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
9859900000041

第41章 晋察冀1941年秋季反“扫荡”日军“百万大战”的失败(2)

平西挺进军司令员:肖克 政治委员:伍晋南

与此同时,还指示动员群众破路挖沟、坚壁清野外,并将缺乏作战能力的机关、学校进行疏散,战斗部队则向外线转移,待敌人撤退时予以截击,解救被掳干部和群众,摧毁敌伪政权,恢复根据地。

4 聂荣臻音信皆无

1941年8月底,毛泽东正密切地关注着日军的此次规模空前的“扫荡”行动,作战部的李涛不断地送来前方的电报。

“从今年春天开始,日本侵华军34个半师团中,已有18个被投入到了华北。这样算来,日军在华北的兵力已达到其侵华总兵力的52%左右了。”毛泽东背着双手,慢慢地踱着步。

一旁的周恩来关心地看着毛泽东,接过话头说道:“是呀,现在的华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抗战的重心所在了。”

毛泽东点了点头:“的确是重心了。根据前方情报判断,日军这次‘扫荡’晋察冀地区共出动了80个大队。他们在华北的全部力量,也就170个大队左右。80个大队,比历次对国民党军正规作战的力量要大得多。”

“是大得多呀!”周恩来道,“到现在为止,日军对国民党军队共有6次大的战役。1939年3月的南昌会战,日军出动了33个大队;5月的随枣会战,出动了30个大队;同年9月的长沙会战,也是出动了30个大队;1939年底至1940年初的南宁战役,日军最多时也就出动了36个大队;1940年5月至6月的宜昌战役,最多出动45个大队;刚刚于今年5月至6月进行的中条山战役,也是出动了45个大队。”

毛泽东还是慢慢地踱着步子:“也就是说,日本对国民党军队的这几次大型战役,最多时只出动了45个大队。可这次对八路军的大‘扫荡’,一下子就拉出了80个大队。来者不善呀。”

说着,毛泽东将一份电报递给周恩来:“这是李涛刚才拿来的,日本国内的新闻说,聂荣臻的司令部已被消灭。”

周恩来急忙接了过来,低头细看,只见电报中写道:

《朝日新闻》特稿: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奉天皇之命,最近率部扫荡共匪聂荣臻司令部。昨经多方侦测,发现该部司令部在阜平附近,当即合围扫荡,已将聂匪司令部彻底歼灭……

“延安同晋察冀的联络已中断了3天。”毛泽东皱了皱眉说,“八路军总部、第120师也跟聂荣臻联络不上了。恩来,你对这份电报怎么看?”

“晋察冀军区建立4年多了,已经历过无数的风风雨雨,聂荣臻可不是那么容易被消灭的。”周恩来沉思了一下,“这个消息空洞得很,没有具体内容,更没有具体战绩,一定是敌人伪造的。”

毛泽东赞同地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这几天,一直没有聂荣臻的消息,说明他一定遇到了麻烦,得想办法和他取得联系。”说罢,他低吟片刻,“这样吧,我立即分别给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发报,要他们全力联系聂荣臻,一有消息即向延安回电。”

“好的。”周恩来答道。

电报发出去了。

一时间,屋内陷入了沉默,毛泽东还在踱着步子,周恩来若有所思。他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有关聂荣臻的消息。

就在这个时候,第1军分区杨成武所部与晋察冀军区也失掉了联系。

这是怎么回事,八路军总部的首长们忧心如焚,以为晋察冀军区出了问题,派出专人前去寻找、联系。

5 军区司令部里的“叛徒”

8月13日至9月7日,是此次秋季反“扫荡”的第一阶段。8月13日,日军华北方面军分别以甲、乙、丙兵团,“扫荡”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平北区的古北口、密云和冀中的深泽、安平、饶阳地区;以封锁兵团2万余人,沿晋冀两省边界北起上寨、下关,经高洪口、柏兰、上社,南至娘子关,实行封锁。从此,开始了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平西区的“铁壁合围”大“扫荡”。

