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方圆全书
10407400000006

第6章 方圆处世才能进退(5)

两人关系好,不能好到无话不说的程度;两人关系差,也不要势不两立。一生中的一切事情,都要掌握适度,为日后的变化留有余地,才会长久平安。这就是真理。

为人处世留三分

在说话的时候,或是在评论一件事的时候,应当实事求是,多从好的方面来看,但是也应看到坏的方面,切忌感情用事。喜欢起来,什么都好,厌恶起来,一无是处。眼前不吃亏,将来必知祸从口出。把握好分寸,留有余地,则自己进退自如。

为人处世,最好还是要留三分余地,既给对方留下了一个宽松而自在的空间,同样还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人生需要留白,留三分与他人设想,尚存几分善品尝思量,才能感悟其中的滋味,淡薄而久长。恰如古训所云——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口德与己;责人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肚量与己;才能不必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内涵与己;锋芒不必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深敛与己;有功不必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谦让与己;得理不必抢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宽和与己;得宠不必恃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后路与己;气势不必倚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厚道与己;富贵不需要一下享尽,留三分余地给别人,留些福泽给自己;凡事不可做尽,留三分余地给别人,留些余德给自己。

在老子的《道德经》上有这样的一句古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讲的就是在为人处世的时候,一定要谦虚谨慎,凡是留三分余地。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虽然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已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了,但谦虚谨慎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却不应该随着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而被人们所淡化。

谦虚给人带来踏实的感觉,谦虚的很实在,谦虚的人也很自信,跟谦虚的人打交道你便会觉得内心很实在,交给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会让你觉得很放心。与之相对,不谦虚的人,往往时时处处都显得很张扬,三分才,露十分,七分力,用十二分。得意之时飞扬跋扈,仅有的一点骄傲资本用完后,就江郎才尽了。因为骄傲,所以眼光狭小,放眼天下不过井口大小而已。因为事事处处看不起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所以很难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因此,不谦虚的人只是一时的风光得意而已,终究还是会跌倒在性格缺陷方面。

人活着要不断的学习。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时时提醒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虚心”二字。仲永七岁就能吟诗作赋,天资不可谓不高,结果呢?不过默默无闻了此一生。正因为他太聪明了,自以为别人都比他笨,所以错过学习的大好年华。最终只能徒让欧阳修伤叹而已。而与之相对的例子就不胜枚举了。汤姆斯·汉克斯主演的电影《阿干正传》,是说阿干从小就双腿残疾,脑子好像比别人笨,但他从不妄自菲薄。阿干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的站起来走路,而且还成名了。

交不深则言须慎

“交浅岂敢言深”就好譬如,当你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工作时,如果遇上了一位在生活细节上处处照顾你的同样陌生的同事,他或许一时心血来潮给予你热情和尽心,他对于你一时表现的种种照顾毫无疑问地肯定会使你为之动心!他会在你渴望对环境尽快适应和熟悉的心态下,及时的向你介绍公司的历史、体制、生产与经营的范围、机构的设置、人员和周围同事的品行能力、上级领导管理方法的艺术性等等。还有的甚至会谈到某某作风不正派、某某工作不称职、某某和谁是一个圈子等等一些情况。对方短时间的“攻坚战”,看似倾心结交于你,而你也必定暗自庆幸遇一挚友。由此,出道不久的你,就会在周围其他人本来对你很感兴趣、新奇感尚未完全丧失殆尽的时候,你又向新交的这位“知己”大侃起你对新单位种种的不顺眼,种种的不如意,种种的失落感等等,并稍有闲暇,就会和他厮混在一起。这样下来,最终就会使你至少面临两种境况:要么短时期无法结交更多的朋友,使你工作的开展很快陷入被动的局面;要么给这位“知己”授之以柄,日后一旦出现感情上的危机,就会被昔日的“知己”玩于手掌之上!

其实,在生活中和朋友交往,即便是结交一些真正有意义的朋友,那也要给自己和他人留三分的感情,称为“自留地。”一是为了日后自保备用;二是一旦感情崩溃时,不至于留给自己的尽是失望和“收支”严重失衡的后悔;三是热情过后有一个可搭凉棚摆几的场所,有一个独自冷静思考的去处;四是在不如意时可以看看自己种下的花卉香草,蝶飞蜂舞;五是在你“翻田浇水”的时候可以有一个很平常的心态,和一份比较公平待人实实在在的一种感觉。

所以,在现实的生活中,结交朋友一定要把握一个“距离”上的要素。常言道:“距离产生美”,“朦胧是最美的”。如果对于交友你采取“中庸之道”,看起来不够真诚,实则不然——因为这样,不至于让自己的热情烧伤别人,也可以避免别人的热情烫伤自己!

