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受益一生的41种学习方法
10460000000047

第47章 卡片制作介绍

卡片要方便查阅,长期保存,就要尽可能按某一种规格来设置,大小由自己规定。太大不便存放,太小又记不了多少东西。人们常用的一般都是64开纸的规格,卡片大小以6cm×9cm,75cm×l25cm为常见,主要设置栏目内容有:类别、主要内容、出处、作者、出版日期、所引页数、出版社等,简单一点的则只注明类别、内容、出处。除随感卡,其他卡片都要注明资料来源(书名或论文名、作者、出版社名称、版别或发行年月、页码。如果报刊上的资料,则要注明报刊名称、日期版别等),以便引用时核对。任何卡片,包括随感卡,都要写明类别(内容多时,可再分小类),资料序号等。

卡片积累多了,要有分类导片,写上目录、索引以及页码。对笔记合订本也应写标题、索引、编号,便于查找及将来研究之用。日记资料可按年月分类,读书笔记最好按内容分类。至于剪报,其基本要求与卡片、笔记大致相同。剪报的范围较广,可有意识地长期关注自己认为较有价值的某些报纸杂志,注意资料的连续性、系统性。争论的文章,在同一问题上不同观点的文章都要收集,以便在对比中找出不同点,发现新东西。有些内容精文章短的剪报、资料,可直接或经加工处理后粘贴在卡片上。

下面附两张卡片,供大家参考仿制。

(一) 简式知识卡

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郭开贞,曾用笔名郭鼎堂、麦克昂、易坎人等。四川乐山人。1919年在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发表诗作。1921年创造社成立,他成为创造社的骨干。在郭沫若漫长的创作生涯中,新诗成就最高且具有代表性的,首推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作者将泛神论的思想和民主精神结合起来,歌颂大自然,歌颂都市文明,讴歌20世纪的动力,这些崭新的内容,借助惠特曼自由诗的形式,恰当地表现了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这些诗篇感情奔放,诗句喷薄而出,节奏紧凑,有感动人的力量。在新诗还没有完全从旧诗词蜕化而出的当时,这些风格全新的诗篇出现,对诗坛的影响很大,在开创浪漫主义诗歌方面,矗立了一座丰碑。

(二) 繁式

应用资料卡片法,还应该注意,如果要收到较好的效果,需要见缝插针,抓紧时间,并且及时复习。做学习卡片还是一种及时复习的好方法。每天晚上最好要做一个一天学习的总结,明确自己什么已经记住了,什么还需要第二轮复习,等等。如果没有时间,也要在脑子里把一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回忆,使每道题从头到尾都有一个很连贯的思路,没有记住的一定要记下来,做成资料卡片,以便再次巩固。而以前的总结也要随时翻看,这样做看似比较费时,其实为以后的总复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还有就是要做学习卡片以便随身携带,能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这是许多人都建议采纳的一种学习方法,试着把前一天所记的内容都记在卡片上,第二天在坐车、等车时看看能及时强化记忆。

如果你能够长时间的严格按照这种方法进行积累,相信你一定会很有收获的!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知识来源于实践,也必须要靠实践去检验。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会验证我们所学的东西,也会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为将来能够灵活应用打下基础。

行万里路的徐霞客

我国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生活的时代,一般知识分子都谨守“书斋讲学,面壁读书”的传统。而徐霞客一生不应科举,不入仕途,不追求功名利禄,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地理学研究事业。他22岁就开始了艰苦的旅行探险生活,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为止,30多年中,不避艰险,考察了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河南、陕西、山东、河北、山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16个省。所到之处,对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等,都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他用日记的体裁,把调查研究的结果作了详细的科学记录,写成《徐霞客游记》,在世界科技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徐霞客不仅具有不避艰险、不辞劳苦的求实精神,而且遇事一丝不苟,探索真理有着严肃认真的精神。他为了搞清楚一件事情,往往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实地调查,直至完全弄清楚为止。他三游雁荡山,对雁荡山的地貌有科学细致的描述;三次去福建,对福建漳平一带的河流进行实地考察,并作了合乎科学的推论。他每考察一个问题,总是有记述,有分析,有创见,从不盲目迷信书本知识或者人云亦云。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

