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
9859900000026

第26章 陈庄战斗一次漂亮的“模范歼灭战”(3)

由于冯沟里破门口之残敌,28日发现我东面主力,后又发现南边山上我军移动,其不敢再向东逃,企图找我弱处转变方向,敌于29日拂晓时以全力向破门口西南高地冲击,企图逃脱。当其占领了几个地形较好的高山时,自以为是得计了,其实,敌竟没有料到这正是向我布置好的口袋里钻去,不久,我主力从各方面突然出现于敌人面前,将敌全部包围于高山上深沟里时,素以武士道自豪且具有现代装备现代战术又“学会”了我游击战术的“皇军”,至此也不得不全部做了异乡怨鬼。

敌人的错误与我军的正确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要战胜敌人就要使敌人发生错误,可是谁愿有错误呢?因此就必须在战斗前在战斗过程中造成敌人的错误。此次陈庄战役,敌人是犯着怎样的错误呢?敌人在战斗前没有侦察清楚我军主力的位置,(缴获敌人之作战标图中,只注明慈峪有我军,但多少不明,龙田沟有我军100,文城头有我军100,南北谭庄有我军600,东岔头有我军600,寺底下东柏山有我军100,南盘川有我军400,沙湾上有我军多少不明,陈庄有我军多少不明),至于我某兵团从另一地区急行军赶来参加战斗,更为敌所估计不到。敌人基本上对我军兵力不明,这是敌人战斗前的错误。

其次,敌27日由长岩进犯(应为长峪),28日由陈庄东退,29日由破门口向西南突围,这都是在战斗过程中我们造成的敌人的错误。我们为什么能造成敌人的错误呢?则由于是我军对敌人的企图有正确的估计,和我军主力隐蔽,指挥灵活机动,动作坚决勇敢,使敌人判断错误,而造成了敌人行动的错误。

敌人有了这些错误,已决定了他们的覆没命运,虽然仍企图作最后挣扎。顽强抵抗,临死前犹紧急求援(例如我缴获敌被围于鲁柏山上而发出之求援电报原稿云:“现在西侧鞍部苦战中,阁下身边忧虑,希望至急以飞机送弹药粮秣来及增派讨伐队。”)飞机虽的确应电而来,然而终无济于事。我军在6天5夜的战斗过程中,处处处于主动地位,并紧紧抓住了敌人这个错误,毫不放松。如29日到30日拂晓,慈峪方面敌人增到1000余,且占领白头山,但我军并不因此而变更消灭被围之敌的决心,始终保持主力在陈庄方面,慈峪方面仍是次要方向,以正确对付错误,胜败决矣。

战斗中各方面的配合极其重要。120师部队与军区部队的配合:在时间上从25日至30日,在空间上从慈峪方面至陈庄方面,在每个战斗部署与战斗行动上,都起了很好的配合作用,依照一个作战计划进行。特别是29日至30日拂晓,共同向鲁柏山冲锋和分途截击,直至最后解决战斗。

不但正规军的配合如此,地方游击队亦起了配合作用,如灵寿游击队在沙湾燕川方面积极活动,扰击迷惑敌人,以至消灭了零星逃出的敌人,缴获了轻机枪3挺(公安局缴到1挺),俘虏日军1名。

而且群众亦起了配合作用,成千成百的群众,勇敢地到火线上帮助抬伤兵,救护伤员,迅速地运到后方,他们紧张地在敌人火力射击下工作着,因此有刘光连、张五子、刘尚宗、郝保子等4人在火线上抬伤兵而光荣负伤,罗齐在带路时光荣负伤的故事。此外有许多群众缴到枪支军用品,并捕捉了打散的敌人。

在此次战斗中,确实表现出了八路军、地方武装和群众的配合生出的伟大力量。我们要更大的发扬这种精神和力量。

8 陈庄战斗的意义

晋察冀边区的建立与巩固,八路军和晋察冀的民众是共同地流洒了无限的鲜血,这就是说,晋察冀边区是八路军和边区群众以头颅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永远保卫我们的边区,不让日本强盗来摧残蹂躏。可是日本强盗又千方百计地企图摧毁它、消灭它,因此残酷的而又神圣的斗争,就不断地在进行着,陈庄战斗就是其中光荣的一幕。