根据日伪军动向,晋察冀军区于8月21日发出作战命令,指出:敌主力将转向北岳区和平西区,要求各部队继续完成反“扫荡”的准备工作,严密侦察,防敌突然进攻。

8月23日,日军华北方面军果然将“扫荡”的重点转向北岳、平西地区。甲兵团第21师团、独立混成第15旅团各一部,共3000余人,由红煤厂、涿县、涞水,分3路纵队合击平西房山十渡地区;乙兵团第110师团等部8000余人,由定兴、方顺分3路纵队,围攻北岳娄山、水泉地区;丙兵团第33师团、独立混成第8旅团两部主力,共1.5万余人,由新乐、正定、井陉分3路纵队,由东南向西北包围压缩驻平山县陈家院、六亩园和灵寿县陈家庄地区的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并以封锁兵团第41师团、独立混成第3和第4旅团,共5000余人,配合丙兵团作战。

为了粉碎日伪军“扫荡”,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决定:主力按地区以营为单位,适时转至平汉、正太铁路沿线等敌侧后地区,在外线积极向封锁线和据点展开活动;主力一部则配合地方部队,在内线开展广泛的游击战,进行阻击和侧击,以迟滞、疲惫和消耗敌人,并掩护机关和群众转移。内外线部队和人民群众遂分头行动,在东城子、南城寨和五台城以北等地,速战速决,予日伪军很大杀伤。仅平山县的200余民兵,在米汤崖一带,就消灭日伪军60余名。

日伪军合围扑空后,从8月29日起,集重兵对以阜平为中心的沙河两岸地区和以蓬头、小峰口为中心的平西地区进行大合围。留在内线唐县娘子神地区指挥作战的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于27日转移至阜平东北六公里处的马驹石。在南线、东线和东北线三面敌人逼近的情况下,于31日黄昏由马驹石经阜平南越沙河,跳至外线马兰地区,恰与中共晋察冀分局、北岳区党委机关相遇。当时,沙河以南日伪军重兵设防,边区党政军机关7000余人遂于9月1日转至沙河以北雷堡地区。结果,仍然陷入一个东西约25公里、南北约30公里的狭小圈子里。而且,敌数架飞机轮番轰炸,包围圈越来越小,处境十分不利。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等军区首长感到迷惑不解,为什么敌人对自己的行踪掌握得这么清楚?于是,聂荣臻立即召开作战会议,发动大家分析原因。

大家刚坐好,一名侦察员跑来报告,说南面4000多敌人到了马棚、温塘,离这里只有6公里。聂荣臻摊开地图,目光刚落在马棚的名处,又有侦察员报告,北面3000敌人已到段家庄,离这里只有7.5公里;东面柏崖方向也有5000多敌人正朝雷堡方向赶来;西面安子岭方向还有5000多敌人,潮水似的向这里涌来。

政治部主任舒同推推眼镜,皱着眉,迷惑不解:“今天好像有鬼了,天一亮敌机就来轰炸,我们走到哪儿,飞机就跟到哪儿。我们的一举一动,敌人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呢?”

参谋长唐延杰说:“现在来不及分析了,聂司令,我们已被敌人四面包围,当务之急是火速从敌人的包围间隙突出去,迟了怕突不出去了。”

“不行!”聂荣臻摇头说,“为什么敌人对我们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这个原因找不到,我们永远冲不出敌人的包围圈。”

“聂司令,会不会我们内部有叛徒?”不知谁提了一句。

“不会。”聂荣臻分析说,“如果我们队伍中有叛徒,等到他把情况送到冈村宁次手中,冈村宁次再派队伍来对付我们,不会那么快。”

这时旁边与各军区保持联系的电台忽然“滴滴答答”地响起来。

“叛徒就是它!”聂荣臻手指着电台恍然大悟。他双眼发光,拍拍桌面,肯定地说:“问题就出在我们的电台上。敌人有测向机,不仅能测以方向,还能收到我们同延安联络的呼号。只要我们一开机同延安和八路军总部联络,敌人马上就会知道我们的位置,马上派飞机轰炸,派地面部队包围。”

