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技轶闻趣事(科学知识大课堂)
10493500000027

第27章 荒诞奥秘(8)

石头里崩出青蛙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里说孙悟空是从石头崩裂里出来的。我们也都知道,那是神话,当不得真的。可是,如果有人说石头里能崩出青蛙来,你信不信呢?

这是将近半个世纪前的事了。1946年7月,一位石油地质学家在墨西哥的石油矿床里,发现了一只休眠的青蛙。这只青蛙埋在2米深的矿层内,被掘出来时皮肤还是柔软的,而且富有光泽,活了两天后才死去。地质学家对这个矿床进行了测定,证实是在200多万年前形成的。由此,人们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这只青蛙在矿层内冬眠了200万年之久而未死亡。

这还不是惟一的一例。1782年4月,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巴黎近郊打猎时,看到一个采石工人从一块石头里劈出四只蟾蜍来。藏有蟾蜍的岩石采自地下4米~5米深处的石灰岩层,这岩层还是在距今100万年前形成的。四只蟾蜍并排在一起,各有自己的窝。窝比蟾蜍稍大些,内表面有一层松软的黄土。蟾蜍被劈出后,还能在地上活动。

蛙类动物起源于1亿年前,因此在200万年前就有青蛙是不成问题的。可对于蛙类能否活这么长时间,科学界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持肯定意见的人认为,地底深处的岩石内没有温差变化,埋在岩石内的青蛙和蟾蜍,在这种永久保持“恒温”的状态下,受不到任何外界的刺激。天气的变化如晴与雨、寒与热、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换,对它们都没有什么影响,实际上等于把生命储藏起来了,几乎不进行新陈代谢,几乎不消耗能量,所以能长期不吃东西而又不死亡。

这些科学家还指出,已有许多事例证明,过去人类对生物的生命力估计得可能太低了一些。如在一次偶然的事故中,一位苏联科学家把自然博物馆里储藏了120年的一份低等植物干样品弄湿了,而这份早已干瘪的标本居然就此恢复了生机;在中国,曾有千年古莲子开花的事实;在80年代初,还有人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中挖到一只熟睡了5000年的四趾蝾螈,它重见天日时,竟然奇迹般地苏醒过来。

但是这些还称不上是生物中存活时间最长的例子。加拿大科学家就曾在深达1000米的岩盐层里,发现已沉睡了3.2亿年的细菌居然重新萌动起来。鉴于以上事实,我们为什么不能相信有活了200万年之久的青蛙和活了100万年的蟾蜍呢?况且,发现者之一的富兰克林是著名的科学家,他的目击应当说是非常可靠的。

持不同意见的学者首先从地质学的角度否定了这一可能。他们说,这些蛙类动物都是在石灰岩或石油矿的岩层中发现的,这些岩石都是沉积岩。岩屑、碎石等沉积物要经过一定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化学的以及其他的变化和改造,例如水分排出、孔隙度减小、胶结等,才能变成这种固体结实的岩石。假如有只青蛙落到沉积物中,在里面休眠,一旦苏醒过来,就能轻易地钻出松软的沉积物,回到自由的大自然里。很难设想它居然在该醒来的时候没醒来,而听任沉积物固化成岩石,把它禁锢起来永世不得复出。而且,压力不断增大是最终形成岩石的主要条件。因此,即使有哪只神经不够正常的青蛙藏身其中不想出来的话,也会被压成肉饼,绝无存活之理。再说,从动物学的观点来看,生活在一两百万年前的蛙类,其形态特点应当与当地现生蛙类有所不同,还可能是个已灭绝的种。但是,目击者的陈述都说这些蛙类与现在的一样,这也是令人怀疑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这两种奇事又是无法重演以获得确证的。人们不禁要问:这吸引了无数科学家进行争论的生物奇迹之谜,最终能解开吗?

白蚁吃白银

康熙二十三年(1684),在广东开平县衙门里,出了一桩怪事。

初夏的一天,即将离任高升的县太爷吩咐银库总管清点库存银两,造清册准备移交。一清点,总管吓得舌头半晌也缩不回来——足足少了3000两银子!这真奇了,要知道,银库是重点保护目标,一直是岗哨林立,里三层外三层的。莫非这盗贼真有飞檐走壁、隐形匿迹的神功不成!

县太爷闻讯大怒。如果此案不破,他不但要赔出白花花的银子,还要丢掉锦绣的前程,岂有不怒之理。

于是,县衙门上上下下都惊恐万分,乱成一团,尤其是负有直接责任的银库总管,更是吓得六神无主,以致县太爷在严令他破案的同时,派人日夜盯着他——怕他自杀。

正当总管为这个无头案走投无路之际,有位亲兵报告了一条消息。这位亲兵偶然在银库墙壁下发现了一堆闪闪发光的白色蛭粉,顿时联想到失踪的银子。他循着这白粉的痕迹找下去,最后在墙脚下发现了几个大如箩筐的白蚁巢。这银子会不会是白蚁偷掉的呢?