还有一点,在交友时也不能忽略一个要素,那就是忌讳“拨弄是非”——古人的经验是从生活中原汁原味的萃取出来的:“来说是非者,实则是非人”,所以明智的做法是“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弄人非”!智者之言,句句针砭膏肓,朋友们不可等闲视之!

这两个要素,如果你掌握的到位,那么就会在自己的生活中能永远保留着自己的自尊,培养着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

交不深则言须慎,在友谊的“生产”中,掌握这条短言的真谛和操作规范,你付出“情感成本”很低,收获的“友谊利润”很高!

弹琴唱歌,余音绕梁;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流水有回旋的余地,才会减少灾难;江河有涨落的余地,才不至泛滥成灾。

留有余地,才能做到均衡、对称、和谐。

留有余地,才能做到进退从容,曲伸任意。

惹不起,躲得起

俗话说:惹不起,躲得起。虽然很多时候的“躲得起”只是一种无奈的结果,但是更多时候它却是最好的方法。

躲得起是一种智慧,躲未必是一件坏事,不是所有的事情去争取就一定值得,就一定不会后悔。如果作为一个弱者出现会对我们比较有利的话,又何必做那个不必要的强者呢?

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中国的座右铭中:“退一步海阔天空”可能是用得最多的了,不可否认,它是智慧的表达。退一步,给自己、也给别人留下余地。不只是做人的方法,更是做人的智慧。

可遗憾的是,现实中我们常常会说不会做。我们总是会在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计较,咄咄逼人。不懂得妥协,不知道谦让,没有宽容之心。动不动就剑拔弩张、挥出自己的拳头,导致事情朝着极端的方向发展。

人生是需要不断地进取。特别是当我们遇到坎坷和挫折时,更是需要我们迎难而上、努力攀登。

然而,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我们是不是也需要退一步呢?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的目标定得过高。在经过了失败和打击之后,我们才会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实在太大,有些客观存在的障碍是我们根本无法克服的,更不可能超越。这时候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去退让一步,总结一下,然后再去全力的克服和战斗。实在做不到的事情,只要我们全力做好,对于自己就问心无愧了。

人生的旅途中,难免会因一时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这就需要我们三思而后行,退让一步。在一些无关大局的问题上,选择忍让,冷静平和的面对,很多事也就简单了。这个时候的忍让绝不是软弱、退缩的表现。这恰恰体现了顾全大局,谦和礼让的美德。退让一步身后自是一片宽阔的田地,心情自然会是舒畅的。

相传清康熙年间有这样一个故事:安徽桐城县有张、叶两家邻居,因建房而闹纠纷。张家朝中有人,叶家是当地望族,两家互不相让。张家写信至京城,想以势压人,结果官至礼部尚书的张某回一封家书:“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张家读罢,顿生惭色,于是让叶三尺。叶家见状,感慨至深,也让张家三尺,两家房屋中间留下一条六尺巷。两家恩怨从此一笔勾销。可见,万事看得开,想得透,天下便没有不解之结了。

也许忍耐是苦涩的,但它的果实却是甘甜的。可却很少有人会明白其中的含义。现实中的很多的误解和争吵往往都会因为一件很小的事。只要去诚意地沟通一下,问题也许就解决了,当然,我们也应该从两个方面去看“退一步”的问题。很多的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有时候,退一步并不会海阔天空,让三分也不能风清云淡。

如果一个人的生命本是10分,当生活为你减去1分,便理所当然的等于了9分,而不去想怎样将那一分找回来,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似乎并不少。

买了假货,懒得去理论,反正已经买了,又没花几个钱,生气不说,还白搭功夫,大家都这么想,更是这么做了。而制造商也是这么想、这么做的。于是各种劣质、冒牌产品充斥于市场的各个角落。在这个时候,我们不需要自认倒霉的“智者”,更需要凡事较真,爱钻牛角尖的“傻子”。

对待工作,兢兢业业,默默地做着分内的事,持着一种与世无争的超然心态,似乎荣誉、奖励都与自己无关,可当自己为之付出了许多,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心中便会产生落差,感觉不平衡,如果是这样苟且着、忍让着,工作的积极性怎么可能会提高呢?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总是与人为善,不会勾心斗角,不会阿谀奉承,不会哗众取宠,可俗话说,人善被人欺,当你推己及人为别人着想,对别人忍让时,却放纵了他人对你变本加厉的欺负和侮辱,当你的人格被亵渎时,怎能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委曲求全,那样只会把自己逼到越来越窄的路上,举步为艰。

俗话说:“忍得一时忿,终生无烦恼”。其实,明智的人对生活中的小事、纠纷能够泰然处之。在发生冲突的时候,如果对方是不明真相,可以让时间去证明一切。如果对方是恶意侮辱,也应冷静对待,做到既不失原则,又不使矛盾激化。这样的人才会是生活中的智者,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取得成功。退一步海阔天空,不是不要尊严,而是冷静、理智,心胸豁达的表现。因为来日方长,又何必去争眼前高低呢?

