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个富人
10404700000057

第57章 富豪的致富方式(5)

不久,马克库拉也开着一辆豪华轿车来到苹果公司——乔布斯家的车库。有了瓦伦丁事先“下的毛毛雨”,马克库拉对乔布斯的衣着也没太在意。他与乔布斯和沃兹尼克见面寒暄之后,便要求看一看苹果公司的经营计划书(businessplan)。听到这个要求,乔布斯和沃兹尼克面面相觑,他们还根本不知道“公司经营计划书”是什么东西。马克库拉只好向他们解释,那是融资必不可少的材料。

在以后的两个星期中,马克库拉坐下来与乔布斯和沃兹尼克通宵达旦地“咬笔杆”,终于拟好了一份苹果公司的未来经营计划。凭着这份出色的计划书和马克库拉的背景,苹果公司很快就吸引了6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参与者是洛克菲勒家族和当年曾经帮助英特尔起家的硅谷著名风险投资家阿瑟·洛克。马克库拉本人也作为乔布斯和沃兹尼克的新合作伙伴,向苹果公司投资9万多美元。另外,他还帮助苹果公司在美国银行(BankofAmerica)拿到了25万美元的贷款限额,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有了资金之后,苹果公司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成为微型计算机领域风头最劲的企业。

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的股票上市,不仅一下子筹集到了大笔资金,也使公司的四十几个人一夜之间都变成了百万富翁,创始人更是成了亿万富翁。乔布斯所持的股票价值1.65亿美元,迈克·马克库拉有1.54亿美元,沃兹尼克有8800万美元(他本应与乔布斯一样多,但他事前拿出一部分股份送给了亲戚和几个同事),迈克尔·斯科特有6200万美元。最早在苹果公司碰运气的风险投资家们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每1美元的投资在3年之内就变成了243美元。其中,阿瑟·洛克当初投入的5.7万多美元,这时已经价值1400万美元,这使洛克更加名声显赫;洛克菲勒家族当初的投资是洛克的6倍,回报之多自不必说。

股票上市盖茨跻身亿万富翁之列

比尔·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虽然在上市之前就已经有良好的盈利纪录,但是,比尔·盖茨的个人财富还远远进入不了大富豪之列。

1986年,微软公司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Nasdaq)市场上市,从此,微软公司除了在软件市场上大展拳脚外,在资本市场也迭掀波澜。

在微软上市之前,一些计算机公司已经上市。1980年11月,苹果的股票第一次公开交易时,资产估价为18亿美元,比福特汽车公司还多。从票面价格上看,乔布斯的个人资产已达到2.3亿美元之多。1983年,莲花和阿森塔的股票也上市了,并获得巨大的成功。

只有盖茨不慌不忙,他等待着更好的机会。

由于微软收入利润比大约为34%,那么股票不上市更能为公司保守利益,但对个人来说,上市可立即兑现财富。

1985年10月28日,盖茨30岁的生日。

这一天,他在董事会上宣布微软股票上市决定。而推动股票的进程就此开始。

第一步是与金融界的联系。微软与华尔街打交道的关键人物是弗兰克·盖德特,他是公司财务负责人。

盖德特建议微软公司选择两个承销商共同办理上市销售,一个主持华尔街方面的交易机构,具体担当主要承销商,组建一个承销商辛迪加并在他们当中分派股票。一个承销商负责集团投资事务,要选一个对集团购买股票在行的人。

盖德特推选金人(Goldman)沙奇(Saehs)公司。

11月11日,微软邀请金人沙奇公司的副总裁艾芬·马丁前往西雅图的“雷尼尔”俱乐部共进晚餐。

在餐桌上,盖茨表现得极不耐烦,谢利则相当刻薄。而金人沙奇公司的副总裁艾芬·马丁有备而来,他告诉盖茨,微软公司能够在1986年拥有最初的上市方案。

盖茨在事后对谢利说:

“好了,他们并没有打翻饭碗,并且看来不错,我想我们用得着他们。”

