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产品的可模仿性弱,既可以是因为产品在技术和工艺上属于自行研制,已申请了专利,并严格控制生产技术和工艺的对外转让,也可以是所生产的商品需大量投资,建设周期长,或者在资源环境、人员的需求方面有严格的限制;
四是不存在替代品;
五是需求价格弹性很小。
实行高价漂取策略的优点有下面几点。
首先,在产品进入市场的初始阶段制定较高价格,可以在短期内收回开发、研制成本和高额的促销费用,获得高额利润,并且能为以后各阶段实行降价措施准备一笔损失基金,以降低企业的损失程度。
其次,由于高价策略主要是针对高收入阶层,需求价格弹性低,高价格并不会对销售量产生抑制作用,加上消费模仿效应的影响,也会吸引一部分中等收入消费者加入消费行列,有利于扩大市场占有率。
再次,如果产品质量、服务与价格相符,就能树立起产品高价高质的品牌形象,为产品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采取高价漂取策略也有一些不利的方面:
首先,如果高价与高质量、高服务不相符合的话,就会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损害企业形象;
其次,高定价高利润,会引起竞争者的加入,从而缩短生命周期,特别是假冒产品出现,将对企业产品销售产生直接的冲击。
再次,市场容量可能并不大,因为该策略排除了中低收入的消费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绅宝公司以制造战斗机而闻名。战后,绅宝利用自己的一批技术力量,按照制造飞机的高要求,生产一种小型、高价、注重驾驶乐趣的汽车,每年在美国市场售出一万辆左右。20世纪70年代末期,汽车业竞争加剧,美国的通用和日本的丰田在生产经济车方面竞争十分激烈。绅宝公司也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生产经济车,要么生产昂贵车。
绅宝公司选择了生产昂贵车,因为按照它的经济实力和设备能力,很难同通用、丰田等汽车公司竞争。如果它也生产经济车,必须年产25万辆才能有利可图,显然它在经济车市场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昂贵汽车市场虽然很小,但由于每辆车利润高,又能发挥绅宝的技术优势,因此进军昂贵车市场才是绅宝的出路。
绅宝汽车公司估计,到80年代末,跑车市场将急剧扩大,购买这类跑车的顾客其年龄在25到44岁之间。这一年龄群增长较快,而且大多是双职工,夫妻都有较好的工作,薪水较高,比较富有,他们需要质量高、性能好、驾驶舒适和服务良好的汽车,贵也买得起。
从1979年起,绅宝汽车公司推出新的“SAA900”涡轮增压汽车,价格是每辆2万美元,广告强调它是高性能、新款式、形象独特、独一无二的高级车,而且提供消费者想要的各种附加设备,加上适当的促销和销售渠道策略,有钱人对绅宝汽车产生了强烈的购买欲望。
这种高价赚取的策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绅宝汽车1983年在美国的销量超过了2.5万辆,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有些经销商甚至以拍卖方式将车卖给出价最高的人。这一年,绅宝车年增长率为42%,成为汽车行业中销售增长率最高的一家。该公司的最高级管理人员曾自豪地说:“通用汽车公司要卖出几百万个汉堡包,而我们只要卖出极少的牛排便可与它竞争。
四、低价渗透策略
低价渗透策略,也就是把商品价格定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以便新产品迅速进入市场,取得在市场上的主动权,以获取长期利润最大化。
适用于这种策略的商品一般要具备的条件有以下两点。
一是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相关的替代品较多,调低价格能促进销售量的增长;
二是企业的商品生产能力较大,批量生产后,成本能有较大的降低。
厂商正是利用上述两个特点,通过薄利多销,打开市场销路,阻止竞争者进入市场,最大限度地控制市场。但是采取这一策略,一方面,由于价格利润薄,企业投资费用的回收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又要求企业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另一方面,不利企业树立品牌形象,特别是对于那些质量不易鉴别的商品,消费者往往由于价格低而怀疑商品质量,影响销量。尽管如此,实行低价策略更易为广大的消费者所接受。因此,企业采取这一策略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实行低价策略,并不意味着实行低质策略,企业同样要有质量保证和服务保证,真正使消费者感到安全,使商品成为“物美价廉”的大众商品。
二是实行低价政策从整体看必须要保证利润总额最大化。现实中不少企业为了应付竞争而不顾企业经营状况、成本费用状况及商品特点,人为地压低价格,虽一时销售额有所扩大,但造成了企业资金周转不灵,经营亏损。
