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论语》学生活
10254200000026

第26章 成事——学会选择,懂得放弃(3)

知其不可而为之

经典语录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

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解读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个道理好像有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蛮劲。但这一点却是做人的道理。

“知其不可而为之”历来是人们误解孔子的一个重要根据,认为孔子迂腐,不通世事,不懂形势,而一味地坚持所谓的真理。然而,大部分人对于这段话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它的涵义,因为在孔子的思想里,始终是由两种世界的划分的那就是“命”和“义”。也就是说,在孔子那里,人虽然处在一个由“命”支配的不可反抗的客观限制中,但是人具有某种“主宰性”,这种主宰性就在于“仁”“义”,“仁”就是立“公心”,“义”就是求“正当”。

所以,我们说历来对于孔子“不可为”的说法是针对着“命”这个领域来说的,也就是说,人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显然是有着种种人力所不能控制的因素,人的主观自觉所无法改变的领域。但是在孔子“仁”“义”的境界里,我们要立“公心”,求“正当”,则我们认为这是正当的,我们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去饯行它,去追求它。

活学活用

中国有很多神话、寓言,正是对“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形象注释。“精卫填海”是一例,小鸟衔西山之木石要填平东海,这谈何容易,简直是比上九天揽月还难。可是,谁能说它们不是某种精神的折射呢?

至于诸葛亮六出祁山而不成,有人认为他早就看到蜀汉不可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诸葛亮知其不可而为之,或许是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白帝托孤之愿,更可能是他也预知了他自己的使命—一历史角色吧!也许读者会问,为什么能知道未来却改变不了历史?知道结局的人怎么又尽力地“知其不可而为之”呢?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写的关于老人、孩子和海的故事。他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在别人眼中渔夫老人绝对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作为渔夫,捕不到鱼,还能算是真正的渔夫吗?

接下来我们在《老人与海》中所看到的是,渔夫老人终于捕到了一条从来没见到过的大鱼,为了杀死这条大鱼,他被折腾得精疲力竭。而就在他返回的时候,又遇上了大鲨鱼的袭击,老人又不得不和鲨鱼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不论是鱼叉,小刀,短棍。一次次被鲨鱼带走,但他始终用尽一切手段进行反击,虽然什么也无法摧残它英勇的意志,但最终的结果是鱼去船空,只有一句“我跟你奉陪到死”,夹杂在大海的咆哮声中,回响在读者的耳旁。

他的英勇正在于“知其不可而为之”,因为出远海这“正是我生来该干的行当”,所以不论要经历多少苦难,也必须要想尽办法去把它干下去,尽量干好。

的确,作为人,我们有一些“生来该干的行当”,这就是要在生活中立足于自己的“岗位”,彰显我们生命的意志,表现我们的生命力。

智慧金言

人活着不能仅是活着,要赋予生命一些意义,要有目标。也许目标最终并不能实现,也许我们会因此而历经磨难,但这正是生命所必须赋予的意义,是生命的本能。

仁智勇是成功的要诀

经典语录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

解读

我们一直在提这样一个道理:孔子所说的君子,并不是天生的,他说的小人,也不一定是天生的,君子与小人之间在时时刻刻地发生着转化。所以,孔子提倡修身修性。他认为君子必需的品格有许多,这里他强调指出了其中的三个方面:仁、智、勇。在《子罕》篇中,孔子也讲到过以上这三个方面。

同样的智慧,在《中庸》中也有记载:子路问强,孔子回答说:“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意思是说,南方的强,北方的强,都是抑制下的强。以宽柔来教导,不回报于道,是南方的强。用上等的料子包着,至死不厌,是北方的强。所以君子仁厚而不入俗,中立而不偏颇。强看得太贵重了,在国家清平时就能畅通无阻了。强看得太贵重了,在国家昏乱时,到死都不变动。这就是孔子的“发强刚毅”、“齐庄中正”的圣贤气象。

而孟子的观点:“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说,自暴的人,不必与他交谈;自弃的人,不必与他同事。对于自暴自弃的人,我们要谨慎地防范他。在儒家思想中,“忠恕”观念已深入骨髓,一个自暴自弃的人,当然谈不上对父母的“忠”了,也就是说,一个不爱惜自己的人,怎么会爱惜别人呢?这哪来的“仁智勇”可言?也许,在行事的那一瞬间,那个人可能觉得自己大勇无比,可是他同样忘记了,人活着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个体。所以,这样的“勇”,与儒家提倡的“勇”是相背离的。

活学活用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所有特殊的伟大的人物,都是从艰难困苦中,甚至危险中奋斗过来的。就像拿破仑、华盛顿、甘地等划时代的伟人,都是这样的。再像汉高祖刘邦,曾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明太祖朱元璋曾是一个庙里的小和尚。再从中国上古来看,“舜出自于一个庄稼汉,傅说出自于一个建筑工,胶鬲出自于一个鱼、盐的商贩,管伸出自于士人,孙叔敖出自于渔民,百里奚是用五张羊皮换出来的。”

这就是说,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发展力量估计得太渺小,把环境的束缚力量估计得太大。只要我们坚定一种必胜的信念,勇敢地拼搏,一定能有成就,这些例子中,都包含了孔子所说的。

“仁智勇”的思想执行下去就是立大人之气象,还需精心护持,这又涉及到中国哲学“养”的思想。

孔子说:“君子不器。”(《为政》)君子不是一个“器具”,仅仅掌握一定的技能,具有一定的用处是不够的,那是一种“物质化”的人,君子是具有生命大智慧的人。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卫灵公》)又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知识只能解决“不惑”的问题,不能解决“仁智勇”的根本问题。所以孔子所说的进学过程,由“四十而不惑”到最终的“从心所欲,不逾距”,不是知识的获取,而是心灵境界的提升。中国哲学推重心灵的大气象,转局促为圆融,弃低俗而慕高远,不重在向外追求知识,而强调反己内求,以生命的内养为主要功课。

儒家哲学提出“有耻且格”的耻感思想、“慎独”的自律思想以及“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思想,而实现这些思想,都需要有“仁智勇”的基础做铺垫,这些思想,都不是理性的反思、知识的推证,而是心灵的陶养。儒家哲学强调,圣贤的气象不是由知识的推求得到,而是于“养”中转出。

清代画家石涛的一个重要观点:“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呕血十斗,是技巧上的追求,是知识的途径,啮雪一团,是精神上的超升。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左斟右酌,反复琢磨,技巧当然是作画之必备,但一个成功的画家不能停留在技巧的追求上,而应超越技巧,由技进于道。因为中国画强调的是“心印”,绘画的空间形态是心灵的显现。绘画不是靠“学”而成,而是靠“养”而成,这个“养”就包含了许多东西,孔子所提倡的“仁智勇”只是养的一个前提而已,导致绘画成功的关键因素不是知识,而是智慧,是独特的精神境界。所以,养得一片宽快悦适的心灵,就像石涛所说的吞下一团洁白的雪,以冰雪的心灵——毫无尘染的高旷澄明之心——去作画,才能自创佳构。他虽说的是绘画,但与“君子不器”的哲学传统是相合的。

智慧金言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孔子自己都承认他未能做到,常人肯定很难做到了,但用这样一种心态去做事,即便我们达不到期望的目的,但实现一种“大气象”的境界,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