行了商量。那时节,鹿钟麟的态度还是热烈的,刘伯承对他也寄予了很大希望,为此电示徐向前等:八路军欢迎鹿主席早日到河北主持,并在各方面给予帮助。

刘伯承提到的帮助很快落到了实处。鹿钟麟到南宫后,徐向前除组织了万人欢迎大会外,还根据鹿钟麟的要求,将东进纵队到冀南后收编的邵北武和王子耀部2000余人拨给了他,并划定藁城、衡水、冀县、故城、新河等县负责对他的省府人员和部队提供物资供应。对此,鹿钟麟脸上堆满笑意,说我一无枪炮,二无军队,今后的抗战要多倚靠八路军,大家同舟共济,遇事多加商量……

12月21日,刘伯承率第129师直属队和第386旅来到了冀南。到后的第5天——12月26日,刘伯承去了鹿钟麟在南宫的官邸。此时的鹿钟麟已今非昔比,拿着战区总司令和省主席的架子不说,动不动就是一副不耐烦的神情,且对挑衅滋事概不承认,却蛮横地强调取消冀南行政主任公署问题。这样的会谈自然无结果。

元旦过后,刘伯承又赶去冀县找鹿钟麟谈了,结果依然。

这时节,日军扫荡的意图已非常明确了,反扫荡的部署已刻不容缓,为集中各种力量共同对敌,刘伯承于1939年1月13日再一次来到了冀县鹿钟麟的战区司令部。

这一次,鹿钟麟一反前两次冷若冰霜的模样,替代的是一种浮在脸面上的热情,先请饭,饭后又邀去看戏。这种时候,刘伯承哪有心境看什么戏,但鹿钟麟连推带拉地劝道:

“伯承兄,要谈不急在一时。我组的这个戏班子,生、旦、丑角都算小有名气,你看看就知道的。”

说话间,鹿钟麟诡秘地一笑。

刘伯承本来对他的变化就有些疑惑,这一下疑云就更浓了,但他不好推拒。一进小剧场,果然就发现了不对,鹿钟麟安排的剧目是《黄天霸拜山》。刘伯承的火噌的往上一窜,脸色很沉暗。显然,鹿钟麟是借黄天霸影射八路军。这种贼喊捉贼的做法,叫他如何不火?尤其在这种火烧眉毛的时节,亏他还能生出这些歪心思!

鹿钟麟睨着刘伯承,见他雷霆将动,那种将达到目的的得意浮到了脸上,夹带的诡秘色彩更明显。忽然,他发觉刘伯承的脸色在一瞬间恢复到了如常的地步,心中不免一惊。

原来,刘伯承也从他的神情中窥到了他的不良用心,立即沉静下来。他摘下眼镜,从口袋中掏出小手帕擦了擦,不无讥讽地说:

“鹿主席真是用心良苦,安排了这么一场好戏!”

鹿钟麟见刘伯承戳穿了他的西洋镜,小聪明式的得意感顿时烟消云散。他尴尬地:

“哪里,哪里,纯是凑凑乐子,别无他意。”

刘伯承平静如常地把戏看完了。只有坐在他旁边的宋任穷觉察了他内心的不平静。好几次,刘伯承不自觉地捏了捏拳头。

有此作铺垫,会谈时刘伯承也就有些不客气:“鹿主席,刚来冀南时你说过,作战上要多和八路军配合。现在,日军的攻势已经发动,不知鹿主席有何打算?”

“这个……我说过这种话吗?”

鹿钟麟竟当面耍赖!

会谈没有任何结果,刘伯承愤怒地走出鹿钟麟的战区司令部。

6 东进纵队部署新“八卦阵”

日军经过11月份的第一次全面“扫荡”,未能摧毁冀南抗日根据地后,其华北派遣军于1939年1月又纠合其新由武汉战场开到的第10师团主力及第27、第110师团各一部,在原驻豫北的第14师团及原驻津浦路泰安、德州段的114师团各一部,共计3万余人,对冀南、冀中开始了所谓的“治安肃正”作战。

1月7日起,日军第10师团长筱壕义雄率部从平汉线石家庄、邢台、邯郸、临城等据点分路出动,采取稳步推进的战术,至月底先后占据了滏阳河两侧的各个县城,控制起新河至曲州滏阳河主要渡口。

1月16日,在南宫东进纵队司令部会议室里,聚集着第129师在冀南的旅以上军政负责人: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陈赓、王新亭、陈再道、宋任穷、刘志坚、李聚奎……地方区党委和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的李菁玉和杨秀峰等也在座。

会议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室内烟雾腾腾,大家还在一个劲儿的吞云吐雾。

“……日军的胃口不小,大有一口要把我们吃掉的样子,不仅要把冀南吃掉,还要吃掉鲁西北!可惜,他们的牙口不好,未免不自量力。现在,我们就是要给他点儿颜色看看,摆个‘八卦阵’,和他们‘斗斗法’。”

