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礼仪上说,说话时与对方离得过远,会使对方误认为你不愿向他表示友好和亲近;如果以较近的距离和他人交谈,稍有不慎就会把口沫溅在人家脸上,这是最令人讨厌的。有些人有凑近和别人交谈的习惯,又明知别人顾忌被自己的口沫溅到,于是先知趣地用手掩住自己的嘴巴。这样做形同“交头接耳”,样子难看也不够大方,会更加令人反感。因此,在交往上既让对方感到有种亲切的气氛,同时又保持了一定的“社交距离”,在常人的主观感受上,这也是最舒服的。
要把握好交流的温度,其实就是从恰当的称呼、交谈,适当的距离,较有规律的联系,适合的话题、装束等方面着手的。但是,这并不是说靠这些表面的东西就能体现我们与他人交往的程度。这些方面仅仅是交往的途径和外在形式,我们内心的感受会告诉我们应该运用什么方式,才是维持交情冷热的最佳方法。重要的就是要遵循我们内心的判断,而不仅仅是利益、礼仪的驱动。
过犹不及,只有把握好交往的度,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开拓更宽的天地。
不要让垃圾满天飞
不止一次听说,在不少国家的旅游景点和主要街道都有中文“不许随地吐痰”的告示。中文并非世界通用语,用中文写意味着是为了给中国人看,中国人的陋习真可以说是“遍地开花”。而SARS的流行,使人们在惨重的代价面前终于开始反思许多不卫生的习惯,比如咳嗽、打喷嚏不加遮掩、乱扔垃圾等。
而随地吐痰的陋习更是遭到方方面面的口诛笔伐。可当温情脉脉的说教失去作用的时候,就须用“重典”来对付。上海对随地吐痰者处以200元的重罚,上海干净了;香港规定随地吐痰一口罚款2000港元,不管是本地人还是游客,没有一个人愿意掏这份冤枉钱;北京也出台了相应的处罚标准,但是由于监督者稀少,难见陋习有所收敛。甚至在北京吐一口痰罚款5元,竟然还出现过拿出10元,“不用找了,再吐一口”的现象。
据有关部门粗略统计,每天吐在北京的痰就有一吨,主要原因还是治理力度不够。这样看来,除去文化素养的因素外,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遥想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监督随地吐痰的人很多,此陋习于是很难藏身,只要心存侥幸,身旁马上就会递过一张罚单。这几年,北京为了迎接奥运,城市建设进入到了关键期,因此加强管理和提高公民素质尤其重要。
澳大利亚饮料工业环境委员会出版了《丢弃行为研究报告》一书,书中表明,乱扔垃圾的行为很复杂:各个年龄层和具有各种社会背景的人都有过乱扔垃圾的行为,但又都有过到垃圾箱倒垃圾的正确行为。大多数人意识到乱扔垃圾不光彩,因而会选择在僻静之处丢垃圾,从而使很多角落成了“卫生死角”。
该书还称,乱扔垃圾行为与年龄有关。乱扔垃圾最多的是15岁以下的孩子,而15~25岁的年轻人,则趋向于在群体活动时丢弃垃圾,老年人则比较“自重”,他们多在没有旁人时才乱扔垃圾。
中小学生以及下岗人士乱扔垃圾的次数比平均水平要高,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乱扔垃圾的次数比平均水平要低。值得注意的是,乱扔垃圾的行为与垃圾箱数目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很多乱扔垃圾的行为都发生在垃圾箱附近五米以内。
以往,有很多人呼吁有关部门投资,增加垃圾箱数量,以减少乱扔垃圾的现象。但澳大利亚饮料工业环境委员会的研究结果已证明这一方法并不十分有效。环境专家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大罚款额;家长要以身作则并加强对孩子的监控力度;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加强环境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对他人和社区的责任感。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既不道德、不卫生,也是愚昧和落后的表现。随地吐痰破坏公共卫生,散布传染病的病原体,危害他人健康。痰是呼吸道的垃圾,有呼吸道分泌的黏液,吸进肺里的灰尘、烟尘、细菌、病毒、真菌、呼吸道及肺组织的脱落细胞和坏死组织、血球、脓性物等。此外,当病人说话、哭泣、咳嗽、打喷嚏时,大量含有病毒的飞沫随气流经口、鼻喷出体外。因此,去公共场所、乘公交车或出租车时一定要戴好口罩;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手纸)掩住口鼻,并及时洗手。“非典”时期的教训是惨痛而深刻的,我们不应该轻易忘记教训,一旦悲剧重演,后悔也来不及了。
乱扔垃圾则是另一种恶习,除了影响公共卫生,还会造成苍蝇、蚊虫滋生,危害人民健康,同时还存在安全隐患。试想如果住在楼上的人往下随意扔垃圾,如果是西瓜皮还好说,只是弄脏了行人,如果是重物那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了,这种案例也曾经发生过。有这种不良习惯的人图的是自己方便,却给别人和社会制造了麻烦,这是自私自利的行为,是令人生厌和不受欢迎的,应及时予以纠正。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做人的行为准则。我们要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从点滴做起,把每一次扔垃圾的行为做成一项记录,对自己的行为记过,一天天改正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在没有人看得见的地方。对于周围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行为,我们应该自觉进行监督,敢于进行谴责。只有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建立起公德心,城市公共卫生、市民健康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