而集团购买承销商则由阿历克谢·布朗和巴尔的摩的桑斯公司承担。盖茨还答应《财富》杂志的主编,派一名记者追踪报道股票上市的情况。并且还为此事与《财富》杂志签署了协议。但两家主要承销商却反对在文章中披露一些事情。

盖茨说:“假如你们不赞成,微软只好另寻合作伙伴。”

年底,微软公司将于近期上市的消息被大众传媒炒得热火朝天。

整个1986年元月,纽科姆忙于起草严格的上市公告。

投资分析家罗兰德·昆德伦认为,公司投入巨资和大量人力为苹果的麦金托什计算机编写应用程序,但效果并不太好,Windows软件的前景也不理想。

因此,盖茨想得更多的是软件,而不是股票。他担心巨大的个人财富将同时带来精神涣散,他的程序员们将不仅仅盯着电脑显示屏,而要用一只眼睛盯着瞬息万变的股票价格。

在制定微软股票正式上市价格时,股民们普遍认为每股在17到20美元之间,盖茨曾倾向于16到19美元。尽管16美元的上市价格将给微软股票一个超出其最初估价10倍以上的价格,但盖茨对这已是很高的价位仍略有不满,如果每股20美元,微软的市场价值将超过50亿美元,但盖茨认为这也有可能实现。

一位参与股票价格制订的人说:“盖茨有惊人的平衡和预见能力。虽然他并非对金融和证券了如指掌,这看起来很是可笑,公司竟能获得这样高的收益,但这些前景同时也让他感觉到不舒服,他对我说,这势必使购买股票的公众提升对微软今后发展期望值。而他认为,他必须首先让公司发展得更好,而不应被股票所带来的财富迷失了方向。”

微软预计将出售价值大约4000万美元的股票,其中大约3000万将来自200万股以下的16美元每股的出售,而剩下的1000万由原在公司的股东们出售其持有股获得。他们将出售股票不超过1/10的部分。如果承销商们也愿意购买追加的30万股,那么,微软就有将近12%的股票公开交易。

2月3日,微软公司向股票交易监督委员会的代表和代理商们送去38000份计划书。人们对微软内部股权的分配更感兴趣。

盖茨拥有1100多万股,占总数的41%;

艾伦拥有640万股,将近28%;

巴尔默有170万股;

谢利有40万股;

西蒙伊伊有30万股;

盖特温有19万股;

盖茨的父母有21万股;

TVI公司有137万股。

如果股票上了市,那么持有上述股票的人均有可能成为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当时微软公司的年薪是按劳取酬,盖茨的年薪在1985年为13万美元,谢利为22万美元,巴尔默为9万美元。

1986年3月13日上午,微软股票正式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

开盘价为25.17美元。

第一天收盘时,共成交360万股,收盘价为29.25美元。

中间休盘时,昆德伦在交易大厅给谢利打电话说:

“简直疯了,我从未见过这种场面,到这儿来的每一个人都买了微软的股票,而其他股票无人问津。”

中午时,每分钟就有大约几千股成交,如果你以当日最低价每股21美元的价位吃进,而在最高值时抛出,那么一天之内每股就增值40%以上。

《华尔街金融时报》消息:“成千上万的人发疯似地争相将钞票塞进微软的腰包中。”

《西雅图邮报》闻风而动,他们前去采访艾伦。艾伦说:“我确实很快乐!所有人,包括微软在内,都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而最终,一切都美妙无比。”

仅一个星期,每股狂涨至35.50美元。盖茨从他售出的股票中获得160万美元,但他仍握在手中的股票现值3.5亿美元。

1987年,微软股票每股至90.75美元,并继续向上攀升,年仅31岁的比尔·盖茨成为全世界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微软公司现在共诞生了3名亿万富翁,上百名千万富翁以及2000多名百万富翁。这些都是公司上市带来的“福利”。

事实上,在最近20年新诞生的亿万富翁之中,除了少部分人士靠继承遗产之外,大多数人都有赖于公司上市。

最年轻的亿75富翁

1984年的1月2日,戴尔以“个人电脑有限公司”(PC’sLimited)的名字,向得克萨斯州政府注册公司登记,并在当地的报纸分类广告上刊登广告。在此后的几个月,戴尔的公司每个月销售给奥斯汀地区的升级电脑、升级套件、周边配备,大概价值5万美元到8万美元。

