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
9859900000056

第56章 晋察冀军区1945年夏季攻势“向北发展”的第一战(1)

1 日军大本营在垂死挣扎

★作战时间1945年1月至7月

★作战地区 山西、河北、辽宁等省部分地区

★双方作战目的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为消灭日伪军、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在战区内进行的战略性攻势作战。

1945年2月4日至11日,鉴于德国法西斯行将灭亡、日本法西斯尚在继续顽抗的现实,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齐聚苏联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雅尔塔举行会议,达成了“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3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的协议。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8日,德军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样,德、意、日轴心国只剩下一个日本,还在亚洲地区垂死挣扎。

在此期间,美军先后夺取菲律宾,攻陷硫磺岛,又与中、英军一起收复缅甸。日本的“南防卫圈”全线崩溃,战火正向日本本土烧来。

日本本土已乱成一团,侵占中国大陆的日军主官也频频更换。中国派遣军总司令俊六被调回国内担任教育总监,冈村宁次在一片萧瑟中成为俊六的替代者。日军大本营在看不到前途、找不到出路的痛苦中,疯狂地不断出台各类紧急措施。

1945年1月出台的《帝国陆海军作战计划大纲》中,日军已决定“以南千岛、小笠原群岛、冲绳本岛以南的各岛、台湾以及上海附近为进行纵深作战的前缘”,同时改变了主要作战对象,“将中国大陆的作战,转变为以美军为主要敌人的作战。以上海和华南地区为准备重点。”(复旦大学历史系日本史编译组:《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史料选编》)

日军大本营判断,美军将于6月以后,在日本的九州、四国等地登陆,初秋以后会在本州岛的关东地区登陆。因而日本必须在此之前,以关东和九州地区为重点,完成本土作战的准备:扩充本土兵力(明令规定凡属15岁至60岁的男子和17岁至40岁的女子均为国民义勇战斗队队员),加修重点地区的工事,竭力提高军需生产;力争在7月前,使本土总兵力达到250万,飞机7000架。

然而,由于日军在中国的占领区急剧缩小,资源开发遭受严重破坏,以及英美盟军的轰炸和海上封锁,致使日本国内资源枯竭,储备告罄,粮食进口断绝。至1945年3月,日本的石油储备仅有40余万吨,钢材储备量只有26万吨,国内产米仅有300万吨,人民处于饥饿状态。工人罢工,农民抗交粮税,士兵逃亡、自杀等事件不断发生。日本统治集团哀叹:“战败虽属遗憾,但已无可避免。”

但即便到了这个地步,日军大本营仍要孤注一掷,准备在其本土和中国占领区内进行最后的决战。4月18日,日军大本营指令中国派遣军收缩华南兵力以加强华北和华中的重要地区。6月,中国派遣军确定了新的作战计划,决定以主力控制华中、华北地区,同时挫败进犯沿海重要地区的美军,以策应本土作战。根据这一计划,侵华日军第6方面军及第23军先后由广西、湖南和江西向华中、华北撤退兵力,以加强华中、华北重要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美军可能登陆地段的防务。

2 日军在华兵力再作调整

为了作最后的挣扎,1945年初,日军大本营拟定了1945年上半年的战争指导方针,这一指导方针的基本思想是:继续进行与盟国军队决战的准备,加紧完成日本本土及在中国占领区的防御部署,使日本本土和中国占领区成为决战的基地,主要是加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下游和上海周围地区以及海南岛的兵力和战备,以便在盟军进攻时,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与之决战。

中国派遣军根据大本营提出的方针和任务,于1945年1月29日下达转入新的作战准备的命令。

将第23军由第6方面军抽出改归中国派遣军直辖,并令其在3月底以前完成在中国东南沿海对盟军作战的准备;令第13军于夏初完成在长江下游地区对盟军作战的准备;令华北方面军于夏初完成在青岛方面对盟军作战的准备,同时确保华北占领区;令第5航空军以主力加强在中国沿海方面对盟军作战的准备。此外,还命令第6方面军确保粤汉、湘桂铁路沿线占领区,并作为同中国军队作战的主力。为实现上述战略部署,大本营对兵力进行了如下调整:

6个师团的增编:2月28日,在杭州编成第133师团,并编入第6军战斗序列。4月12日,编成第161师团,并编入第13军战斗序列。同日,编成第129、130师团,并编入第23军战斗序列。4月20日,在广东韶关编成第131师团,并编入第23军战斗序列。4月29日,在湖北当阳编成第132师团,并编入第6方面军战斗序列。

13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增编:2月10日,以第12野战补充队为基干编成独立混成第92旅团,并编入第12军战斗序列。2月20日,以第4野战补充队在扬州编成独立混成第90旅团,并编入第13军战斗序列。2月25日,以乙支队在福州编成独立混成第62旅团,以甲支队在温州编成独立混成第89旅团;以第11野战补充队一部为基干编成独立混成第91旅团。上述各旅团均编入第6军战斗序列。

