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铉是南唐后主李煜手下的忠臣,他曾多次直谏李煜远离小人,励精图志。李煜曾派他到宋朝求和,他便进言说:
“宋室早有吞并天下的野心,我朝一再退让,本是不该,今番求和,也只能是喘息一时。为长久计,陛下当立足一战。”李煜不听,徐铉空有报国之志,也只能徒然叹息了。
南唐灭亡之时,徐铉和李煜一起被俘。宋太祖赵匡胤一见徐铉,气不打~处来,他严厉地指责他说:
“你屡劝李煜顽抗,不识时务,你可知会有今天吗?如你早劝李煜投降,事情也不会到了这个地步,兵士也少有死伤,你和天朝为敌,今可知罪?”
徐铉抱定殉国之心,反驳道:
“臣为唐臣,为国效力是很自然的事,臣何罪之有?我恨不能保家卫国,令我主蒙羞,今日一死,也是应该。你不要多说了,快快动手吧!”
赵匡胤见他正气凛然,心生敬意,他不仅没杀他,还好言安抚,让他在宋朝任职,且对他说:
“忠臣之义,朕今日尽见了。所谓四海一家,你为大宋尽力,应当同对李氏一样,你就安心做事吧。”
徐铉自此一心效忠宋室,兢兢业业,从无半点差错。
宋太宗登基后,李煜在他四十二岁的生日之际,抚今追昔,大发感慨,信笔写成了他的那首千古名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宋太宗赵光义见词大怒,他不能容忍一个亡国之君如此深情地思念故国,为免后患,他当晚便派人毒死了李煜。
宋太宗为了掩人耳目,待李煜一死,他便赠李煜太师衔,追封其为吴王,以王礼厚葬于洛阳北邙山。
在商议由何人撰写墓志铭时,徐铉的一个仇家便向宋太宗建议说:
“徐铉乃吴王旧臣,他对吴王的事知之甚详,此事非他莫属。”宋太宗准奏,徐铉领命后却倒吸口凉气。他对自己的家人说:
“这是有人要害我啊,此计可谓毒辣至极了。”
家人不解,对徐铉说:
“皇上命你撰文,分明是对你的信任,怎会是祸事呢?”徐铉连声叹息说:
“你们知道什么?我乃唐之旧臣,贬责先主,就是以臣斥君、以下犯上,有违纲纪不说,也为人所不耻。我今日身为宋臣,若是称颂先主。皇上和群臣自不能容我。这事我说好不行,说坏也不可,荐举我的人成心害我致此,哪里是什么好事呢?”
徐铉既知利害,随后便想出了一个万全之计。他直接面见宋太宗,诚恳道:
“臣一生忠义,不敢怀私。陛下若能体谅臣的难处,请允许臣保留一点对故主的情义,否则臣不敢从命。”
宋太宗怜其有情有义,遂答应了他的请求。徐铉解除了隐忧,于是如实写就了《吴王陇西公墓志铭》,对李煜作了中肯的评价。后来果有人指责徐铉的墓志铭有溢美之词,只因徐铉防范在先,宋太宗才没有深究此事,徐铉仇家的图谋自然落空了。
吕夷简远谋纾大祸
有的事情很隐晦,祸机的发生也在很久后,难以发现,只有见识高超的人才能敏锐地察觉到,预先作好应对,在很久以后收到奇效。吕夷简在处理仁宗生母李妃的葬事上,显示出人所难及的深谋远虑。
宋真宗时,后宫李妃生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当时正得宠的刘皇后无子,宋真宗便命刘皇后认仁宗为子。
仁宗长大后,以为自己是皇后亲生,宫中人畏于皇后威严,没人敢对他说明真情,仁宗对刘皇后也极为孝顺。
宋真宗去世,仁宗即位,刘皇后垂帘听政,大家更没人敢对仁宗讲明,李妃身处真宗的众多嫔妃中,对仁宗也不敢露出与众不同之处。
后来李妃病死,刘太后想把葬礼办得简单些,以免引起别人的疑心,万一传到仁宗耳中,就拆穿了这副西洋镜了。
宰相吕夷简却反对,在帘前争执说:“李妃应该厚葬。”
当时仁宗正在太后身边,刘太后吓了一跳,忙把仁宗领出去,然后厉声问吕夷简:“李妃不过是先帝的普通嫔妃,为何要厚葬?况且这是宫里的事务,你身为宰相,多的什么嘴?”
