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方圆全书
10407400000068

第68章 张驰并济人生自在有方圆(15)

小人整天生活在算计自己构想的天敌之中;君子时常反思自己所犯的错误。小人得志便猖狂;君子落泊亦坦荡。小人常将别人的满足视为自己的痛苦;君子则把别人的欢乐当作自己的幸福。为蝇头小利,小人与朋友反目成仇;为民族大义,君子会和冤家化敌为友。小人把朋友当作自己进步的天梯;而君子则把朋友视为自己生命的知己。小人最拿手的好戏,是在领导面前对别人拨弄是非、造谣伤势;君子最常取的态度,是对小人避而远之;君子把小人的挑衅看成小丑跳梁;小人把君子的忍让当作软弱可欺。一日没有是非,小人可能感到百般无聊;一世不见小人,君子才会觉得三生有幸。谗言是小人惯用的伎俩;宽容乃君子特有的风范。阿臾总归是小人的专利;刚正永远是君子的高风亮节。小人每每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君子常常成人之美、雪中送炭。小人见利忘义且贪得无厌;君子舍生取义且心静如水。小人同流合污、知迷不悟;君子忌恶如仇、从善如流。小人最爱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毒箭;君子最爱躺在温暖的阳光下晒太阳。小人偶尔可能发善心,但是很难立地成佛;君子偶尔也会犯错误,但是肯定也会知锘便改。小人若有能则效秦桧、和坤,祸乱社稷;君子若无才则学伯夷、叔牙,不危害江山。

不要做小人,小人至死都在追名逐利,多了一个小人,世界就少了一份安宁!

努力做君子,君子到老不忘养德修身,让我们还是多接近君子,远离小人。

《晏子春秋》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齐国晏子以足智多谋著称,深得齐景公的信赖,而同时在景公身边效力的还有三位著名的勇士。他们居功自傲,都以“天下最勇敢的英雄”自居,并没把其貌不扬的晏子放在眼里。怀恨在心的晏子耍了个小小的阴谋,就把一般人畏惧的三个勇士打发到阴曹地府里去了。他让景公给三个勇士送去了两个桃子,并附言称,桃子送给最勇敢、功劳最大的勇士。勇士之一的公孙说:“我曾赤手空拳地杀过怪兽,还打死过猛虎,这样的功劳无人可比!”说罢抢先拿了一个桃子。勇士之二田开疆也不相让,“我手持兵刃,勇冠三军,屡建奇功,无人能比!”也下手拿了另一个桃子。勇士之三的古冶子便大怒起来,拔剑而起说道:“我驾车从河边过的时候,一只巨鼋把我驾车的马拖到水里去了,此时我奋不顾身潜入水中,逆流百步,顺流九里,杀死巨鼋。你们敢与我争功斗勇吗?”公孙、田开疆听得无地自容。“我们不及你勇敢,却先下手拿桃,是贪心之辈。有罪如此,不死就是没勇气。”二人随即挥剑自杀。古冶子见此情景,慨然道:“二人已死,我独生不义,不死是无勇。”也自尽于剑下。在.此,勇敢与刚直都成了上古英雄的致命伤。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晏子,之所以能毁掉三个勇士,就在于他可以操纵利用社会结构的力量——假国君之手以售其奸。在这个事件中,晏子的行为具有典型的小人的特征。

从此,这种英雄死于小人之手的悲剧,就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不断重演着。

三国的东吴有个大将叫吕蒙,年轻时读书不多,但品德很高,为了对付关羽收回荆州,以国家利益为重。曾主动让贤于陆逊,以迷惑关羽,后用白衣过江之计终败关羽而收荆州。吕蒙后来在孙权的建议下开始读书,鲁肃称其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昌蒙既属于先修身后学文之士。鲁肃顿然,周瑜被诸葛亮给“气死”之后,鲁肃继周瑜都督之任。看过赤壁之战一书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认识:在周瑜和孔明斗法用计之时,鲁肃就像个傻子一样,不明就里,当看到两人手中都有个火字时,更现大惊之状。但为何周瑜临终之时在给吴候孙权的遗书中要力荐鲁肃而孙权也不以其愚而用之呢?看上的都是鲁肃的人品——一个憨厚的长者。感化的孔明都不忍再相欺而与之结盟共同抗曹。也因鲁肃深谙君臣之道,所以当曹操率兵南下时,东吴的文官在文胆张昭的带领下一律主降,而惟独鲁肃主战。这也是和他的道德、人品是分不开的。

一个人如果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先修身养性,亲君子远小人,向有仁德的人看齐,树立自己正确的道德观。“亲君子,远小人”会走向成功。