陈庄战斗给企图摧毁边区的日本强盗一个有力的回答,此次胜利无疑地会延长敌人再次对边区新的进攻的时间,使敌人将来的进攻更要考虑和谨慎。同时提高了我军民保卫边区的信心。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敌人的战略方针,在正面主要是以政治进攻为主(引诱投降,分裂统一战线,以达到灭亡中国这目的),对敌后的我抗日根据地则以军事扫荡为主,(自然不是说,在敌后敌人会放松引诱投降,挑拨离间,分裂统一战线的阴谋,相反的亦会加强)。陈庄战斗的胜利,给了敌人这个战略方针的一个严重的打击,使兵力不足的敌人更增加困难。陈庄战斗是在相持阶段中敌后的模范的歼灭战之一。

国内顽固分子正在加紧反对共产党,反对八路军新四军,制造摩擦,分裂团结,以此作为投降的准备。陈庄战斗的胜利是以几百个共产党员和英勇的八路军指战员的鲜血换来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共产党员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最忠诚于民族解放事业,忠诚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决抗日到底,能够得到全国抗日群众的拥护,能够提高全国民众的抗日情绪与信心的。陈庄战斗的胜利,也粉碎了国内顽固派、投降派、反共分子、托派汉奸等的无耻阴谋!事实胜过一场雄辩。

9 358旅屡获大胜

在陈庄战斗中,第358旅的参战部队,在旅长张宗逊的出色指挥下,英勇奋战,取得了战斗的胜利。358旅的这次胜利,得到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的认可,并还为此次胜利发来了贺电。然而,曾经有一次358旅取得了重大胜利,蒋介石派驻第120师的上校联络官却不相信。

抗战初期,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在旅长张宗逊的带领下转战晋西北、五台山地区。1938年11月,有着很多次伏击战经验的张宗逊,率领358旅所部在五台的一个叫“滑石片”的地方取得了设伏歼灭日军一个大队的重大胜利。

11月3日,张宗逊得悉:驻五台日军蚋野大队和周围据点的敌人700多人,昨晚从五台出动,正向东进犯,今晨偷袭了高洪口晋察冀军区第2军第5大队,使当地军民遭受严重损失。

张宗逊得到此情报后,立即和张平化及第716团团长黄新廷、政治委员廖汉生一起研究作战部署。把伏击地点选定在从高洪口到五台的必经之路滑石片。

张宗逊部署完毕后,率领部队顶着凛冽的寒风,踏着漫山白雪,在向导的带领下,抄捷径疾进。张宗逊率领旅部与第716团行动。各连干部在行进中跑前跑后,边行军边做政治动员。干部帮助战士扛东西,体强的帮体弱的,互相鼓励,互相竞赛,你追我赶,与敌人抢时间。旅部和第716团经过4个小时的急行军,走了50里山路,于夜晚9时到达了滑石片以西的一个高地。到了现场后,张宗逊和黄新廷等人又看了看地形,对部队做了具体部署。

358旅各部刚到各自位置展开,远处就传来了马蹄走在石子路上的嘈杂声。又过了一会儿,连日军穿的皮鞋走路声都能听清了。不一会儿,嘈杂的人马声已经进入沟内了,不时地还夹杂着牛、羊、鸡、鸭的声音,行军速度很慢。怎么这么乱?简直不像支军队。原来这些日军在高洪口抢掠一空,趁夜逃走。敌人得意扬扬,有的边走路边叼着香烟,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这么寒冷的雪夜里,在这远离人家的深山沟里,会藏着一支能致自己覆没的部队,因此,他们如入无人之境,有的还边走边打闹,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戒备了。

战士们看到这些家伙,又好气,又好笑。气的是敌人太凶残了;笑的是他们死到临头了,还不知道!

