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
9859900000027

第27章 北岳1939年冬季反“扫荡”“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1)

1 杨成武报告敌情

★作战时间1939年10月25日至12月8日

★作战地区 河北省西北部阜平、平山、唐县、涞源、易县等地及山西省东北部的五台、灵丘、繁峙、孟县、定襄等县

★双方作战目的

八路军 反击日军对北岳区进行大规模“扫荡”。

日军 为了摧毁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北岳区而对其进行大规模“扫荡”。

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不仅打乱了日军的战略部署,而且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这些敌后抗日根据地犹如一把尖刀抵在日军的胸口,使他们如坐针毡,片刻不宁。因此在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日军便调整了军事战略,把打击的重点转向在其后方活动的抗日游击队,他们令主力回师华北,集中兵力对八路军根据地进行“扫荡”。

日军华北方面军还为确保其占领区的安定,制订了1939年度的“治安肃正计划”。他们企图先集中兵力摧毁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再分散兵力占领要地建立据点,并以此为依托,对八路军反复进行“扫荡”,以实现对抗日根据地由“点”到“面”的占领。

1939年夏天,日军对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开始由冀中平原转向北岳山区,在对北岳山区边缘地带进行频繁骚扰的同时,日军还不时以部分兵力深入到根据地腹地,企图寻机歼灭八路军主力。

北岳地区地跨晋察冀三省边界,太行、恒山两山脉盘亘境内,为滹沱、桑乾等河的发源地。东出太行可以直下幽燕平原,威胁北平、天津两大城市,北出恒山,可以直捣漠北和松辽平原,南与太行、太岳衔接,与晋冀豫成为掎角之势,为中共领导的第18集团军由陕北去华东、华中和东北的通道,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北岳区根据地是晋察冀边区中最早建立的抗日敌后根据地,包括晋东北、冀西、察南、东雁北等地区。它的中心是河北省阜平县,是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晋察冀边区人民政府所在地。

1939年深秋,太行山麓。

在晋察冀军区的司令部里,一盏昏暗的马灯下面,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正聚精会神地俯着身,研究着眼前的地图,此刻他心里琢磨着:日军的冬季“扫荡”已经全面展开,盘桓在张家口到涞源一带的日军一直对晋察冀边区虎视眈眈。涞源乃敌我必争之地,如我军控制住涞源,就能经察南回兵北上直逼日寇老巢张家口。敌人则企图用张家口至涞源一线的据点割裂根据地,阻止八路军向察南、雁北机动,进而巩固其占领区。敌人入侵冀西以来,在涞源多处置碉堡、深沟,并派重兵把守,而且以此为据点不断向根据地“扫荡”。就在两个月前,晋察冀军区一分区2团与特务营在涞源以北的石门峪一带成功地打了日寇一次伏击,切断了鬼子的交通线。为此,敌人非常恼怒,必会前来报复。聂荣臻不得不认真考虑下一阶段的作战。

“报告!”随着这个洪亮的声音,一分区的杨成武走了进来。

“什么事?”聂荣臻问道,眼睛却并没有离开桌上的地图。

“报告司令,有情况。驻张家口的敌阿部规秀中将派手下村宪吉大佐率一个支队的日军共1000多人已经进驻涞源城,妄图从北线‘扫荡’我晋察冀边区根据地。”杨成武一边说一边急忙递上刚刚接到的敌情通报。

聂荣臻不慌不忙接过电报,仔细看了一遍。情报上显示,日军准备分3路向我晋察冀分区进行“扫荡”。西路经北石佛往灰堡方向,西南路出涞源城经插箭岭奔走马驿方向。东路则由村宪吉大佐亲自率领,由一个步兵大队、一个炮兵中队和一个机枪中队组成,共500多名日军,经白石口、鼻子岭向银坊镇地区急进。聂荣臻看完后抬起头,问站在身边的杨成武:“这情报可靠吗?”

