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活用
生活中,人际关系是互动式的。你用什么方式待人,对方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应你。所以,施政者(或领导人,家长)过分强调制度、违反规定就实施惩罚,下面的人一定会“免而无耻”,如果尊重对方,以德治理,对方就会“有耻且格”。
简单,甚至粗暴地使用行政命令调动下属,很容易使对方失去对你的信任和敬佩,而一旦属下的对抗和逆反心理占据上风,消极对待上面的指令,他们的工作就会陷入完全被动的局面,组织运作效率大大降低、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也可谓危机四伏。
同样,如果在施行号令的时候尊重对方,“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惯性,也是来自个体性灵的一种本能需求,因此,在为人处事的时候必须准确把握,恰到好处地实施“德政”,才能显示出出色的管理绩效或人格魅力。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刚柔相济的治理思想,但大多与法家思想有关,或斗争排斥或延伸完善。譬如,春秋战国时代李悝、吴起、商鞅、韩非等法家的代表人物以其“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主张“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等,如何与儒家思想进行斗争,单说其“威势可以定暴”,“德厚却不能定乱”、“刻薄寡恩”、过分压制的政策,幼稚、单薄、残暴、不合人情的缺陷,首先成就了始皇伟业,以变法自强,以强大统一中国,秦胜了,秦亡了,留给后人无尽思考。秦代的“焚书坑儒”可以看作是法家思想的一次空前胜利;秦亡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则使儒家思想成为后世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同时被汉儒吸收到儒学体系中,于是基本上奠定了中国古代“以德”为主,“以政”为辅的治国方略。以德教化,以礼约束,以法清除害群之马,为数千年的中国古代史所证实。当然,历史的长河中斗争从未停止过。
儒家不同于法家,他们主张以德正心、以德修身、以德立教、以德治国,以德治天下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思想……对一般老百姓,儒学则强调社会教化,社会教化就是通过外在道德力量的熏习或者说道德习惯的遵循慢慢地不知不觉地转变……
如果忽略了中华民族的儒学思想,单单靠法家肯定成不了气候的,所谓刚柔相济也是这个道理。从黄帝征服蚩尤开始,真正的征服不是战争的征服,而是文明教化的征服,我们的文明从一开始就注入了文明教化的基因,在华夏民族的历史上,每一次民族的融合与壮大都是以文明为背景的,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征服,对南部少数民族的教化,无不是“道之以德”辅之于“道之以政”。
儒家思想从影响西汉时期的匈奴到征服少数民族的野蛮,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用“齐之以礼”来教化蛮荒,改变一些原始的文明或假文明,使之很快融入人类的文明史中,移风易俗,与时俱进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传播与进步。历史上不知有多少少数民族昙花一现,以武力走上历史舞台,最终为“道之以德”的中华民族所融合,作为新鲜血液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以德”战胜“以政”的典型写照,形象图解。一个可以给族群的任何一个个体灵魂关照的文明,一个可以“不求来世,当下圆成”进而实现“天人合一”的文明,一个可以“保合太和,世界大同”实现人世间最大和谐的文明,一个自信包容的文明,就是这样走来的,就是这样壮大的文明,不知让我如何感慨系之,激动不已。
诚然,现代的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个人英雄主义再也不可能响当当地傲然立世了。如果用拳头来解决问题,那美国总统也许就是泰森了,中国的国家领导人一定是从少林寺或武当山上下来的。谁都知道,这是一个玩笑。
智慧金言
“以德”、“以政”相辅相成,相克相生,儒家“以德”为主,“以政”为辅的思想可以应用在为人处事的每一个角落里,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去制裁那些以社会和谐为敌、以文明为敌、以人类文明为敌的人事,显然要比强制来得人性化和可接受一点。
招贤纳才,知人善用
经典语录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
鲁哀公问道:“做些什么民众就能服从呢?”孔子恭敬地答道:“提拔正直的人居于歪人之上,民众就服从了;提拔歪人居于正直人之上,民众就不服。”
解读
孔子的用人思想,是一种任人尚德,任人唯贤的思想。
孔子所崇尚的周文王,当年访贤到渭水,遇姜尚水上垂钓,亲扶姜尚乘车回宫。途中,他向姜尚请教治国之道,姜尚提出了著名的“三常”之说:君以举贤为常,官以任贤为常,士以敬贤为常。这个以“贤”为核心的治国之道,是以贤选士的高度概括和升华,成为西周灭纣兴邦的重要治国方略。
活学活用
作为一个领导,不仅要能够识人,还要善于用人。会用人是一个单位不断发展的秘密所在,领导不是通才,不可能事事都抓,事事都懂,领导要善于用人,要善于将下属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
汉高祖刘邦战胜西楚霸王项羽,逼得他在乌江自刎,从而夺取天下。建立汉朝以后,在洛阳南宫设酒宴,高祖说:“今日设宴,各位列侯将领不用隐瞒我什么,都说说自己的真实看法吧。我夺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高起、王陵沉思了一下说:“陛下使人攻占城池夺取土地,打下的城池土地就会封给有功的人,和天下人共同享受利益;而项羽嫉妒有才能的人,有功劳就杀害他们,有才干的就怀疑他们,打了胜仗却不给人记功,夺得土地却不给人好处,这就是他失天下的原因。”
