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冈村宁次上任
★作战时间1941年8月14日至10月16日
★作战地区 河北北省阜平县、平山县和山西省盂县、五台县等地区
★双方作战目的
八路军 晋察冀军区军民,采取内外线结合、广泛开展游击战的方针,反击日伪军的“扫荡”。
日军 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平西区进行大规模“扫荡”,企图消灭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摧毁抗日根据地。
1941年8月的北平。
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此时,这里的主人刚刚更换。
前几日还在这里耀武扬威的多田骏中将现已黯然回国。1939年11月“名将之花”阿部规秀被击毙和1940年下半年日军在百团大战中的惨重损失,成为多田骏的两大著名败绩。虽然他在1941年5月发起中条山战役,以3万余人的兵力,打垮了卫立煌指挥的20个师十万余人的国民党部队,本想将功补过,可这一战绩不仅未获赞赏,反受指责。因为他把部分主力抽去打国民党,结果又让共产党的武装钻了空隙、趁机渗透,致使1941年3月底推行的第一次“治安强化”运动收效甚微。
1941年7月7日,多田骏刚刚发布展开第二次“治安强化”运动的命令,就突然接到大本营的通知,授予他陆军大将军衔。两天以后,大本营来电通知他立即回国,转任军事参议官。多田骏这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数灾难的日本刽子手,从这天起,其军事生涯实际上画了个句号。回国以后,他过起了几乎与外界隔绝的淡泊生活,直到1948年病死。日本人也似乎忘掉了这位曾显赫一时的人物。
与此同时,另一位恶名昭著的日军将领冈村宁次来到了北平,接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继1941年3月俊六大将取代西尾寿造成为中国派遣军总司令之后,冈村宁次的任职是日本方面更换在华将领的又一重要举措。
在这一系列举措中,日本内阁首相兼陆军大臣东条英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东条英机如此器重和信任冈村宁次,是因为冈村宁次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1884年5月15日,冈村宁次出生在日本东京的一个武士之家。1905年4月,他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参加了侵略朝鲜的战争,两年后,又返回陆军士官学校担任教官,当时中国的蒋介石、阎锡山、孙传芳、汤恩伯、何应钦、胡宗南等都曾在该校就读。1914年日德战争爆发后,他指挥日军部队,在攻占青岛的战斗中立下过汗马功劳,由少佐晋升为中佐。1923年担任日本驻上海武官后,他专门收集关于中国的政治、军事情报。
1925年,中国军阀混战,冈村宁次被军阀孙传芳聘请担任军事顾问。在此期间,他利用职务之便,窃取了中国的绝密军用地图。日军大本营得到这张中国军用地图后,给了冈村宁次一笔巨额赏金。随后,日军大本营立即将这份地图翻印10万份,作为日军侵华使用的官方地图。
1932年,冈村宁次担任日军上海派遣军参谋长,策划了侵略中国的“一·二八”事变。第二年,他开始担任关东军参谋长,指挥两个师团战败国民党宋哲元的第29军,迫使蒋介石妥协;冈村宁次与中方代表熊斌签订了《塘沽协定》,使日本轻松地占领了东北三省。1935年,冈村宁次又指挥部队侵犯滦东,以武力迫使国民党签订了《何梅协定》。1938年5月,他担任日本第11军司令官,从上海打到南京、武汉,攻城略地,杀人如麻,从而取得了“斧头将军”的绰号。夺取武汉后,冈村宁次因战功卓著,由中将一下子晋升为大将。当时日本其他军一级司令官全是中将,唯独冈村宁次一人是大将。
正是由于冈村宁次的丰富经历和卓越战功,日军大本营方面才对他非常重视。1941年7月3日上午,他正在宜昌指挥第11军的8个师团与国民党军作战,突然接到陆军部要他回国的紧急电报。他怀着忐忑的心情登上飞机,次日上午刚到东京,就被东条英机直接从机场接到了陆军部。在那里,东条英机简单地谈了谈召他回国的意图,随后向他交代了值此重要关头的对华作战任务。
7月5日,日本天皇亲自召见冈村宁次。冈村宁次受此殊荣,心情自然起伏澎湃。当7月7日在东京举行任命仪式之后,他更是夜不能寐。在四谷坂町私邸中,他忽然在半夜里叫专属副官铃木去邀请住对门的邻居片山严来下几盘围棋,以排遣心中兴奋不安的情绪。后来,片山严专门写了一篇《对弈记》发表在报纸上,文中追述道:
7月7日晚,突有对门冈村将军宅内差使来称,今夜想试作乌鹭(喻围棋黑、白子)之战。近一周来,将军宅内军靴声响,进出频繁,使人觉得有些异样,或许接受了某种大的使命,正在猜测之中,今见遣使来邀对弈,似乎完全非我所料,于是欣然应诺,遣人回复即去迎战。将军像往常一样穿着朴素的和服,见我只“喂”了一声,立即走向棋盘。前次对弈我以二子惨败,今天定要捞回三子。于是我暗自鼓足勇气,极力拼杀。不料一再失利,每局都遭到惨败,终于三战皆北。夏夜渐深,将军提出再战一局,我予以拜辞。于是,将军稍微欠身,一面收拾棋子,一面微笑着说:“这次拜受华北最高指挥官之重任,将要再次踏上征途,后天就起程。舍下请多关照。”我说:“衷心恭贺受此殊荣,对您再度出征,感激之辞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行前繁忙时节,我如此久坐,实在抱歉。”将军笑道:“不,确实准备就绪了,所以今夜要和你较量一番。”此时确有邻居远行的那种惜别之情。他谦恭和蔼地把我送到大门,我步出门外,还觉得将军站在背后目送我离去。将军在出征前的棋战中大获全胜,这真是吉祥之兆,我忘掉了输棋的沮丧,心中满怀喜悦。第三天,我到东京车站给将军送行。东条陆相和其他陆、海军将领以下达官显贵竟有数百人之多参加送行。将军身着陆军大将戎装,胸佩彩绶,率众幕僚,俨然屹立在嘹望车的外廊上,英姿凛然,和对弈时的将军判若两人。这凛凛威风正是皇军永不败退决心的象征……