吕夷简平淡地说:“臣位在宰相,所有的事都该管。如果太后为刘氏宗族着想,李妃就应厚葬,如果您不为刘氏着想,臣就无话可说了。“刘太后沉思许久,想明白了吕夷简的用心,便下旨厚葬了李妃。
吕夷简出宫后,找到总管罗祟勋,告诉他:“李妃一定要用皇后的礼仪厚葬。丝毫不能有缺,棺木一定要用水银实棺,可别说我没告诉你。”
罗祟勋见宰相少有的庄重与严厉,唯唯听命,于葬礼用物丝毫不敢轻忽。
刘太后死后,燕王为了讨好皇上,便告诉仁宗:“陛下不是太后所生,而是李妃所生,可怜李妃遭刘氏一族陷害,死于非命。”
仁宗大惊,忙传讯老宫人。此时刘太后已死,宫人才敢于如实禀告。
仁宗知道后,痛不欲生,在宫中痛哭多日,也不上朝,他一想到亲生母亲朝夕在左右,自己却不知道,母亲从生至死,自己从未孝养过一日,最后竟然不得善终。
他越思越痛,下罪己诏,改封母亲为皇太后,并准备为母亲以后礼改葬。待改葬后再查实,清算太后一族的罪过。
然而宫闱秘事本来就是无法查实、也无法说明的,刘氏宗族的人知道后惶惶不可终日,既无法申辩,只能坐待灭族大祸了。大臣们见皇上已激愤到极点,便没人敢为太后一族说上一句话。
改葬李妃时,仁宗亲自抚棺痛哭,却见李妃因有水银保护面目如生,肌体也完好,所用的葬器都严格遵照皇后的礼仪。
仁宗看到后,大喜过望,哀痛也减少许多,他对左右传臣说:“小人的话真是不能信啊。”改葬完后,仁宗非但不追究刘氏一族的罪过,反而待之更为优厚。
吕夷简在处理仁宗生母李妃的葬事上,显示出人所难及的深谋远虑。李妃去世时,他已预见到此事必将真相大白,他预想到了会有小人借机大进谗言,以及仁宗的反应,所以借李妃的葬礼把此祸预先消除。刘皇后执政多年,也可谓有功于国,然而她的家族却在一件难以预料的事上在鬼门关上绕了一个弯。祸与福就是如此难料,令人在钦佩吕夷简之余,也不禁令人心悸。
才高遭忌的解缙
解缙是统治者的忠实犬马,最后却被统治者残忍地处死,这是非常可悲的。究其原因,是他直言无忌,屡犯禁忌,引火烧身。解缙才高八斗,却看不懂权力斗争,看不清利益格局。智商很高,情商太低。
解缙是明初著名才子,洪武二十一年进士。明太祖朱元璋特别喜爱他的才能,让他每天在自己身边,朝夕谈论不倦,待之如家人父子。宠遇一时无比。
解缙受宠日深,便想到“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的古训,又自负才高,敢言人所不敢言。他给朱元璋上了一封万言书,指出朱元璋“御下严苛”,滥诛大臣,以喜怒为赏罚等诸多毛病,又首次提出分封亲王的权力的过大,恐后世会危及朝廷。
解缙所言无不击中朱元璋的弊病,所言分封当时虽末见弊端,后来燕王朱棣起兵,夺去侄儿建文帝的皇位,解缙可谓有先见之明。然而这些都是朱元璋的大忌,前前后后群臣应对奏章中哪怕有暗示隐喻这些弊病的意思,都会被严刑处死,甚至灭族,解缙尽言无隐,言辞也犀利无比,朱元璋却体谅他的忠心,虽然并不采用,也不怪罪,对左右侍臣连声夸赞解缙“高才”。
解缙受此鼓励,越发敢言,明初宰相李善长因受胡惟庸谋反一案牵连,被朱元璋借“星变”之名杀死,举朝无人敢言其冤。解缙却想为李善长鸣不平,恰好工部侍郎王国缙也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以王国缙的名义,由解缙草疏,上章为李善长鸣冤。
朱元璋看罢奏章后大怒,本想重惩王国缙,后来知道奏章出自解缙之手,只好置之不理;却也怕解缙再闹下去,令他无法收拾,便让解缙的父亲把他领回家,再读书十年,然后再回朝做官。朱元璋对群臣从不姑息,稍有过错便严刑立至,独独对解缙爱护备至,解缙屡触忌讳,还能保全首级,也算是例外中的例外了。