亲君子而远小人,方可成就大事业。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之于刘备用的就是“仁义挥心”之术。刘备的高级谋士徐庶被曹操用计骗走之后,刘备就像少了左膀右臂,好在徐临走时曾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刘备真可谓是一个谦谦君子!为了能请出诸葛亮出山,共谋大业,不顾严寒隆冬,曾三次亲顾茅庐,第一,二次均有家人来报,说诸葛亮不在,第三次刘备立等很久,才见诸葛亮醒来,刘备连忙拜见,并向他请教天下大势。诸葛亮的一番叙说,将日后必是曹、孙、刘三家鼎足而立,三分天下,说得头头是道。使得刘备茅塞顿开,情真意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诸葛亮见刘备如此真诚,便答应了刘备的请求。诸葛亮为什么要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求才肯出山呢?绝对不是因为诸葛亮恃才自傲,而是在暗中观察刘备,探知刘备的内心,直到认为刘备为可扶持之人时才肯出山,这是明智之举。

我们选择朋友,与人共事,也要学会观察和识别周围的人,不仁不义之辈不可太亲近,否则后悔莫及。在你的一生中,你要亲君子,远小人,只有这样,前途才会越走越光明。

用人要疑,疑人也要用

在企业管理学中流行一个新的观点:“疑人要用,用人要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一格言的哲学背景是:人要么是天使,要么是魔鬼;制度背景是人治。而人并非都是天使,所以“用人要疑”;人也并非都是魔鬼,所以“疑人要用”。

“用人要疑”是建立法制的前提,“疑人要用”是相信法制的结果。“用人不疑”,天使会变成魔鬼;“疑人不用”,天下无可用之人。

用人之好恶以遂己之好恶。用他人所憎攻己之所恶,用他人所好成己之所爱。这样,既可以成事,又可以超脱于纷争之上,不使自己成为矛盾的一方,而成为矛盾盼协调者。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一个关于用人的微妙问题,反映了用人环节的辩证关系。问题的焦点是疑和用。用是目的,疑是手段。如果只是用而不疑,那企业迟早必乱;如果只疑而不用,那企业的人才必定越来越少。疑和用本来就是矛盾的统一。

其实在企业用人的问题上,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投资”。选聘的人,总不太可能一潭水望到底,况且人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只能说基本符合条件,至于今后是否出色,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这就蕴含着一种风险,有可能事与愿违,既然如此,虽有“他究竟能否干好”的疑惑,也还要用着看看,这便是“疑人也用”。

“疑人要用”这也是实事求是的一种态度,是一种负责的用人态度。因为“疑”毕竟还只是疑,并非已经是事实,在人才的人格、知识、能力等还未确定的情况下,就置之不用,那么,人才就容易被埋没,这是对人才的不公平,也是不负责的。负责的态度是有所疑也要给予使用,在使用中给予了解、观察和考核。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相信在实践中,人才的本性、知识、能力和对企业的忠诚度都会显山露水的。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就要求企业对待人才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要容人才之所长,也要容人才之所短,更要容人才之所疑。如果是责备求全,从短处着眼,采取“疑人不用”的态度,那么人才就会被埋没,人才埋没就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的浪费,不甘埋没的人才另谋高就又造成了人才的流失,这样企业的人才就会因此捉襟见肘,这对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疑人要用”,就是广开招纳人才的大门。楚汉之争时,刘邦对韩信的忠贞是有一定疑心的,但他却能从大局出发,重用韩信,打了一系列胜仗;唐朝的魏征原是唐太宗政敌一边的人,但太宗却大胆启用。人所公认“贞观之治”不能没有李世民,也不能没有魏征;美国的基辛格起初也是和尼克松面对面,但尼克松就任总统以后,弃前嫌任用基辛格为高级的助手,取得了一系列外交上的成就;三国演义中甘宁曾在黄祖处任职,黄祖以“宁可劫江贼”而不重用,后甘宁投奔东吴,破黄祖而立大功;田丰为袁绍手下的谋士,由于袁绍听信谣言疑而不用,还杀了他,最后招致大败。诸葛亮用魏延难道不疑?既然疑为什么还要用他?“取其勇也”!疑人,是主观的东西,人才却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稍微有怀疑就不用的话,那么世间还有什么人才可以用呢?

而“用人要疑”,就是说企业管理中必需有着一定的监督制约机制。企业管理中,既要有激励机制,又要有监督制约的机制,这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两个轮子”。体现着企业完善的运行机制。一个企业没有监督制约机制就是盲目无序的管理,虽然名为“放手”,实则为“放羊”。英国的巴林银行曾对驻新加坡的里森“用人不疑”,结果3年来他一直做假账隐瞒亏损,最后造成了8.27亿英磅的损失,迫使有200年历史的老牌巴林银行破产了。

“用人要疑”,这是一种稳定大局、防微杜渐的举动。这里的疑,并不是常规的盯梢、暗查、跟踪之举措,而是针对各部门、各工种的不同,估计会出现什么问题,据此制定一系列的相互制约的规章制度,让每个人心中都清楚:有规章制度在监督他们。监督检查,就是预期的防范一下,更对工作有着进一步的完善。

“用人要疑”,也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要求,是对人才对企业负责的一个要求。任何事物不是静止不变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品性,观念,知识也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才,看待人才取得信任的基础,不能一岁看到老,一信就信到底。在使用人才的时候,要多打一些问号,多考察一下,多对比一下,才可以做到量才录用,才有可能把人才安排到合适的能充分发挥其长处的岗位上去。

