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个富人
10404700000056

第56章 富豪的致富方式(4)

值得注意的是,数量巨大的新百万富翁很少来自传统产业。他们的致富方式也与老一代百万富翁不一样。

首先是股市淘金成功。仅从1995年11月至1999年,在不到4年时间,道·琼斯工业指数已涨了7000点,连续4年都上涨20%以上。

连续牛市形成的财富效应使许多股民每年得到两位数的回报率,迈入了富人行列。一些人看准了有前途的企业股票做长线,几年前每股几美元、几十美元买进的股票,现在涨到每股上百美元甚至更多,像戴尔电脑公司的股票5年间涨了100多倍;而如果10年前花1万美元投资希思科公司的股票,现在财产可达320万美元。

还有人投资原始股发了财,在股票市场高涨时上市的公司,股票一般第一天就增值数倍,投资者也成倍获益。

近年来,投资网络服务行业的人们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虽然他们开业资本可能只有几万元,但经过短短的几年经营,一旦上市或者被大公司收购,身价常达百万以上。

克利泽曼和帕特诺特1994年在康乃尔大学读三年级时,一天在宿舍闲聊时异想天开,决定开设一个可以供人们收发电子邮件、聊天、设网页的网站。他们借了1.5万美元办起了“地球村”网站,秋天他们的公司上市成功,这两名25岁的小伙子一夜之间成了拥有财产3500万美元的富翁。1999年,有一家大公司准备以8000万美元收购20岁刚出头的马科威兹创办的“我的点数”公司。

如果成交,他个人可得400万美元,但被他拒绝。马科威兹说,几年前只要有人出一二百万我就会卖,但现在8000万也算不了什么。他准备将公司上市,这样可赚更多的钱。

发“网财”的不光是年轻人,82岁的前美国公共卫生署署长库普博士设立的“库普医生”网站,不久前公司上市,价值达到6.25亿美元,库普占的股价值4000万美元,这位年逾80的老人一下子成了富翁。

创业者总是少数,更多的在新产业领域致富者靠的是“认购股票特权”。购股特权是一些公司将高层主管的收益同公司股票联系起来,目的是鼓励他们倾力搞好公司。许多高科技公司因创业之初收益有限,员工工作条件艰苦,工资不高,便将此特权从高层主管扩大至一般员工。据统计,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公司有给员工购股特权的计划,约600万人有认购股票特权。

许多企业近年股票大幅升值,拥有认购股票特权者也就水涨船高,财富猛增。微软公司的购股特权在公司内造就了数以千计的百万甚至千万富翁,这已成为美谈。其实,成功的信息产业大公司差不多都有通过购股特权成为百万富翁的员工,连通用、福特这样的传统行业里都有这样形成的百万富翁。

由于股票市场能够产生快速的致富效应,许多公司都把上市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虽然许多公司在上市前都有良好的盈利纪录,例如微软在上市之前,盈利能力高达34%。从这一点上说,股票不上市更能为公司保守利益,但对个人来说,上市可立即兑现财富。

英特尔公司与风险投资

1968年6月,半导体业的创始企业——快捷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里伯特·诺斯和戈登·库尔辞职后自行创业。当时,半导体业在集成电路出现后突飞猛进,他们觉得在集成电路技术领域一定还大有文章可作,因为半导体业与其他产业的状况有所不同。当时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汽车、钢铁和化工已经进入批量生产的阶段,技术和产品都已基本定型,新的公司很难再有所作为;可是在半导体业,虽然当时集成电路(芯片)也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但是半导体技术的快速翻新,使新企业能够凭借新产品迅速打入市场,甚至开辟新市场。他们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研制出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强、成本更低的芯片。

诺斯和库尔继而决定集中力量先从计算机内存器着手。当时大型计算机在美国东部已经发展到相当程度,价格略低、功能稍弱的小型计算机也开始出现。由于使用计算机可以极大地提高办公效率,美国各地的大公司和事业机构都在迅速装备计算机,计算机的市场需求飞速增长。在每台计算机里,都有一个用来提存程序数据的内存器,内存器容量越大,计算机的功能就越强。当时的内存器都是利用磁性材料制作的,诺斯和库尔知道,如果采用半导体芯片来做内存器,则可以大幅度减小它的体积,加快它的运行速度。虽然当时硅谷中已经有一些公司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开发工作,但是市场上还没有这类产品出现。诺斯和库尔通晓半导体技术,知道自己在这方面取得成功的机会将会很大。

目标已定,下一步就是要筹集创业所需的资金。这一点对诺斯和库尔来讲并不难,因为他们在快捷半导体公司近十年所取得的成就早已为业界人士所熟知,愿意对他们进行投资的人不胜枚举。尽管当时他们提供的新企业计划书只有一页纸的篇幅,但是诺斯只给一个老朋友——阿瑟·洛克(ArthurRock)打了一个电话,资金问题就轻松地解决了。

洛克是硅谷风险投资业的元老级人物,快捷半导体公司当初就是在他的帮助下成立的。因为关心快捷的发展,他特意从纽约市移居到旧金山,以便与快捷的一班人马时刻保持联系。洛克自己还进一步开设了一家专门帮助新生企业融资的银行,成为硅谷最早的风险投资家之一。

实际上,“风险投资”这个词就是洛克首先使用的。

洛克与快捷公司的高层人物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其中诺斯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之一,他们平时经常在一起跑步锻炼,假期也时常一同到野外露营。他在接到诺斯需要投资,以便建立一个新公司的求援电话后,立刻行动,当天下午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打了15个电话,得到了15个满意的回答,一共筹集了250万美元。融资如此顺利,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投资家们都看好迅速发展的半导体业,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诺斯和库尔的能力毫不怀疑,再加上洛克本人的信誉一向较高。

