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你千万要谦虚一些,随时考虑别人的意见,不要做一个自作聪明的人,而应让人们都觉得你是一个可以交谈的人。
智慧金言
大量事实说明,人们谈话时都想知道别人对某件事的看法是否和自己相同。有时希望别人也能和自己一样对某件事情有相同看法。如果别人的看法与自己的看法略有不同或大不相同,你也应该显得对此很有兴趣。
当对方与你的意见一致,你就会感到一种快乐;如果发现双方的意见有差异,你也会感到这是一种刺激,因而引起双方的争论。因而,当你听到别人的意见和你一样时,可以表示赞同。不要以为这样做会被人认为你是随声附和,因而就不吭声了。不吭声,虽然不会被人误解为随声附和,却也容易使人认为你并不同意他的意见。
对待小人有方法
经典语录
子曰:“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译文
孔子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教养的,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报怨。”
解读
在儒家思想中,孔子轻视妇女的论调倒不鲜见,这是儒学一贯的思想主张,后来则演变为“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男权主义。
现在,我们就没有必要再讨论对待“女人”的方法了。
在孔子写这句话的时候,他并没有要贬低女人的意思,只是说,小人像女人(当时男尊女卑社会中的)一样,不容易对付,出尔反尔。
活学活用
孔子这段话的现代表达法该是:“只有女人和小人才是最难同他们相处的:你对他们好,他们便不知天高地厚,试探你、冒犯你、搅扰你;你对他们板下脸来,他们便埋怨个不停,说你对不起他(甚至有过分行为)。”所以,对付小人或奸佞之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生活着一种巨蟒,其身长可达10多米,能轻而易举把一个人从头到脚全部吞下。驻扎在巴西热带雨林的军人常会遭遇这种食人蟒蛇,他们的《生存手册》介绍了逃生之法:
“碰到巨蟒时,记住千万别跑,你跑得快,蟒蛇比你更快。你得立即平躺在地面上,背朝下,两脚并拢,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巨蟒爬到你身边的时候,它会从各个角度将头伸到你的身体下面。记住,要沉着,保持极度的冷静。然后,它会开始吞噬你的脚。别害怕,就让它吞,你不会有什么肉体上的痛苦,它这样要花上很长时间。如果你沉不住气,试图反抗,巨蟒马上会用它的身体结结实实将你缠住,令你窒息而死。如果你保持冷静,不做什么动作,巨蟒把你的脚吞下后,会继续吞噬你身体的其余部位。千万别恐慌,等到它的嘴接近你的膝盖部位的时候,你要不动声色地拔出随身携带的匕首,朝着它张开的大口的一侧快速有力地划过,用利刃把它的嘴割裂,同时迅速将脚从它的口里抽出。”
上述对付巨蟒的方法可谓大胆,令人惊心动魄。相比之下,另一种从蛇口逃生的方法要简单得多。
作家勒鲁瓦·艾姆斯在《成为领袖》一书中,叙述了他自己对付响尾蛇的经验:“在住地一带常有响尾蛇出没,每年夏天我都要遇到一两次,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在野地行走时,突然碰见一条盘着身子、扬着头、吐出红红信子的响尾蛇,着实令人害怕。响尾蛇的动作闪电般迅速,而且对目标的攻击极准。面对如此危险的动物时,人类最本能、最简单的反应是:赶快逃跑。事实也证明,这是对付响尾蛇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巨蟒和响尾蛇都是非常凶险的蛇类,人类对付它们的方法却完全不同。对付前者需要的是勇敢而冷静的贴身搏斗,对付后者需要的是迅速及时的躲避。它们都是人类在险境中保全自身的有效方法。
其实,生活中我们常会与“巨蟒”或“响尾蛇”不期而遇。那些你无法回避、必须面对的挑战和困难是“蟒蛇”。对付它们,你必须硬着头皮上,勇敢地与之周旋。而一旦剧毒无比的“响尾蛇”出现在你面前,你就必须赶紧躲开,躲得越远越好。
孔子所说的“女人”与“小人”显然没有这些“巨蟒”或“响尾蛇”厉害,他也许没看到当“女人”与“小人”占优势的时候,或是在主观上判断“君子”对他无利或不再有利的时候。我们所提倡的男子汉、高人,必须在内心深处,对这种“女人性格”和“小人性格”有悲剧性的准备和领悟。准备和领悟以后,才会带着宽厚博大的心胸,面对一切或背对一切,对任何悲欢离合都不以为异。这就是人生,你无法避免不与女人和小人打交道,但你若在不可高估、不可倚恃的对象上过度动情,你就难免犯错误了。
我们不可能事事处处都按圣人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但在生活中,的确有很多趋官求利的人,他们常有一副可怜相、奴才相,因为他们随时准备为自己需求的微末小利而哈腰以隶这种人常常常报喜不报忧,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甚至借死人装点门面,因为他们有时需要唬人,自身却又实在没什么可以唬住人,不用说,这种人很可恨,也绝对靠不住。
俗话说,纣是小人,智过君子。小人终归是小人。这话实在不无道理,这种人叫防不胜防,但又不能不防。粗心大意,不以为意,便有可能遭殃。
那么,如何去防呢?