3月10日,以第5、9、10野战补充队分别编成独立混成第83、84、85旅团,并编入第34军战斗序列;3月10日,以第1、2野战补充队编成独立混成第81、82旅团,并编入第20军战斗序列。3月30日,在湖南宝庆编成独立混成第86旅团,并编入第20军战斗序列。

4月20日,在衡阳编成独立混成第87旅团,并编入第20军战斗序列。4月29日,在广西全县编成独立混成第88旅团,并纳入第11军战斗序列。

13个独立警备队(相当于旅团)的增编:2月28日,在南京编成第1独立警备队,并编入第13军战斗序列。

3月9日,在北平编成第3独立警备队,并纳入华北方面军直辖;在大同编成第4独立警备队,并编入驻蒙军战斗序列;在山西运城编成第5独立警备队,并编入第1军战斗序列;在郑州编成第6独立警备队,并编入第12军战斗序列;在北平编成独立第7警备队,并编入华北方面军直辖。4月,编成第2、9、10、11、12、13、14独立警备队。其中将第10、13、14独立警备队编入第12军战斗序列,将第9、11、12独立警备队编入第43军战斗序列,将第3独立警备队编入第20军战斗序列。

为了加强中国东北和朝鲜方面的兵力,1945年5月30日,大本营将第34军之第39师团、华北方面军之第59、63、117师团编入关东军战斗序列。上述各师团于6、7月间移驻中国东北。

此外,根据大本营1944年11月1日的命令,1945年1月至3月间,将第47师团由日本国内调到湖南省南部,并编入第6方面军战斗序列。

根据大本营1944年12月的命令,1945年1月间将第11军之第37师团调往越南,编入第38军战斗序列。1945年1月13日,大本营下令将属第11军指挥的第22师团调归南方军,编入第18方面军战斗序列。

1945年1月25日,大本营下令将关东军第6军司令部调归中国派遣军属下。

1945年3月22日,在山东地区编成第34军,并编入华北方面军战斗序列。

1945年6月17日,大本营下令将第34军司令部调归关东军,其所属部队编入第6方面军战斗序列。

经过上述调整,至1945年8月15日大本营宣布无条件投降时,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以冈村宁次大将为总司令官,小林浅三郎中将为总参谋长。下辖华北方面军(辖第1、12军,驻蒙军、第43军、方面军直辖兵团)、第6方面军(辖第11、20、13、6、23军),以及航空部队。以上共计26个师团、1个战车师团、22个独立混成旅团,11个独立步兵旅团、1个骑兵旅团、13个独立警备队、1个特别警备队。

3 老总胸宽量大

陕北的8月,烈日炎炎。

聂荣臻离开晋察冀军区整整1年了,他人虽在延安,仍然心系那片他曾经战斗的土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央下达了为战略反攻做准备的号召,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晋察冀军区将有许多工作等着他去做。他也恨不得迅速返回晋察冀,指挥全区军民的抗战。

晋察冀军区是聂荣臻一手创建起来的,它的发展和壮大应该说与聂荣臻是分不开的。但是在延安整风中,仍有人对聂荣臻为晋察冀所做的工作提出了种种批评意见。

1943年8月,聂荣臻到达延安之后就参加了整风。

1944年1月上旬,他3次向中共中央书记处汇报了晋察冀的工作。据此,由任弼时、王若飞起草经毛泽东修改,发布了《中央对晋察冀分局干部扩大会议的指示》。指出:“六年来,分局同志及晋察冀全体干部党员和在边区的八路军指战员,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创造和坚持了晋察冀民主抗日根据地,是执行了中央的路线和所给予的任务,工作是有很大成绩的。”同时指出,在坚持持久抗战,准备与敌人熬时间方面,“还有若干不够的地方,需要我们加以去充实与改进”。“我们在思想上,还要有在最困难局面下和敌人熬时间的准备。这就需要我们避免轻敌速胜观念,要更加依靠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

在上述指示中,可以看出中央对6年来晋察冀的工作是肯定的,但是也提出了种种批评意见。主要是批评聂荣臻有“轻敌速胜观念”。

聂荣臻1981年回忆说,当时,我强调过这样的意思:战争不会拖得很久了,胜利的曙光就在前头。这个说法,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历史上大规模的战争,一般都超不过4年。一场战争要牵扯到各个方面的条件,不会拖得太久。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到1943年整整6年了。从华北战场看,它已明显地显露出衰败的迹象。它还能再拖几年呢?1943年初,我们宣传过一个口号,叫做:“迅速打败希特勒,1943年打败日本。”当然,这个口号先是根据中共中央1942年“七·七宣言”的精神提出来的。后来由于欧美迟迟不开辟第二战场,打败希特勒的时间推迟了,中央也改变了这个口号。

但从华北的实际情况看,提出这样的口号,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单单是为了鼓劲,还有一个准备下一步的问题。胜利了怎么办?不能措手不及呀!有的同志批评说这是“轻敌速胜观念”。什么“轻敌速胜观念”,6个多年头的战争,已经是相当持久了,哪里还谈得上“速胜”!