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通过市场调研来确定消费者所能接受的价格水平,以此作为制定价格的上限,再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确定最低成本,测算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只要这个差额接近社会平均水平,就可以生产经营,并以此价格为标准制定出能够扩大销售量的价格水平,以销售量的有效扩大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也就是说低价策略中单位商品利润可能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但销售量的增加必须要保证利润总额等于或大于社会平均水平。
在台湾省,自从“宝健375”以低价位(每包12元新台币)、新包装(铝箔包)攻入运动饮料市场后,运动饮料市场被分为两大块,一为易拉罐市场,舒跑在其中称雄;一为铝箔包市场,宝健占霸主地位。就整个市场而言,舒跑以过半的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其他晶牌,宝健则以“实实在在的好朋友”形象排行第二,其他品牌则呈现一片混战,并没有明显的老三,每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也都不大。
这种情况自从“生活”运动饮料介入市场,就有所改变了。1987年,益华食品公司推出每包12元的“生活400”铝箔包运动饮料,这种低价策略顿时受到市场的欢迎,并对铝箔包盟主“宝健375”构成威胁。宝健当年以低价策略掠取了不少封闭市场(如学校、军队福利社、管站等),使其占有率迅速爬升。如今“生活400”也如法炮制,以低价渗透封闭市场,颇有收获,使其市场占有率扶摇直上,成为不可轻视的竞争对手。
“宝健375”和“生活400”的先后成功是与市场特性有很大关系的。经过厂商多年来的努力,大多数消费者都已知道运动饮料是什么,且大多数人认为运动饮料之间本身没有太大差异。之所以“宝健375”能够取得成功,建立起铝箔包装运动饮料的王国,而“生活400”低价策略能够成功出击,都归功于消费者的这种认识。
五、中间路线策略
中间路线策略又称满意价格策略,指企业将产品价格定在高价和低价之间,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使两者都能得到满意的价格策略。实行这一策略的宗旨是在长期稳定的增长中,获取平均利润。因此这一策略为广大企业所重视。
虽然中价策略能避免高价策略带来的风险,又能防止采取低价策略给生产经营者带来的麻烦,集中了二者的优点,但实行起来困难较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
一是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成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生产规模达到经济规模之前,单位产品成本随时间的推移不断降低,价格也在不断变化,中价水平不易确定。
二是新产品,特别是全新产品,在市场上第一次出现,价格无参照物可比较。
可见,在初始期为新产品制定一个不高不低的适中的价格有一定困难。通常的做法是:如果新产品与老产品差别不大,可参考老产品的价格制定新产品适中价格;或者是参照替代品价格来制定;或者是通过对不同收入层次的划分,以中等收入水平为标准来制定;或者是选择适当价格先进行试销,而后进行调整,以确定价位。
长期以来,香港的百货业结构偏重于高档和低档两个市场。高档市场基本上由连卡佛、先施、永安等老牌英资、华资公司垄断,这些公司主要销售欧、美高档名牌商品,价格昂贵,一般市民望而却步,其目标市场是香港社会的上层人士。低档市场则由数目众多的国货公司展开争夺,这些公司以销售国货为主,虽然价格低廉,但往往质量低下或种类单一,款式设计与香港的消费潮流脱节,其销售对象是广大的低薪阶层。中档市场则是香港百货业中的薄弱环节,这种状况显然与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香港消费结构有莫大关系。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香港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向服务业转型,香港的中产阶级迅速崛起,成为市场消费欲和消费力都极强的一族,香港消费者结构因而发生很大变化。
日资百货公司正是根据香港消费市场的这种转变,以中产阶级为主导销售目标,确立走中价路线为主的价格定位,一举成功地从香港百货业的薄弱环节中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日资百货业在香港取得成功的因素很多,但很重要的因素是选择了中价路线,弥补了供给链条上的断缺。
六、商品阶段定价策略
商品阶段定价策略指在对“商品生命周期”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周期不同阶段的特点而制定和调整价格。
引入期策略:一般可参考新产品的定价策略,对上市的新产品(或者是经过改进的老产品)采取较高或较低的定价。
增长期定价策略:消费者接受产品,销售量增加,一般不贸然降价。但如果产品进入市场时价格较高,市场上又出现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企业为较快地争取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也可以适当降价。
成熟期定价策略:消费者人数、销售量都达到最高水平并开始出现回落趋势,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这时一般宜采取降价销售策略。但如果竞争者少也可维持原价。
