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场面让特鲁多总统十分尴尬,面对远来的客人,他不知如何是好,只好频频向里根道歉。没想到里根总统却说:“这种情况在美国是屡见不鲜的,这一群人一定是从美国白宫前面来到这里的,他们是想让我觉得来到这里就像是在家里一样。”
一句自我解嘲的话很快就化解了特鲁多总统满脸的尴尬。
有一位歌唱演员,初次演出就被观众赶下了舞台。别人关心地问他演出效果如何,他说:“我很高兴,因为我初登舞台,观众就送给了我一幢房子。”听者耸耸肩说:“我可不信。”“真的,是给了。当然,每人只给了一块砖头。”依靠幽默,这位歌唱演员成功地战胜了自卑,恢复了自尊。日后,他终于一举成名。
在一个愚人节中,马克·吐温被人愚弄,纽约一家报纸报道说他死了。马克.吐温的亲友们信以为真,从各地赶来吊丧。当他们见到这位“死”去的作家正在写作时,异口同声地谴责那家造谣的报纸。马克.吐温却毫无怒色,他幽默地说:“报纸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只不过把日期提前了些。”
林语堂说过:“智慧的价值,就是教人笑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拿自己的错误开开玩笑,使人开怀大笑,你便已铺下了友谊之路。具有自我解嘲色彩的欢笑是你与别人进行内心沟通的捷径。善于自我解嘲不仅能让你在尴尬的境地中超然走出来,也能让他人了解你的智慧和善意,这样不仅不失面子,还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
常聚常新
圆润为人之人,善于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人际关系网络的打造不在于一朝一夕,而是要日积月累,这就是所谓的没事常联系、常走动,人际关系靠的是常来常往,常聚常新。
俗话说,是亲三分向。亲戚之间大都是血缘或亲缘关系,这种特定的关系决定了彼此之间的关系的亲密性。这种亲属关系是提供精神、物质帮助的源头,是一种长期持续、永久性的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人们都具有与亲属保持联系的义务。在平常保持好亲戚关系密切,在困难时期,求助亲戚才最有利。
亲戚“不走不新”,“常走常新”,这是中国人一贯的观点,只有经常的礼尚往来,才能沟通联系、深化感情,密切亲戚关系。有人说:“我不缺吃不少穿,亲戚间何必要常联系找麻烦呢?”此话不对,纯洁挚密的亲戚关系是一种人情味较浓的人际关系,不能蒙上庸俗的面纱。只有建立在亲近、挚密、常联系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真诚的关系,如果彼此间少了经常性的走动,那就可能会出现“远亲不如近邻”的局面了。
“常来常往”,首先表现在一个“往”字。这个意思就是说自身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常到亲戚家走走、看看,聊聊家常,联络联络感情,这是非常有益的。
刘某是一家公司的老板,经过几年的辛苦经营,现虽说没有千万,但至少也有百万家财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在短短几年内拥有数目可观的资产呢?
在一家报社的记者采访他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自身的努力与勤奋固然是我成功很关键的因素,但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的亲戚很多,在我未发迹时,经常拜访他们,以致彼此间关系都特别好。后来,在公司小有规模后,我仍经常性地与他们保持联系,正是因为这种密切来往,我的亲戚都对我非常不错。刚创业的时候,资金有一半是由他们筹借;办公司遇到困难时,也有他们的帮助与鼓励;就是他们中的一些人,现在也在我的公司里帮我的忙,是我得力的助手……总之,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我最注重的就是亲戚关系,也正因为我的经常性走动,才有今天的成就……”
在刘某的谈话中,我们可以很直接地看出,常“往”在亲戚关系中的重要性,但有一点,就是千万不可有贫富贵贱之分,也不要因为自己的地位较高而不常“往”亲戚家。这样下去,亲戚就会对你冷眼相待,那再想搞好亲戚关系,就难上加难了。
亲戚与亲戚来往,除了一个“往”字,还要一个“来”字。它的意思是除了经常到亲戚家走动外,自身也要经常性地邀请亲戚们到家里做客,利用自己的空间与亲戚联络感情,做一回主人,热情款待他们,让他们有一种到自己家的感觉。
也许,就是如此平常的“常来常往”,才会在以后的关键时刻,得到亲戚的一臂之力。所以,不要以为“常来常往”是没用的,不必要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于情、于理都要掌握运用这个技巧。
俗话说:一辈同学三辈亲,三辈同学辈辈亲。还有:十年寒窗半生缘。可见,同窗之情,如果处得好,在某种程度上要胜过手足之情、朋友之情。能为同窗,在这个世界上,也算是一种缘分。这种缘分因为它纯洁、朴实,有可能日后发展为长久、牢固的友谊。
现代社会里,人际交往更注重同学关系,同学之间互相帮忙,互相提拔的事情,经常可以见到。在一个单位里,同一个学校里毕业的同学或校友往往形成“××大学帮”,如果其中有一个晋升到主要的领导岗位,那么,不出几年,这些同学或校友便都能得到提升,这就是同学关系的力量。
同学关系有时的确能在关键的时刻帮上自己一个大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平时一定要注意和同学培养、联络感情,只有平时经常联络,同学之情才不至于疏远,同学才会心甘情愿地帮助你。如果你与同学分开之后,从来没有联络过,你去托他办事时,除非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关乎他利益的事情,否则他就不会帮你。
