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受益一生的41种学习方法
10460000000048

第48章 不耻相师

唐朝学者韩愈在《师说》里提出要“不耻相师”,意思是说不要以向别人学习或互问互学为羞耻。这种观点是教育家孔子“不耻下问”思想的发展。“勤奋”结合“好问”方能学好。“好问”要有谦逊文明礼貌的态度;要以自己多思做前提;要有“打破砂锅纹(问)到底”的精神。

章炳麟“勤学好问,不耻相师”修炼成果

到了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炳麟也是一个勤学好问的人。章氏23岁那年,离开故乡到杭州求学,进入俞樾主持的“诂经精舍”。章氏早年读书曾贪多求快想急于成名,其实,他当时治经根底尚浅。在向俞樾问学以后,他受其治学方法论的启发和影响,于是将老师告诫的“精研故训,博考事实”作为座右铭,转到力求广博精审的道路上来。

后来,章炳麟还通过请教老师,给自己制订了治学门径:

①审名实;②重佐证;③戒妄牵;④守凡例;⑤断情感;⑥汰华辞。

这6条治学门径如果用现代汉语来概括的话就是,做学问学知识必须要:切切实实、仔仔细细以客观的态度研究学问,要力戒马马虎虎地涉猎知识和凭个人意志的主观臆断和不懂装懂的浮夸学风。

这些文学大家尚且如此,在我们的学习中,则更应该要勤学好问,不耻相师,经常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头脑,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勤阅读法是一种以勤求巧的阅读方法。在勤读、勤抄、勤写的过程中,把略读与精读结合起来,达到理解内容、发展记忆、学以致用的目的。勤读是指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 ,选出自己目前最需要读的书,又择出该书中最适合自己需要的内容,反复阅读,并且勤抄勤写。勤抄不是乱抄,而是对那些重点内容、精辟见解,用勤抄的办法来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一段精彩描写,一条格言,一种新的观点,一个先进典型,这些很有价值的内容,需要记忆和运用,都把它摘抄在笔记本或卡片上,随时翻阅,经常整理归类,帮助消化理解,掌握使用。

在勤读、勤抄的基础上,必然会有一些心得体会,于是就要勤写了。勤写指练笔要勤有体会就记下来,把学习的体会运用于实际,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意见。勤读勤抄,可以加深理解,反复巩固,丰富积累,有助于把许多片断、零散的知识串起来,发展记忆力。勤写则是勤读勤抄并联系实际的结果,它又反过来促进勤读勤抄。勤奋是成才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勤读、勤抄、勤写的“三勤阅读法”是它的具体表现。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大家都是这样一种方法的忠诚实践者。

“过目成诵”缘于勤

人们都说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天赋好,能“过目成诵”。其实并不如此,而是另有其奥秘的。

一天,有位朋友去看他,等了好久,苏轼才出来会见。客人很不高兴。苏轼解释道:“我正在抄《汉书》。”客人听了反而很不理解。凭苏轼的天赋和“过目成诵”的才能,还用得着抄书吗?苏轼说:“我读《汉书》到现在已经抄了3遍了。第一遍每段抄3个字,第二遍每段抄两个字,现在只要抄一个字了,客人疑信参半地挑了几个字一试,苏轼果然应声能背出有关段落,一字不差。苏轼的“过目成诵”原来是勤学苦练的结果啊。

苏轼不仅三抄《汉书》,其他如《史记》等几部数十万字的巨著,他也都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抄写的。苏轼称它为“迂钝之法”。

到了近代,这种方法依然适用。

做个勤读的“蛀书虫”

吴晗小时候很爱看书,特别爱看历史书和历史小说。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他就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小说。家里找不到要看的书,就到处去借。有时为借一本书,他能跑几十里地。遇到人家不肯借走的书,他就蹲在人家门口看;能借走的,他就边走边看。经常是回到家,书已经看完了,然后又立即去还书。书的主人怀疑他是否看过,就问他书中的内容,他都能马上讲出来。因为他看书又多又快,当地人称他为“蛀书虫”。

