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谋略全书
10406900000052

第52章 鉴才智慧——观人识百相(3)

古人囿于封建正统观念,对于篡汉自立的王莽一笔抹煞。这种看法有失偏颇。但是,王莽为了篡权的需要,在此前后的表现判若两人,有迷惑世人之处。我们体察《放言》一诗本意,借此说明知人论世之难。

王莽(前45-公元23年)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成帝时,王氏家族显贵。因为莽的父亲王曼早死,未及封侯,王莽在王氏子弟中算是比较寒微的一个:“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给人以恭敬、笃慎、勤恳的印象。大司马王凤(王莽的伯父)病重,王氏子弟只知享乐宴游,惟独王莽“侍疾,亲尝药,乱首蓬面,不解衣带连月。”因此,王凤对他很有好感,有名望的大臣也纷纷上书称扬王莽。汉成帝顺水推舟,封王莽为新都侯。王莽参与朝政后,待人更加谦躬,处事更加谨慎,不久,升为大司马尚书事,总揽朝政。

王莽秉政期间,做过一些好事,使他的声名大噪。一是搜罗人才。他征集天下通晓古今文经及天文、历算、文字、兵法、方术、本草的士人到京师,分别任用;又扩展大学规模,学舍可容万人,博得天下士人的拥护。二是推让爵禄。由于王莽甚得人心,当时有48万吏民联名请求太皇太后重赏王莽的功德,王莽坚辞。太皇太后封以“安汉公”,王莽不肯接受封号和封地,甚至请了病假,极力推让。太后不肯收回成命,王公大臣又劝王莽接受。王莽不得已接受封号,但坚持把封地辞退掉。三是严惩亲子。王莽的儿子王获无辜杀死奴婢,王莽认为这样做违背了“天地之性人为贵”的原则,责令王获自杀。当时,社会上存在大量奴隶供人驱使,过着非人的生活。王莽以人道为名,令子自杀,显然博取了奴婢和贫民的好感。四是,示俭助贫。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中原地区发生旱灾和蝗灾。王莽建议减税节支,要公府节省衣食,王莽全家带头吃素,又献钱100万、田30顷赈济灾民;官员富民也纷纷效法,有230人捐献田宅。王莽又废除皇家苑囿,设置安民县(今甘肃华亭县),募贫民迁居新县给予安置,还免费提供饮食。同时在长安城内建造住宅,以安置贫民。

王莽的上述行动,不但得到统治阶层的赞扬,也博取了民众的好评,甚至被誉有尧舜之德与圣人之行。尽管王莽已露出沽名钓誉、笼络人心的端倪,但人们并没有怀疑他、指责他。

王莽的矫作伪饰是在篡权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他为了进一步操纵平帝,将自己未成年的女儿纳入后宫,立为皇后,同时杀死平帝生母卫姬一家。他诱逼平帝喝了毒酒,却又模仿周公的故事,向天祈祷保护皇帝平安,还将自己愿以身代的祷文密封匣藏,告诫大臣不要传扬。平帝不久病死,王莽号啕大哭,通令天下官吏600石以上皆守孝3年。他拥立年幼的孺子婴即位,却恶毒地指令保傅不得与孺子婴说话,将孺子婴终日禁闭屋内。他做了摄皇帝后,刘氏宗室起兵反对,王莽为了安抚人心,指天发誓要将政权还给孺子婴,但起兵失败后,又食言自肥,终于篡汉自立。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不能以篡汉自立将王莽一棍子打死,至于王莽改制的失败也不能完全归罪于他。但王莽个人品质遭人非议的确是事出有因,查有实据的。按照白居易的说法:“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如果王莽在刚刚成名、众望所归的时候死去,人们就永远会将他作为圣贤敬仰。这说明,一个人的言行和本质有一个发展过程,人们对他的认识也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从实践的观点看,王莽并非自始就是野心家和小人。换一个社会环境,在另外一种历史条件下,王莽亦有可能扮演一个成功的改革者和开国君主的角色。《汉书·王莽传》评论说:“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匿以成篡盗之祸。推世言之,亦天时、非人力致矣。”

败坏风气的往往是“大人物”