解缙回家乡读书只有八年,朱元璋病逝,建文帝即位。不过建文帝欣赏重用的是方孝孺、齐泰、黄子澄这些人,并不起用解缙,解缙在建文帝时期只能默默度日。
朱棣起兵燕京,经四年血战,攻取南京,大臣不是逃走,便是自杀殉国,依附朱棣的人很少,解缙却率先到宫中朝拜朱棣。朱棣早闻解缙的才名,又知他是父亲最喜欢的人,况且他又最早归附自己,可为群臣表率,马上重用。让他和杨荣、杨士奇、胡广、黄淮、金幼政,胡俨等人组成内阁,充当自己的顾问,而以解缙为主,这就是明朝内阁制度的由来,解缙便是明朝内阁的第一任首辅,只不过此时的内阁不过是皇帝的一个智囊团,权力也没有后来内阁那样大。
解缙深得朱棣赏识,又犯了在朱元璋手下的老毛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毫无隐讳,应该说朱棣对臣下的宽容比他父亲要强的多,朱元璋把手下功臣杀得一干二净,朱棣对手下功臣却是一个不杀,个个富贵天年,解缙在相对宽松环境下,越发放言无忌,无事不敢为,却为自己种下了杀身的祸根。
一次朱棣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位朝廷大臣的名,让解缙品评其短长,解缙直言无忌,把这些人的毛病揭示得淋漓尽致。朱棣也认为他说得很对,这些大臣知道后,却恨解缙入骨,一有机会便在朱棣面前指摘解缙的过失,大进谗言。众口铄金,久而久之,朱棣也不能无动于衷,况且解缙才高气傲,不拘小节,本就是容易犯小错误的人,积累到一起,就成了大毛病了。
解缙又在随后朱棣更换太子的“易储”风波中死保太子,联络群臣,大造声势,维护太子的地位。朱棣虽迫于群臣的压力,最终没有更换太子,但一想到要让自己厌恶的儿子承继江山,心里就堵得慌,罪魁祸首自然非解缙莫属。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因没当上太子,更是恨不得吃解缙的肉,天天寻找机会置解缙于死地,先是诬陷解缙向外泄露宫廷中的秘密,朱棣也不管是否属实,便把解缙贬官为广西布政司参议。
永乐八年,解缙从广西回京述职,朱棣正领兵出塞攻打蒙古,解缙没见到朱棣,便向当时监国留守京师的太子禀报事情,然后就回广西了。朱高煦知道后,便诬陷解缙趁皇上不在时,私自朝见太子,图谋不轨。朱棣蓄怒于心很久了,再加上朱高煦的诬陷,身边大臣的挑拨,勃然大怒,派锦衣卫把解缙捉回京师,投入大狱,严刑拷问,所牵连的人无不下狱。五年后便命锦衣卫指挥纪纲在狱中把解缙处死了。一代人杰就此陨灭,死时年仅四十七岁。
解缙是统治者的忠实犬马,最后却被统治者残忍地处死,这是非常可悲的。究其原因,是他直言无忌,屡犯禁忌,引火烧身。他一心为公,但直击朝中弊政,戳到了帝王的痛处;他力阻朱棣易储,这事弄得朱棣不高兴,想当太子的朱高煦更是恨之入骨。皇帝的家事,你何必费力不讨好?这说明解缙才高八斗,却看不懂权力斗争,看不清利益格局。智商很高,情商太低。
不要恃才傲物
读书人不要自恃有才而目空一切。你是一个有智者,人们可以尊敬你,却不一定畏惧你。在势利之人的眼里,他们只认权势,对学问之类的东西从来是不屑一顾的。许多读书人盲目自大,不承认权力的重要,是浅薄无知的表现。
明朝洪武年间,大学士宋濂智谋出众,文才过人,皇帝朱元璋十分赏识他。
宋濂为官廉洁,不贪财物,他曾在自家门上贴一对联:“宁可忍饿而死,不可苟利而生。”正人君子都很敬佩他。
一次,一位朝中贵人请他写字作文,并送来黄金千两。宋濂以身体不适推托,一口回绝了来人所请。宋濂的家人感到奇怪,对他说:
“来人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他又没有亏待你,没有必要得罪他呀!万一他心中忌恨,不是对你不利吗?”
