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991600000022

第22章 比肢体暴力更可怕的精神暴力 (1)

哲哲是和周周玩得最好的小伙伴之一,是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这学期上幼儿园了。一段时间没遇到,感觉他不似以前那么活泼了。广场上很多人在跳舞,周周邀请哲哲站在队伍前跟着跳,哲哲不敢去,却站在角落里偷偷地跳;别人和他说话,他一声不吭,眼睛望着别处。

哲哲妈忧心忡忡地说:“最近哲哲变了,我们问他什么,他总是不回答,胆子小了,畏畏缩缩的。”

我问她:“是什么原因呢,与上幼儿园有关系吗?”

哲哲妈说:“可能有关。有一次哲哲和我们玩游戏,他指着我和他爸爸说,你们站到厕所去,站到线后面,不许动!我问是不是幼儿园老师把他关到厕所过?他说第一天上幼儿园,他总是哭,老师把他关到了厕所。”

我很惊讶,“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哭是难免的。孩子到一个新环境,内心会感到紧张和焦虑,这时候最需要老师的抚慰,可老师不但不安慰,反而把孩子关到厕所,这对孩子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啊!”

哲哲妈继续说:“哲哲还说,老师说吃饭一定要吃完,不想吃也得吃完!”

据了解,哲哲上的这所幼儿园还是公办的政府机关的幼儿园,需要找关系才能进去的。

我说:“这样的老师不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你还是转个幼儿园吧,以免孩子受到更大的心灵伤害。”

哲哲妈说:“能转到哪里去呀,很多幼儿园不都这样吗?”

哲哲的爷爷在一旁插话,“也难怪幼儿园老师,我们在家带一个都觉得累,她们要带几十个,怎么不会烦?”

我说:“这是个客观原因,每个班的小朋友多,老师压力大,待遇低,无疑会影响工作情绪。不过,再怎样都不能把孩子关到厕所,这样会让孩子恐惧,变得畏缩,对孩子心灵的伤害远远超过肢体暴力。”

正说话间,哲哲拉着我的手,要求做游戏。我俯下身来问哲哲想玩什么游戏,哲哲说玩小螃蟹的游戏,说着便翻起了跟斗,说是小螃蟹在翻跟斗呢。哲哲妈开始催促哲哲该回家了,哲哲不愿意。

我说:“他一定是压抑得太久了,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可以让他放松、自由表现、懂得欣赏他的人,他想释放一下。”

哲哲妈说:“他爷爷都生气回家了,要是哲哲不按时回家,爷爷明天不会允许他出来玩的。”哲哲妈以前和我说过,哲哲爷爷性格暴躁,有时会打哲哲,而且比较固执,认为家长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就应该做什么,让遵守什么就应该遵守什么,哲哲爷爷还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很好。

哲哲妈接着催哲哲,“你要是还不回家,爷爷以后就不会允许你出来玩了。”

哲哲自顾自地玩着,没有理妈妈。

哲哲妈改变策略,开始“利诱”,“妈妈带你买糖吃去,我们回家吧。”

哲哲仍然不理妈妈,像没听见似的。

哲哲妈有些恼火,使出杀手锏,作势要走,“那妈妈先回家了,你在这儿玩吧。”

哲哲见妈妈要走了,惊恐地大哭起来。他害怕妈妈扔下自己,他用力扯着妈妈的手往回拖,央求妈妈还要玩一小会儿。

看到哲哲眼神里的恐惧,我感到特别难受,哲哲家物质条件算比较优越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围着他转,想吃什么想玩什么应有尽有。而另一方面,老师和家人却对他实施着精神暴力:威胁、恐吓、强迫、孤立……他真正快乐吗?

我劝住哲哲妈,拉着哲哲的手温和地说:“哲哲还想玩几次游戏再回家?”

哲哲见妈妈没走了,他可以继续玩了,挂着眼泪的小脸上露出了笑容,“玩三次吹泡泡的游戏。”

我微笑着说:“好,那阿姨要看看哲哲是不是说话算数,玩了3次就回家哦。”

我们开始玩吹泡泡游戏,我特意把游戏的儿歌改成:“吹泡泡,吹泡泡,吹了第一个大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吹了第二个大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吹了第三个大泡泡。”

哲哲吹完“第三个大泡泡”,松开我们的手,主动说:“我要回家了。”我连忙肯定,“哲哲说话算数,很不错哦!”