如果把人生比做一次攀登的话,那么我们不时的退让一步,就是为了“站”稳脚根,以更好的状态去征服一座又一座的高峰。

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总统林肯在年轻的时候,总喜欢批评别人,他甚至还写信、做诗挖苦别人。当他在伊州春田镇执行律师业务时。甚至投书给报社,公开攻击他的对手。在一个秋天,林肯又取笑了一位自负而好斗的、名叫詹姆斯·史尔兹的爱尔兰人。他在《春田时报》上刊出一封未署名的信,讥讽了詹姆斯一番,令镇上的人都捧腹大笑。而詹姆斯是个敏感而骄傲的人,他看到这封信后勃然大怒。

他查出写那封信的人是林肯,于是,去找林肯决斗。林肯内心是不愿跟他决斗的,但是为了脸面又不得不进行决斗。

决斗的那一天,他和詹姆斯在密西西比河的一个沙滩上碰头了,他们都准备决斗至死为止。就在这个危急的关头。林肯的助手们赶来了,及时地制止了这场决斗。

这是林肯一生中最恐怖的私人事件。也就是这件事给了林肯很大的帮助,让他明白在做人的艺术方面,他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从此,他再也没有写过一封侮辱他人的信件,再也不取笑任何人了。美国的另外一位总统罗斯福总统曾说,当他碰到了棘手的问题时,常常抬头望望挂在他白宫办公室墙上的那张林肯的巨幅画像,然后再问自己:“如果林肯在我这种情况下,他将怎么做?他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美国著名的大作家马克·吐温也常常大发脾气,他的文学天分表现在信中,更是表达出了他内心的火气。

有一次,他决定给攻击他的人写封信,信上是这样写的:

“给你的东西应该是死亡埋葬许可书。你只要开口,我一定会协助你弄到这份许可书。”

还有一次,他写信给一位编辑,谈到一名校对工企图“改进我的拼字和标点”。他以命令的口气写道:“此后,这方面的情形必须遵照我的底稿去做,并且要教那个校对把他的建议留在他那已经腐朽了的脑子里面。”

看到这些杰作,马克·吐温当然会感到很痛快,但是却会给看到的人难以忍受的刺痛。可奇怪的是,他的这些信并没有引起任何不良的反应。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他的太太已经悄悄地把这些信从邮箱里拿了回来,并未付邮。这些信一直还在马克‘吐温的家中。正是因为他太太的“退让一步”,使吐温先生少了无数的麻烦。

世上的某些事情,的确会让你感到极为不快,让你看到生活丑陋的一面。但只要你把这一切看得虚一些,轻一些,把世间万物看得明朗、美丽一些,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我们要时刻想到,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所以,冤家易解不易结。做到心胸开阔如海洋,涵养深广如潭水,试着与有嫌隙恩怨的人从容地打一打交道,体谅和理解别人的难处,经常这样做,你会感到受益无穷。

宽容是一种境界

宽容是一种大的智慧,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我们通常说的“宽容”,就是原谅他人一时的过错,不锱铢必较,不耿耿于怀,和和气气地做个大方的人。因为做这些事往往会比过激的报复更加有效。它可以使敌视变成冷静和涵养。使事情的本来面目充分的浮现。

宽容是一首人生的诗。至高境界的宽容,不是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某一事件的处理上,而是升华为一种伟大的胸襟,对人生如诗般的气度。宽容的涵义也不仅局限于人与人的理解与关爱,而且是内心对于天地间一切生命产生的旷达与博爱。

具有宽容的思想境界,才会懂得人生的真谛,宽容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正因为宽容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正因为宽容似火,使平淡通过锻烧日趋鲜明;更因为有这诗般的宽容,才赋予人生以艺术,赋予生命以永恒。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度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我们所说的宽容有三种境界,可以用养鱼来进行比喻:最初级的境界是玻璃缸赏鱼,只让它在一定的范围存在和活动;中等境界是池塘养鱼,因势利导,水肥鱼跃,鱼张水活,相互利用;最高境界则是江海生鱼,千形万类,任其自生,海阔天高,任其自游,由此也就成就了海的博大和丰富。有多大的胸怀,就有多高的境界;有多高的境界,就能干多大的事业。

所以,人的一生中,能宽容的人只会有两种人,第一种是智者,第二种就是仁者。

智者能容,因为越是睿智的人,越是胸怀宽广。其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看得深、想得开、放得下;也因为其非常狡黠地发现:“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