一个人的观念、知识是否能跟得上企业发展的步伐,是否能与时俱进,那就要看在岗位上是否能开拓创新的另一面,打开新局面,这些都是企业要给予跟踪了解和验证的。而作为人才,就要有被企业了解、考核和监督的准备。现代社会充满诱惑和陷阱,在种种的诱惑面前,人才是否经得住考验,单靠个人的自我约束往往是不够的,企业必须给予严格的检查监督。如果失于检查,失于监督,人才玩忽职守,人才无所作为不能及时发现,及时调整和纠正,这样就极有可能把企业推向深渊。因此,用人是不能不“疑”的。如若用人不“疑”,那么人就容易恃宠生娇,骄则不思进取,骄则蛮横无理。

当然,“用人要疑”并不是说对人才的乱猜疑,没有半点的可信任,而是说在用人之上,只有采取“疑”的态度,同时对人才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人才的品格和能力给予即时的了解和把握,做到正确的使用人才。“疑”在事前、“疑”在明处、“疑”得稳定、“疑”得公平、“疑”得有效。长此以往,被“疑”者也会受这种“疑人制度”的熏陶或劝诫而形成一种内慎力和趋同力,就会逐步做到能正确地运用手中的工作权力,达到一种在组织规范内运用权力的自由境界。如此,各种运用得当的权力组成一种达成组织目标的强大合力。也只有采取“疑”的态度,企业才有可能下工夫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制度上引导并督促人才走正道,促进人才有所作为,让人才得到不断的发展。

在用人上,只要做到了“疑人要用,用人要疑”,才可以创造出吸引、使用、监督人才的良好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能保护好人才,激发人才的热情和忠诚,开创出一个崭新的有效的局面。

从历史上来看,我们不难看出:相信人性本善的儒家从始祖孔子到王莽都没有把国家治理好,倒是信奉严刑峻法的商鞅、诸葛亮等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现代管理理论中关于人性也有X理论和Y理论之说,对人性本身提出了不同看法。

从事实上就是从管理中去实践,成功的企业对员工都有着严格的监控考核体系,这一点从海尔的经验是可以得到证明的。张瑞敏认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小农经济的思想产物,是对市场经济的反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他的用人观是:用人要大胆,在位要监控。这可以说深得现代管理的精髓。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权力会滋生腐败,绝对权力产生腐败。”所以对于人才,管理者要大胆地去招纳,否则,只会把信任变成放任,最终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管理学上有一个墨菲定律可以值得每一个管理者注意的,那就是凡是可能出错的地方,如果不加防范,则必将会出错。在具体实践中,管理者如何把握信任和怀疑的关系,是技术更是艺术。运乎之妙,存乎一心,二者的关系,有待每一位管理者精心把握。所以说“疑人要用,用人要疑。”是一个在管理理论上经久不衰的课题。

看时机行事

所谓“欲擒故纵”,它的意思是指:“为了更好地控制对方,故意先放松一:步,使其放松警惕。不作防范,于无知觉中入圈套中。”先秦时期的老子说过:“如欲抑之,必先张之。”同样,将欲擒之,必先纵之。在此计中,“擒”是目的,“纵”是手段: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所以说,纵不是放虎归山,而是有目的地放松一步,以防狗急跳墙,垂死挣扎或反扑。这是一种高明的方圆处世智慧。

古语有云:“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力气,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它的意思是说,把敌人逼得无路可走了,他们就会拼命反扑,让敌人逃跑可以减弱敌人的气势;追击敌人时,紧紧地跟踪敌人,但不要过分地逼迫他们,以消耗他们的体力,瓦解他们的斗志,待敌人士气沮丧、溃不成军时,再擒之,就可以避免流血。待敌人心理上完全失败而信服我们,就能赢得光明的战争结局。在这里,“擒”是目的“纵”是手段,而手段又是为目的所服务的。因此说,“纵”不是放虎归山,而是有目的地放松一步,网开一面,以达到“擒”的最终目的。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就是一个绝妙的“欲擒故纵”的战例。诸葛亮对孟获的七擒七纵,就是通过“纵”这种手段来达到降服少数民族的目的,最终使孟获心悦诚服,表示誓不复反。

三国之后的西晋末年也有一个著名的“欲擒故纵”的例子。统治幽州的都督王浚日趋坐大,就企图谋反篡位。这个时候,晋朝的一代名将石勒听说这件事后,就想着一定要消灭王浚。

可当时的王浚军事实力非常的强大。石勒实在是没有把握战而胜之,更恐怕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最后,他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麻痹王浚。

他采用了表面示弱之计,在一个温暖的天气,派自己的门客王子春带着大量珍珠宝物,敬献王浚。并写信向王浚表示拥戴他为天子。信中说只有王浚才有资格称帝。门客王子春也不辱使命,在王浚的一旁添油加醋,说得王浚心里喜滋滋的,信以为真。

终该王浚灭亡,就是这个时候,王浚的部下游统,对王浚早有不满,伺机谋叛王浚,游统就找石勒,想让石勒做自己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