高祖说:“你们两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运用计策谋略,决定战争的胜利,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应粮饷,不断粮路,我不如萧何;组织指挥百万大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人中豪杰,我虽不才,但是我善于使用他们,而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就是我得到天下的原因。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却不能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和重用,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
“纳才任贤”是古今领导者成就事业的根本。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单靠一己之力是难以取得成功的,重要的是要知人善任,扬长避短,充分依靠下属的力量。
齐桓公就是因为充分信任管仲,使管仲的才能得到极大的发挥,齐国才很快成了春秋五霸之首。
有一次,晋国派使者见齐桓公,负责接待的官员向齐桓公请示接待的规格。
齐桓公说:“去问管仲。”
接着,又来一位官员向齐桓公请示政务,齐桓公说:“问管仲去。”
在一旁侍候的人看到这种情形,笑着对齐桓公说:“什么事都要去问管仲,看来,当个君主倒是很轻松的事啊!”
齐桓公说:“这你就不明白了,君主辛辛苦苦地网罗人才,目的就是希望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如果不明白这一点,什么事情都由君主一个人去做,那君主就没法当了,想想天下到底有多少事情!况且,如果这样,不是浪费了自己苦心招揽的人才了吗?”
下人也觉得齐桓公说的有道理,在一旁点头称是。
齐桓公接着说:“我花那么多的心血才找到管仲这样的人才,我既然把国家交给了他,就应该让他发挥最大的作用。况且在他的治理之下,齐国现在是国泰民安,我凭什么要随便插手呢?”
贤德之人对于一个国家、一份事业如此重要,如何才能获得贤德的人才呢?孔子给我们的答案是,统治者首先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只有统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了,才能够吸引贤德人才来为自己服务。孔子关于“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等方面的论述,是选拔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要求。“修己”主要讲的是品德修养,是道德自律的根本性修养。“安人”、“安百姓”使他人安适快乐,使老百姓能够安适快乐,强调的是从政经世所应该具备的管理才能。“修己”与“安人”、“安百姓”,德才相合,互为因果,相得益彰。“修己安人”是统治者德才相合的互动剂,既可以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又提高统治者自身的管理才能,最终才能实现“安人”的管理目标。
智慧金言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始终向往并饯行着“近者悦,远者来”的为政目标,即使境内的人们都高兴喜悦,使境外的人们都来投奔。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宏博广远的人才战略。孔子兴办私学,崇尚贤人相聚,其根本方法也就是用一贤人则贤人聚,达到所谓“近者悦,远者来”的目的。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经典语录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译文
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个人才当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解读
这一段里,孔老先生语重心长地给他的弟子们讲了人才的重要性。
纵观中国历史,大凡社会动乱、战火四起、军事斗争集中而又突出的时候,军事人才就特别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的“黄金台”、“招贤榜”、“求贤令”、“三顾茅庐”等人才佳话,都是这一思想的生动体现。不可否认,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杰出人物的确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这与人民群众的作用,都应该是不可忽视的。
活学活用
放到现代的企业里,他们在人员招聘、筛选、录用的整体流程中,每一个“点”的失误可能会给今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一个“面”的损失。古语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就是这个道理,招聘在企业人力资源形成中的作用好比“伯乐”,企业只有学会做好“伯乐”,才会有众多“良才”聚敛到企业中去,才能形成优秀的员工队伍,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占据优势。
有人云:“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这就是说,若不是刘备三顾茅庐,谁能认识隐居茅庐的“卧龙”诸葛亮。正因为刘备慧眼识贤才,曾三次到诸葛亮隐居处请他出山辅佐自己打天下,诸葛亮才在辅佐刘备打天下中更显出英雄的本色。
台湾企业家王永庆借先人之行,五访“茅庐”,方请得台塑集团的首席顾问丁瑞铁。1964年,台化公司成立前夕,资金短缺,经企业家陈逢源介绍,王永庆认识了丁瑞铁。当时丁瑞铁婉言谢绝了王永庆邀他到台塑的诚意。但是王永庆没有放弃,他深深知道人才难得,于是效刘备之法,先后五次盛情邀请丁瑞铁。在真诚的感动下,丁瑞铁终于答应了王永庆,决定赴台塑效力。丁赴台塑所需要的资金就此解决,公司也蒸蒸日上。
求才贵心诚意挚。王永庆的成功莫不归因於他求贤若渴的执著,这也反映了一个明星企业家应有的风采。
孔子说,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在中国的历史上,唐尧和虞舜时期的故事流传得更为广泛,这也是孔子强调人才重要性的一个原因,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呢?因为经典,所以流传。这些经典就是由当时的人才创造出来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很多单位领导一气之下,可能让一个人才滚蛋。
当时,的确是痛快了,可这位人才带来的缺口需要多久才能弥补呢?