无独有偶,在延安发布了《中央对晋察冀分局干部扩大会议的指示》后,在远离延安的晋察冀,也召开了长达80多天的晋察冀分局高干会议。这个会议全面研究总结了晋察冀过去的各项工作,还是有成绩有收获的。但是会议开着开着,发展到针对聂荣臻进行点名批评,提出了诸如“试行志愿义务兵役制不对”“演出《跟着聂司令员前进》是搞个人突出”“晋察冀的军事路线有问题,有轻敌速胜观念”等批评。

聂荣臻得知后,有着儒将风度的他平静地说道:“晋察冀的工作,我的工作,并不是没有缺点和问题的,应该允许人家提出批评。即使有些意见提得不够准确,供我们参考也是很好的。同志之间意见不一致,可以通过讨论来解决,应该讲究方式方法。意见实在统一不了,可以让实践来证明谁是谁非。”

发扬民主对领导人提意见,无可非议,但后来历史的发展,证明聂荣臻是正确的。

“聂老总胸怀很宽广,度量大。”当时任4分区35团政治委员的傅崇碧后来说,“他从延安回来后,对那些提过他意见的人依然如故,仍然重用。”后来,错误批判过聂荣臻的人,有的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4 晋察冀军区整编

聂荣臻很想回到他战斗和生活了6年的晋察冀军区,但是在延安,他同样也有很重要的工作要做,离不开身。而且中央仍然让他担任晋察冀根据地的组织领导工作,继续任晋察冀分区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每有重大决策问题,毛泽东还时常征询一下他的意见。

大反攻即将来临,晋察冀的工作,特别是军事工作需要加强,这让聂荣臻非常焦急,派谁去呢?

突然,他想起几天前贺龙和他说:耿飚找过他,说要上抗日前线。

对于耿飚,聂荣臻太熟悉了,可以说是看着他成长起来的,是一员猛将。想到这,聂荣臻马上让警卫员把耿飚找来。

一见面,聂荣臻开门见山地说:“你去晋察冀军区如何?”

耿飚正想上前线,一听说要去晋察冀就高兴地满口答应。

接着聂荣臻说:“你先去当一段副参谋长吧,熟悉一下情况,由你来主持全区的作战工作。”耿飚来到晋察冀后不久,晋察冀军区部队进行了整编。冀晋、冀中、冀察、冀热辽4个军区相继成立。

编后编制序列如下: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副司令员:肖克;副政治委员:程子华、刘澜涛;参谋长:唐延杰;副参谋长:耿飚;政治部主任:舒同;政治部副主任:朱良才。

晋察冀军区下辖4个军区,第1至第18共18个军分区。

冀晋军区

司令员:赵尔陆;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王平;副司令员:陈正湘;副政治委员:刘秀峰;参谋长:唐子安。下辖第2、第3、第4、第5军分区。

第2军分区司令员:曾美;政治委员:张连奎。

第3军分区司令员:李湘;政治委员:黄文明。

第4军分区司令员:马龙;政治委员:丁莱夫。

第5军分区司令员:陈仿仁;政治委员:刘达。

冀察军区

司令员:郭天民;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刘道生;副司令员:韩伟;参谋长:易耀彩。军区下辖第1、第11、第12、第13军分区。

第1军分区司令员:肖应棠;政治委员:杨世杰。

第11军分区司令员:肖文玖;政治委员:杜存。

第12军分区司令员:詹大南;政治委员:段苏权。

第13军分区司令员:熊奎;政治委员:武光。

冀中军区

司令员:杨成武;政治委员:林铁;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参谋长:沙克。军区下辖第6、第7、第8、第9、第10军分区。

第6军分区司令员:王先臣;政治委员:魏震。

第7军分区司令员:于权伸;政治委员:张庆春。

第8军分区司令员:贾士珍;政治委员:周彪。

第9军分区司令员:魏洪亮;政治委员:陈鹏。

第10军分区司令员:刘秉彦;政治委员:旷伏兆。

冀热辽军区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运昌;副司令员:詹才芳;副政治委员:李楚离;参谋长:彭寿龙;政治部主任:李中权。辖第14、第15、第16、第17、第18军分区。

第14军分区司令员:舒行;政治委员:李子光。

第15军分区司令员:赵文进;政治委员:杨文翰。

第16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政治委员:徐志。

第17军分区司令员:李雪瑞;政治委员:李文。

第18军分区司令员:何能彬;政治委员:焦若愚。

至此,晋察冀军区共辖4个军区、18个军分区,边区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000万。新的战略区形成后,各区军队立即投入攻势作战和反“扫荡”作战中。

5 周恩来交代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