魏源是清末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幼年家道中落,从母读书,“母绩子读,欣欣忘贫。”曾为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编辑《皇朝经世文摘》,从此留意于经才济世之学。后以内阁中书舍人候补,自谓:“内阁为典籍之藏,国朝掌政之海,乃留意一代典故之学。”读书主张“习”与“行”相结合,学问未有“学”而不资于“问”者。又认为读书必须有济于实用,能解决现实问题,死守书本不能谓之学。读父书者不可与言兵,守陈案者不可与言律,好抄袭者不可与言文,“读黄、农之书,用以杀人,谓之庸医;读周、孔之书,用以误天下”,则为“庸儒”。批评当时读书人专治经史,不重农桑,实在是无用之“腐儒”。鸦片战争后,忧愤国事,著《圣武记》以馆阁官书及各私家著述资料阐述清朝历代武功,激发世人爱国振武热情。

魏源又依林则徐所辑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参考各家图说、历代史志、纂成《海国图志》,成为清末我国第一部世界地理教科书。主张设立译馆,翻译西书,以了解西方情况,“师夷长技以制夷。”

与培根一起读书

在国外,教育更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培根是英国16~17世纪的著名哲学家。著有《新工具》、《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论古人的智慧》、《论说文集》。他除了在人类哲学史上有巨大影响之外,对于神学、文学、法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研究。曾任英国女王的特别法律顾问、大法官和上议院议长等职。他之所以如此博学和有作为,是与他本人的勤奋好学和合理的读书方法密不可分,他也提倡这样一种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培根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与此同时,他还告诫人们读书时应注意三个方面。

第一,读书不宜太慢。

培根认为“读书太慢会弛惰”,因此,他希望人们读书应思想敏锐,注意力集中,不要过慢,这样容易生效。

第二,不要装模作样。

培根认为“为装潢而读书是欺人”。

第三,不要照搬书本。

培根认为“只按照书本办事是呆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书呆子”,他们最明显的特点是书上怎么说便怎么办,一点也不知变通或灵活使用。

既然如此,培根又提倡什么样的读书方法?究竟如何读书才算合理的呢?归纳起来,大约有三点。

①对于不同的书,可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他认为“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

②对不同的书可作不同的选择。

由于古今中外的书浩如烟海,它们的类别和内容各不相同,在此情况下,培根认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知识结构加以适当选择。在他看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③光读书求学问还不行,还得运用和实践。

培根是个非常聪明智慧的人,不单纯是个学者,还涉足政坛,参与政治,曾任英国女王得掌玺大臣,因此,他一直注意并强调书本知识得运用和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他说:“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浅泛,必须依靠经验才能扎下根基。”

为了使人进一步理解他所说的意思,他又将几种人的情况加以比较说:“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

在生活中体验书籍的高尔基

高尔基是前苏联著名的作家。他出生于木工家庭,做过许多工作,在各地流浪,全凭自学,成为杰出的作家。他在《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详细记载了他的读书生活。书籍在他的成长道路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他对书籍产生了一种由衷的感激和赞美之情。那他又是如何读书的呢?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三点读书方法。

①坏书、好书都要读,在从阅读中区分好与坏。

高尔基由于早年生活困顿,四处流浪,总是拿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包括人们认为不宜读的书。通过对好书、坏书和各种书籍的广泛阅读,他感到“正派的书也好,坏的魔道书也好,念得越多越好,要把所有的书都念过,才能找到好书。”书是通过比较才能分出好坏的。而且通过好、坏各种书籍的阅读,才能分辨出生活中的好与坏。

②读书要虚心,要抱着想他人学习的态度来读书。

他认为读书不能光凭自己的爱好,来追求某一流派和类别,而要对各种文学流派和思想学派都加以阅读和观察,本着学习的态度,吸取其中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读书态度要认真、虚心。

③读过书再回复到生活中去检验。

他提倡一边重视读书,一边也要重视生活,并主张对读过的书最好再回复到生活中去检验一下,看看哪些是正确和有用的,哪些是错误和无用的。这样读书,对书本知识或生活认识,都是大有益处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不管他们采用什么方法,最后都归结到一点:回到实践,用实践来检验,通过实践获得更多的知识。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和学习。

我国春秋末期教育家孔子提出“不耻下问”的思想(语出《论语·公冶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①不论一个人的天资怎样聪明,仅靠自己勤学是不够的,必须还要多请教比自己懂得更多的人,来增加自己的学识和解决自己钻研中的疑问。

②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即“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也有值得自己求问的地方,虚心请问他人,以补自己的不足,正是求学问、长学识的不可忽视的方法。孔子的学问非常渊博,对于《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的文献、历史都非常精通,但是他依然虚心求教,还曾到老子处请教。

不仅如此,孔子还提倡一个人在学习中要多问多听,不懂不要装懂。不论什么人,只要他在某一方面有专长,就应该虚心向他求教。他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如果有三个人同行,其中必有一个在某一方面胜过自己,自己应该选择其好的方面而学习他,对其不好的则加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