(转引自李德福:《冈村宁次》)
第二天,冈村宁次踌躇满志地踏上了返华旅程。作为第6任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官,他的首要任务是消灭华北的八路军,“我就任时的形势是,对辖区内重庆系军队的作战已大致结束,但周围几乎到处都有共军活动”。(转引自李德福:《冈村宁次》)这是多田骏留给他的烂摊子。
2 日寇的“百万大战”
到北平翠明庄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后,冈村宁次没有急于展开新的攻势,而是集中时间分析前任失误的原因。他命令旅团长以上军官,都要到北平向他汇报八路军的编制、作战特点等情况。
整整用了20天的时间,冈村宁次把共产党八路军在敌后发展壮大的原因,列为11个专题分别进行分析研究。这11个专题是:共产党的组织、八路军的政治工作、根据地建设、共产党组织的扩充、军事工作及战略战术、军队体制及地方武装的发展、共产党的经济工作、除奸工作、军工生产和后勤保障、八路军的情报工作及方法、百团大战的起因及双方得失。
后来,冈村宁次在《中共根据地》的调查报告中谈到了他的分析研究结论:“皇军在华北地区局面打不开的症结,并非国民党政府,而是中共。中共靠根据地为坚石,向皇军进攻。根据地是由党、政、军三位一体组成的组织,三者关系非常密切,党是核心,军和政是党的双臂。党挥动双臂以推动民众革命。军是党以武力推动革命的组织,政是党掌握政权的领导、以推动民众革命的组织。皇军要消灭八路军,必须首先从解决根据地入手。八路军搞党、政、军三位一体根据地,皇军要针锋相对,在每县、每乡推行军、政、会、民四位一体的治安强化运动。”因此,日军施策的目标,应是采取主动进攻的有计划的措施,要划分地域,限定时间,巩固治安地区,隐蔽准治安地区的兵力,有计划地进入治安地区,并以剩余的兵力向未治安地区挺进,使之向准治安区发展。最终目标是把华北1亿民众拉到日方这面来。按照这样的步骤去做,既不宜急于求成,也不可坐失时机,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战法。
经过细致的研究和周密的策划,1941年8月14日,冈村宁次下令开始他上任以来的第一次“晋察冀边区肃正作战”,意在“击溃晋察冀边区共军及消灭根据地的同时,结合封锁,破坏其自给自足,进而消耗、困死该地区的共产势力”。(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华北治安战》(上))
在命令发布会上,冈村宁次的作战部部长稻村详细地介绍了作战计划:
“此次作战,必须改变以往‘扫荡’作战目标大、兵力不集中的做法,集中10万兵力首先‘扫荡’河北、山西东北部的晋察冀根据地。这块根据地建立最早,而且处在北平、天津、保定、张垣之间,对皇军危害极大,这次要给予毁灭性的打击。具体战术是:第一步以10万大军‘铁壁合围’,捕捉共军主力;第二步再采用梳篦式‘清剿’,2个师团和3个旅团从长城开始向南搜索,2个师团和3个旅团从石家庄、井陉、阳泉一线向北搜索,南北两路对进时采取鱼鳞式的包围阵,一面前进,一面筑碉堡。我们要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装备和器械,包括飞机、坦克、汽车、毒气弹、毒气瓶等,以确保此战的胜利。”
“是的。”冈村宁次接口道,“这次作战任务,从8月14日开始,到10月15日止,分为两期进行。8月14日至9月3日为第一期,主要任务是歼灭晋察冀军区主力;9月4日至10月15日为第二期,主要任务是在占领区内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作战时,力求捕获敌军党的首脑聂荣臻等,破坏敌军党组织的中枢,使其组织力量陷于混乱。”(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华北治安战》(上))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冈村宁次的第一把火就想烧出个辉煌战绩来。他动用了华北方面军直属的第27、第35、第110师团整部和第26、第36、第37、第41师团各一部,以及一部分独立混成旅团,再加上伪军和配署部队,共计约10万人。冈村宁次狂妄地将此次扫荡称为“百万大战”。
为了进一步鼓舞士气,他还“不辞辛苦”地亲临前线,慰问作战部队。1941年8月18日,他飞到石家庄,对第110师团进行了视察;19日,乘装甲车去晋县对第35师团进行视察;20日,对保定的第27师团又进行了巡视。
在他的亲自部署下,日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大扫荡”,有如一片无边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向晋察冀边区,直指八路军聂荣臻部,其攻击重点正是边区的中心——北岳区,企图将北岳区八路军主力和边区军政首脑机关聚歼于内、外长城两侧。