聂荣臻一提测向机,大家纷纷点头,同意这个结论。

6 将计就计

“那我们就来个将计就计!”聂荣臻说,“这个任务可能要罗文坊多辛苦啦。”

罗文坊是司令部侦察科的科长,当一个警卫匆匆跑来说聂司令员请他去一趟的时候,罗文坊立刻意识到一定是有重要任务。

聂荣臻开门见山,对罗文坊交代:“敌人很可能通过无线电测向,找到了我们的位置。我们就给它来一个将计就计,帮助敌人坚定合击的决心。先暂停军区电台的对外联系,由你带一个小分队、一部电台,到雷堡东边的台峪,把电台架起来,仍用军区的呼号,不断和各方面联系。”

罗文坊立时明白了聂荣臻的意图:“给敌人继续留个空中目标,造成错觉,要他们向我们几十个人合击,继续把他们拖住。”

聂荣臻点了点头:“正是这样。这是个很艰巨的任务。你们一定要做到:既要使敌人向你们合击,又要叫他们的合击扑空;既要使敌人跟着你们走,又不能叫他们追上你们。”

聂荣臻停了一下,说:“如果现在咱们这支部队全是战斗部队,应付当前的困难不大;如果这里只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和行政机关,那也比较容易处置。可是,现在此地有晋察冀分区、边区政府、北岳区党委、军区等机关及其所属各部门;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将近1万人的庞大队伍,而且带有许多的辎重、马匹,打不好打,走不好走。一旦受到日军的合击,后果真是难以设想。所以只好如此行事。你一定要多加小心,漂漂亮亮地完成任务。”

“司令员放心,一定完成任务!”罗文坊敬了个军礼,随即率领50人组成的小分队,带着电台到台峪去了。

入夜,晋察冀边区各领导机关在聂荣臻的指挥下,擦着段庄的南山脚,从离日军不足500米的空隙中,神不知、鬼不觉地向西而去。罗文坊带领小分队同时向着相反的方向出发,不到两个钟头便赶到了数公里外的台峪。

到了台峪,得悉最近的日军驻在大石门,小分队一边迅速向四围派出警戒,控制了道路和山口;一边把电台在台峪附近一个叫井儿沟的小庄里架起来,立即开始工作,用这个“空中目标”先拢住日军。

然后,罗文坊带领着其余的人,向大石门后面的一座大山奔去,登上山顶一看,果然,山下的河滩上,日军煮饭燃起的野火,足有数公里长。侦察队的刘文明副队长,一见日军如此嚣张,便对罗文坊说:“科长,让我带几个人去干他们一家伙,杀杀他们的凶气!”

罗文坊觉得这个主意好,就点了点头:“你带一部分人下去袭扰敌人,可以分头行动,要给他们造成一种企图突围的架势。只要日军火力一展开,就立即撤回来。”

刘文明带着几个小组转眼便消逝在黑暗里。不一会儿,燃烧着野火的河滩上,同时从几个地方响起了一阵密集的手榴弹爆炸声、枪声和喊杀声。顷刻间,只见密密麻麻的火堆旁人影乱窜,接着还传来日军惊慌失措的喊叫。一阵混乱过后,日军的轻重机枪、步枪,一齐扫射过来。刘文明等人立刻装做突围不成的样子,迅速撤了回来。这一下,日军把八路军的“空中目标”和“地面目标”都找到了。

天亮的时候,已是1941年9月2日。好几架敌机果然出现在台峪上空,轮番轰炸、扫射。与此同时,日军的炮弹也纷纷向台峪飞来。一时间,台峪和周围的大小山头、山沟、隘口,到处黑烟滚滚,炮声隆隆。小分队这时已转移到台峪东北面一个险要的山嘴子上,炸弹和炮弹不断在战士们身旁爆炸。

罗文坊一面督促大家注意隐蔽,一面却在想:为什么还不见日军的步兵呢?莫不是日军嗅出什么味道来了?难道他们已经识破了我们的意图?

