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我满足、沾沾自喜、高枕无忧的人迟早要被市场淘汰。宝丽来“拍立得”即时成像相机辉煌一时。1947年,美国宝丽来公司的创始人爱德温·兰德发明了即时成像技术,同年,第一台宝丽来“拍立得”即时成像相机摆上了柜台,一下子轰动了整个世界。即时成像技术也成了宝丽来的摇钱树。到1982年,兰德退休时,宝丽来已经成为一家资产达数十亿美元的巨型企业。此后的一段时间,宝丽来躺在成功的业绩薄上睡大觉。随着电脑、互联网的普及,数码相机越来越受欢迎。宝丽来却一直死守着它的老产品即时成相机。20年来不曾改头换面,甚至连包装都没有变换一下。与数码相机相比,一次成像的相机显然已经落伍。宝丽来也很快走向衰败。2001年10月12日,宝丽来公司因无力偿还巨额债务申请破产。美国成像技术专家对宝丽来的破产这样评论:“即时成像产品的市场极为有限,宝丽来没有采取任何手段从打印图片的市场分一杯羹,后又被数码照相技术的诞生给了迎头一棒。”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市场竞争残酷,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破产倒闭。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要做到居安思危,必须不断找出自己公司产品的缺点,并不断改进。
20世纪20年代,正值美国汽车工业全面起飞时期,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推出色彩鲜艳的新型汽车,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因而销量大增。但是,福特汽车却始终“穿”着“黑”色的外衣,显得严肃而又呆板,销量一再下降。
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对各地要求福特供应花色汽车的代理商还是对公司内的建议者,福特总是坚决顶回去:“福特汽车只有黑色的,我看不出黑色有什么不好,至少它比其它颜色耐久些。”
公司的生产逐步艰难,福特开始裁减人员,部分设备停工,公司内外人心浮动,许多人大惑不解,弄不清无动于衷的福特究竟在搞什么名堂。
但福特却胸有成竹:“我们公司员工的待遇高于其他任何企业,他们不会有异心,同时,他们知道我是绝对不会服输的,相信我不会跟在别人后面生产浅色车,一定另有计划。”
有人建议福特马上把新车拿到市场上去销售,福特诡谲地一笑:“让他们先去出风头吧。我倒要看看谁笑到最后!”
又有人打听:福特公司是不是在设计新车?新车一定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吧?
此时的福特显得踌躇满志:“不是正在设计,事实上早就定型了!也不是跟别人一样,而是我们自己设计的,并且新车的价格肯定比别人便宜!”这是福特一生的杰作之一,即购买废船拆卸后炼钢,从而大大降低了钢铁的成本,为即将推出的A型车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1927年5月的一天,福特突然宣布生产旧型车的工厂停产!这是福特公司24年来第一次停止新车出产。
消息一出,举世震惊,猜测蜂起。除了几个主管负责人以外,谁都不知道福特打的是什么算盘。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工厂虽然停工了,可工人们还在照常上班。这一情况引起了新闻界的极大好奇,而报纸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对福特汽车的猜测、报道、评论。对此。福特先生根本不做正面回答。
两个月后,福特终于宣布:新的A型汽车将于12月上市。这一消息比两个月前工厂停产的消息引起的震动更大。
年底,色彩华丽、典雅、轻便且价格便宜的福特A型汽车一上市,就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形成了福特公司第二次腾飞的辉煌局面。A型汽车的开发确立了它在美国汽车史上的地位,面对其他汽车公司以色彩、外型为武器的咄咄逼人的挑战,福特没有直接应战,而是忍了一手,养精蓄锐,蓄势待发,紧紧抓住质量和价格这两个环节充分做准备,一旦时机成熟毫不手软,给其他汽车予以重磅冲击,使对手立即由强变弱,而自己则泰然自若地坐上了汽车霸主的宝座。
智慧金言
新技术日新月异,新需求不断产生。如何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是每一个企业无法回避的问题。打破一劳永逸的梦想,树立不断进取的心态,才是现实和明智的选择。忧患意识是强力防腐剂,忧患意识是一种驱动力,忧患意识是行动指南,忧患意识会不断鞭策我们去创新,找出工作、生活中的盲点,从而得到长足发展。
把握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
经典语录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阐微
子贡说:“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是把它包好放到柜子里收藏起来呢,还是要求一个好价钱把它卖了呢?”孔子说:“卖掉它吧!卖掉它吧!我等待收买者呀!”