1934年夏天,吴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史学系。三年大学生活,勤奋、艰辛和他相伴始终。他学习很刻苦,除了读书、抄卡片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爱好。他的研究工作,基本上是靠自己探索。他说:那时“我自己找书读,没有人指点,读了很多好书,也读了不少坏书。我自己抄书,没有人帮助,向人千方百计地借书,有些书求了人家还是不肯借。有的书一些地方不懂,只好自己摸索,拿这个书对,拿那个书互证。……自己读目录书,学目录学,自己校勘,自己研究历史地理,自己研究方言,自己试着标点,自己写卡片”。因此,在学生时代,吴晗的古汉语就有很深的造诣。他读的书很广泛,考虑问题也很多。他主张读书要眼勤、手勤,把书中有用的段落抄下来,随读随抄,抄的资料多了,多看几遍,就可以巩固记忆,也容易发现问题。知识总是靠逐渐积累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片面到比较全面。这种刻苦、勤奋和惊人的毅力,使他取得了不寻常的成就,很为前辈学者赏识,也得到同学们的尊重,有人给他起了个绰号,称他为“太史公”。

无独有偶,解放后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资本论》中文译作者之一的王亚南,一生著译41部,论文300余篇,是我国著名的知识渊博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天分并不特别高,主要靠勤奋。他总结了自己积累知识的五个基本途径,即:诵读、抄摘、翻译、教学和写作。

王亚南幼年在家读私塾,对先生指定要背的四五书经以及《史记》、《离骚》等古书,他都一遍又一遍地读得烂熟。中学毕业后,就读武汉中华大学教育系。中学时代,为了向睡眠争夺学习时间,他仿效司马光的“警枕”,设计了一个把床板两边架空的“警床”,每当睡眠深熟之际,稍一翻身,床板就会失去平衡而歪斜。于是,他揉一揉惺忪的两眼,点起床头的油灯,又继续读书了。没有钱买书,他就设法借书读,或到书店站着看书,一站就是大半天;或者借书来抄。有一次,他从老师那里借来一本《东周列国志》,读了几页,爱不释手,竟然下了狠心,花了一两个月时间,硬把整本书给抄了下来。以后抄书成了习惯,到大学时代还抄,连《史记》这样大部头的书也抄。1929~1937年期间,为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他先后去日本、德国、英国学习、考察。他沉浸在书的海洋里,广搜博采,夜以继日。后来在上海,在中山大学执教,以及在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所和厦门大学工作期间,无论酷暑严寒,尽管工作繁忙,他或伏案读书到深夜,或奋笔疾书于凌晨,长年累月,孜孜不倦。当时的上海学术界曾经称赞他“是一个非常刻苦的学者”。

解放后,他勤奋读书的劲头始终不减。每次出去开会,都随身带一箱子书,备足了旅途的“精神食粮”。当一个大学校长,工作繁忙可想而知。他仍抓紧零碎的时间,经常拿起原版的外文书来大声朗读。青年时代养成的摘抄的习惯,在他著书立说以后仍然保留着。往往亲自动手做索引卡、摘要卡,不假手于秘书或资料员。他给自己规定一条守则:非星期天不看影剧。在“十年动乱”的日子里,王亚南已经是60出头的人了。他身处逆境,遭受迫害,但学习毫不松懈。在接受“批斗”的余暇,反复精读《反仁林论》、《自然辩证法》、《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嗜学抄书终成才

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18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数学家王梓坤善用抄读法。他在上中学时,做完功课一有时间,便光顾图书馆。好书借了实在舍不得还,但买不到也买不起,他便下决心动手抄书。抄,他认为总还是抄得起的。他先后抄过林语堂写的《高级英文法》,抄过《英文大全》,还抄过《孙子兵法》,这本书爱不释手,则一口气抄两份。王梓坤认为,人们只知抄书之苦,未知抄书之益,抄完毫未俱见,一览无余,胜读十遍。

勤读勤抄还要勤练笔

在勤读勤记的基础上,还要勤写作。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指导研究生学习时,总是要求他们边读书边写作,认为这对读书治学大有益处,他说?押“做学问光读不写不行,要写就要读得认真一点,要把所读的在自己头脑里整理一番,思索一番,这样就会懂得较透一些,使作者的思想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营养”。