洛克并没有像许多投资者那样盲目筹款、有钱就拿,由于愿意“入伙”的人比较多,他只选择了一些怀有一定专长,对新公司的发展能发挥较大作用的投资人。同时,为了避免因某个股东占有太多的股份而使未来的公司受其左右,洛克限制了每一个股东的投资数量。洛克自己也拿出30万美元入股,再加上诺斯和库尔每人各出的25万美元,三个创业者得以对公司保持相当的控制力,洛克本人也无可争议地成为了新公司的第一任董事长。后来虽然洛克有意避免过分干预公司的日常事务,而让经理们放手去干,但他一直从战略角度上为公司出谋划策。当公司出现危机,需要洛克帮助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有了资金以后,英特尔公司正式成立。很快,英特尔公司就在半导体业异军突起,业绩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后来,在日本半导体企业的竞争下,英特尔退出了半导体业,转而专攻计算机存储器,又成为IT业中的执牛耳者。

英特尔公司上市之后,由洛克引入的风险投资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公司的创始人里伯特·诺斯和戈登·库尔也因股票上市而一举成为亿万富翁。

如今,英特尔公司已经是IT行业的领袖企业之一,左右着该行业的未来。

“苹果”熟了

1976年夏,电脑奇才乔布斯和沃兹尼克分别辞掉各自的工作,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开始了他们的创业征程。当时沃兹尼克25岁,乔布斯只有20岁。他们将自己的公司取名为“苹果计算机公司”,出售自己组装的苹果一号计算机。

当时的计算机业还是大型机的天下,虽然有不少公司推出了微型计算机,但其计算能力不强,功能简单,费用昂贵;而苹果一号推出后,因其质优价低,深受使用者的欢迎。

1976年6月,乔布斯和沃兹尼克决定正式向大众市场推出苹果一号。他们把苹果一号的样品送到半年之前才开张的美国第一家全日制计算机零售商店——“位数商店”(TheByteShop)。商店的创建人之一博伊德·威尔逊(BoydWilson)看过他们的样品之后,除了告诉他们要在产品外形和包装上加以改进外,立刻给他们开出了购买50台的订单。

这对于乔布斯和沃兹尼克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不过随之而来的一个紧迫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制造这么多台苹果一号,需要价值大约2.5万美元的零件,而他们没有这笔钱。对于一个白手起家、信誉还没有建立起来的公司来说,无论是向银行借贷,还是向供应厂商赊款,都是难上加难的事。这时,乔布斯展示出敢闯敢拼的勇气和出众的磋商能力,他打电话给供应厂商,说服他们之中的一些人给苹果公司预先提供微机零件和30天的付款期限。这种协议不仅在今天决不可能达成,在当时也是非常少见的。

收到供应厂商发来的零件之后,乔布斯和沃兹尼克立刻开始不分昼夜地工作。他们用了29天将50台苹果一号组装完毕后,送到了位数商店。店主博伊德·威尔逊给他们付了现款,他们从中拿出一部分按时付清了供应厂商的欠款,剩下的纳入了自己腰包——苹果公司的第一笔生意就这样做成了。“首战”打了一个漂亮仗,苹果一号进入市场后,更多的订单也就接踵而至了。

1976年秋,苹果一号卖得火热,乔布斯家的车库里堆满了用塑料袋包着的各种集成块和印制线路板。由苹果公司带动的微机市场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乔布斯和沃兹尼克最初的想象。这时其他一些生产微机的公司也纷纷出现,其中来势比较强劲的有东部波士顿的“无线电屋”(RadioShack)和南加州的“克摩多尔公司”(Commodore)。时间和速度对抢夺市场来说,就跟在战场上抢占有利地形一样,关系到你死我活。乔布斯和沃兹尼克陆续招聘了几个帮手,但是大量的订单仍使他们深感工期紧迫;同时,公司的周转资金也开始出现了短缺。情况很明显,苹果公司若想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必须借助外援。

这件事还得靠乔布斯去办。他找到以前他在阿他力公司的老板诺兰·布什尼尔和当时在硅谷中交际甚广、创立了硅谷首家高科技咨询公司的雷金斯·麦克纳(RegisMekenna),请求他们帮助联系愿意对苹果计算机公司投资的人。布什尼尔和麦克纳把乔布斯推荐给硅谷一位知名的风险投资家——红杉公司的创始人唐·瓦伦丁(DonValentine)。瓦伦丁决定先去苹果公司查看一下情况,再作决定。

当西装革履的瓦伦丁开着豪华轿车来到乔布斯家门前时,心里吃了一惊,因为他看到了从乱糟糟的车库里出来迎接他的乔布斯。从下往上打量,乔布斯脚上趿拉着一双旧凉鞋,下身穿着一条剪成半截的牛仔裤,上身穿着一件旧工作衫;听说才二十岁刚出头,却长发披肩,长满络腮胡。这次会面的结果可想而知,瓦伦丁回来后对推荐人雷金斯·麦克纳发火:“你怎么给我介绍了这样一个败类?!”

虽然瓦伦丁当时没有给乔布斯和沃兹尼克投资,但他心知这两个“小子”颇有潜力,于是把他们介绍给一位朋友迈克·马克库拉(MikeMarkkula)。马克库拉以前曾经在快捷工作过,后来在英特尔担任过行销部门的总经理。1971年英特尔股票上市之后,马克库拉手中的股票在不长时间里就增值达几百万美元。这使他颇为心满意足,虽然当时年仅38岁,他却已经有意功成身退,解甲归田,享受一下清闲的生活了。不过,当瓦伦丁向他介绍了苹果公司的情况后,具有过人商业敏感的马克库拉立刻动了再度出山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