宋濂说:“此人品格不佳,我岂能贪他一点钱财而供他驱使?此人不学无术,只会奉迎皇上,他只能让人讨厌。”宋濂傲气十足,只要是他不满意的事,他都会当面指出,不留情面地责备他人。他常用读书做话题,对他人说:
“读书多了,还用得着趋炎附势吗?权势不会长久,也不值得人们真正尊重,有了学问用不着害怕权贵。”
宋濂对朱元璋也不那么客气,别人不敢说的话他都会直接讲来。一次,因与朱元璋意见不和,宋濂口无遮拦地说:
“我自知读书不少,行事也按圣人的教诲,皇上纵是责罚我,我也认为自己无错。”
朱元璋对宋濂心中有气,外表上却不加责怪,无奈作笑。
事后,宋濂的好友提醒宋濂说:
“皇上读书不多,在皇上面前你不该以读书多少论事。我们毕竟是臣子,这样不是大不敬吗?皇上虽然对你忍让,但你切不可不知进退了。”
宋濂告老还乡后,每到朱元璋生日的时候,他都要到京城给皇上祝寿,参加朱元璋的恩赐宴会。这一年宋濂又给皇上祝寿,他陪同朱元璋登文楼时,差点摔倒。朱元璋说:“先生年纪大了,难得年年给朕祝寿,明年还能来京城吗?”宋濂不假思索地说:“臣一定前来。”第二年朱元璋生日将至,宋濂却改变了主意,他对家人说:“我现在老朽不堪,每年此时进京都十分劳累,今年我就不入京了。”
家人不同意他的打算,说:
“我们的一切都是皇上所赐,岂敢对皇上不敬呢?你如果今年缺席,皇上定会有很多猜疑,说不准还会麻烦上身啊。”
宋濂自信地说:“皇上怜我老迈,怎会怪罪我呢?再说我现在是无官一身轻,早厌烦那些俗礼了。”
朱元璋生日的前几天,朱元璋见宋濂没来,心中不快,派人到宋濂家探望。正巧,宋濂此时闲来无事,正和几位同乡饮酒赋诗。朱元璋得知此情,立时翻脸,他恨恨地说:
“宋濂自恃有才,朕已忍他很久了,想不到他变本加厉,竟敢轻视于朕?这样的人不知天高地厚,还想活吗?”
朱元璋马上命人前去杀掉宋濂,以泄其恨。马皇后在旁劝阻,苦苦央求,宋濂这才得免一死。从此之后,君臣关系彻底破裂,宋濂傲气顿消,整日心惊肉跳了。
六、尊重规则,得道多助学会知难而退
违背天下之公意,与天下人为敌,是很不明智的,也是很难不失败的。楚庄王在问鼎不成之后,咽了唾沫,打消了取代周王室的念头。
春秋时期,楚庄王打败晋国,称霸的野心越来越大。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领兵北征,攻打陆浑戎人。经过周王室的地界时,楚庄王传下号令,就地驻扎。
人们对楚庄王的决定感到突然,有人便对楚庄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