解读
儒家主张积极用世,待价而沽,不能藏而不用,默默无闻了事。认为“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载成名”。认为“三年学习下来,还没有得到官职和封禄,是难得的事。”一旦学成以后,就待价而沽,等待自己的学说和才能在世间得以实行。孔子培养了一批弟子,并积极推荐这些弟子从政入仕,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他在世时,就有冉求、子贡、子路、子游、宓子贱等登上了政治舞台。孔子去世后,弟子们不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学术上都形成了强大的儒家集团。
活学活用
任何人一旦具备了才能都不可能默默无闻,都应该积极施展自己的才华,使自己有一番作为。自己的才华应该积极施展而不应该被动地等待“发现”。当今社会人才济济,消极等待有时就意味着淘汰。
商场上的竞争也是如此。商场竞争讲的是速度和效率,落后就要挨打。在商机面前该出手时就要出手,犹豫、等待、观望就意味着失去机会,企业也就得不到发展。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财主一起散步,其中一个忽然首先发现前方躺着一枚闪闪发光的金币,眼神顿时凝固了!几乎同时,另一个人大叫起来:“金币。”话音未落,第三个人已经俯身把金币捡到自己手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眼快嘴快都不如手快。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生活中有人发现了机遇,但是不能立即通过行动去抓机遇,最终与没有发现机遇一样。
时间就是效率。贝尔在研制电话机时,另一个叫格雷的也在进行这项试验。两个人几乎同时获得了突破,但是贝尔到达专利局比格雷早了两个小时。尽管这两个人彼此都不知道对方,但贝尔就因这120分钟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与荣誉。
1954年12月的某一天,霍英东认为是个黄道节日,果断地投资120万元买下一座大厦,开始地产生涯。香港人多地少,房产必定走俏,霍英东看准之后,果断出手,并靠地产迅速暴发。霍英东转入地产业,比李嘉诚早四年,比包玉刚早一年。
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皮鲁克斯有一句名言:“先人一步者,总能获得主动,占领有利地位。”谁有“捷足先登”的本事谁就率先获得成功。
1999年11月,英国大东电报局做出了一项重要决策,决定把其控股的香港电讯公司出售给新加坡电信公司,从香港市场撤出,然后集中精力,把欧洲互联网的生意做大。
消息传出,整个香港都被震动了。许多香港市民都是香港电讯公司的用户,持有该公司的股票。盈科公司总裁李泽楷更是兴奋不已,他对该公司有相当了解,知道它是一只老牌绩优股,股本达120多亿,每年的收益都在100亿港元以上。如果把该公司收归自己旗下,必将对公司的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李泽楷急忙坐飞机赶到伦敦,要求与大东电报局的高层领导会面,商谈收购事宜。但大东电报局对他并不热情,只派出一名执行董事长和他相商。
眼看大东与新加坡电信的正式协议即将达成,李泽楷心急如焚,过了不久,又再赴伦敦,与大东高层就收购一事进行商谈。但大东对他并无兴趣,只是礼貌性地接待了他。
形势危急,他断然决定,立刻宣布对香港电讯进行收购。2000年2月,这条爆炸性的消息被媒体广泛报道,香港市民又一次被震动了。
接着,他率领部属直奔新加坡,与新加坡电信进行协商,希望双方能合作收购。但新加坡电信却无此诚意,故意提出了一系列极其苛刻的条件。
李泽楷无功而退,陷入焦虑之中。难道就这样放过这一大好机会了吗?他深知香港电讯对自己公司的重要意义,如果把香港电讯收归自己所有,那么自己就将同时兼具互联网内容供应商和互联网供应商的双重身份,成为当之无愧的互联网巨头。
两者相遇勇者胜。他毅然下定决心,宣布自己将单方面对香港电讯进行收购,于是紧张激烈的收购大战就此展开。
大东提出一百多亿美元的收购天价,李泽楷知难而上,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这笔巨款筹齐了,他抢在新加坡电信之前,抢先与大东签署了收购协议。
在他的强大攻势下,新加坡电信只好宣布放弃。他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英国十大首富成功秘诀》里分析当代英国顶尖首富的成功秘诀时指出:“如果将他们的成功只归结于深思熟虑的能力和高瞻远瞩的思想,那就失之片面了。他们真正的才能在于他们审时度势后付诸行动的速度。这才是他们最了不起的,这才是使他们出类拔萃、位居实业界最高、最难职位的原因。‘现在就干,马上行动’是他们的口头禅。”
智慧金言
根据形势的变化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讲求效率,当机立断,抓住难得的机遇,就能推动事业的发展。
用正当的手段达到目的