5月初,戴尔把公司的名称改为“戴尔电脑公司”,营业项目和“个人电脑公司”一样。政府规定的1000美元注册资金,就是公司一开始成立的投资。公司从戴尔的公寓搬到一个1000平方英尺(约93平方米)的办公室,地点是在北奥斯汀一个小型商业中心,戴尔雇用了几个人负责接电话收订单,另外几个人负责处理订单。制造部门有三个人,拿着螺丝起子在两米见方的桌面上,做电脑升级的工作。

生意持续成长,戴尔开始认真思考:如果以“全职”的方式投入这个事业的话,未来的潜力会有多大?

以戴尔的家庭背景而言,不上大学,是不被见容的选择,要说服他的父母答应让自己休学更是不可能。所以戴尔不顾后果,径自办了休学,只读完大一。

结果证明,“个人电脑公司”成立的时机真是再好不过了。公众对电脑愈来愈有兴趣,也更有概念,他们想要寻找功能更好的IBM个人电脑,但IBM电脑没有生产他们要的东西。另外,这些电脑产销过程上的异常,也导致市场上严重的供需失调。比方说,经销商订了100部电脑,最后可能只收到10部。他为了得到所需要的货量,一次会改订1000部,但结果收到633部,由于他其实只需要100部,便可能会因无法负担这些额外库存而陷入窘境。通常的结果是,他们以低于成本许多的价格抛售,这就成了大家知道的“IBM的灰市”。这时,戴尔就会买进这些削价出售的电脑,加上磁盘驱动器和存储器,予以升级,再出售以赚取利润。

虽然这个时候的生意很好,戴尔却在七八个月后发现,如果能制造出自己的电脑,就能掌握更大的机会。

于是,戴尔开始自己组装电脑,生意非常兴隆,搬进1000平方英尺的办公室才不过一个月,就又搬到另一个面积达2350平方英尺(约218平方米)的地点。四五个月后,他们超快的成长速度迫使公司再度搬迁,这次是搬到面积7200平方英尺(约669平方米)的地点。六个月之后,他们不得不换地点,电话系统、设备、组织架构、所有硬件和电力系统都必须扩充。到了1985年,索性一举搬进3万平方英尺(约2787平方米)大的建筑物,那地点像足球场一样大,戴尔以为永远填不满那个空间,没想到搬进去后不到两年,又得搬家了。

在PC机市场上,286电脑使IBM雄霸一时,386电脑使康柏电脑公司崛起,现在轮到戴尔了,他组装的功能更强大的486电脑很快把康柏计算机公司(CompaqComputer)从世界最大的个人计算机生产商的宝座上拉下来。

历史事件惊人地相似。戴尔将要对康柏所做的正是康柏在七年前对IBM公司的所为。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迅速传播并对社会各方面产生深刻而广泛影响的时代,人们生活观念和组织结构都在发生快节奏的变化。这些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商机。戴尔经不住这些机会的诱惑而创立了自己的公司,进一步适应这些变化,创造自己的电脑品牌和公司快速发展的神话。“我认为最终会有这么一个时候,我们的业务会发生根本的变化,我们期待这些改革,可能是技术上的变化,我们期待着这些变革,可能是技术上的变革,也可以是业务模式的变化,也可以是来自新的行业的,也可能是我们目前无法预测的一些挑战。”

“我们是否是一个好的公司,伟大的公司,真正的考验在于我们能否理解这些变革,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考虑这种变化,比我们的竞争对手做得更好。”这就是戴尔对待社会和行业变革的态度。

传统的商业思维认为,超级成长是不会长久的。而戴尔公司一直享有这样的高成长已达15年之久,并且持续以高于产业五倍的速度成长。

6年后的今天,戴尔公司的年营业额超过190亿美元,每天通过网络售出价值逾1200万美元的电脑系统。戴尔电脑公司于1988年上市,迈克尔·戴尔那年23岁,一举成为世界上依靠自己创业的最年轻的亿万富翁,至今仍是《财富》500强企业总裁中最年轻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