当敌人全部进入了山沟后,张宗逊一声令下,埋伏在最前头的第3营首先发起了攻击,一阵猛烈的火力网组成了一道难以通过的火墙,堵住了敌人的去路。第1营迅速从后面包抄上来,死死地卡住了敌人的退路。两头堵住了,敌人如同在一张大网中,被网得严严实实的。埋伏在中间的第2营,居高临下,向敌人猛烈开火。敌人慌了、乱了;鸡、鸭、牛、羊惊了,乱叫、乱跑、乱飞,与敌人乱撞。人、牲畜,都为了活命,到处乱窜。敌人被压缩到陡崖下。他们毕竟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军队,很快清醒过来,知道中了埋伏,立即进行垂死挣扎,枪声四起。

张宗逊看到敌人已乱了阵脚,决定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他向第716团下达了全面出击的命令。顿时,冲锋号响彻了夜空,战士们端着枪,从土丘后、从崖石旁、从草丛中、从树林里,从一切能藏人的地方钻了出来,冲入沟底、崖下,冲入敌群中,与敌展开了搏斗、厮杀。敌人防不胜防,躲不胜躲,躲过前面的,躲不开后面的,只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许多人叽里哇啦乱叫,为了活命的举起了手……

拂晓前,伏击圈内的大部分敌人被解决。趁夜色逃出伏击圈的几十名日军,也遭到了第714团的迎头痛击。

滑石片伏击战,358旅歼灭了日军第109师团第135联队的蚋野大队700余人,俘虏21人,缴获火炮6门、机枪30余挺、步枪340余支、战马153匹、电台1部,还有大批的军用物品。

战斗结束后,旅长张宗逊通过晋察冀军区2分区向聂荣臻司令员报告了战斗经过,同时拍电报向贺龙师长做了汇报。

滑石片战斗的胜利,在五台、定襄、忻州等地区影响很大,大大地振奋了军心民心,群众争相传递胜利消息。晋察冀军区派记者到第358旅部队采访。部队把缴获的大批战利品让记者一一拍了照,留下了永久性的纪念。

可是,国民党派驻第120师的上校联络官陈宏模,开始不相信张宗逊的第358旅取得这么大的胜利。后来按贺龙师长嘱咐,送给他两件日军呢子大衣和一把日军军官指挥刀,又让他看了照片。在实物面前,这位联络官才哑口无言。

不久,聂荣臻司令员指示,让边区政府专门派人到第358旅慰问指战员。地方群众和部队还组织了联欢祝捷大会。

“延安参观团”的王智涛,以及《大公报》的记者和“联合国赈灾委员会”的于璞等人,也专门到第358旅慰问伤员,拨给100元大洋的慰问费。

当第358旅返回晋西北途经国民党骑兵第1军防区时,该军军长赵承绶组织他的部队,参观第358旅的战利品,并将该军的家属基地静乐县娄烦镇让第358旅驻扎。

10 盘点

此次战役,经6天5夜的激战,共计击毙水源义重少将旅团长、田中大队长、川崎、北村中队长以下1500人。俘虏16名,入侵之敌无一人漏网。缴获长短枪450余支、轻机枪19挺、重机枪7挺、掷弹筒9个、无线电台2部、战马52匹、炮弹10余箱、子弹4万余发。

陈庄战斗,是在鲁柏山区进行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山地歼灭战。作战地域广阔,南起慈峪,北到口头,西达陈庄,东至上碑。这是120师在晋察冀边区进行的使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的山地歼灭战。

这次战斗,是八路军第120师和晋察冀军区部队在贺龙、聂荣臻等首长的指挥下,对毛主席在抗战初期提出的“基本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作战原则的具体运用。在这次作战中,八路军以设阵待击、节节抗击、相机袭击、机动阻击、乘势追击、向心攻击等战法,重创日军。粉碎了其向晋察冀边区北岳区的东部、西部进行“扫荡”的企图,巩固了北岳区革命根据地。它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八路军在敌后进行的一次漂亮的“模范歼灭战”。

陈庄歼灭战的胜利,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在这场战斗中,根据地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支前,踊跃参战,有力地配合主力部队的作战行动。陈庄周围30多个村庄组织近3000人参加了战斗。二区区委书记范振国亲自带领600多人的担架队随军行动。漫山乡自卫队长张凤明率领40多人的砍刀队直接参战。透过这场战争可以看出“民兵是胜利之本”,八路军战士的勇敢、地方武装的配合、战地群众的支持,使凶残日军的“牛刀”折断在这巍巍的太行山麓。

为陈庄大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员长蒋介石,以及程潜、卫立煌等人致电贺龙等领导人:对陈庄之战,尽歼敌人,予以重大打击,树华北抗战之楷模,振军威于冀晋,特传令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