小人决不仅仅是“小人物”的代名词,判断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只能看他的基本德性。实际上,一些“大人物”的小人习性、小人意识、小人行为,有时一点也不比平民百姓少,甚至更多。封建专制下的居高位者,由于其升迁和依据并非品德好坏,恰恰相反,他们之所以谋取了高位,多是凭着媚上功夫所得,这就决定了世风的败坏,带头的正是这些“大人物”。

东汉末年,孔融被征召到司徒杨赐府上,秘密核查百官中有贪污行为的人。杨赐对孔融说:“纠查百官,这是我的职责,既为荣耀,也会招来祸事。你不要过于认真,只将一些小官小吏的丑行报上即可。”

孔融为当时名士,他对杨赐的话语十分不屑,他故作一笑说:

“若是这样,岂不失去了整治贪污的根本?小官小吏故然该惩,可他们毕竟是为恶不多,惩之也不足以警天下。那些高官重吏就不同了,只有惩治了他们中的不法者,才能显示朝廷的肃贪之心,亦可昭示王法的威严,他们怎么能放过呢?”

杨赐苦苦一笑,不耐烦道:“你乃一介书生,怎知此中学问?你只管照我的吩咐做便可,否则,那是吃力不讨好的事,聪明人是不会做的。”

孔融接下差使,心中郁闷。他对他的朋友抱怨说:“我先前敬佩杨赐的为人,本指望他能干些惊天动地的事。不想他欺软怕硬,毫无君子气节。”

朋友听了孔融的描述,忙道:“你为天下名士,连这个你也看不透吗?官场向来不容气节高贵之人,否则似杨赐等人也爬不上如此高位了。何况地位愈高之人,他们所有的顾虑也就愈多,为了升官保身,他们趋炎附势、明哲保身犹恐不及,气节自然无存。和他们谈论气节,你真是大错特错了。”

孔融失望之极,许久方道:“纵是这样,我也愿尽微薄之力,以整乾坤。”

孔融明察暗访,重点调查了朝廷高官和当时极有权势的宦官的亲戚族人,结果他们无一例外都贪污受贿,且是数额巨大。孔融面对事实,哀叹说:

“这些人都位居显位,竟全是宵小之徒,贪心之辈,国家怎会有希望呢?小民小偷小摸尚要惩罚,和小民相比,这些窃国大盗若是逍遥法外,天理何在?”

孔融开列了他们的罪证清单,拟上报给杨赐。他的朋友知道后,连夜上门劝他不要轻举妄动,且苦口婆心地说:

“杨赐都不敢干的事,你又何必较真呢?那些人个个位高权重,又有宦官撑腰,纵是事实俱在,谁又能奈何了他们?再说他们品性极差,仇隙必报,什么事都能干出来的,你千万不要引火烧身了。”

孔融镇静地说:

“我是孔子的后代,幸有一些虚名,如你所说,我岂不是辱没了圣人的名声?我是不会答应你的。”

孔融的朋友叹道:

“你不识时务,违逆世情,这不会给你带来幸运,你好自为之吧。”孔融的检举令杨赐惊恐,他召来孔融责怪不止,还附声说:

“宦官势大,连他们的亲族你也敢招惹,此事若是传出,你我都要获罪。好在现在别人不知,你就不要再言了。”

孔融据理力争,杨赐仍是不肯上报,他撕毁孔融的清单,愤愤说:

“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怎容得你胡为呢?你是说的没错,可这才是你的大错,你还不知吗?”

孔融至此对杨赐更是失望,心中不禁对他十分鄙视。后来河南尹何进升为大将军,杨赐派孔融带着名片向何进祝贺,孔融不耻杨赐的媚上之举,对他彻底地绝望了。他以何进的手下不给按时通报为由,没有进见何进,仅是递上自劾罪状的辞呈,离开了杨府。

所以说,带头败坏世风且影响最烈的,往往是那些“大人物”。贫贱之人由于生活所迫,自身难保,他们虽也会使出小人行径,但和“大人物”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迷惑世人的王衍

在历史上,西晋的王衍以清淡著名。他屡居要职,善于惺惺作态。迷惑了当时的朝野上下,人们对他无不敬慕,称他为“一世龙门”,纷纷效仿他。其实,他清谈误国,枉称君子,最后被石勒压死于墙下。