太阳刚刚偏西,罗文坊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日军的步兵也出现了。他们一直磨蹭了好几个小时,才开始向台峪逼近。大概是他们担心八路军主力部队会乘隙突围,所以谁也不敢贸然进占台峪。

这时候,一个问题忽然进入罗文坊的脑子里:“我们把合击的敌人引向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但如果我们一枪不发地让敌人攻占台峪,就有可能使他们很快清醒过来,不如在敌人未彻底清醒之前,再迎头给他一棍,让他们继续懵下去。”

于是,他让刘文明立即带领一部分人迅速插到台峪,给抢先的日军一个突然打击。等刘文明他们完成任务返回来,罗文坊便乘着日军惊魂未定之机,离开台峪,向东开进。

罗文坊向东走,日军主力一部果然也跟上了他们。为了继续迷惑日军,罗文坊还故意沿途使用不同的番号贴路标、刷口号。

7 聂荣臻“阵亡”

在罗文坊小分队迷惑敌人的时候,聂荣臻带着真正的晋察冀军区机关大部队一夜插出40公里路,到达了阜平西北方的丁家庄,在那儿休息吃饭。在丁家庄,奉命来保卫边区党政军首脑机关转移的一分区一团也赶到了。

聂荣臻后来回忆说:“在那里我们打电话,敌人也在打电话。两下里只隔着一个山头。”“那一次我7天7夜没有合眼。”

身经百战的聂荣臻,这是头一回面临如此险恶的斗争局面。此时,他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如何保护边区的党政军首脑机关,保护这许许多多忠于人民、坚决抗日的男女老少。他让1团采取加强保护的措施。1团政治委员陈海涵、副团长宋玉琳、团参谋长晨光立即将团部侦察连、特务连和炮兵连合编为1个营,与原先的3个营分别在前后左右保护突围队伍。正在军区养病的原1团团长陈正湘富有实战经验,协助唐延杰进行指挥。鉴于情况危急、任务特殊,他对1团下了死命令:“前卫不管碰到什么情况,什么敌人,坚决打,杀开一条血路!后卫不管碰到什么情况,什么敌人,坚决顶住,死也不能让敌人靠近突围队伍!”

侦察员报告,日军从涞源、倒马关下来,正向聂荣臻带领的突围队伍扑来,军区司令部作战参谋也向宋玉琳证实了这个情况。宋玉琳当即命令红军时期就在1军团以作战勇敢著称而深受聂荣臻赞赏的1营营长李德才,带人跑步堵住北面之敌。所幸的是1营没有与敌人接触,使大部队的行动得以继续隐蔽行进。宋玉琳自己则寸步不离聂荣臻,护卫聂荣臻乘夜色转移。

9月2日清晨,突围队伍进入一条狭长隐蔽的山沟,到达一个叫常家渠的小山村。这个村有二三十户人家,七八十口人。村民们以为是来了日军,都逃到山里去躲藏。直到中午时分,他们发现整个沟谷都住满了八路军和地方抗日干部,这才返回各家的小草房里,为子弟兵和党政干部们送水送饭。

队伍在常家渠一带的山沟里隐蔽了3天,连续几天几夜没合眼的聂荣臻在一间草房里好不容易才睡了一会儿觉。日军虽然暂时未进常家渠山沟,但是飞机却时常飞临上空侦察。只要山头上的防空哨兵一吹哨子,所有的人就都隐蔽不动,所以日军仍然毫无察觉。山下的日军窜来窜去,有时他们派出的小股搜索部队就在山沟外头,离1团前卫营派出的尖兵距离很近,随时都可能发生战斗,那情形是相当惊险的。突围队伍里很多人又累又饿又病,连聂荣臻身边的作战科八九个人也病得只剩下3个人尚能带病坚持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