同样地,家长给孩子找了一个很好的家教,或者因为劳资问题,或者因为其他问题,发生了纠纷,于是家长将他解雇了。长远来说,再优秀的家教,只要出钱了,就能请过来,可是每一个人才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吧?当孩子已经接受了先前的那种思维方式,如果再换将下去,对孩子来说,是不是要洗脑了呢?尤其是一些比较抽象的科目或者技艺,换一个老师,就等于放弃了前期的一半努力。
智慧金言
道理,放到哪儿都是一样的,我们怎么就不能反省呢?
识人的三个要素
经典语录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译文
孔子说:“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解读
怎样去看一个人呢?
现在很多心理学家著书立说,大讲看人的道理,比如《某某观人学》、《某某行为艺术大全》等等,但很多内容总结起来却只有三个字:一是“视”,二是“观”,三是“察”。
事实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们从生活的经验中体会,便可知孔子这样的话,是说他从前看到一个人,有思想、有才具,便相信这个人将来一定有成就——“听其言而信其行”。后来他发现并非如此,一个人即便有才华、有学问,但是没有良好的体能、没有充沛的精力,也谈不上成就事业。
针对这个观点,曾国藩的相法便说:“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一方面,不要把别人的见识当成这个人的能力,见识和能力不一定是一回事;也不要把能力当成事业成就,这也不是一回事。人到成年,都会有一番道理在心里,讲出来都会让人刮目相看。另一方面,就是看人看成就时,把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当成了一个更为重要的指标,生理上的病症往往反映了其内心的一个缺憾,所以看人看事都有了这一层非常重要的一面。看自己,也有了一个指标,不信,我们可以试着改变自己,首先从身体上着手。
那么孔子所说的“视”是什么呢?当然是“视其所以”,意思是,你要了解这个人,你就看这个人老是和什么人在一起。这个和西方的一句俗语“睡在一起的猪互不嫌脏,睡在一起的小人臭气相投”不谋而合,看人,得看他的朋友嘛!
第二条就是“观其所由”,意思是观察那个人他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他采用了什么手段,使用了什么方式。
第三条是“察其所安”,意思是只要去考察这个人的心安在什么地方,他的心里在想什么,他安的什么心。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考察一个人,就非常容易了。
活学活用
对于现实中的考核,我们不可能采用“一棍子打死”的做法,还要学会给人机会,学会试。
司马迁写的《史记》中讲的一个故事,便是这个道理。
尧怎样使用干部?简单地说,一个字:“试”。这个“试”,就是“听其言而观其行”,放到实际工作中去考察,而不是事先就主观主义做结论。比如他要大家推荐接班人,大家推荐舜,说了舜许多好话。尧是什么态度呢?
司马迁写道:“尧曰:‘吾其试哉。”“试”的方法,就是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他,“观其德于二女”。两位姑娘嫁进这个“庶人”家,高干子女的优越感全没了,整天跟舜一起辛勤劳动,孝敬长辈。舜也不去跑官要官,日子过得很和睦。张守节《史记正义》云:“二女不敢以帝女骄慢舜之亲戚。亲戚,谓父瞽叟、后母、弟象等也”,等于成为舜的“贤内助”。这一“试”,“试”出一个人才。也有“试”而不成功的。《史记·五帝本纪》说:“兜进言共工,尧日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洪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这些都是不成功的例子。经过实践证明这个人确实不行,测试的结果明明白白摆在那里,大家又怎么能不口服心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