培根曾说:“打断别人,乱插话的人,甚至比发言冗长者更令人生厌。”打断别人说话是一种最无礼的行为。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总爱打断别人的话,喜欢表现自我,其实这是一种爱表现的心理。爱表现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情感,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具体说,主要有以下几点危害:
一是影响团结。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就养成了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个性。由于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不能客观地评价同学与老师的作用,逐渐会形成“独”的个性心理,偏离集体与社会,会出现严重的自私自利行为。
二是嫉妒心理会随之出现。看不得别人超过自己,看到别人好就生气,情绪失去控制,不知道尊重别人,更不会理解别人,甚至会恶意诋毁他人。
三是会使人变得善恶难辨,在错误中继续犯错误,甚至失去理智,不能自拔,引发极端的行为。
四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人如果有了爱表现心理,内心会始终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大脑总是得不到休息,睡眠就会出现障碍,消化系统的功能也会降低,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甚至引发精神疾病。
李强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在例会上或与人谈话时,总是抢先发言。当别人说话时,他常常在中间打断,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他对自己常常打断别人的讲话并没有丝毫的不自然,反而觉得自己的话能给别人很大的启示。
一开始,同事碍于情面,对他的这种做法并没有过多的介意,可是时间一长,同事对他就有看法了,有的甚至不愿意与他有过多来往。他很纳闷,为什么大家会这样对待自己呢?
李强很爱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没有错,问题就是他总是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愿意做个耐心的听众,这是对他人的不尊重行为,久而久之,自然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那些不懂礼貌的人总是在别人津津有味地谈着某件事情的时候,冷不防地半路杀进来,让别人猝不及防,不得不偃旗息鼓。这种人不会预先告诉你,说他要插话了。他插话时有时会不管你说的是什么,而是将话题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有时是把别人的结论代为说出,以此得意扬扬地炫耀自己的光彩。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让说话的人顿生厌恶之感,因为随便打断别人说话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尊重别人。
有一老板正与几个客户谈生意,谈得差不多的时候,老板的一位朋友来了。这位朋友就插进来说:“哇,我刚才在大街上看了一个大热闹……”接着就说开了。老板示意他不要说了,而他却说得津津有味。客户见谈生意的话题被打乱了,就对老板说:“你先跟你的朋友谈吧,我们改天再来。”客户说完就走了。
老板的这位朋友乱插话,搅了老板的一笔大生意,让老板很是恼火。
随便打断别人说话或中途插话,是有失礼貌的行为。但有些人却存在着这样的陋习,结果往往是在不经意之间就破坏了自己的人际关系。
让我们来看一位模范家长是如何教导自己的孩子的:
一次,我正和一个朋友说话,四岁的孩子博文走了进来:“妈妈,我的鞋带松了。”我并没有马上帮他,而是说:“妈妈正在谈话。等谈完了,我再帮你。”过后,我告诉他,打断别人的谈话是不礼貌的,但如碰到紧急情况,比如要上厕所或感觉不舒服,就要马上说。不过要记住:打断别人的谈话时,一定要先说“对不起”。
这位家长的做法是值得我们称赞的。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我们都要注意,不能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这样既是对别人起码的尊重,也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是一种有教养、有风度的表现;只顾自己滔滔不绝,无视他人的存在,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听其他人讲话时,先安静地听,等听清楚了别人的讲话内容后,再准确完整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尊重别人的同时,或许还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呢。