封建官场中的显达者,一个重要的戒律便是要有上司的宠信,不能让上司怀疑自己的忠心。这不仅是保官之道,也是常胜不衰的要诀。与此相对立的是,若要做到这一点,难免要干些谄媚违心的勾当,有时甚至还要伤天害理,背亲卖友,不仁不义。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抉择,也正是封建官场泯灭人性,黑暗凶险的一个突出表现,过不了这个关口,纵是荣耀一时,也难保长久。俗话说“为富不仁”,显达者也是如此,这是由封建官场的腐朽本质所决定的,透过他们道貌岸然的面纱,人们总能找到他们的斑斑劣迹和见不得人的东西。

在历史上,西晋的王衍以清淡著名。他屡居要职,善于惺惺作态。迷惑了当时的朝野上下,人们对他无不敬慕,称他为“一世龙门”,纷纷效仿他。

王衍有此声望,仕途又是极为通畅,有人便向他求教此中的诀窍,王衍告诉他说:

“做官和做学问是不同的事,学问可以空谈,海阔天空,做官却要脚踏实地,不能丝毫马虎了。”

他回答得模模糊糊,却是绝不提及做官的真谛。私下,王衍只对自己的独生子说:

“心善和坚持主见的人是当不了官的,不会见风使舵和爱惜名声的人也不会荣耀长久。你不要相信我对别人说的话。”

王衍的“君子”之名愈加响亮,他就愈加极力卖弄。他自号不爱金钱,从不言及“钱”字。一次他的夫人郭氏故意让婢女用钱串子把床绕起来,使他走不开。王衍早上起来看见钱,反是微微一笑说:

“把这东西拿掉吧。”

王衍的女儿嫁愍怀太子为妃。王衍每以此事引为自己的最大快事。后来太子遭到继母贾后的诬陷,王衍立刻换了一副嘴脸,他惶恐地对夫人郭氏说:

“惟今之计,保命紧要,我要让女儿和太子离婚。”

郭氏哭着说:

“贾后生性残忍,这样她就会放过女儿吗?再说,你英明一世,若是做下这等事来,天下人又会怎样看你呢?”

王衍急道:

“我们为官的,最重要的是要能赢取主子的欢心,这才是我们的立身之基,别的还算什么呢?顾不了许多了,我就上书奏请此事,迟则大祸临头。”

王衍用这种手段逃过一劫,心有余悸,从此他更专营自保之计,对国家大事却不闻不问了。

八王之乱时,王衍胆战心惊,不是装疯卖傻,就是畏敌如虎,有人提出让他整顿朝纳,他竟吓得闭门不出,且说:

“虚名害人啊,他们把我举出来,不是成心要害死我吗?”

为了讨好诸王,王衍还向东海王司马越献计说:

“国家蒙难,乱象迭出,王爷应当依靠强有力的地方政权做支柱,且要选用文武兼备者。”

他还推荐自己的弟弟王澄做荆州刺史,族弟王敦做青州刺史。司马越闻言一愣,随即阴声说:

“他们都是你的兄弟,你就不怕损及你的清名?这似乎不像你之所为吧。”

王衍忙陪笑道:

“我们王家对王爷忠心,于此可见啊。别人我怕坏了王爷的大事,这才让我的两位兄弟为王爷独挡一面,誓死效力。”

王衍如此安排,更多的还是出于他自保的私心。他事后对王澄、王敦说:

“荆州有长江汉水环绕,地势险固,青州背负大海,实为要地,我在朝中,你们二人在外,遇事时可相互策应,这足以称得上狡兔三窟了。”

后来,王衍被石勒所俘,王衍为了开罪脱身他竞对石勒说:“我无心为官,年轻时就不参与政事,晋室的败亡当是天意吧。”

石勒气愤地说:

“枉你人称君子,怎可至此还敢胡说?你名盖四海身肩重任,少壮时就登上朝堂,到如今已是满头白发,可你竟说不参与政事,岂不可笑!破坏天下的,正是你的罪过。”

石勒命人推墙把王衍压死,石勒还以王衍为例对部下说:

“晋之所谓君子,无过王衍了,他的德行若不亲见,谁会相信他实为小人之辈。我们消灭晋室,大功必成了。”

奸诈过人的李林甫

在错综复杂、陷阱遍布的社会里,如果认不清好人坏人,甚至把坏人误为亲人,那么一切祸患便由此而生了,何谈事业的成功和改变命运呢?小人对人的本性有深刻的认识和体察,由此对症下药,个个击破,也就成了小人们最有杀伤力的利器。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也是我们要警惕的地方。

唐玄宗时的宰相李林甫,为相共十九年,至死都受到玄宗的宠信。考察李林甫得宠的秘诀,他的奸诈之术和识人之能是不容忽视的。

李林甫在担任刑部侍郎时,他见玄宗特别宠幸武惠妃,便通过宦官向武惠妃表示,愿意协助武惠妃之子寿王当上皇太子。李林甫的密友源絮对此不解,他对李林甫劝告说;“你太短见了,我知道你是想讨好武惠妃,可这么一来,你却得罪了皇太子,不得不偿失?有朝一日皇太子即位,第一个杀的就是你。”

李林甫蔑然一笑,冷静地分析说:

“皇太子为人忠厚,皇上又不喜欢他,再加上朝中大臣意见不一,我料定他前程凶险。与其取悦这样一个无用之人,还不如另寻他路,以为依靠。”

源絮摇头,难以置信地说:

“此乃国家大事,哪是你我所能测度的?你要知道这关系重大,走错了一步便悔之晚矣,不可不慎啊。”

李林甫认定自己所见无失,他连番多次向武惠妃进言。武惠妃当时正愁无人相助自己,李林甫的毛遂自荐顿时令她心花怒放,她兴奋地对身边人说:

“天下能知我心意的人,除了李林甫,还会有别人吗?这个人有如此之能,绝非简单人物,我该扶植与他,好为我用。”

武惠妃对李林甫心有感激,于是多次向玄宗皇帝推荐李林甫。不久,李林甫便升迁为礼部尚书,后来终于做了百官之首。

李林甫当了宰相之后,便把全部心思用在玄宗皇帝之上。一次李林甫退朝之后闷闷不乐,源絮陪他饮酒时有意相询,李林甫便苦声说了他的烦恼:

“张九龄每每和我做对,这总不是一件好事,也许皇上会因此疏远我。”

源絮谄媚地献计说:

“大人料事如神,又怎会束手无策呢?以我愚见,大人如今有权有势,大可和他真刀真枪地干了,不必如此费心。”

李林甫斜视了他一眼,鼻子一哼道:

“你了解张九龄这个人吗?如此一来,吃亏的一定是我。他素有忠正之名,朝野皆知,皇上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方让他高居相位。我若和他表面上都水火不容,撕破脸皮,皇上和群臣一定会说我心胸狭窄,不能容人。这只能让张九龄捡到便宜,我怎会这样做呢?你太无知了。”

玄宗一次要给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实封,听闻这个消息,张九龄对李林甫说:

“只有为朝廷立过大功的名臣才能有此封赏,牛仙客平庸无奇,一个边关将领而已,根本无此资格,我要据理力争。”

李林甫心头一亮,便积极鼓动了张九龄速奏此议,他故作气愤之状说:

“大人为国为民,所言极是啊。如果此风日长,岂不坏了朝廷制度?”

张九龄见他没有异议,信心又增加了不少,他拍着李林甫的肩膀说:

“我们同为宰相,为国分忧,为皇上尽忠,关键只要同心同德。你能有此高见,我还担心什么呢?”

他们一同面见玄宗皇帝,张九龄引经据典,力谏不可:李林甫却冷眼旁观,不发一言。事后,李林甫还对群臣散布说:

“张九龄也管的太多了,皇上行事自有玄机,有什么不可以的?我真为皇上感到不公啊,张九龄莫非也想当皇上不成?”

此言传到玄宗的耳朵里,玄宗更恨张九龄的直言上谏了。他恨恨地道:

“张九龄说三道四,朕一忍再忍,谁知还是李林甫深察我心。这个张九龄,他到底想要干什么呢?”

不久,张九龄便被罢免宰相职务,朝廷大权遂落人李林甫一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