总管一听将信将疑。信的是,开平人谁都知道白蚁的厉害,它有“无牙老虎”之称,蛀食对象广泛,从田野中生长的庄稼到林木,从民房里的梁柱、家具到库房里的衣服、书籍,样样都吃,以至开平一带的民房几乎十有九蛀,每每在台风季节发生房屋倒塌,造成压死人畜的悲剧。疑的是,这可是硬邦邦的银子啊,难道白蚁也吃得下去?

唉!死马当活马医,不妨验证一下吧。于是,总管吩咐置一大炉,将火烧得旺旺的。然后破开墙脚,掘出这几大窝白蚁,连蚁带巢一起投入旺火大炉之中。须臾,火灭蚁尽,扒开上面的浮灰一看——哟,炉底竟有白花花的一层银子!一过秤,仅比失盗之银少300两……这偷盗银子的白蚁是何许样动物呢?

白蚁并非就是白色的蚂蚁,在昆虫分类学上,白蚁因两对翅膀大小相等,属于等翅目;而蚂蚁与蜜蜂、黄蜂等同属膜翅目。也就是说,白蚁和蚂蚁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远亲。

全世界的白蚁有2000多种,我国已发现的也有30种~40种,其中家白蚁主要蛀食房屋和其他建筑,是为害最烈的一种。它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布很广,在开平县衙门偷盗银子的就是它们。

家白蚁的巢有时建筑于地面以下,有时建在地面以上,尤其是在房屋密集的地区,凡光线暗浅、潮湿不透风、食料充足的地方,都是它们筑巢的好地方。银库墙厚而无窗,终年黑暗潮湿,那里的墙脚被家白蚁看中筑巢,实在是很正常的。

白蚁和蚂蚁一样,是一种社会性昆虫。就是说,它们成群地生活在一起。在每一群体里,生殖蚁只管交配产卵,生养后代;兵蚁只管抵御外敌,保卫群体;工蚁的主要活动则是蛀蚀木材,修建巢穴,喂养别的白蚁。偷银子的事也是工蚁干的。

白蚁的食性很杂,它给人类造成的麻烦事可多着呢。这里再举几例。

非洲有两位旅客到一家旅店投宿。洗澡后,随手将洗净的衣服摊在草地上晾干,谁知夜间忘了收回去。待天亮起时,草地上早已失却了衣服踪影,只有几颗纽扣仍在那里。这是白蚁干的好事。

斯里兰卡有位人力车工人,白天劳累,夜晚把车一歇,就露宿在星光下,一觉醒来,人力车上的胶皮轮已不翼而飞。这也是白蚁干的。

1981年6月1日,杭州市少年宫里,随着一声巨响,一大间房子塌了下来。事后检查,是一大梁被白蚁蛀食空后突然断裂。

白蚁的嘴再厉害也是肉长的,能咬动木材、布匹、橡胶就够厉害的了,为什么还能蛀银子呢?

今天,我们可以运用化学原理来回答这个问题。原来,白蚁在啃咬白银之时,口器中分泌出一种高浓度的蚁酸,白银遇到蚁酸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粉末状的蚁酸银。白蚁便可将这粉末状的东西毫不费力地吞到肚子里。不过,白蚁并不能消化吸收这些蚁酸银,而是经过分解,形成黑色粉末状金属银,滞留在白蚁体内。这些粉状金属一经大炉旺火的灼烧,便熔化成白花花的银子显现出来了。

古堡杀手

在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高原,靠近太平洋的一处悬崖峭壁上,耸立着一座高大的古堡。据说,古堡原是西班牙巴塞尔家族的财产,老巴塞尔早在200年前就已死去,他的后人回西班牙去了,于是,昔日曾繁荣过的古堡便日渐倾圮了。由于它处在交通要道附近,所以,有时也有些过路人在此宿夜,不然,它可是一点生气都没有的。

怪事出在本世纪60年代的前两年,古堡里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神秘的死亡事件。死去的多是这些宿夜的过路人,死的情况也差不多,往往是在鼻端、嘴唇、眼睛或耳朵周围的脸部,或脚底、手掌等暴露部位有一些细小的出血点。死去的人面色煞白,但神态倒还自然,似乎是在安静中死去的。

人们纷纷猜测,老巴塞尔的墓地就在古堡边,这兴许是他的鬼魂在作怪吧?当地的警方当然不相信这种鬼话,可几次派员前去勘查,都未能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无奈之下,只得悬赏缉凶。