经典语录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就会享受不到;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会摆脱不掉。”
解读
孔子在这里强调用“道”的方法得到一些东西,即,“你要是用正当的手段得到了,那大家都可以接受”,在说到贫穷时,他又说,“贫穷这个东西呀,大家都讨厌他,但是你用不正当的方法摆脱了,高兴的是你自己,朋友不开心了,你还是觉得没有趣味的……”但这里的“道”绝对不能脱离于《论语》中关于义道的论述,在《论语》里,“义”的重要意义不下于“仁”。在《论语》中,义与仁都是志士仁人所坚持的最高道德准则。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逋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义与仁的关系体现于“德”。仁爱之德为义的首要内含。《论语》言义多与言利相关。先义后利和重义轻利是《论语》谈道的一大特点。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在利义关系问题上,君子重于义小人重于利,这是仁义之人与势力小人之间的区别。从理想追求方面看,求义与求利是不同层次上的追求。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并不反对讲利。他主张在坚持义的前提下讲利,但这个“利”,也是有原则和前提的。“见利思义”和“义然后取”可以看出,以义为质,不义不取,这才是儒家义道的真实含义。“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循义道、求道义才是志士仁人的崇高理想追求。
活学活用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以道得利,以道取利,就是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利为人性之所必求。对于利,(《论语》并不排斥。问题在于求利取利必须遵循其道。“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此种以道取利的义道思想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规范经济和政治行为,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个“得到”的过程,有时候充满了艰辛,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总而言之,从事低贱的职业能得到富贵,他也乐意。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清康熙帝玄烨,一生勤学不辍,直至花甲之年,仍手不释卷。他读四书,“必使字字成诵,从来不肯自欺”,赋诗著文,习以为常。可见,称孤道寡之余,黄卷青灯,是鱼与熊掌兼而得之良法。
我们付出了,如果得不到怎么办呢?那大可不必做“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事情,只要用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就够了。人总是对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充满欲望。好多人都说金钱名利是身外之物,却没有几人能将其真正置之度外。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红楼梦》中“好了歌”)面对种种诱惑,积极争取者有之,不择手段者有之,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更是大有人在。如此而言,退而求其次,不予不夺,该得到的别让它流失,该抛弃的及时撒手,中庸一些倒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同样,孔子的这句话摆明了他得到富贵、摆脱贫穷的方式。连圣人都有这样现实的态度,我们何不现实着做这样的君子呢?虽然孔子说到的君子,并非普通市井俗民。但如果撇开封建社会高低贵贱的等级观念和消极的处世态度不谈,就是在现代社会,这些朴素的思想,对指导我们做人,依然闪烁着熠熠的光辉。
智慧金言
富与贵谁不想拥有,但不以其道得之,我们也许将永远无法拥有。而能够拥有的其中一条捷径,就是学会放弃。即便是一辆汽车,所能承载的重量也是有限的。一点也不放弃的结果,只能是被不堪承受之重压垮,到头来什么也不会属于自己。放弃那些力所不及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放弃盲目扩张的欲望,放弃那些我们不想拥有的和那些对自己毫无意义的、甚至有害的东西,放弃一切该放弃的东西,瞄准自己的大目标,全力以赴,努力拼搏,才会成就一番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