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学活用
战国时期,七雄中的秦国成为“老大”,到处穷兵黩武耍“粗胳膊”,接连消灭了韩国和魏国,又开始对一个小国的国君——安陵君相威胁,秦国根本没把它放在眼里,便打算用换地的方式轻取。安陵君婉言拒绝,惹得秦王很不高兴,战争之弦一触即发。一个小鸡面对这么凶猛的老虎,谁不害怕?安陵君寝食难安,便想派个大臣去给秦王说点好话,以息战火。大臣们都面露难色,是啊,这是一次艰难的外交之旅,无疑是与虎谋皮。让秦王高兴,回来无法向安陵君交代;让安陵君高兴,秦王肯定就要发怒。秦王要是发脾气,恐怕很难落个囫囵尸首回来。
这时候,安陵君想到了唐雎。唐雎是个老实人。要是那心眼活泛的人,扯个幌子推辞掉算了,比如说心脏不好,血压也偏高,不宜外出等等。如果怕人们不相信,让医生开个证明,还可以堂而皇之地说,自己的身体是小事,耽误国家大事可了不得,安陵君能拿你怎么样,管天管地还能管住人得病休息?可唐雎是个“一根筋”,欣然接受了任务。唐雎啊唐雎,这可是一次受累不讨好甚至危及身家性命的外交活动,不是闹着玩的。
唐雎是个正义人。说实在的,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秦王灭掉安陵君只是早晚的事,一把闪光的利剑就悬在安陵君的头上,随时就会落下来。听听秦王的口气: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是平等对话吗?这是真正的尊重人吗?如果真正念及旧情的话,能用这种杀气腾腾的语气吗?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顺势而为,投敌为亲,把安陵君的“不是”翻个底儿掉,把自己洗白个清清楚楚,把对秦王的赞美之词说够说尽。这也算有重大立功表现,秦王还能亏待了?尽管“城头变换大王旗”,照样还不是吃香的喝辣的,闹好了,官职上还能“更上一层楼”。谁也说不出别的来,这叫“大势所趋”、“向往光明”。一种是坚持正义,凛然相对,国家再小也是国家,有自己的主权,有自己的国格,随便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可不行。作为人臣,国家培养这么多年,不容易,到用得着的时候了,袖手了甚至变节了,这还算人吗?再说,人家安陵君待人不错,平时把心都掏出来了,到关键时候,你不仅不帮人一把,还借机落井下石,怎么能忍心呢?唐雎正义冲天,不卑不亢地说,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值五百里哉?一个问号,折射出唐雎人性的伟大光辉。
唐雎是个敢于牺牲的人。秦王就是一只老虎,他对唐雎说,听说过天子动怒时的情景吗?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那言外之意就是,别给脸不要脸,我可要发怒了,多可怕啊!这可不仅仅是威胁,眼前的问题你就在人家手心里,人为刀俎,你为鱼肉,杀了你就如同捻死一个臭虫,一般的人非得吓尿了裤,还不赶快伏地求饶,用不着审问,就把知道的事情来个“竹筒里倒料豆”。看唐雎,却反问秦王一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嘲笑说,庶民百姓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义正辞严地说,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并列举了专诸、聂政、要离等三名著名刺客的壮举,尔后,大义凛然地说,此三人,“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于是拔剑而起。这可不是在“演戏”,也不是在“做秀”,装是装不出来的,要知道外边卫兵如林啊,可见唐雎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秦王吓得脸色大变,长跪而谢之。顿时,小人物因其伟大的举动而高大起来,秦王却在唐雎面前显得异常渺小起来。
安陵国最终也未能保全下来,而一个闪光的名字却没有因为国家的消亡而消失。唐雎以他闪亮的人格形象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灵上。
智慧金言
气节、操守,积之在平日。选干部、用干部要看这个人的气节,交朋友、识朋友也要看这个人的气节。那些什么钱都敢要,什么酒都敢喝,吃喝嫖赌都敢做的人,谁敢把他们当做真正的朋友呢?换句话说,没有朋友的人是可怜的,尽管,他会自鸣得意地告诉你:“我这样很好呀!”但他内心的悲凉,只有在经历一些凄惨的事情后才能写在脸上,但那时候,已经晚了。
人人皆可为尧舜
经典语录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译文
尧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陷于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舜也这样告诫过禹。(商汤)说:“我小子履谨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向伟大的天帝祷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帝的臣仆我也不敢掩蔽,都由天帝的心来分辨、选择。我本人若有罪,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都归我一个人承担。”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周武王)说:“我虽然有至亲,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有过错,都在我一人身上。”认真检查并审定度量衡器,修复已废弃的官府制度,全国的政令就会通行了。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的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真心归服了。所重视的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百姓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公平就会使百姓高兴。
解读
这段话,其实是儒家思想的一个大贯通,我们不妨引用《孟子性善论》中的一段对话来说明尧舜的品性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性。
孟子说:“人人皆可为尧舜。”
曹交问:“人都说人人都可为尧舜,有这说法吗?”
孟子说:“有。”
曹交说:“我听说文王身高十尺,汤九尺,今我身高九尺四寸长,却怎么只能吃饭而没有其他的才能呢,该怎么办?”
孟子说:“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办你能办的事就行了。今有人力气不能胜过一只鸡,便为无力的人,有人能举起百钧重的东西,便为有力的人,有人一点力气都没有,手都抬不起来。人怎么能以不胜任为忧患呢?用不着呀,慢慢地走在年长者后面为之孝悌,疾步超过年长者谓之不孝悌,走得像老头一样慢难道不能够吗?不是,而是不那么做而已,尧舜之道不过就是孝悌而已,你穿尧的服装,说尧的话,做尧一样的事,就是尧;你穿桀的服装,说桀的话,做桀的事,你就是桀而已。”
曹交非常佩服孟子,说:“我愿意留下来跟从你学习。”
孟子曰:“大道如大路,并不难知,只要你去发现,则到处都有老师,不必留在此受业。”
孟子指出,人人可为尧舜,人人可为圣人,只要你弃魔而亲近人的道。尧舜桀纣也是人,所有的人起源一样,但结局不一样。人性本善,最后又因悔改而归于善,但在中间身受万难,稍一松懈便可能被魔鬼诱惑而为桀纣。
活学活用
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正是由于他们为着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矢志不渝,不断自我完善,从而创造出世人瞩目的丰功伟绩。不是吗?世界上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都是有崇高理想的人。他们又为实现这些理想,刻苦研究、探索,一生殚精竭虑,终于登上了一座座高峰。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年轻时干事浮躁,经营出版印刷业破了产,欠下巨额债务,几乎陷入绝境。但他没有颓丧沉沦,而是认真总结教训,决心专一从事某项事业。于是巴尔扎克重新振作,发挥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爱好与专长,终于成为世界文坛的一颗巨星。
巴尔扎克之所以会有这样大的变化,是因为他在长期的自我完善过程中,自我责求,自我改变,自我提高,故而在道德修养和成就事业方面都获得了丰硕成果。
智慧金言
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敬老爱幼、真诚善良、信用节义、扶危救难、勤奋顽强、勇于进取、谦虚谨慎、坚持真理、信念坚定、百折不挠……诸如此类美好高尚的品德,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例子了。它们有如从善之山巅峰的一簇簇鲜花,只有在自我完善过程中永不停步、登攀不止的人,才能采撷它、获取它。
所以,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有通过自我完善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的能力。任何一个人,不管他的身份多么普通,经历多么平凡,或是受过什么挫折,跌过什么筋斗,只要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努力,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孜孜以求,都能够如毛泽东所说,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纪念白求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