一是端正自身,二是顺其自然。
人世间,有正必有邪,有君子必有小人,邪可能一时占上风,小人也会有得志的时候,但邪不压正。恶有恶报,也是世道的必然。由此观之,只要我们自身端正,小人终究是盖不过君子去的。而且,能够自己行为端正,是不是一定要远小人、近君子以求自保,也都在其次了。
鲁国大夫柳下惠并不拒绝在恶浊的国君手下做官,立于朝廷也不隐藏自己的才能,自己遭遗弃也不怨恨,穷困也不忧愁,同小人相处,也不一定要离开。他说:“你是你,我是我,你纵然在我身边赤身露体,又怎能沾染我呢!
孟子很欣赏柳下惠的作派,以为看柳下惠风节行止,胸怀狭小的人也会变得宽大起来,为人刻薄的人也能厚道起来。这是从我们自身方面说。
现代人在职场生存,难免会碰到一些“小人”,他们处处自命清高,明套近乎,暗设圈套,让人防不胜防,我们该怎样处理呢?
有些单位的“老人”有一个习惯:凡是新来的人都要排挤一下,以显示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主要地位。一旦时间长了,你完全融入这个圈子了,他们就会转移目标,去挤兑新人。这种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恶人,如果他们不是太过火,大可不必理睬,但是适当的时候,你也可以反击,因为他们一般都欺软怕硬。
还有一种人是是非型的,他们最喜欢探听他人的隐私,他们以制造、传播谣言为乐。是非型的人充其量只是个小人,所以不用对他们如临大敌。对付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敬而远之。对于一般的谣言,记住“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对于过分的谣言,完全可以将造谣者告上“公堂”。
要是碰到脾气怪异型的,我们大可不必惊慌失措,他们可能没有什么恶意,他们只是很难相处,脾气怪异,行为离奇,你无法用正常人的思维去理解他们。如果不巧与他们有矛盾,要就事论事地与他们争论,千万不要借题发挥,这样可能会激怒他们。
一些人总喜欢贬低别人,这种人处处要显得比别人优越,你说什么他都要插嘴,每一件事他都要证明他知道得比你多。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有无法排解的虚荣心,或者是隐藏得很深的自卑。他们实在是不值得你生气。
最危险的一种人,便是“恶人型”的了,因为他们可能有一个美丽的包装。他们看起来是那么善意,那么富有诚意,对你又那么关心。而一旦你跟他的利益发生冲突,他就会狠狠地踩你一脚,有时候,他们甚至是“损人不利己”的。对付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是尽量避开,就算他来笼络,也不要加入他的圈子;当他开始使坏时,要么就“先下手为强”,向上司披露他的劣迹,要么就走人。
当然,我们无法一一去解决一个圈子里的明争暗斗,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大道理在这里已经说了,“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微子》)从以正治邪,除恶扬善方面说,采取顺其自然之法,应为上策。
应该知道,说邪不压正,恶有恶报,都是从人事演进的最终结果看的,具体到一时一事,却常有不同的情况。嗜杀成性的屠夫不可能旦夕之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邪作恶的人不可能转眼之间弃恶从善,成为君子。对于奸邪小人的惩治需要随时日迁延、事物发展,在文明的化育中完成,这本来就是一个事物发展的自然过程。
智慧金言
面对小人,我们还可以取一种自然的态度,内心虚静空明,外表平淡随分。虚静空明,便可心明气清,干静观默察中了然小人的作为而不受欺骗;平淡随分,便能不急不躁,随势而化,而不给小人以可乘之机。
能如此,便可驭险制恶,自在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