哲哲妈总算松了一口气,牵着哲哲回家了。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终于明白为何哲哲会变得胆小、沉闷、畏缩了,是老师和家人的精神暴力对孩子的迫害所致呀!精神暴力对于孩子心灵的杀伤力远远超过肢体暴力,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更深,影响更远,可不知有多少家长正在对孩子实施着精神暴力!

晓晓5岁的时候,在休了一段时间假之后,突然对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上原来那个幼儿园了。”她妈妈问:“为什么呢?”晓晓说:“因为那里的老师会把不听话的小朋友挂起来。”讲这些话的时候,晓晓的眼圈红了,嘴角往下撇了几次,好像要哭了,但强行忍住没哭出来。我很难过,知道她受了压抑,又委屈又害怕。

我问道:“怎么挂起来的?”晓晓说:“就是让小朋友的手撑在地板上,脚放在凳子上。”说着,晓晓拿过一条板凳演示了一下,就像做俯卧撑似的,脚抬得很高,手撑在地上,身体架空。这其实就是对孩子的变相体罚,对孩子的羞辱是不言而喻的!试想,一个孩子被老师界定为“不听话”之后,老师命令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挂”起来。

我问晓晓:“有没有挂过你呢?”晓晓摇摇头说:“没有,因为我不敢不听话。”杀鸡儆猴,虽然晓晓没被挂,但她看到别的孩子被挂,心里也产生了畏惧心理。让她在老师面前不敢放松,只得乖乖听话。

我对晓晓说:“老师这样做肯定是不对的,就算小朋友不听话,老师也没有权利让他们挂起来。对了,如果你不上这所幼儿园,你想上一所什么样的幼儿园呢?”晓晓说:“我想上老师好,不挂小朋友的幼儿园。”我忍俊不禁,小朋友太可爱了。虽然老师没有“挂”过晓晓,但事情过去了2个多月,晓晓的心里还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可见这件事情在她的心里留下了多大的阴影。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成人简单粗暴、不尊重孩子,对孩子实施精神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是多么大。孩子受到了侮辱,尊严也没有了。在日后的日子里,孩子会觉得同学们会时时刻刻记住他那个时候的窘迫样,所以在同学面前,敏感的孩子再难抬起头来,慢慢地就变得孤僻、自卑、畏缩。一件成人认为只是体罚的事情,对小孩来讲,其实是精神上的折磨。相比于肢体暴力,精神暴力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家长们在实施精神暴力时往往浑然不觉。

下面列出几种常见的精神暴力形式,家长们可以对照一下,自己是否曾经对孩子实施过精神暴力。

精神暴力的几种表现:

强迫

“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我说不行就不行,你就得听我的!”

羞辱

“某某都可以,你怎么做不到?”

“教了这么多次都不会,你怎么这么笨?”

“瞧你这副德行!”

威胁

“再不回家,明天就不许出来玩!”

“别摘花了,警察叔叔会来抓你的!”

“快睡觉,不然大灰狼会来抓你!”

孤立

“妈妈不理你了!”

“妈妈先走了,你一个人在这里吧!”

否定

“你这是画的什么呀,乱七八糟的!”

“你这是洗的什么衣服呀,说了你不会!”

“就凭你还想当科学家?你长大后能有口饭吃就算不错了!”

嘲笑(包括善意的玩笑)

“哈哈,他又弄错了,笑死人了!”

“看看你穿的衣服,纽扣全部扣错了,哈哈!”

重点提示:

一件成人认为只是体罚的事情,对小孩来讲,其实是精神上的折磨。精神暴力对孩子心灵的杀伤力远远超过肢体暴力。对孩子心灵的伤害越深,影响越远。

敏感孩子受精神暴力影响后再难抬起头来,慢慢地就变得孤僻、自卑、畏缩。

经常有家长问我,孩子胆小该怎么引导。他们为孩子的胆小头疼,千方百计锻炼孩子的胆量却收效甚微。

在改变孩子之前,我们得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会胆小?孩子是天生胆小吗?还是由于后天的原因,成人不当的教育方式所导致?我们先看看一个胆小孩子的转变。

文文是周周的好朋友,在周周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她们就认识了。文文文静、内向、胆小,文文在认识我们的前两年里,从来没主动和我们说过话。每次文文妈鼓励她和我们打招呼,文文脸上便露出怯怯的表情,抿着嘴不敢开口。有时小朋友在一起唱歌跳舞,文文在旁边看着,不敢上前,尽管心里很羡慕,但是始终不能鼓起勇气。如果有人和她说话,她要么用摇头和点头来回答,要么一动不动,更别说吭声了。对陌生人更是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