与同学保持联系的方式有很多:
有空给远在异地的同学打打电话,通通信,询问一下对方近来的工作、学习情况,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互相交流一下,这是很有必要的,这点时间绝对不能节省。碰上同学们的人生大事,如果有空最好亲自参加,如果实在脱不开身,最好也得写信或托人带点什么,不然,怎么算得上同窗情谊。
对方有困难的时候,更应加强联系,许多人总喜欢向同学汇报自己的喜事,而对一些困难却不好意思开口,应去掉这些顾虑。
而当听到同学家有人生病或遇上不幸的事,应马上想办法去看看。平日尽管因工作忙、学习任务重没有很多时间来往,但朋友有困难时鼎力相助或打声招呼,才显出你们间的深厚情谊来。
“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关键时刻拉人一把,别人会铭记在心。
现代社会里,人们都已经充分认识到同学之间交往的重要性,为了大家经常保持联络、加深合作,在一些城市里,“同学会”已成为一种时髦,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一年一小会,五年一中会,十年一大会,关系愈聚愈坚,愈聚愈紧,彼此互相照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不仅亲朋之间、同学之间要常联系,常走动,其他人际关系网,如邻里、同事、领导等都要保持常联系、常走动的状态,这样圆润处世,你就保证有了不断扩张的人情网了。
不可得意忘形
在与成功人士交往的过程中,卡耐基领悟到,成功者即使在功成名就时也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他知道,轻敌、得意忘形的结果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在当今世界彩色胶片市场上,只有两个对手的争雄:美国的柯达和日本的富士。
20世纪70年代,柯达垄断了彩色胶片市场的90%。但是,1984年.富士公司取得“第23届奥运会专用卷”的特权后扶摇直上,直逼柯达的霸主地位。
为什么会这样呢?第23届奥运会是在美国召开的,为什么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柯达反而打了败仗呢?
主要原因在于柯达的骄傲轻敌。它被排除奥运会赞助单位名单之外,是一个严重的战略性失误,正是这一原因,富士公司才有了一个发展的大好机会。
奥运会前夕,柯达公司的营业部主任、广告部主任等高级管理人员十分自信地认为,依柯达的信誉,奥运会要选择大会指定胶卷,非它莫属。因此,他们认为再花400万美元在奥运会做广告不值得。当美国奥组委来联系时,柯达公司的官员们盛气凌人,爱理不理地,甚至还要求组委会降低赞助费。这时,富士公司却乘虚而入,出价700万美元,争到了奥运会指定彩色胶片的专用权。
此后,富士公司竭尽全力地展开奥运攻势,在奥运场地周围树立起铺天盖地的富士标志,胶卷也都换上了“奥运专用”字样的新包装,各比赛场馆设满了富士的服务中心,一天可冲洗1300卷的设备和人力安排停当,承办放大剪辑业务的网点处处可见,富士摄影频频展出……“要使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观众能在奥运会上时时、处处看到‘富士’”——这就是富士公司的广告宣传策略。
富士的强大宣传攻势,给柯达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随之,柯达销量明显减少。这下柯达公司才着急了,在十万火急的情况下召开了董事会研究对策。广告部主管立即被撤职,亡羊补牢的紧急措施一条又一条地下来:拨款1000万美元作为广告费,挽回广告战败局面。于是,在各地公路出现了柯达的巨幅广告牌;聘请世界级运动员大做广告;主动资助美国奥运会和运动员;赠给300名美国运动员每人一架特制柯达照相机。这些措施虽然起到了一点作用,但对于失去奥运会的独家赞助权来说,它已为时过晚、收效甚微了。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忌讳得意忘形,一招不慎带来的可能是巨大的损失。对于个人来说,也要做到得意不可忘形。
宋太宗曾在北陪园与两个重臣一起喝酒,边喝边聊,两重臣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劳来。他们越比越来劲,干脆斗起嘴来,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应有的君臣礼节,侍卫在旁看着实在不像话,便奏请宋太宗,要将这两人抓起来送吏部治罪。宋太宗没有同意,只是草草撤了酒宴,派人分别把他俩送回了家。次日上午,他俩都从沉醉中醒来,想起昨天的事,惶恐万分,连忙进宫来请罪。宋太宗看着他们战战兢兢的样子,便轻描淡写地说:“朕昨天也喝醉了,记不起这件事了。”既不处罚,也不表态,以一句“朕昨天也喝醉了”打发他们。
宋太宗这样处理,不失为明智之举,是作为一国之君对臣子的仁厚,但是试想一下,如果君主有意治罪臣子的话,那么这两位大臣因为他们的得意忘形轻则被降职,重则丧命,这都是有可能的。因此圆润为人。通晓人情世故,必须做到得意而不可忘形。
送礼的艺术
我国是礼仪之邦,连孔子都看重礼在人际关系上的重要意义,现在社会就更不用说了。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不仅需要礼貌待人,有时也需要用物表示自己的“礼”,因为礼物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传情达意的载体。
有调查指出,日本人做生意在送礼方面是想得最周到的。特别是在商务交际中,小礼品是必备的,而且根据不同人的喜好,设计得非常精巧,可谓人见人爱,很容易让人爱礼及人。不难想像,很多欧美人,拿到此类礼品都爱不释手,不由得说一句:“It’s wonderful!”