3 聂荣臻制定反扫荡方针
晋察冀为中共建立最早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依托恒山、太行两山盘亘的北岳地区为中心,而以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冀中、冀东平原为棉粮、兵员的基地,直接威胁着侵华、侵苏日军的大后方满洲;而且群众发动深入,军力强大,当时被公认为模范抗日根据地。敌日军为巩固其后方,每年必于春秋两季对晋察冀进行一次“扫荡”。但在几年中无论杉山元的“分进合击”,还是多田骏的“囚笼政策”,均以失败而告终。及至1941年秋,日军大本营确定发动所谓“大东亚圣战”,为巩固其兵站基地,遂于7月7日撤换多田骏,委所谓“中国通”在华中对我国军队作战有经验的冈村宁次为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在多田骏任内,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安达二十三即已着手制订对晋察冀北岳区秋季“扫荡”作战计划。冈村到任后总结杉山和多田“扫荡”作战失败的教训,除了在政治上加强治安强化运动,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沦陷区人民进行威胁、欺骗外,为消灭我晋察冀的八路军,在战术上则采“铁壁合围”“梳篦式清剿”“马蹄形堡垒线”“鱼雷式包围阵”等战法,分3个步骤“扫荡”北岳区,妄图达到消灭八路军主力和捕捉边区党政军首脑机关的目的。
日军参战兵力及其主官姓名如下: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参谋长安达二十三。
一、进攻兵团,第21师团长(丙)田中久一、第110师团步兵第133旅团长井田武美、第33师团长(丙)樱井省三。
二、封锁兵团:第110师团第108旅团长、第26师团长(丙)柴四兼四郎、独立混成第1旅团长铃木真次、独立混成第2旅团长真野五郎、独立混成第3旅团长毛利末广、独立混成第4旅团长片山省太郎、独立混成第8旅团长吉田峰太、独立混成第15旅团长田中勤。
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对于日军“扫荡”已积累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于1941年7月上旬就发现了日军大“扫荡”的征候。
这次冈村宁次调集5个师团、6个旅团的大部加上部分伪军共7万余人,对北岳区进行空前规模的“扫荡”,并制订了比中条山战役更为严密的以“铁壁合围”为核心,以所谓“梳篦式清剿”“马蹄形堡垒线”“鱼鳞式包围阵”等各种“扫荡”形式相配合的战役计划。他并且规定,要对根据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这个双手沾满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满以为这么一来,就可以一举“歼灭五台山的共产军”,解除后顾之忧,使华北成为日军发动大东亚战争的“兵站基地”,掠夺当地的人力物力资源,为其北上侵略苏联或南下发动太平洋战争服务。由于动用了空前的兵力来进行“扫荡”,冈村宁次把这次行动称为“百万大战”,意在报复八路军的“百团大战”。(《聂荣臻军事文件选》,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158页)
7月10日聂荣臻向军区部队通报:日军强行在冀晋边地区修筑公路和碉堡,逐步进逼,意在分割封锁我军。对此要组织部队主动向敌运输线和修路筑堡部队进攻,以挫败其阴谋。7月14日,他明确向总部报告,发现日军2个师团沿平汉线北调,一部沿德石路西调,并反复“扫荡”平汉路两侧地区,估计不久将对北岳区进行大规模“扫荡”,以求华北“明朗化”,军区正积极做各种准备。
聂荣臻为这次反“扫荡”制定的作战方针是:“积蓄基干兵团,扩大游击活动,相机拔除敌深入我内线之据点,彻底破坏其公路,平毁其封锁沟,增加敌‘扫荡’的困难,奠定我反‘扫荡’的胜利基础。”7月22日,他发布了军区关于准备秋季反“扫荡”的作战训令。训令指出:这次敌人“扫荡”,兵力必大,时间必长,可能用“步步推进,分区清剿”的办法,斗争将特别残酷。接着又接连发布了反“扫荡”政治工作指示,侦察、通信、供给、坚壁清野等具体指示。命冀中加强“青纱帐”攻势,以分散敌兵力。各分区组织武装宣传队,加强反“扫荡”宣传,严格盘查可疑分子,打击敌特活动。
晋察冀军区参战兵力及主官姓名如下: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
北岳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兼)
第1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 政治委员:罗元发
第2军分区司令员:郭天民 政治委员:赵尔陆
第3军分区司令员:黄永胜 政治委员:王平
第4军分区司令员:熊伯涛 政治委员:刘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