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素质形象意志决定成败
10395900000006

第6章 豁达坦荡品德高尚的素质受人尊敬(5)

原因很简单,我们面对的是个色彩斑斓的社会,当心里只有“白”与“黑”时,我们不是勉强把其他颜色看成白的,就是强行把其他颜色说成黑的,“不是好人就是坏人”、“不是朋友就是敌人”的二元论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已经失效了,很多人在不同的对象面前表现出自己本性的不同方面,在不同的时间面前、不同的事情面前展示了自己个性的不同侧面,可能是善,也可能是恶,但更多的时候不是纯粹的善与恶,而是各种成分掺杂、共生。每个刚强的背面,都可能有柔情;每个理智的背面,都可能是感性;每个邪恶的背面,都可能隐藏有善良。不要因为他们的恶,忘了他们的善;也不可因为他们的好,忘了他们的坏。

但很多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是单纯地做着非此即彼的判断与选择。被好友欺骗便觉得这个世上再也没有可信的人了;因为受了敌人的帮助,而觉得手足无措,还在想他是不是在陷害我;因为曾经看到了某些恶行而对整个社会失去了信心……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都是一种想当然的以点带面。

真正要分清善与恶,首先就要先明辨是非,在是与非的基础上再做道德的判断,这不仅仅需要一个人有足够的知识与能力,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阅历,能去伪存真,揭开伪善的面纱,能从扑朔迷离的种种假象中找到真正的事物本质,再用社会的道德规范来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培养高尚的品行

史蒂芬·卡特曾经对品行做过如下定义:

“‘品行’(integrity)这个字起源于拉丁文词根‘irIteger’,即完整的意思。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就像一个整数,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这个字要表达的不是专一无二,而是完整性;不是某个狂人试图让整个世界归于同一模式的妄想,而是一个人深信自己生活得正当而感到的安详。我们内心都有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我们相信他能够立得端、行得正,能够遵守规则、信守诺言。或许正是因为我们都感到自己内心做到品行端正的潜能,我们才能在他人身上、甚至在许多问题上与我们存在严重分歧的人身上看到并欣赏这种品质的存在。”

在中国人眼里,品行端正涉及心理、道德、成长和社会等诸多领域。在所有对子女的各种梦想中,处于重要位置的是希望子女成为品行端正的人。当然,我们希望子女拥有成功、健康、地位和幸福,但我们懂得没有良好的品行,这一切都很难达到。我们也知道具备了良好的品行,即使遇到挫折坎坷,他们仍然可以备受尊重,并为自己感到骄傲。归根结底,品行是一个或许是惟一无法被他人剥夺的东西。它是内心的可靠指南,让他们辨明方向。

品行是一个人个性的基本特征。也许有的人会误以为,高尚的品行要通过轰轰烈烈的事情表露出来,实则不然。一个人品行的好坏,是可以“以小见大”、“识人于微”的。宋朝吕元膺在做东都留守时,一次与一名掌管钱粮的下级对弈。当吕元膺抽空处理紧急公务时,这名钱粮官趁机偷换了一颗棋子,最后赢了这盘棋。吕元膺当时对此虽有察觉,却未吱声。一段时间后,吕元膺借故把此人调离身边,并预言此人终将因贪污受惩罚,后来果不出所料。

在这个故事中,吕元膺看到别人的问题而不指出的做法虽然不妥,但他从一棋之中识人,可谓“识人于微”。事实说明,一个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如何,并不一定要等到犯大错误时才显现出来,在其对一些细小问题的处理上也会有所反映。有的人看似忠心耿耿,为实现领导意图赴汤蹈火,而实际上却是“立小忠以售大不忠,效小信以成大不信”;有的人当面言听计从,实则背后“下绊子”、“捅刀子”;有的人外表上看言不逾矩、行不违规,实则居心叵测、心藏奸诈;有的人在领导面前讨好卖乖,实则首鼠两端、见风使舵……要“发现”这类人,没有“识人于微”的能力是很难做到的。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好一个学生,幸福一个家庭;而办好一所学校,则幸福一方社会。”他在选择一校之长时,就十分注重对方的品行,认为只有品行高尚的校长,才能真正起到凝聚人心、引领方向的灵魂作用。的确,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我们要培养高尚的品行,既要讲公德,又要讲私德。公德是服务社会国家的根本,我们大家在每一个行动上,都要问一问是否妨碍了公德,是否有助于公德,妨碍公德的,没有做的即下定决心不做,已经开始做的,立刻停止不做。若是有助于公德的,大家齐心全力来助他成功。而私德乃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公德的根本,那些不讲究私德的人,通常也是妨碍公德的人。

一般而言,好的品行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培养,但更重要的还在于自身的“修炼”。因此,坚守道德操守,加强文明素养,要从平常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牢记“不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凡事应扪心自问:所做的一切是否有愧于良心,有愧于社会和人民?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良好的品行作为我们每个人内心指南针的作用,为我们指明应该遵循的方向。

人无信不立

人无信不立,一个人能待人诚实信用才能被他人相信,这既是一种道德品质的表现,也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在这个故事里,店主面对诱惑,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中国历来就有诚实守信的美德。中国现代的语汇里面仍保留了大量的词语作为例证: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言而有信,金口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言必行,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广为流传的《曾子之妻》的故事同样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上街,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她对孩子说别闹,许诺等她回来时杀猪给他吃。实际上,她是不打算真这么做的。不料,等她回家后,看见曾子真的准备杀猪,便马上阻止,说自己只是跟孩子说说玩的。曾子说:做父母的如果失信于孩子,就等于教孩子也去欺骗。说完,就把那猪杀了。