刘伯承站在会议桌前,说话间不时挥动右臂。他的背后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冀南地区的作战地图,几个巨大的蓝色箭头,如几柄利剑一样,正向南宫方向插来……

“我宣布我们的6个机动集团组成。第1集团——第385集团,直辖冀豫支队、东进纵队第2团、李林支队,由谢富治指挥,在第1军分区地域作战;第2集团——第386集团,直辖新1团、补充团、第688团、东进纵队第3团、先遣支队第3大队、程启光大队、吴作起部队,在第3军分区地域作战,由陈赓、王新亭指挥;第3集团——青年纵队集团……”

“这次我们总的作战原则是先溃而后收拾。所谓先溃,就是先让出主要的县城、据点,避实就虚,完全以游击姿势,分区域活动,在保存有生力量的前提下,经常以小部队保持与敌接触,但不放弃有利时机消灭敌人。至于后收拾,就是经过一段消耗敌人的时间,再转入反攻。”

刘伯承讲完,把话题递给了邓小平。

邓小平猛吸两口烟,把剩下不长的一截吸尽,清了清嗓子说:

“反扫荡的具体部署,刘师长都已明确,我不多谈。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两点:一是依靠群众。冀南的群众基础是不错的,任穷告诉我说,天主教徒到教堂做礼拜,都祷告要‘保佑抗日军、保佑八路军,抗日军打胜仗、八路军打胜仗’。一些老太婆也祷告我们打胜仗,还用白面粉做成小面人在锅里煮,说是小鬼子这么一煮,就不得好死。这很能说明问题嘛,教徒和老太婆尚且如此,其他群众的觉悟可想而知。我们要珍惜这一点,这是我们要取得反扫荡胜利最本质也是最基本的东西。二是一定要克服骄傲和盲目乐观的倾向,刚才新亭讲了一些现象,我很担心。不是一般担心,是非常担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在平原上还没有和日军较量……”

7 晋南平原上的“马其诺”

在粉碎敌“扫荡”中,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我军作战,侦察敌情,抬运伤员,坚壁清野,站岗放哨,盘查敌特等。有的老太太,用白面捏成小日本鬼子,放在锅里煮或在火里烧,她们相信日本鬼子这样就会不得好死,反映出广大群众对日军的极大仇恨。

敌人在这次“扫荡”中多是乘汽车出动,有利于迅速机动、集结兵力。敌人的汽车和骑兵在广阔的原野上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而我军只能利用村落、坟头、土丘打击敌人。平原的不利地形使冀南和鲁西北的部队伤亡了几百人。

残酷的战争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起来。在这次反“扫荡”中,有的部队和群众,利用天然的沟坑,避免了损失。于是大家考虑,如果把所有的大道都挖成沟,用以隐蔽自己,迟滞和阻击敌人之快速部队,就会保存我之有生力量,而且给我军提供打击敌人的有力战场。显然,这是一个好办法,但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冀南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民领导专门对此事进行了研究,为了把平原地区变成消灭敌人的有利战场,确定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大规模的破路运动。冀南行署发布的训令中规定,以大车作标准,把全部大路挖成道沟,深3尺,宽5尺。把挖出的土,堆到沟沿两边,修成高一尺五寸、宽二尺的边墙,作为人行小道;每隔数十丈又挖约四五丈的一条复道,以便走碰了头的大车可以错开。一场空前规模的群众性改换地貌的挖路沟运动开始了。

时值隆冬严寒,土地冻得像石块一样坚硬。只见到处是人山人海,有些人脱掉棉衣,汗流浃背地抡着镐头,扬起铁锹掘地挖土。有的村庄为了加快速度,在漆黑的夜里挂起灯笼,举着火把,昼夜不停地轮着班干。

投入到这一运动中的人民群众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破路大军。为了战争的胜利,他们不计报酬。真正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用行动描绘了一幅宏伟壮观的画图。

据当时统计,冀南全区共挖路沟长达5万里。这些路沟如果连起来,可以从地球中心走个来回。这些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的道沟,在坚持平原游击战争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攻时可以隐蔽接敌;转移时可以隐蔽分散,迅速脱离敌人的火力射击。而敌人的装甲车部队和重武器以及汽车,只能望沟兴叹。如果敌人要填沟前进,其速度则远远不如我军的两条腿了。所以,当时有人称这一工程为平原上的“马其诺”。

8 陈再道施火攻术

1939年2月2日,津浦线之敌由德州、泊镇出动,沿途遭八路军东进抗日游击纵队及5分区部队的有力打击,毙敌数十名,曾一度收复武邑、阜城两县城。2月9日,东西两线之敌,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合击南宫、冀县、枣强等中心地区。冀南地区的所有县城遂为敌人全部占领。