“情报是涞源情报站根据涞源维持会和宪兵队我内线的报告,并经过与其他情报人员提供的情报核实、分析后才报到一分区司令部的。涞源这个情报站的站长崔明贵,人称‘催命鬼’,对涞源城里的一点一滴都了如指掌,他提供的情报一向都比较准确。”杨成武说道。

一听这话,聂荣臻舒了舒额头,因为他了解这个崔明贵。

“司令员,您看这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杨成武急切地问道。

看着杨成武迫不及待的样子,聂荣臻笑了笑说:“那先说说你的想法吧。”

杨成武立即回答道:“我认为,这一仗应该打。”

聂荣臻想了想,说:“你有什么好的设想没有?”

杨成武说:“我准备打东路的日军。”

“东路可是由村宪吉大佐率领的敌人主力啊,你们有把握吗?”聂荣臻问道。

杨成武指着地图说:“司令您看,从涞源到银坊这一带的地形我非常熟悉,从涞源到银坊的路上,是一片连绵险峻的大山,长城就横在涞源南面的奇峰峡谷之间。出了涞源城,进入长城的白石口,再往南到雁宿崖和银坊,这中间只有一条山路可以走,两面都是光秃陡峭的山石,这地形对于我们非常的有利,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我准备就在这条路上设埋伏,想办法把敌人东路的这支主力引进来,集中力量歼灭它。这样,另外两路日军由于大山的阻隔也难以及时增援,不难吃掉它一部。小鬼子既然送上门来,我们就好好地打上一仗,来一个瓮中捉鳖。”杨成武边比画边说,越说越兴奋。

听完杨成武的话,聂荣臻凑到桌上的地图前,经过一番仔细的审核后,他终于点点头:“好的,我同意你的意见!就打东路!”聂荣臻转身对通信员说:“你快去请彭真、贺龙和关向应同志过来,我们立刻召开一个紧急会议,拟订一个具体周密的作战方案。”

此时,正值晋察冀军区成立两周年,120师贺龙师长、关向应政委是应聂荣臻司令员和中共中央北方分局书记彭真的邀请,到阜平来参加庆祝活动的。贺龙、关向应过来后,作战会议马上召开。

杨成武向彭真、贺龙、关向应等首长作了简要的敌情通报及我军初步的战略计划。首长们听了以后兴致非常高,都认为打上漂亮的一仗是为军区成立庆典送上的最好礼物。经过一晚上紧张激烈的讨论,聂荣臻、贺龙、彭真和关向应等制订了详细的作战方案。

2 伏击部署

根据聂荣臻指示,第二天一大早杨成武就骑上战马,带着警卫员往回赶。他们并没有直接返回一分区司令部,而是绕了一个弯子,特意从银坊、雁宿崖、插箭岭、黄土岭一线走。虽然杨成武对这里的地形非常熟悉,但大战在即,还必须仔细地察看地形。走着看着,杨成武不禁兴奋起来——眼前这地形环境简直对我太有利了!从白石口至雁宿崖这一条路,要通过一段两侧由陡峭山崖夹着的宽约40米的干河滩。如果将部队埋伏在两侧山崖上,并以一部兵力诱敌至此,再用火力封锁住白石口,断敌退路,敌人就插翅难逃,只能葬身于卵石遍地的乱河滩中。这种地形正适合打伏击战!

回到管头镇的一分区司令部,杨成武召开了作战会议,对作战方案再次进行了研究。

“首先是要把敌人引到我们的伏击地点,还不能让三路敌人合在一起。你们说说怎么打?”

团长、政委们纷纷各抒己见……

最后,大家得出了统一的意见,并制订了一个初步的作战方案。杨成武随即做了兵力部署:以一部分兵力和地方游击队去牵制、截击由插箭岭、灰堡方向前进之敌,不使这两路敌人接近伏击战场;曾雍雅的第3支队和梁正中的县支队由白石口向雁宿崖佯动,充当“狼诱子”,把敌人引入雁宿崖伏击区;唐子安、黄文明率第2团,纪亭榭、袁升平率第3团,分别埋伏于雁宿崖东西两侧山崖上,消灭敌军主力;陈正湘、王道邦率第1团插至白石口南,随时准备堵击敌人的退路。

一切布置停当,杨成武要通了聂荣臻的电话:“聂司令,我们都安排好了。3个主力团对付他的一路,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您还有什么指示吗?”