但是,如果对方与你说话的时间明显拖得过长,他的话不再吸引人,甚至令人昏昏欲睡,甚至已经引起大家的厌恶时,你就不得不中断对方的话了。这时,你也要考虑何时中断为好,同时,也应照顾到对方的感受,避免给对方留下不愉快的印象。
虽然在别人讲话时随便插话是十分不礼貌的,但如果有必要表明你的意见,非要打断他人的讲话时,那么你就必须注意自己的说话技巧。
(1)当你要找交谈者中的某一个人处理事情时,可以先给他一些小的暗示,他一般会趁机和你说话。但要注意的是,你不要静悄悄地站在他的身旁,好像在偷听一样。你可以先向他们打个招呼:“很对不起,打断你们一下。”当他们停止交谈时,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说明来意,一旦事情处理完毕,立即离开现场。
如果你想加入他们的谈话,则可以找个适合的机会,礼貌地说:“对不起,我可以加入你们的谈话吗?”或者大方客气地打招呼,叫你的朋友互相介绍一下,就不会有生疏的感觉。
(2)交谈过程中,如果你想补充另一方的谈话,或者联想到与谈话有关的情况,想即刻作点儿说明,这时,你可以对讲话者说:“我插一句。”或者说:“请允许我补充一点。”然后说出自己的意见。这样的插话不宜过多,以免扰乱对方的思路,但适当有一点儿,可以活跃谈话气氛。
(3)如果你不同意对方的看法,一般也不要打断他的谈话。但如果你们比较熟悉,或者问题特别重要,也可以先表示一下态度,待对方说完后再作详细阐述。但不管分歧有多大,决不能恶语伤人或出言不逊。即使发生了争吵,也不要斥责、讥讽对方。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给别人一个说话的机会,也是给自己一次修炼的机会。
公共场所内的修养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列在首位,说明良好的文明修养是成就事业的前提。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以免影响他人。
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是一种不文明行为。试想,如果大家都大声喧哗,哪里还有安静的环境和文明的生活空间?细节之处见精神,举手投足见素质,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应是现代人必备的道德素质。
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耿老师好不得意地讲述了自己的班级在公共场所的表现。
在北京,有一次我带全班同学去附近的剧院看演出。我们到剧院的时候稍迟了一会儿,那里已经有20个班在排队等候了。其他学校的学生举止不太好,简直乱成了一锅粥。我告诉我的学生要排好队,保持秩序,不要像别的班的孩子那样。不久大家开始往剧院里走,还是一点儿秩序也没有。一位女士试图组织他们各就各位,但到处都是学生,而且大家都不知道该去哪里。我们班仍然坚守我们的纪律,悄无声息地排成了两个单列,然后鱼贯而入。我们在大门口附近,站在别人的后边等。突然,那位负责人注意到了我们,并朝我们的方向走了过来。她问我的学生老师在哪里,我举起了一只手,她说道:“很高兴见到你,从这边过来吧。”于是我们班被第一个带进了剧院,并且坐在了前排的座位上。
耿老师所述无非是为了启发教育学生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公共场所是大家共同出没的地方,如果大家都在安静地听讲座,看电影,却有一两个人大声说话、打闹,这无疑是很不礼貌的,是会引起他人反感甚至厌恶的。
在医院和图书馆,随处都可以看到挂有“请勿喧哗”字样的标语,这是提醒人们在公共场所中应该保持安静。然而生活中,在餐馆、商场、公交车甚至课堂上高声说话的人屡见不鲜。有的人本来只是与坐在身边的人闲谈,声音却像在吵架,几十米外都听得见,实在令人侧目。
本来人说话的目的是为了与别人交流,自己的声音只要能使交流对象听清楚即可,不需要“高分贝”。声音太大,再好听的话也会让人觉得刺耳。三位外国游客随旅行团到一家饺子馆吃水饺,进门没坐五分钟,三个人便指指耳朵向导游示意“太吵”,但导游当时只顾着向其他游客推荐水饺,没有注意到这三名外宾细微的举动。后来水饺上来了,老外吃了口饺子,竖起了大拇指,但一盘未吃完,便起身匆匆走了。后来导游问他们是不是水饺不合口味,没想到老外一摇头回答:“不是水饺的问题,是餐馆太吵了!”
夏静跟她的名字决然相反,她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平时大大咧咧,高兴时大呼小叫,手舞足蹈,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天,夏静和两个要好的同学约好去市图书馆查资料,几个好朋友聚在一起格外亲热,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一边说一边还嘻嘻哈哈地大笑,没想到她们的快乐却引起了周围人的不满,大家时不时地抬起头来暗示她们不要太闹,可正在兴头上的夏静哪里看到这些。忽然,有人看到了搁在书架上的《周杰伦画传》,三个人的吵闹更厉害了,争着要看里面的图片,真是三个女人一台戏,整个图书馆阅览室都被她们给震翻了。这时候,图书管理员走了过来,她很平和地告诉夏静她们:“图书馆是学习、提高素质的地方,大家都在很安静地学习,你们却如此大声喧哗,把他人当空气,要记住这是公共场所,请你们马上离开,大家不欢迎你们!”
图书管理员的音量不高,却字字如锥,扎在夏静等几个女孩的脸上,她们顿时红透了脸,再也不好意思待下去了,背着书包灰溜溜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