这条经验,是朱光潜先生在治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20世纪30年代初,20岁上下的朱光潜先到英、法两国上大学。他学了许许多多功课,解剖过鲨鱼,制过染色切片,读过建筑史,学过符号名学,但他的兴趣中心有三个立足点:一是文学,二是心理学,三是哲学,围绕着这三点,他勤奋攻读,读书过程中倘一有心得,即动笔写下。后来干脆边读书边写起书来,在学生时代,他先后写出了《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符号逻辑》等书。

边读书边写作,这条经验很有道理。我们平时读书,是接受别人思想并加以分析鉴别的过程。一本书看看意思都清楚,但叫你讲一遍书中的思想,你往往讲不出来?鸦 或者讲不完全,这说明你还没有完全读进去?鸦 若要你用自己的话准确地把书本表达的思想概括出来,那你就更觉棘手了。

粗读、口述、书写,三个阶段反映了读书的三种不同深度。一般地说,普通的书籍只要能做到粗读和口述就可以了。但是,对一些重要的书,则必须真正吃透,达到烂熟于心,口能言、笔能写的地步,写书,能逼着你更专心地读书,更全面地收集参考书籍和资料,更深刻地领会书籍的内容,能帮助你发现自己知识结构的不足,鉴定自己的读书效果,以便采取补救措施?鸦 还能激发你对书本知识的思考能力、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勤写作,则把东西变成自己的了,还形成了自己的思想。

序文、凡例是指写在一本书正文前面的文字,主要介绍该书的读者对象、主要内容及作者写书的缘由、意图、经过、体例等内容的文字。有的序文还要介绍作者情况、有关背景材料以及对该书的评论分析等。

读序的好处很多:

①明了对象,利于选书。先读序文弄清读者对象,不至于耗费很大精力去读与自己不适合的书。

②了解背景,便于入门。

③知其人更知其书。

④得向导,不迷路。

⑤抓要点,理解深。

序文中一般都能指出该书的要点,使读者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王力谈先读序有好处

一本散溢着油墨清香的新书,一般读者拿到手,往往迫不及待地跳过目录,直接读起正文来。可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王力却不是这样,他拿到一本书后总是一丝不苟地先读序言和凡例。有些书的序言装在书末。他就把序言提到前面来读。

王力教授为何如此看重读序呢?在一次与北大研究生的谈话中,他举了个简单的例子:譬如研读我国第一部用近代理论研究古汉语规律的著作《马氏文通》,如果不读序,用传统汉字学的眼光看正文,就很费力,甚至不知所云。反之,如果我们先读序,则序里的一句话“会集众字以成文,其道终不变”就会使我们明白,许多单词集合起来组成文章,语法有其稳定性。序里还说:“字之部分类别,与夫字与字本配成句之义。”意思就是研究语法,首先要分清词类,然后再看这些词跟其他词怎么搭配成句子。了解了这些,读正文时就会得到指导,感到方便。

因此,王力教授特地强调说:“序例常常讲到写书的纲领、目的,替别人作序的,还讲书的优点。凡例是作者认为应该注意的地方,这些我们切勿忽略。”他要求研究生们重视阅读序文和凡例。这样往往能首先在总体上把握全书的特点和大致内容。此后,再去具体阅读各个章节。

爱因斯坦的先读序文读书法

无独有偶,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总结出的“一总、二分、三合”读书法,也是这样一种提倡先读序文的学习方法。具体来说,步骤是这样的:

一总:先浏览书的前言、后记、序等总述性部分,然后认真地读目录,以便概括地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要点和体系等,这样便可对全书有个总体印象。

二分:在读了目录后,先略读正文,这不需要逐字读,要着重对那些大小标题、画线、加点、黑体字或有特殊标记的句段进行阅读,这些往往是每节的关键所在。你可以根据这些来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来细读。

三合:就是在翻阅略读全书的基础上,对这本书已有个具体印象,这样再回过头来细读一遍目录和全书内容,并加以思考、综合,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以弄清其内在联系,达到深化、提高的目的,进一步深入领会初读时所不能领会的许多东西。这一步很重要。人们往往在这一步不得要领时,看过书一扔,便算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