不久,便有一个两鬓斑白的流浪汉来揭榜,声称愿冒死进此“凶宅”一试。

黄昏时分,这年岁颇大的流浪汉将一个大箱子、一副大渔网和一只猴子搬进古堡。天黑时,他先给猴子注射了一支麻醉剂,再把它放进渔网内,然后将网绳拉好引进箱内。准备就绪后,流浪汉泰然自若地钻进了箱子里。

夜半,只见几片黑影从古堡深处飘出,在悠悠地晃了几圈后,便降落在渔网上。流浪汉马上将网绳拉紧,拉拢网体……第二天清晨,流浪汉拖着网包从古堡中健步走出。顿时,赶来看热闹的人群将这位能活着走出古堡的英雄围得水泄不通。流浪汉展开网包,躺在里面的,除去那只已死去的猴子外,还有几只蝙蝠。“这就是凶手!”他指着蝙蝠告诉大家。

原来,流浪汉是智利圣地亚哥大学的生物学教授,他之所以要化装揭榜,主要是怕万一破不了案会影响自己的声誉。

面对众人疑惑的目光,老教授讲起了蝙蝠:

蝙蝠这类小兽的品种很多,它们的食谱各有不同。人们常见的蝙蝠多数是以昆虫为食物的,但有些较凶猛的品种,也吃小型的脊椎动物,包括老鼠、小鸟、蜥蜴和青蛙,甚至还吃比自己小的同类。在所有的蝙蝠中,食性最为特别的,要算是吸血蝠了。这是一类专靠吸动物血液为生的蝙蝠,隐藏在古堡里的神秘杀手就是它。

吸血蝠有着特殊的牙齿,前面的门齿和犬齿特别发达,门齿有锐利的“刀口”,可用来切破动物的皮肤。它的舌头在舌边,舌腹面有沟,可形成吸管来吮吸血液。

吸血蝠通常攻击牛、马、驴等大型家畜。如果吸不到动物的血就会去吸人的血。当人进入梦乡的时候,它们就偷偷地袭击过来,专找身体裸露的部分叮咬,先舔它的受害者,然后咬去一块表皮,就开始吸血了。

那么,难道人没有知觉,会听任它们吸血吗?是的,吸血蝠的吸血过程进行得干净利索,被它叮咬的人几乎没有什么感觉,一般都不会被咬醒。况且,宿在这里的人多是在日间赶路已很辛苦的过路人,晚间睡得很死,也不易惊醒。这可恶的吸血者的吮血过程,往往可持续20~30分钟,这是因为它的胃延长成管状,长度可以达到8厘米,要使这么长的胃道填满血浆不是几分钟就能办到的。

看来,古堡中的吸血蝠数量不少,所以,往往在一个人身上会叮上许多吸血蝠,被吸掉的血的总量是相当可观的。更可怕的是,由于吸血蝠的唾液中含有抗凝血物质,使血液不会很快地凝固,因此,被它咬过后,伤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流血。这些死者实际上都是因血流尽而死的,由于这种死是在甜蜜的梦乡中不知不觉降临的,所以死者的神态也都很安详。

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一带原本没有吸血蝠,后来不知从哪里迁来了一批,于是才有了这桩疑案,才有了我们的这个故事。

神秘的夜袭者

1985年4月26日晚,在安徽歙县中学校园里的大樟树下,发生了一起奇案:在几分钟内,接连有4名学生的头部被来历不明的利器刺伤,血流满面。据说,当他们毫无戒心地从这棵百年古樟树下走过时,只听得“泼剌剌”的怪声响起,随后便是一阵风,再后利器便刺到了头部。

值班的两位老师闻讯后,即赶往现场勘查,但未发现任何作案痕迹。他们决定躲在黑暗处埋伏起来,看个究竟。1小时之后,远远传来了脚步声,待脚步声来到树下时,传来了“哎哟”的叫声。显然,袭击事件再次发生了!

两位老师冲了上去,手中的大号手电筒几乎同时按亮了,两条交叉摇曳的明亮光柱同时射向古樟树下和夜空中,进行紧急搜寻。好家伙,不远处的低空竟盘旋着一头周身披着暗褐色羽毛的猫头鹰!它显然被刺目的电光所激怒,双眼四周呈放射状羽毛所构成的特有“面孔”变得更加骇然恐怖。此刻,这头猛禽倏地避开光柱,痴如旋风般飞向了黑暗中。

毋庸置疑,刚才向几位路过学生频频发动夜袭的,就是这素有“夜猫子”之称的猫头鹰,“凶器”便是它那呈钩状的弯曲嘴。然而,由此又引出另一个谜:猫头鹰是主食鼠类的益鸟,一般说来不会主动侵犯人类,这次为何一反常态呢?