小礼物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而精明的日本人此举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既聪明又精明,摸透了外国商人的心理,又运用了自己的策略:一是他们了解外国人的喜好而投其所好,以博得别人的好感;二是他们采取了令人可以接受的礼品,因为他们深知欧美商业法规严格,送礼物反而容易惹火烧身,而小礼物绝没有受贿、行贿之嫌;第三,他们又很执著于本国的文化和礼节。这样他们只需用“小”礼物就彻底“温暖”了人心。
可见,礼品虽小,人家功夫到了家,你不能不佩服。
如今的商业社会,“利”和”礼”是连在一起的,往往是“利”“礼”相关,先“礼”后“利”,有礼才有利,这已经成了商务交际的一般规则。在这方面,道理不难懂,难就难在操作上,你送礼的功夫是否像日本人一样到位,不显山露水,却能够打动人心,送到人的心窝窝里。
要把礼物送到人的“心坎”上,要慎重对待礼物的轻重,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
圆润送礼就要把握送礼的时机,针对不同的人下不同的“菜碟”。那么你一定不要错过以下几个办事送礼的绝好时机。
1.利用生日
平日里不妨把上级、同事和下属以及亲朋好友的生日记在一个小本子上,并在家里的挂历上用红笔划个圈并标个记号,待到他们的生日到来这天,你可以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甚至为他们筹办生日宴会,这会令他们很感动,这是达成办事效果的有效手段。
2.利用偶发事件
比如当你听说某家楼房煤气爆炸,某栋住宅区发生盗窃,某个住宅突发火灾或是某个地区遭遇洪灾,而这些出现灾情的地区正好有你的亲戚、朋友或是熟人,这时你不妨打个电话去慰问慰问,或寄上一些应急物品。这样,得到你关心的人会有遇到真朋友的感觉,从而会对你铭记于心。日后有事去求他,他一定会尽心尽力地帮助你。
3.利用卧病在床的机会
人一旦生病卧床不起,都会变得脆弱与烦躁,名声、虚荣也都顾不上了,这时他最需要的是别人来探望他,你要很好地利用这个机会。如果亲朋好友因病休假在家,你就应该抽空带着礼物去他家里探病慰问。闲聊时不要谈及工作,多讲些轻松、有趣的故事和消息。告辞时说些祝福的话,要表现出关心和诚恳的样子。
如果你因故没有机会去探视,在其病好后与之相遇,最好只问一下他病好了没有或装作不知道,千万不要愧疚地说没有去探病请原谅之类的话,那样听起来会让别人感到你很虚伪。
探视看病时效性强,越快越好,不要犹豫不决。
4.利用婚丧嫁娶
婚丧嫁娶时刻是送礼的好时机,亲朋好友、上司或下属的孩子有婚嫁之喜、生小孩之喜时,要及时地送去礼金、礼物,或在婚礼、宴客的场合尽心帮忙,或在难忘的时刻替他们照相,日后可作为一份礼物送给他,这样会很讨得他们的欢迎。
当你听说有人去世了,应主动慰问死者的家属,举行葬礼时去送行。如果实在抽不出时间,可以用电话致意。
抓住送礼的机会,有利于你所办的事获得成功。
送礼除了要有合适的时间,还要把握礼物是否与受礼者的身份搭配,只有礼物适合了受礼者的身份,礼品才显得“礼”所当然。
1.实惠礼物送贫者
家贫,生活必不宽裕,你送去的礼物如是实惠的生活消费品,必于他有贴补之用。与其送去只是观赏性的工艺品,让其束之高阁,不如送上食物或衣着用品让他即时消费,更令其心花怒放,他会对你“雨中送伞”、“雪中送炭”感激不尽。
2.精巧礼物送富人
如果受礼者家庭消费水平很高,那么一般礼物很难引起他的兴趣。你勒紧裤带,花了半个月工资买下的礼品,在他那里可能是平常的东西。就如土耳其谚语说的:“把礼物送给富人,就像提水倒入大海。”司是,有时那份礼又不能不送,劝你还是从精巧上花些心思。比如,送去一枚你自己亲手刻制的印章,使其在绘画时可以钤之,或者送去一柄用山藤根雕刻的烟斗,既是件工艺品,又未花分文。这可能会引起受礼者的兴趣,他可能在赞赏你对他细致了解的同时,非常珍惜你的那份劳动。
3.有纪念性的礼物送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