“你们一定要抓住战机,争取把这一路敌人都消灭!我不离开电话,你随时向我报告。”聂荣臻在电话那头关切地说道。

杨成武打完电话便紧接着召开了战前动员会,在会上他激动地说:“鬼子进行的这为期一个半月的冬季‘扫荡’,妄图消灭我们刚刚壮大起来的根据地,进一步控制华北地区。如果我们退让,那会有多少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遭受鬼子的疯狂报复和杀戮。我们要以百分之百的战斗热情投入到战斗当中去,给这帮气焰嚣张的敌人以狠狠的打击!”

战士们一听说有仗要打,而且还适逢晋察冀军区成立两周年之际,个个摩拳擦掌,表示一定要痛歼敌人,以捷报为两周年庆典送礼。

八路军这次在主要方面上投入的兵力,一共有3个团加2个营,和一支游击支队,共计6000余人。同敌人的一路相比,兵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在动员大会结束以后,各部队陆续抵达指定位置,并迅速按作战部署展开了。

3 村宪吉大队的覆灭

1939年11月3日上午7时许,日军村宪吉大队一部600余人,进至三岔口时,与曾雍雅支队接触。该支队按预定计划节节抗击,将日军诱入雁宿崖地区。预先埋伏的八路军部队立即发起攻击,将日军压缩于雁宿崖峡谷内。激战至下午4时,600多日军被歼灭500多,生俘13名,并缴获各种炮6门、轻重机枪13挺、步枪210支、骡马300匹。

硝烟还未散尽,1团7连连长钟茂华,穿着一件日军将校呢大衣,十字披红地挎着一把指挥刀、一把王八盒子,笑眯眯地大步走到营部。营长宋玉琳和教导员郑三生一见,都被他这副模样逗笑了。他们看到大衣上金晃晃的军衔,知道这是个大官的军服,但不清楚有多大,翻开衣襟,见里面用金丝线绣着“村”二字。钟茂华说:“我们迂回到敌人炮兵阵地侧后时,打倒一个鬼子官儿,缴获了这套‘行头’。”

可惜,部队在打扫战场时,没找到村宪吉大佐的尸体,所以并不能确定这家伙是死是活。

杨成武命令部队连夜打扫战场,迅速转移。

下午5时左右,部队打扫完战场,押着俘虏,沿着崎岖的山路回到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的驻地——管头镇。在一分区司令部会议室里召开了战斗总结会议,杨成武司令员主持会议,指挥员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他的讲话。他讲道:“今日一仗,歼敌500多人,是我分区抗战以来歼敌人数最多的一仗。我认为,这次作战的主要经验有三:1、情报准确;2、从三路敌人中选择打东路,决策正确;3、地形选得好,雁宿崖两侧高山,我们埋下伏兵,一头一尾扎口袋,关门打狗,打得痛快……”

杨成武司令员的话说出了大家的体会,与会的指挥员们虽然都刚下战场,军装上还沾着血污,但是那满脸红光和炯炯有神的眼睛,却透出万分的喜悦和兴奋。昏暗的油灯下不时传出大家爽朗的笑声……

“报告!”一个声音打断了大伙的笑声。

“请进!”杨成武一抬头,见是1团3营的宋玉琳营长手拿一件日军大衣,走了进来。

“宋营长,有事吗?”杨成武问。

“杨司令,您看!”宋营长递过大衣。

杨成武在油灯下仔细一看,大衣的布料相当好,胸前佩着一条金黄色的绸带,带子两边是大红色穗子,两肩分别佩有4颗闪光的星星。

“咦?”杨成武有些吃惊。

宋营长说:“司令员,还有一把金柄指挥刀呢!”