日军在这次“扫荡”中,对冀南根据地人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令人目不忍睹。特别是对妇女、儿童的兽行,尤为残忍。有的妇女被轮奸后,用刺刀刺死。有的新生婴儿被杀死在肢体破碎的母亲身旁,有的被杀死在母腹之中。敌人的疯狂“扫荡”、残酷镇压,并没吓倒英勇的冀南人民,它更加激起了人民群众对日寇的仇恨,使他们更加积极地配合我军作战,不断地打击敌人。

2月24日,宁晋县之敌200余人,附炮2门,向该县之大杨庄一带“扫荡”,夜宿大杨庄。此时,陈再道司令员正率八路军东进抗日游击纵队2团,在大杨庄以南一带活动,得知这一情况后,认为敌人孤军深入,而援兵又不能很快赶到,便集中八路军东进抗日游击纵队2团、冀豫支队1、2团及地方武装一部,歼灭该敌。战斗打响后,敌人凭借房屋,顽强抵抗。我军逐屋向敌冲击,将敌人压缩在一个院子里。这时,敌人的援兵已经出动,陈司令员当即命令部队从四周将房子烧着,在熊熊的大火中,敌人被烧得到处乱窜,除少数敌人逃窜外,大部分葬身于火海之中。经过昼夜激战,消灭敌百余人,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我军仅伤亡60余人。

陈再道,1909年1月24日出生于湖北麻城县(今麻城市)乘马岗区程家冲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参加了麻城最早的农民运动组织——乘马岗农民协会,并成为农协敢死队队员。4月,参加麻城县农民自卫军。1927年9月,参加大别山南麓的秋收暴动,11月中旬,参加了黄麻起义,所在的麻城农民自卫军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7月,工农革命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先后参加了粉碎国民党军对鄂豫边根据地实施的“罗李会剿”“鄂豫会剿”“徐夏会剿”,以及出击平汉线的作战。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再道任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副旅长,参与指挥了长生口战斗、两次七亘村伏击战和黄崖底伏击战,均以极小的代价而歼灭大量敌人,从而狠狠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

1937年底,第129师组成八路军东进纵队,开赴冀南创建平原抗日根据地,陈再道任纵队司令员。到冀南仅3个多月时间,就协助冀南区党委建立20多个抗日政权,并广泛团结各路抗日武装,使最初只有500人的东进纵队,迅速发展到1万余人,使我党我军在冀南平原站稳了脚跟。

1938年底,业已占领武汉的日军逐渐回师华北,开始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发起“扫荡”。陈再道先后率领冀南军民采用游击袭扰和伏击作战,粉碎了日伪军对冀南根据地的多次围攻。因此,陈再道深得冀南人民心。总参谋部原政治部主任冯征对此,在纪念陈再道的文章中说:

司令员是一位贫苦农民的儿子,从小参加黄麻起义,天不怕,地不怕,从战士升到了军长。红军时期就是一名孤胆英雄,抗日战争期间他是冀南军区司令员,却经常穿着便衣带部队出没在敌人的碉堡中间,抓鬼子,杀汉奸。他们还有声有色地讲到,一次在向伪军炮楼喊话中,他暴露了身份,伪军头目喊道:“陈司令你敢上炮楼来,我们就缴枪。”我们的陈司令竟然出人意料地从掩蔽部内跳了起来,走向敌人的吊桥,把手枪往地上一甩,向伪军大声喝道:“我就是陈再道,今天来搭救你们,欢迎有种的弟兄们下来和我一起打鬼子。”几十个伪军被他的正义声威和英雄行为镇住了。顷刻间炮楼上摇起了白旗,放下吊桥,乖乖地投降了。冀地人民还传说,由于他的战功,毛主席和他开玩笑时还特准他“犯了死罪也不杀头”。干部们还说到他经常不声不响地下到班排和战士们一起拉家常、打扑克……帮助基层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战士们亲切地称他为“大老陈”和“好司令”。有关他这样那样甚至离奇的传说,表达了大家对陈再道将军的一片崇敬之情。当时,他已随刘邓大军南下大别山区,在二纵队当司令员。

9 陈赓的一次得意之作

日军的此次“扫荡”采取了东西夹击、稳步推进的战术。

西线日军于1939年1月上旬从石家庄、邢台、邯郸、大名等据点出动,开始向东平推,占领一地,烧杀一处,然后留置守备部队,建立伪政权,军事与政治手段相结合,招法凶狠毒辣。

东线日军于2月初从泊头、德州、聊城等据点向西进攻,与西线日军成夹击之势。

这期间,第129师的5个作战集团,用一些小部队袭扰、迟滞日军,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至2月9日,日军主力仍占据了冀南中心区的各个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