衰退期定价策略:消费者兴趣转移,销售量急剧下降,这时一般宜采取果断的降价销售策略,有时销售价格低于成本。但如果同行业的竞争者都已退出市场,或者是经营的商品有保存价值,也可以维持原价,甚至提高价格。
各类商品在其经济生命周期的某个阶段一般具有共同的特征,但由于各类商品的性质、特点及其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程度、市场供求状况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商品采取的定价策略要实事求是,灵活调整。
七、折扣价格策略
折扣价格策略也叫“折扣让价策略”,是企业为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或鼓励顾客作出有利企业的购买行为而采取的常用策略。这一策略常用于生产厂家与批发企业之间,批发与批发之间以及批发与零售或批、零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常见的有四种。
第一是数量折扣,也称批量折扣。即根据购买者购买数量的大小给予不同的折扣。其中“一次性折扣”是企业为鼓励购买者多购货,根据一次购买数量的大小给予不同的折扣;“累进折扣”是企业为了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而将同一位购买者在一段时间从本企业购买的数量加总,根据累计购货量的不同给予不同的折扣。
第二是季节折扣,也称季节差价。一般在有明显的淡、旺季的行业中实行。主要是鼓励购买者淡季购货,以减少供应企业的压力和负担,降低经营成本。
第三是现金折扣,也称付款期折扣。其目的在于鼓励购买者尽早付款,加速企业资金周转。零售企业使用这种方法的很普遍。购买者如以现金付款或提前付款,可以在原商品价格的基础上享受一定的折扣。
第四是业务折扣,也称同业折扣。这是生产厂家给予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的折扣。折扣的大小因中间商企业在商品流通中的不同功用而异。各国的情况也不相同,我国的业务折扣体现在各主管部门对不同行业、不同品种商品的进销差价上。
八、心理定价策略
心理定价策略是针对不同消费者的不同消费心理,制定相应的商品价格,以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的策略。
心理定价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尾数定价策略
尾数定价策略指企业有意将商品制定一个与整数有一定差额的价格,使顾客产生心理错觉从而促进购买的一种价格策略。
很多零售企业在售货实践中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消费者往往比较喜欢带尾数的商品标价。同一种商品标价29.99元或标价30.17元比标价30.00元销路要好。在大多数消费者看来,带有尾数的价格比较精确地反映了商品的价格,给人以货真价实的感觉。以后,研究消费心理学的专家又进一步发现,消费者不仅喜欢有尾数标签的商品,而且喜欢尾数是奇数的商品,在消费者的心理感觉中,尾数为单数的商品比尾数为双数的商品有更便宜的错觉,所以营销学中专门把这种定价方法称之为奇数定价法。采用奇数定价要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就必须挑选最大的奇数“9”了。所以在许多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中,标价尾数为9的商品大量出现。
尾数定价一般要注意两点:一是只能适用于价值比较低的商品,这样消费者在购买时,才会觉得商家的确是严格定价,货真价实;二是对于高档商品,尾数定价就无法显示出它的高贵身份,消费者反而不容易接受。
总之,这种策略针对的是顾客的求廉心理,往往用于多次性购买的基本生活商品或日用品,或积压等待清仓的商品。
第二,整数定价策略
与尾数定价正相反,整数定价就是将商品价格有意地定为整数,以显示商品的高档,而此时,如果商品定价带有尾数的话,反而使消费者觉得“掉价”,有失身份。这是针对求名或自尊心理的顾客所采用的定价策略。
第三,声望定价策略
声望定价策略是整数定价策略的进一步发展。消费者一般都有求名心理,根据这种心理行为,企业将有声望的商品,制定比市场中同类商品价高的价格,即为声望性定价策略。它能有效地消除购买心理障碍,使顾客对商品或零售商形成信任感和安全感,顾客也从中得到荣誉感。
第四,习惯性定价策略
对于某些商品,其价值不高,但是消费者必须经常、重复地购买,因此,这类商品的价格也就“习惯成自然”地为消费者所接受。企业对这类商品定价,充分考虑消费者的这种习惯性倾向,不可随意变动价格,应比照市场同类商品价格定价。否则,一旦破坏消费者长期形成的消费习惯,就会使之产生不满情绪,导致购买的转移。若确实需要调整价格,则应预先做好宣传,让顾客充分了解调价原因,先让价格为消费者心理上所接受,后实行调价。
第五,最小单位定价策略
最小单位定价策略指企业把同种商品按不同的数量包装,以最小包装单位量制定基数价格,销售时,参考最小包装单位的基数价格与所购数量收取款项。通常,包装愈小,实际的单位数量商品的价格愈高;包装愈大,实际的单位数量商品的价格越低。
这一策略的优点,一是能满足消费者在不同场合下的需要;二是利用了消费者的心理错觉,因为小包装的价格使人误以为廉,实际生活中消费者很难也不愿意换算出实际重量单位或数量单位商品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