“哦!”杨成武看了一眼这把军刀,目光又回到手中的大衣上。他翻开大衣,只见绿色的里子上有一个黄框,上面写着:姓名村,血型A型。他急忙问,“这件大衣是在什么地方缴获的?”

“是7连连长钟茂华迂回到敌人炮兵阵地后侧,用步枪打死的一个胖军官,然后扒下他的大衣,并拿回了这把指挥刀。”顿了一下,又说,“我们不认识衣服上的这个字,”他指指字,“不过我们分析这可能是个大官,就急忙给您送来了。”

“这是日军村大佐的军大衣,他的尸体在什么地方?”杨成武急忙问道。

“已经和鬼子兵的尸体一起埋了!”

“不好!”杨成武站起身,在屋子里快速地来回踱步。副司令高鹏、政治部主任罗元发等也都凑在灯下,仔细翻看着这件大衣,并小声议论着。过了一会儿,杨成武突然止步,大声说:“同志们,请你们马上赶回自己的部队,并做好打大仗、打恶仗的准备,随时听候作战命令。”

听到这话,一个作战参谋瞪着眼睛惊奇地问道:“司令员,仗不是刚刚打完吗,这大仗、恶仗又从何谈起?”

“日本这个民族报复心极强,他们刚死了个大佐,绝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的!”杨成武用肯定的口气说道:“鬼子的特点是失败越惨,报复心越强,而且是败兵刚回来,报复的人马就出发了。他们想乘我们庆祝胜利之时,打我们一个猝不及防!”各位指挥员听后,都赞同杨司令的分析,大家纷纷起身,火速赶回部队去了。

散会后,杨成武立即抓起电话,向聂荣臻报告了缴获村大衣的情况,并说明了自己的担心。

聂荣臻听完,立即对杨成武说:“部队要马上转移到银坊、司各庄一带隐蔽待命。”

“是,我马上安排!”

“好!”聂荣臻赞赏地说,并交代他,“你们要密切注视日军动向,有情况立即汇报。”

4 中将阿部规秀被击毙

如杨成武所预料的那样,11月4日凌晨,杨成武又接到情报:驻张家口日军出动其精锐部队独立混成第2旅团所属各部,1500多人(伪军除外),分乘90多辆卡车急驰涞源。很显然,敌人是进行报复性“扫荡”来的。

当杨成武在管头指挥部用电话把这些情况报告给聂荣臻司令员后,聂荣臻很快来了电话:“成武同志,你争取打个更大的胜仗吧!贺龙同志怕你兵力不足,决定让120师特务团从神南北上,天黑前赶到黄土岭地区,归你指挥。此外,我们让20团、26团、34团钳制满城、徐水等地的敌人。”这样,参战部队除1分区的1、2、3、25团,分区炮兵部队外,还有3分区2团和120师特务团,以及游击3支队,取胜就更有把握了。

杨成武想到,日军上次分兵3路吃了大亏,这次恐怕不会再分兵了,可能集中力量一路“进剿”,极力寻找八路军主力决战。但他并不知道,率领这支敌兵的指挥官,竟是赫赫有名的阿部规秀中将。

阿部规秀中将,在日本军界赫赫有名。他1886年生于日本青森县,1907年5月31日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9期步兵科。毕业后进入部队,历任步兵第32联队副官、第18师团参谋、陆军教导学校学生队队长、步兵大佐、联队队长等职,晋升为陆军少将后担任关东军第1师团步兵第1旅团旅团长,率部队入侵东北。1939年10月,阿部规秀晋升为中将,现任“蒙疆驻屯军”司令长官并兼任第2混成旅旅团长。

日军的旅团长一般都由少将担任,中将往往都担任师团长的职务。由于在1938年10月,原第2独立混成旅团旅团长常冈宽治少将被八路军在广灵县境内的张家湾击毙,日军于是调任阿部规秀兼任该精锐旅团旅团团长,并对其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