正如曾子所说,诚信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不仅如此,在许多情况之下,人是否具有诚信的品格甚至会对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左右历史的发展。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诚信可以兴国,同样,不诚信也可以亡国。周幽王为博取宠妃褒姒的一笑,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只购得4瓶啤酒,尔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再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管是中国古今的例子,还是来自异域他乡的事迹,都无不告诉我们:诚信乃为人之本。言必行,行必果,诚实守信,我们才能用自己的诚信品格打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

无论是在古老的美索布达米亚,还是在年轻的美国,尊重他人都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必备而且又优良的品德。几千年来,尊敬他人的美德与文明的火种一起代代相传、经久不息,成为了诸多民族传统中最璀璨和悠久的一部分。

尊重他人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和美德,它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给别人面子,维护他人的尊严,尊重他人。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度,受几千年传统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尊敬长辈就够了,实则不然,我们需要尊重的不仅仅包括家族、亲友中的长者,不仅仅包括职场中的前辈与老师等,也包括我们的同龄人,甚至包括自己的晚辈。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也许这并不是一件大事,但它有时甚至也可以改变别人的一生。一个商人在街上走,看见一个人卖铅笔,类似乞丐,于是施舍了一些钱,走后不久又回来了,他对那个卖铅笔的小贩说:“对不起,你和我一样是商人,而我却把你当乞丐看待,我想我可以买下一些你的铅笔。”于是他拿了几枝铅笔就走了。很多年后,商人与某个公司签约,另一个公司的老板对他说:“你还记得我吗?多少年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乞丐一般的小贩,是你认可了我,还给了我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我自己生命价值的认可,以至于我现在真的成为了一个商人。”

的确,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应建立在真诚与尊重的基础上。人惟有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才能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沃恩每年都会受邀参加某单位的杂志评审工作,这个工作虽然报酬不多,但确实是一项荣誉,很多人想参加却找不到门路,也有人只参加了一两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沃恩年年有此“殊荣”,让大家都羡慕不已。他在年届退休时,有人问他其中的奥秘,他微笑着向人们揭开谜底。他说,他的专业眼光并不是关键,他的职位也不是重点,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请,是因为他很会给别人“面子”。他说,他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一定会把握一个原则:多称赞、鼓励,而少批评。但会议结束之后,他会找来杂志的编辑人员,私底下告诉他们编辑上的缺点。因此,虽然杂志有先后名次,但每个人都保住了面子。也正是因为他顾虑到别人的面子,因此承办该项业务的人员和杂志的编辑人员都很尊敬他、喜欢他,当然也就每年找他当评审了。

故事中的沃恩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的做法既维护了他人的面子和尊严,也让他人明白了杂志的不足和缺点,所以当然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而现在的年轻人常犯的毛病是,自以为有见解,自以为有口才,逮到机会就大发宏论,把别人批评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他自己则大呼痛快。其实这种举动正是在自堵出路,总有一天会吃到苦头。

早在1960年,当选牛津大学校长的英国前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就曾提出过人际交往的四点建议:一、尽量让别人正确;二、选择“仁厚”而非“正确”;三、把批评转变为容忍和尊重;四、避免吹毛求疵。这些建议可以说都是围绕着“尊重”提出来的。在某种意义上,不加掩饰,直接表露或宣泄是无能、自私的错误表现,它只会恶化事端,造成大家都不愉快的局面。掩饰并非虚伪和造作,只是选择适当的语言和时机做适当的事情;相反,没有任何掩饰的人必然不能与其他人愉快和睦地相处。不要不顾别人的感受对他人的缺点大肆批评,不要用尖刻的语言去伤害他人,不要取笑他人或是对他人感到不屑,这些都是不尊重人的表现,往往会成为你与他人愉快沟通交流的一大障碍。

德国的席勒曾经说过:“不尊重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他。”《论语》也教育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里,在你碰到这样与那样的不尊重时,不要抱怨别人不尊重你,要先问问自己是否尊重别人。无论在何时,都要既把别人当人,也把自己当人,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胸襟与美德,社会才会变成一个互相尊重的温暖大家庭。

乐于奉献自己的力量

“生命在于奉献,”奉献精神是伟大而崇高的。公元前71年,欧洲大地上活跃着一支由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奴隶起义队伍,他们两度击败罗马大军,但最后一次关键性的战役却失败了。据说,当时罗马军官威胁斯巴达克斯部队的几千名被俘虏人员说:“你们曾经是奴隶,将来还是奴隶。但是罗马军队慈悲为怀,只要你们把斯巴达克斯交给我,你们就不会受到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刑罚。”在一段长时间的沉默之后,斯巴达克斯站起来说:“我是斯巴达克斯。”罗马军官准备把他带走的时候,没想到他身边的人站起来说:“我才是斯巴达克斯。”而下一个人也站起来说:“不,我才是斯巴达克斯。”在短短的时间内,被俘虏士兵里的每一个奴隶竟然都站了起来。故事中连生命都争先恐后甘愿付出的奉献精神,至今能深深打动我们的心灵。

在有些人的心目中,奉献是英雄和模范们的事,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奉献就是只讲牺牲,高不可攀,可敬不可为,可羡不可行。这是对奉献的一种误解。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既包含着崇高的境界,也蕴含着不同的层次。奉献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慷慨赴义,也融会渗透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